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忽必烈
字体: 16 + -

第29章 蒙哥的疑心

    “晓涵,你怎么不问一下那个纳罕老头的事。”老华有些神秘的盯着晓涵,“我从你的目光里,能看出一些敌意,或者是疑虑?”

    “是的,一开始我很怀疑这个纳罕的,只是和你一起,似梦非梦,又觉得纳罕隐居在此,不知道他想干什么。纳罕是他们族人的一个姓氏,可能,和冉玮的师傅还有以前轻薄我的那个纳罕都是一个姓氏吧。”晓涵还想说什么,却见纳罕走了过来。

    “晓涵姑娘,你说的非常对,我们纳罕兄弟三人,现在,我隐居在此,就是想修学中原武功。”纳罕站到老华身边,“其实,我和老华这些年,也算是师徒或者是朋友吧,晓涵姑娘,如果你愿意跟随我们两人,我是愿意把自己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你的。至于我们纳罕三兄弟,不知哪一个和你有缘分,以后,还不知道能否见面。”

    “能的,冉玮的师傅也叫纳罕,不过,他对我好像没有什么好的印象。”晓涵似乎有些兴奋的样子,“你真的隐居在这里,是学我们中原文化的。”

    “嗯。”纳罕点一下头,“老华传授给我洛书,我通过用九宫格学会了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我知道这个九宫格就是奇门遁甲,这里最基础的盘有天盘地盘人盘神盘,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是奇门的高手。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现在传授你一些功夫的,现在,你的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双目微闭,舌抵上腭,思想集中,排除杂念。用鼻孔缓慢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外挺。呼吸要深长均匀,不可出声,意守丹田。如此静立默数三十六个呼吸,已心宁神安,然后,你双手握拳,以拳面触地,拳心相对,两拳之距离略宽于肩。是的,两臂伸直,全身俯卧,两脚伸直并拢,以脚尖触地,仅以双拳及两脚尖支撑全身。身体挺直,不可弯腰弓背,百会与会阴两穴联成一线,双目平视两拳之间。舌抵上腭,缓慢呼吸,先吸入一口气,意念气入丹田,吸气的同时两臂屈肘,使身体下降接近地面,但不可贴地,再把气缓慢呼出,身形不动,连续缓慢呼吸九次,意守丹田。两拳用力下按,双臂用力撑直,使身体上升回复原状。我还可以泡制一些药物给你练习功夫的时候用,有透骨草当归骨碎补桃红红花大力根落得打,练习时你要全身挺直,百会与会阴联成一线,不可弯腰曲背,双目平视前方,舌抵上腭。先缓慢吸入一口气,意念气入丹田。吸气的同时右臂屈肘使身体向右下方接近地面,再把气缓缓呼出,身形不动,再缓慢呼吸九次,意守丹田。至第九个呼吸吸足气后,用鼻孔把气猛地喷出,意念气贯右拳。喷气的同时右拳用力下按,右臂用力撑直,使身体回复原状,如此反复练习,时间逐渐增长。百会与会阴联成一线,舌抵上腭,意念气由丹田贯注于右拳,逐渐增长练功时间。要坚持,一定能全盘功成。

    “纳罕,你真的是出乖露丑呀。”老华笑一说,“晓涵自然会这些功法的,要传授她一些世人不为所知道的功夫,知道吗?”

    “嗯。”纳罕点一下头,“那我就把我们纳罕家族的绝学传授给她吧。”

    “现在,蒙古人与宋战事如何?据我所知,德臣选精兵夜登其外城马军寨,杀寨主及守兵,但遭到王坚反击而退。德臣又单骑亲至城下,呼王坚名劝降,几乎被城内射出的飞石击中,因此染病,不久死去。德臣死于合州,其长子惟正奉宪宗旨至四川军中,经伯父副总帅忠臣和巩昌军将校推奉、诸王乃蛮台认可,权袭父职,守青居。惟正在其地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路,夜悬灯笼于栅间,中置火炬,顺地势婉蜒,可照百步之外,以防敌方夜袭。他率兵攻掠忠州、涪州破其七寨,伯颜统大军攻宋,惟正奏请率部由嘉陵江出夔峡东下,与伯颜并力取杭州。安西王相府令都元帅别速带领兵讨伐,以惟正为副。别速带不习兵,军行无纪,惟正帮助他正部曲、肃行阵、严斥候。过平凉,又选巩昌军精锐者补充。军抵六盘,土鲁据西山,惟正将别速带所统安西军分为左、右翼、以巩昌军居中,距敌一里许,令军士皆下马持弓引满,待敌突骑逼近,齐射之。敌败走,麾兵追击,擒土鲁,乱平。安西王还,嘉奖其功。世祖召惟正入朝,赐白金、锦衣,加授开成路宣慰使。只是不知道合州能否守得住。”

    “守不住也要守呀。”纳罕说,“四川经过战祸民无完居,一闻马嘶辄奔窜避匿,惟正用心安抚,人民渐安,当时各地诸侯的世袭管领本境兵民之权早已被削夺,独汪氏犹掌巩昌二十四州军民。德臣次子惟和,授巩昌便宜都总帅。近括汉人兵器,臣管内已禁绝,自今臣凡用兵器,乞取之安西官库。忽必烈说曾经说过汝家不与它汉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执之。自春至冬,经过激烈战斗,始破其城。重庆张珏拒降,率兵出城抗敌,良臣与之战,被射中四箭。都统赵安开城门迎降,遂取重庆。张珏犹率兵巷战,败乘舟遁。良巨入城后,禁士卒俘掠,发粟赈饥,安辑人民。不久,夔州等城皆降,良臣说,西川军官父死子继勤劳四十年,乞显加爵秩。诏从其请。时罢东、西川行院,复立四川行省,乃授良臣为中书左丞、行四川中书省事。良臣陈奏治蜀十五事,皆被采纳。回到cd后,着手兴复遭受长期成祸严重破坏的四川地区。现在,有一些人,特别是文化人,他们主张与蒙古人和谈的。”

    “我觉得文人自是应有文人的气节,象贾似道还有一些人那样,只知道在忽必烈面前唯唯诺诺一副奴才相,我看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老华的脸色冷若冰霜,他看了一眼晓涵。

    “怎么,如此复杂的战事,还要和搅和进去吗。”晓涵一脸的无奈,“我知道,在忽必烈出征前我在他家喝酒,那个时候我的心情不好,一时间也找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安慰自己。现在,我能说的,其实,我在从内心是非常崇尚忽必烈的,我知道忽必烈对儒生比较亲近。他来金莲川以前,就听说汉族和尚海云禅师携弟子刘秉忠至漠北。忽必烈曾经召见二人问,佛法中,有安天下之法否。海云禅师回答,宜于天下大贤硕儒中,求问古今治乱兴亡之事。忽必烈很高兴,遂留刘秉忠于身边为参谋。刘秉忠虽释门中人,却通易经儒术天文,至于地理律历无一不精。这样的人才,深为忽必烈所喜。那一年汉族儒士赵璧、王鹗纷纷加入忽必烈幕府,特别是王鹗,乃被蒙古所灭金朝的末代状元,饱学硕儒,道德文章,皆有所观。青壮年时代的忽必烈很用功,常听王鹗授业至夜深,感慨说,我虽未能即行汝言,安知异日不能行之耶!可见,拳拳向儒之心,这就是忽必烈,也应当是他真实的状态。”

    “所谓真实,就是要我宋地,狼子野心,怎么可能与他同流合污呀。”老华叹息一声,“我知道一些儒士文人渴求蒙古贵族的政治保护,象姚枢、窦默、许衡汉人儒士已经加入忽必烈藩邸,成为这位蒙古王爷手下得力的参谋顾问班子。我也知道忽必烈在培养接班人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是的,一个人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可是,现在,蒙古人也是银库日益枯竭。打仗要花钱,平乱要花钱,哪个人能为忽必烈敛财,以后,就会日渐得到宠遇。”

    “现在有阿合马、卢世荣、桑哥三个敛财高手,他们这些人,一定会成为忽必烈的宠臣的。”纳罕咬牙切齿的说,“这些人搜刮财赋,横征暴敛,搞得天下骚然。我们纳罕三兄弟人各有志,都想有一番作为,但我从未想过要讨得忽必烈欢心。”

    “宋地也不是这样吗?”晓涵冷笑一志,“象贾似道和留梦炎之流,他们并非是一般巧言令色的佞臣,为人多智巧言,以功利成效自负,众人咸称其能。那贾似道有口辩,常在廷议时与文天祥等人争论时占尽上风,口舌如簧,滔滔不绝,由是奇其才,授以政柄,言无不从。这些人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并向谢皇后表示,事无大小,皆委之臣,所用之人,臣得自择。他们设计了种种搜刮民财的方案,如清理户口垄断专利滥发钞票,他在为朝廷残酷搜刮的同时必然就是为自己残酷搜刮,现在,贾似道和留梦炎已经成为酷吏,我知道的,是天下百姓的强烈反对。”

    “如果你真的想随忽必烈而去,我也没有必要强留你了。”老华说着叹息一声,“晓涵,世事难料,前路莫测,你走了之后,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了。”

    “那我真的要走了。”晓涵起身时,两滴泪水落了下来。晓涵蹀躞到老华的书柜前,她用颤抖的手在书柜中搜索着,泪湿前襟,她在整理好自己的诗词手稿。“我知道忽必烈推行的汉法,期间,我是出过力的,当初,忽必烈选贤才举幕府以清其源,他和一些文人曾建议忽必烈对地方管理机构的改革通过设置监察官员,对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整顿。后来,忽必烈调整赋税政策,减轻经济剥削实行德治仁政,推行纸币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威行惠布,阳开阴肃,内外修治。现在,来到宋地,城郭萧条,不见人迹。残民往往鼠伏山谷间,相与捋草实,啖野果,以延旦夕之命。强梁啸聚,伺隙相攻,有一些官员杀人越货、抢劫民女外,又在城内大修府邸,经营安乐窝。这样,既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又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眼下,真的看不出来有什么可以与蒙古人抗衡的。”

    “能。”老华捉起晓涵的手,“只要你愿意留下,我思谋着去见谢皇后,让她先保证军费来源,加强边防守卫;又设置屯田,以其收入供应军食,同时废除荼毒平民的羊羔利,延访耄宿,待以师友之礼。要不多长时间,整顿得焕然一新,改善了政治,繁荣了经济,定能战胜蒙古势力。”

    “我也相信。”纳罕也走上前捉起晓涵的手,“现在蒙哥汗是效法成吉思汗假道南宋、包抄开封灭金的战略,其实,我知道他的路子是决定远征大理,对宋实行战略包围。现在,他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忽必烈。这个必烈,算是一个人物吧。当初,他带领手下大将兀良合台及诸王50余人和汉族谋臣子聪、姚枢、郝经的协助下驻军六盘山,准备越过四川和吐蕃地区,南下征服大理。为了顺利通过吐蕃地区,忽必烈派人到凉州召请八思巴到六盘山军营会见,他要求八思巴以吐蕃代表的身份到吐蕃地区摊派兵差,征集财物。那个时候,我还跟随八思巴,当时,八思巴强调吐蕃地区百姓生活贫困,拒绝执行,双方不欢而散。但是,这个时候察必王妃亲自出面了。”

    “你见过察必?”晓涵看一眼纳罕,“察必亲自斡旋这个事情?”

    “是的,当时八思巴同意收纳王妃等人为俗家弟子,并同意留在六盘山继续说法论道。于是察必王妃选择诚心信佛遵守教规的人接受了喜金刚法戒,皈依佛门,并说服忽必烈接受了八思巴为其夫妇举行的密宗喜金刚灌顶仪式,尊八思巴为上师,八思巴也同意协助忽必烈通过吐蕃地区。”纳罕叹息一声,“这样,”八思巴一边派人作向导,一边写信给吐蕃各地的领主大德,希望他们为忽必烈南征大理做贡献。这是吐蕃归附蒙古汗国之后的一项重大举措。忽必烈在忒剌召开南征大会,其军事总督为兀良合台,决定兵分三路:兀良合台率西路军进入吐蕃地区,忽必烈自率中军随之穿过吐蕃,诸王木哥、塔察儿、阿必失哈等则率东路军由白蛮向大理趋进。由于得到吐蕃僧俗百姓的支持,忽必烈的三路人马顺利地通过了雪域高原,又在吐蕃向导的带领下顺利地翻过雪山草地,横渡大渡河,进入大理,三路兵马在金沙江东岸会师,10余万大军一齐向大理城逼近。专权的高祥、高和兄弟挟持段王爷弃城逃走,百姓献出城门,蒙军进入大理城。忽必烈命诸王守卫大理,亲自率军出龙尾关进抵赵睑。命诸将追击高祥,将其擒斩于姚州。兀良合台父子率军追击段兴智,段兴智投降,大理全境平定。忽必烈任命任时中为宣抚使,班师北还。回到金莲川,不少汉臣纷纷建议忽必烈建造一座新城。忽必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命令子聪师徒负责勘察地形,参照各国都城的样子,修建一座新城。子聪和尚与谢仲温认为桓州之东、滦水北岸的龙岗是一块风水宝地,宜于建城。忽必烈就任命谢仲温为工部提领,具体负责修城工作。新城建成后,有人建议:此城龙岗蟠其阴,滦河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可定名为开平,意为开天下太平之世之意。当年夏天,忽必烈就将金莲川幕府迁移到这里,使开平成为忽必烈的一个参谋本部。修建开平城,这在忽必烈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它不仅标志着蒙古族从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化,而且使开平成为忽必烈统治汉地的政治中心。蒙哥理算忽必烈大张旗鼓地行施汉法,在漠南汉地的权力和势力迅速膨胀。蒙哥自谓遵祖宗之法,不蹈袭他国所为,对忽必烈的做法极为不满。兄弟关系突然趋于激烈,蒙哥汗下令解除忽必烈的兵权,派遣其亲信大臣阿兰答儿、刘太平等到陕西、京兆、河南等地全面清算钱谷,设钩考局,大行钩考财赋。钩考表面上是检查京兆与河南的财赋,实际上是要否定忽必烈用汉人治汉地的成绩并彻底瓦解他的势力。这个时候,忽必烈的一些举动,已经引起了蒙哥的疑心。”

    “蒙哥疑心忽必烈有异志,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晓涵叹息一声说,“到底还是忽必烈躲过了蒙哥的勾考,也许,是我在他的身边才使他躲过了这场灾难吧。不过,我还是相信忽必烈能成为一个圣明君主的。”

    “你走吧,看得出你决心去忽必烈身边的,也许我们两个糟老头子看不到以后的开明盛世,但我们决意留在这里,哪儿也不想去了。”老华松开晓涵的手,看一眼纳罕说,“纳罕,以后,咱们在这洞里,也不要出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