回到明朝做钦差
字体: 16 + -

第35章 四鬼八狼与鬼狼山

    路知府使了个眼色,几个丫鬟缓缓把路知府从床上扶起,路知府靠在床头,娓娓道来。

    原来,这久安府处在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东南面,久安府的东南面有个穷县叫做疙瘩县,疙瘩县的东南面有个鬼狼山,这四鬼八狼就啸聚在鬼狼山上。

    鬼狼山,原名疙瘩山,属于太行山脉。四鬼八狼之所以啸聚山林,与这太行山的地形地势有着很大的关系。

    太行山脉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当今的第一、二阶梯分界线,西高东低,将山西和北直隶(今北京、天津、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隔开来。“君不见太行山,撑天拄日高郁盘”。山中雄关林立,车马难行,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太行山上从南到北,横着八大峡谷,分别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又称“太行八陉”。这八陉,是北直隶、山西、河南三地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通道,由河流切穿太行山而形成。

    其中第三陉白陉,是太行八陉中距离最长的茶马古道。总长五公里,宽两米,由七十二拐和古栈道两部分组成。据此陉,南可渡黄河,攻开封、汴、郑;东可进击直隶省大名府,踏平山东菏泽;北可窥河南的安阳、北直隶的邯郸;西面是“得上党而望中原,得中原得天下”的久安府。曹操至此,也连连长叹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疙瘩关作为久安府的东大门,就坐落在白陉上。

    太行山上由南至北,其中的四陉上,分布着四大关隘,分别是天井关、疙瘩关、娘子关、紫荆关,号称“太行四关”。太行四关之中,娘子关、紫荆关都是北直隶进入山西的要口,同藩屏京畿,又皆为万里长城十大关之一。

    紫荆关建在北京西边长城上,依山傍水,两峰对峙,处于太行八陉的第七陉蒲阴陉上,“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大兴土木,修城建关,捍卫京城。因山上多紫荆树而得名,号称“畿辅第一雄关”。关有四门,万历年间起,北门题有“河山带砺”,南门挂着“紫塞金城”,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正是攻破紫荆关,才得以进逼北京。

    娘子关,又名“承天镇”,处于太行八陉的第五陉井陉上。是唐代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相传年轻貌美的妇女盛装打扮经过此关之时,必定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修城堡,防范边患。“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娘子关头悬瀑布,飞腾入谷化潜龙”。

    天井关则是山西泽州府与河南的交通要道,又名“太行关”,位于太行山的最南部,处于太行八径之一的太行径上。因关前有三眼深不可测的天井泉而得名。“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崇关”。自古以来,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传说孔子北上太行山被童子诘难而返,即是于此。天井关驻兵在南面的碗子城,大军自南而上,攻占泽州、潞州,碗子城这个号称天下最小的城,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而最后要说道的这个疙瘩关,恰巧就位于北直隶、天井关、河南的三地交界处,处于太行八径之一的第三径白陉上,更是地势险要。此关建的最晚,明嘉靖八年因为平叛鬼狼上的匪患才建立。疙瘩关是河南山西的重要商道,由于黄河改道等,水旱灾害频仍,黄河中下游的灾民常常经由此地逃荒山西,这便是王五常这样的商人最为熟悉的道路。

    而鬼狼山,恰恰就位于疙瘩关的不远处。早在嘉靖元年(1522年)的时候,这里就曾出现过一次震惊朝野的大起义。

    故事的主人公是久安城疙瘩县的一位姓陈的大汉,他原本是疙瘩县衙掌管粮库的小吏。那还是正德年间发生的事情,正德皇帝就是那个史书上记载间荒淫无道,修建豹房,一生贪杯尚武的明武宗朱厚照。

    时逢天灾,陈大汉不忍看到满路的饿殍,私自动用粮仓的存粮,周济饥民,然而他也因此,被炒了鱿鱼。当时民不聊生,陈大汉便聚集亲友村人,占据了鬼狼山,经过七八年的招兵买马,最终在嘉靖元年揭竿而起。

    州县官衙多次来打,都被灰头土脸地打了回去。嘉靖三年,朝廷派人对鬼狼山的义军假义招安,义军受骗,陈大汉被判死罪,监候问斩。同年九月,陈大汉在解往汾州的途中逃回了鬼狼山,联络旧部,重整山河,又与周围数股农民起义军联合,达到2万之众。

    嘉靖四年(1525年),山西都御史率领军队首次大规模讨伐,结果失败惨重,鬼狼山的义军长驱直入,“北倚太行天险,虎视豫北平原,凭此以拒汴师”。

    翌年十一月,山西都指挥第二次进剿,鬼狼山的义军大获全胜,控制了太行山南部7个州府,“全晋之地震恐,讹言流于京师”。

    嘉靖皇帝为之震惊,派夏言调集山东、河南、山西3省官兵,对鬼狼山全面围剿。战役从初冬开始,一直打到年末,围剿与反围剿的战斗非常残酷。关键时刻,鬼狼山附近的河南某县的主簿为官军出谋划策,暗中指点从义军后路进攻路线,官军占据了制高点。义军指挥部受到威胁,决战中终因兵力悬殊,致使义军主力受挫。

    在十分不利的形势下,陈大汉仍率众英勇奋战。夏言修筑堡垒望楼,将数百只羊角上缚上利刃和蜡烛,羊尾持鞭炮,于深夜乘义军困乏,点燃蜡烛鞭炮,突然袭击,鬼狼山寨被破。兵士近万人受降。陈大汉率余部突围西撤,官军穷追不舍,遭官军伏击,全军覆没。陈大汉被俘,押解京师,“处以凌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