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染事
字体: 16 + -

第8章 四处逃亡

    小吏三五成排,对大理寺牢狱进行筛查赦放,由于人手不够,甚至调用了北衙禁军来维持现场。

    牢狱中的犯人早已控制不住内心的澎湃,对着木栅栏不断敲打,来倾泻内心的喜悦。

    狱中的杨启早已过了兴奋劲,在沐恒与顾焕春欢呼之时,依然啃着手中的羊肉。

    “为何刘兄听到大赦天下,却没有半点高兴之意?”王秀见杨启面色淡然,疑虑道。

    杨启转头看向王秀,咀嚼着口里的羊肉,指着正在兴奋欢呼的沐恒与顾焕春,含糊道:“听说他们有儿女妻妾。

    若是牢狱里这些人出去后,发现儿女妻妾统统被纳入奴市,终身为奴为婢,他们会怎么想?”

    王秀思量了会儿,试探性的问道:“赚钱从他人手中赎回来?”

    杨启停下嘴里的羊肉,微笑道:“若人人都有王兄这般开朗积极的态度,牢狱里的小吏恐怕是要食不果腹了。”

    王秀一听,愣是不明白杨启的话,回头细酌片刻,却是恍然大悟,神色又暗淡下来。

    大赦天下,将牢狱中的人放出去。在外人眼里看来,能够从牢狱出来,已经算得上是皇恩浩荡了,特别是犯了死刑之人,应该更会珍惜生命。

    可谁曾想,这些人进牢狱时,家中女眷以及奴仆,统统被官府纳入奴市。如今这些人无家无业,还要忍受自己妻儿都为人奴的事实。试问又有多少人又能重整旗鼓,再活一回。

    王秀细思极恐,不由得想起旧史,当时唐太宗即位,大赦天下,一年内祸乱四起,虽说没有引起什么大风浪,但也是劳民伤财。这次大赦天下,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王秀凝视着眼前的杨启,眼神中充满着好奇,他没有想眼前之人,竟有如此远见,不由得对他有些佩服。

    ……

    杨启从大理寺狱出来,门口处却只有寥寥数人。这些人都是牢狱中犯人的家属。可出来的犯人,却是如洪涌出。

    可想而知,有多少人的家属,已是成为他人奴婢。

    杨启四处巡视着,稀少的家属中,却是没有见到叶云儿等人,内心急切起来,眼神四处扫射,依旧没有发现叶云儿等人。于是迅速向西城不远处的宅子赶。

    他最担心的,便是自己会像其他人一样,一进牢狱,家属财产便全部充公。那就真对不起叶云儿这些天的照顾了。云儿可是最怕奴市的。

    就在他路过西城染坊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走近细看,发现此人正是王秀。

    王秀此时正站在西城染坊中,沿着门的缝隙,向内探去,正准备轻声推开门进去。

    杨启心有所虑,不知道为何王秀会出现在这里。

    而后细想一下,这个王秀原本就是大理寺正,喜欢探案的怪咖,仿佛永远都沉浸在探究事情真相之中。眼下见他如此鬼祟,定然是在查什么案子。

    杨启绕开王秀,从后面的巷子向自己的宅子走去。

    走至宅子门口,却发现有些不对。门是开着的,院内没有任何响声,他下意识的躲在大门后,向院内看去。

    院内凌乱不堪,像是被人翻找过似得。

    杨启踱步进了院子,四处寻望,见没有人影,立刻向内堂里屋走去。

    好在里屋内的布匹,以及房梁上的地契以及叶云儿的身契还在,加上身上周玉燕、莹莹、林猛、以及江影的身契全部都在,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古人最注重的便是契,官府没有没收这些,也就证明这些财产依旧归杨启所有。

    细数几遍后,似乎少了一张,反复又查看了几遍,确实,客女的身契不见了。杨启将匣子里的地契和叶云儿的身契,一同戴在了身上。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赶快找到叶云儿他们。

    就在他走出内堂时,他听见门口处有多人急行的脚步声正穿过正厅,连夺步窜进内堂里屋,穿过里屋,行至后院,从后院处的后门跑了出去。

    杨启刚刚走出去没有多远,便听到后院内有人喊着:“快追。”

    杨启一路狂奔,顾不上分辨方向,有路便跑。

    不知跑了多久,见身后无人追赶便在一条巷口停了下来。

    “跑的挺快的。”一黑衣男子靠在墙上,背上挂着柄大刀,浓眉下的眼神中充满着戏谑。

    杨启大口喘着气,重伤初愈的他,根本禁不起如此剧烈的折腾,润了润干燥的嘴唇:“为何杀我?”

    男子脸色一怔,而后戏谑之情更为浓厚,眼睛不离杨启,嘴角微微上扬起来:“我也想知道,我为何杀你?”

    杨启被此人盯着,浑身不自在,宛如一头猛兽捕猎前的蓄力,等待着给猎最为致命的一击。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刚刚被官方大赦天下,现在便要变成他人的刀下魂,不觉得又一次感到人生的悲凉。

    “报出名号吧。好让我知道死在谁手上。”杨启内心盘算着,想多拖延下时间,让自己的身体能够快点恢复。

    “不报。”黑衣男子淡然道。

    电视剧里好像不是这么演的,不是杀手在杀人前都会说很多话吗?

    看来古人真的和电视剧里不太一样。

    眼前的黑衣男子的背部离开了墙壁,这是一个讯号,杨启知道不得不逃了。

    黑衣男子垂下的双手,刚刚抬起,杨启便疾步飞奔。

    黑衣男子没有想到,刚刚还聊着天的杨启,忽然间就开跑了,立马追了上去。

    杨启路过西城染坊时,想起在里面的王秀,眼下这个时候,自己只认识王秀,只能去投奔他了。

    侧身便推开染坊大门,向里面跑去。

    进入染坊时,四处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条,染坊中空无一人。

    寻找了一圈,杨启并没有发现之前进来的王秀。

    身后的脚步声已经赶到到了染坊大门口,杨启走投无路,窜进了一个空的染缸中,将木盖盖上。

    黑衣人在染坊内寻找了几圈,并没发现躲在缸内的杨启,便离开了。

    良久,杨启确定黑衣人走后,便出了染坊。

    已是黄昏时刻,杨启用双手正挡着夕阳最后的光芒,长安街的街道上,只有少数几个摊主,正收拾着东西,准备回家。

    杨启不禁感慨,没想到自己来到唐朝的生活,不是闲情雅致的暴富享受,而是四处逃亡,有家不能回的窘迫。

    他沉下心来思索了一番,追杀他的人,十有八九便是因为刘胜刺杀御史的事。

    可更具自己的猜测,刘胜是道上的刀客。

    那么根据之前去家里刺杀自己,以及后来遇上的黑衣男子,作风确实也有点像是道上人的作风。

    如果真是道上的人要对自己下手,那真就是惹上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杨启心里不由得爆了几句粗口:该死的刘胜,有这么多钱,干什么不好,非得当刀客。

    天色完全暗淡下来,长安城的衙门内的漏刻“昼刻”已尽,六百下擂响的“闭门鼓”已然开始敲击。

    杨启听到擂响,急促起来,唐朝的《宫卫令》,到了夜晚,要是还在街上游荡,便会被官府抓去。

    令杨启没有想到的是,今天是新皇登基,按理来说,应该普天同庆,为何《宫卫令》还是照常,不应该放宽松一天,让万家灯火通明吗?

    就在此时,杨启眼睛撇过不远处的巷子口,看见那个慵懒客女拐进了巷子口。

    杨启大步奔跑起来,连忙追上拐角口的客女。

    客女步伐稳健而又疾驰,杨启连跟了好几个巷子,却依然与客女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就在一间小屋处,客女忽然停了下来,不久,小屋的门便从里面打开,客女走了进去。

    杨启赶到小屋门口,发现小屋的门并未完全关上,而是留了一条小缝隙,沿着缝隙,杨启看见小屋内空无一人,屋内有一张小桌,桌后摆放着几双碗筷和满桌的菜。

    杨启轻声打开门,小步迈了进去,却见墙边三女子背在墙两边,其中两女子手里提着剑,正准备刺向杨启,忽然悬于半空中。

    “公子。”叶云儿顿时大叫了起来,眼睛中泛着泪花。

    周玉燕与客女双双放下手中的剑,周玉燕作揖道:“公子,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

    “我带他来的呗。”慵懒客女,走向桌边,将茶水倒上一杯,便开口喝了起来。

    “跟踪你的人是公子,你却不知道?还以为是刺客,害的我们设下埋伏,差点杀死公子。”周玉燕抱怨道。

    “我也不知道啊,谁叫他这么鬼鬼祟祟。”慵懒客女一副不关我事的样子,继续喝着手里的茶水,悠然自得。

    “其他人呢?”杨启急忙问道。

    “哦,你说傻大个和矮个子啊,他们掩护我们离开,朝另一个方向去了。”慵懒客女轻描淡写道。

    杨启眉头紧蹙,没有想到他们也遭到了刺客袭击。刺客组织如此大费周章,将与我有关的人,都要一一清除吗?

    周玉燕走进小屋的内阁,将睡着的莹莹抱了出来。

    众人坐在小桌旁,跟杨启说着分开后的事情。

    杨启被大理寺的人带走之后,众人便回到了宅子里,却没多久,宅子外便来了一群黑衣人,与众人打斗了起来。

    随后周玉燕保护着其他三个女人,从后门逃了出来,等她们走后,林猛和江影为了掩护撤离,向另一个方向逃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