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169章 发兵虎牢

    张良暗暗叫苦,壶关本来就没他的事,韩信告诉刘邦,用壶关换子婴一封诸侯诏书,这是唯一能与天下诸侯齐名的机会。

    地痞起家的刘邦怎能错过,名声,名气对他来说正是最缺乏的。

    立即让张良到壶关,如果蒙恬来到,定要说服蒙恬。

    张良开始也是犹虑一番,但还是觉得蒙恬也会答应这个条件,最不济谈不拢,自己也不会有危险。

    蒙恬没有解决虎牢关的罗斌之前,没有理由与刘邦死磕到底。

    且刘邦都说愿意上表称臣,替大秦守住西北。

    张良怎么也想不到,蒙恬会不按常理出牌,他与五千士卒就这样被蒙恬扣下了,只放了十个小兵回去告诉刘邦,拿钱换人。

    张良想哭的心思都有了,刘邦穷得叮当响,别说十九万九千,就是让他拿九千金都会要了他的命。

    蒙恬也不废话,留下五万士卒和佘华防守壶关,压着张良等人返回咸阳。

    “蒙太尉,我有一事不明,可否解惑?”

    对张良,蒙恬还是不错,没有像别的士卒一般步行,给了他一匹马,让他跟在自己身后。

    走了半路,张良上前对蒙恬问道:“罗斌对咸阳乃是大患,又陈兵十几万在虎牢关,随时威胁到咸阳,太尉为何不先打虎牢,反先取壶关,又不愿与汉国修好,而弃属国,若汉王归顺,大秦不就多了一份力量吗?”

    蒙恬看着这位玉面朱唇的书生,暗自发笑,历史言张良能言善辩,看来到现在还不死心,想说服自己。

    破天槊一指东方,蒙恬豪言道:“天下诸侯,我皆视为草芥,区区虎牢关,怎入我法眼,普天下我只忧一人,防一人。”

    “哦,愿洗耳恭听。”张良听到蒙恬踩低天下豪杰,却忧一人,防一人,也好奇心大起,谁能做到。

    “两人你也认识。”蒙恬对他一笑,说道:“忧的是韩信用兵无常,防的是刘邦为人无耻。”

    啊!?

    张良傻眼盯着蒙恬,刘邦无耻他也隐约有体会,为了能靠近益州牧何定阳,不惜将美貌的妻子吕雉做诱饵,最后才斩杀掉何定阳夺权自立。

    但韩信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只有这次提议与马原联盟,又言可解决粮草之难才被命其带兵,刘邦安排樊哙同行,其实就是监军。

    没想到韩信居然能如此被蒙恬看重,可蒙恬又如何知道自己与韩信?

    张良仔细打量着蒙恬,觉得他身上罩着迷雾,让人看不清。

    “太尉大人可能是对汉王误会了,汉王一直心向大秦,只不过看益州百姓被何定阳压迫得没有活路,不得已自立,只要陛下一封诏书,汉王立即俯首称臣,为大秦征战。”

    “是吗?”蒙恬不冷不热的回了一句,令张良尴尬无比,他这句话,恐连自己都不信。

    “刘邦是何许人,我比你更了解,一个为了活命可不顾老婆孩子的地痞,为了权力可将尊严放到脚下踩踏的无赖,他不会效忠任何人,只会效忠自己。”

    张良瞠目结舌看着蒙恬,他怎么会将刘邦分析得如此透彻。

    他与萧何天天在刘邦身边,知道他的为人不会奇怪,但蒙恬难道也认识刘邦,可刘邦之前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

    看到张良的表情,蒙恬得意神色不觉露了出来。

    他不认识刘邦,但历史书中他逃命之时,将自己的儿子踢下马车来减轻重量,项羽说要烹食刘太公,他居然好不要脸的说分他一份。

    这不是地痞无赖是什么,他也不明白为何张良、韩信、萧何就会依附在刘邦身边。

    他所知道的历史是这样,现在的历史也是这样,难道刘邦还有什么魔力?

    “太尉不知打算回到咸阳如何处置在下。”

    张良不想再与蒙恬争论刘邦,这个人好像知道天下所有的事,他开始担忧自己的出路。

    蒙恬诡异的对张良一笑:“吾知道你是韩国人,父亲曾是韩相,自韩国被秦灭后,无时无刻不想着灭秦报仇,就算我劝你投降也不可能,所以吾不会劝你降秦。”

    “太尉是要杀了在下?”张良不由心中一惊。

    “不会,你是个治国安邦的人才,杀之可惜,所以我会将你囚禁,直到天下安稳,不会让你有机会出来兴风作浪。”

    张良:“......”

    听闻蒙恬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壶关,还扣留了汉军五千人,子婴与蒙毅等人都忙问明情况。

    蒙恬将事情说了一遍,子婴怒道:“一个小小的亭长也想封王,就算要封也只能封给叔父,他算什么东西。”

    蒙恬摆摆手,劝道:“陛下,始皇帝不曾封一王,忧的就是王权脱离大秦管辖,陛下千万不可破此例,不管天大功劳,也不能封王。”

    子婴点头,蒙毅问刘邦和韩信,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蒙恬表情严肃道:“若我不出,天下十之八九会落入其手。”

    子婴与蒙毅同时吸口冷气。

    不过想到壶关,若是他们去,还真的会被韩信的条件说服,这个人每一步都算得寸草不生,卓实可怕。

    “那大哥现在打算西出壶关先灭刘邦韩信?”

    “对,但之前我要攻下虎牢关,确保咸阳城和陛下安全。”

    子婴感动抹泪,蒙恬时刻不忘他的安危,幸得当年不曾被赵高毒害,不然何来他今日。

    项羽收到蒙恬的信,已经发兵北上,不日就会兵临襄阳城,罗斌定要提兵去救,襄阳是他粮草的主要来源城,一旦被破,再多士卒坚守虎牢也是等着饿死。

    对虎牢关,蒙恬不但要打,还请子婴御驾亲征,让蒙毅一震,但立即想明白何意。

    罗斌的军士都是秦人居多,只要子婴阵前劝降,可以瓦解敌军士气,说不定还能献关投降。

    六月初二,项羽大军奔赴襄阳,罗斌果然如蒙恬所料,从虎牢关调走十万军队相救。

    收到情报,早就准备好的秦国大军立即奔赴虎牢。

    子婴立在关下,煽情流泪,放生痛哭:

    “关上将士,尔等都是我大秦子民,更有多数人是随始皇帝征战的勇士,现被国贼蒙蔽,立关上与大秦为敌,两军厮杀,死伤的都是秦人血脉,朕心不忍,但虎牢关系大秦安危,又不得不下,今日朕在关下,要亲眼目睹同室操戈,实在心碎,我宁可眼看不见,耳闻不到。”

    一个战士上前,将一条黑布献上。

    子婴用塞堵耳,用布蒙住双眼,坐在关下,蒙恬站于身旁,以防冷箭射来,手一挥:“攻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