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诸侯
字体: 16 + -

第6章 韩非论政

    嬴政一早从公子成蟜府邸探视出来后,便与蒙毅一同前往礼贤司。礼贤司是两年前李斯和蒙毅奉嬴政之命建立,目的是为大秦招揽天下英才。嬴政起初提出这个想法是受吕不韦的启发,因为当时秦国庞大的官僚体系中,很多人都是吕不韦以前的门客。这些人自身的才能以及做门客时与吕不韦形成的默契使得吕不韦在处理帝国各种事物时得心应手。但作为大秦的君主,嬴政自然不能收门客,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

    李斯原是吕不韦的门客,嬴政发现并提拔了他。接到嬴政的旨意,李斯自然明白嬴政的心意,于是这两年来尽心尽力的去经营礼贤司,时至今日,已颇具规模和影响力,引得诸国人才纷纷来秦投靠。这期间,嬴政时不时就便服来到礼贤司,与一众人坐而论道,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宗教、天文无所不谈,从中受益颇多。

    嬴政、蒙毅二人逛了一圈,然后在一个偏厅的角落坐下。只见厅中央一个身材高大,脸庞略黑,一副剑眉不怒自威的年轻书生正在畅谈他的观点:“天有大命,人有大命。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曼理皓齿,说情而捐精。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嬴政和众人都是一笑,感觉这个书生既有才华,又很幽默,只听他继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听到这一句,嬴政大声喝彩,同时为其喝彩的还有几个人。蒙毅闻声望去,发现其中一个是燕国太子姬丹,脸色凝重起来。

    姬丹发现嬴政后,朝他们走了过来。

    “见过太子殿下。”生怕旁人听到,蒙毅向姬丹小声问好,并腾出一个位置给姬丹。

    “客气了,蒙大人。”姬丹挨着嬴政蒙毅坐下,“此人观点倒是和你我相同,都主张大一统的国家,实行中央集权。”

    “今天没有白来,一会要和此人好生聊聊。”嬴政看着此人正和三个反对他观点的人唇枪舌战,丝毫不落下风,心中更加欣赏,转脸问蒙毅,“可知此人姓名来历?”

    “此人是韩国贵族,名叫韩非,师从荀子,与李斯大人是师兄弟。”蒙毅心中考虑着姬丹的来意,下意识的回答着嬴政。自礼贤司建立以来,姬丹除了和嬴政一同来礼贤司以外,自己单独来的次数也不少,蒙毅颇留意此事。

    在嬴政眼中,姬丹除了是燕国太子,更是他在赵国做质子时候的患难好友,蒙恬、姬丹他们三人在赵国结下的友谊是没有任何功利性,最质朴的感情。

    嬴政回国继承王位,姬丹后来又被燕国送来秦国做质子,嬴政、蒙恬、姬丹三人重聚一起,嬴政甚为高兴,事事都带姬丹参与。两年前,建立礼贤司时候,嬴政本意是让姬丹也参与。可是李斯坚决不同意,多次劝阻嬴政,最后嬴政询问蒙毅意见时候,蒙毅也建议姬丹不参与为好,嬴政思量再三,最终同意了李斯与蒙毅的建议。

    不惜那个嬴政那样,在李斯蒙毅二人眼中,姬丹只有一个身份--燕国太子,而他以后是要回国继承燕国王位的,甚至有一天是要站在秦国对立面上的,这样的身份,他们不得不警惕。更重要的是,蒙毅在姬丹眼中看到了野心和不名的仇恨。

    嬴政三人等到辩论散场,见众人逐渐离去,遂朝韩非走去。

    “早前拜读韩兄文章,主张新颖,让人眼前一亮,今日礼贤司目睹韩兄风采,发觉更胜雄辩,真是难得人才。”嬴政朝韩非执手。

    “兄台过誉。”韩非执手回礼,无奈的叹气,“仅仅是一家之言而,刚才除了兄台寥寥几人为鄙人喝彩意外,其余众人都是不认可鄙人观点的。”

    “韩兄能否移步,咱们四人畅谈一番。”嬴政邀请。

    “士为知己者死,能与志同道合之人相谈,必定甚欢,请。”

    蒙毅领路,四人来到礼贤司后院一暖阁坐下。

    “我向韩兄介绍一下……”蒙毅刚要用假身份介绍嬴政,就被韩非打断。

    “韩国韩非拜见秦王,见过太子丹殿下。”韩非突然起来向嬴政行礼。

    嬴政、姬丹没想到韩非知道自己的身份,先是一愣,两人随即赶紧托起韩非,“韩兄切勿多礼,今天咱们不分君臣,只谈道。”

    嬴政好奇问道:“先生如何知道我们身份?”

    “礼贤司乃通古及蒙大人奉大王之命建立,以网络天下英才,这诸国人尽得知。韩非来秦国已有多日,蒙大人时常来礼贤司,众人都识得他,我自然也认识。蒙大人乃大王近臣,出入同车,今天能让蒙大人亲自陪同自非一般人。加之大王幼年在赵国师从盖聂,佩剑位置,持剑方式与盖聂先生一模一样,我才敢如此笃定。姬丹公子遂着秦服,但腰带上的坠饰是燕国特有的,加陪同在秦王身边,定是姬丹太子无疑。”

    “韩兄真是博学。”姬丹佩服的赞叹,“听韩兄刚才之博论,极其赞成建立大一统国家,不知韩兄有何详细见解?”

    “楚国吴起变法,遂壮楚而大败魏,秦国商君变法,秦国强大东出函谷关傲视诸国。”说到这里韩非两眼发光,激动地站起来在暖阁里来回走动,“但是时间的巨轮永远不会停下,任何制度都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正所谓时移而治不易者必乱。因此要适时的改革,不能一味遵古甚至复古。变法就要做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使制度深入人心,自觉去遵守,最终达到以法为本的目的。”

    见三人听的津津有味,韩非继续言道:“恩师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故而需要法治手段来约束。然而非认为法治只能起到外力作用,想要进一步约束人性,必须从认知文化上来进行教育,正所谓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即三纲。法治的约束,认知教育都是对个人微观的改革,国家机构的宏观改革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君主中央集权制,一切权利皆出君王,从而从国家内部减少纷争。自此社会有序,国家有章,何来不强之理。”

    “韩兄真乃国士,是否愿意事我大秦?”秦王激动地拍案而起,眼睛直直的盯着韩非。

    。

    “韩非前来礼贤司,自是愿意为大秦尽力。”顿了顿,韩非伏地而拜,“臣韩非拜见大王”。

    “韩兄请起,说过今天没有君王,只有知己。”嬴政大步走上前,扶起韩非。

    蒙毅站在一旁,观察到姬丹面带失落,于是走过去说道:“王上今天不虚此行啊,可喜可贺,得了国士。”

    “是啊,大秦之幸啊。”姬丹面无表情。

    蒙毅一看时辰过了午时,不再理会姬丹,安排人送来饭菜四人食用。

    四人正谈笑风生,蒙毅看到一护卫在门前向他招手,于是来到房外。

    “大人,李斯达人的信。”护卫拿出一卷竹简。

    蒙毅快步返回,嬴政看完李斯的信,对蒙毅说:“真是辛苦通古了,有结果了。”

    于是二人告别姬丹、韩非而去。

    见二人离去,姬丹开口道:“韩兄事秦,就不怕将来秦韩兵戎相见时候为难吗?”

    “有人愿意牺牲他人成就伟业,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就伟业,但我愿意牺牲自己及大部分人成就伟业。因为我想要成就的伟业是千百年的大业。”韩非犹如一个断腕的壮士,啪的一声把酒樽掷地有声的放在桌子上,大声说道。

    “殿下,我想我们都是这样的人。”韩非起身离去。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