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168章 大鱼落网

    蒙恬一笑,若他不了解韩信,定然会与韩丹般被信中内容所误导。

    这封信所写,韩信出兵是为了子婴而发兵,看到蒙恬攻下咸阳就离开,示意汉王刘邦认可子婴统治。

    可能有人不了解,觉得刘邦建汉国,怎么还会认可子婴统治?

    其实,现在复起或是自立的国家,都是称王,没有称帝,王国是属于帝国的一部分。

    比如汉朝夺了天下,也封了许多王,他们有自己的国土,汉皇帝是不能从他们的国土征兵收税。

    而且这些王都是世袭,就是说分出去的土地,永远都是这个王私人拥有,只要他不造反,皇帝就没权利收回。

    这个结果倒置刘邦后代越来越多,分割出去的土地也越多,各地的王实力也越来越大,最后皇帝也会感觉到危机。

    汉景帝,就是汉武帝的老爹决定撤藩,就是减少诸侯国,结果来了一个七国之乱,差点把他从皇位赶下来。

    直到汉武帝刘彻,他就聪明多了,主父偃献上推恩令,把这些王国的土地均分给后代,将他们实力消弱。

    这样一来,聪明的诸侯王都不愿意了,他们知道这么一来,后代就没有力量与朝廷对抗。

    于是几个诸侯国联合造反,可推恩令益于这些诸侯的次子、三子,从内部分化了敌人。

    从而,刘彻平定了这次叛乱,汉朝再也没有大规模的诸侯王造反。

    现在韩信所提的汉王,实际就是刘邦想得到子婴认可,做个诸侯王。

    但蒙恬会信吗?

    韩信是算准了每一步。

    首先,他说明了发兵咸阳是帮子婴,其次,他从胡亥手中夺取的壶关双手奉还,第三,蒙恬现在主要敌人是罗斌,虎牢关里咸阳更近,威胁也更大,没理由与他死磕。

    冲这三点,韩信料定蒙恬会帮刘邦正名,因为汉国太需要名正言顺有个国号。

    像楚、齐、赵这些诸侯,他们本来就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王的后代,现在复起,也是有血统有底气。

    而刘邦原本却是个小小的亭长,就算现在拥有益州,也是靠谋反杀主得来的,完全没有得到认可。

    言不正,名不顺,当然就需要有人可以为自己正名。

    要说当今世上,谁正名最有效。

    当属秦国皇帝,不管各国如何造反,毕竟秦始皇是统一了华夏的唯一皇帝。

    秦国再残暴,也是天子正统。

    蒙恬冷笑,韩信打得好一手算盘,留下五千人在壶关,自己不来,他收取了西凉就可以回来坐镇。

    若秦国大军到来,打算用一座关换一个诸侯王的正名,怎么算都不亏。

    随手要要求千金做路费,看来要不就是汉军穷疯了,要不就是为了迷惑蒙恬。

    他们只是贪财,并没有野心。

    蒙恬暗道,韩信啊韩信,现在全世界都不懂你,可以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这点心思岂会瞒得过我,这次就让你偷鸡不成蚀把米。

    蒙恬将信揣入怀中,对校尉道:“那我们现在交接吧,陛下那里我回去就像其上表。”

    “太尉大人请。”

    汉军校尉做个手势,蒙恬策马入关,佘华急道:“主公,小心有诈。”

    蒙恬不屑一顾道:“就算里面真埋伏有十万大军,我欲离开,谁又能挡。”

    他的豪言底气十足,到了玄级后,虽不能战胜十万大军,但要冲杀出去,就算再来十万,也不可能挡住他。

    韩信果然只留了五千军士,已经打包好行李整装待发,只等蒙恬给千金封赏,便出关离开。

    蒙恬目光一扫,将破天槊横住,对他们道:“你们就不要离开了。”

    此言一出,五千黄金火骑兵立即布好阵势,等蒙恬一声令下,将这些汉军全部斩杀。

    见这阵势,汉军一下处惊骇中不知所措,目光聚在那名校尉身上。

    “啊!?汉军以诚相待,蒙太尉何故言而无信?难道不怕天下惶惶之口,将太尉威名扫地。”

    校尉震惊过后,立即言辞锋利对蒙恬呼道。

    蒙恬灵光一闪,这个校尉不像是个普通人,一般的校尉领兵不过一千,绝不会有此胆魄,且汉军看他的眼神,还带有信服。

    “吾岂会言而无信,回去后定会奏明陛下,为刘邦讨一诸侯封号,只是现在有笔账相与尔等算一算。”

    校尉冷言道:“蒙太尉答应的千金还未给,就要和我等算账,要吾好生奇怪,到底何账?”

    “嘿嘿。”蒙恬一本正经算道:“你们入壶关后一路洗劫百姓,抢走不下二十万石粮食,按市价一石半金,你就应该给我们十万金,还有经你们抢虐,饿死不下万人,每人赔偿十金,也算做十万金。”

    他将手指拌了拌,对校尉道:“除去千金,尔等还要留下十九万九千金才能离开。”

    校尉眼睛如鱼眼般凸起,不敢相信这个就是蒙恬。

    韩信不是说蒙恬性格刚毅,只要他答应的事都会招办,且不屑对主动示弱之人动武,好像自己被坑了。

    他看到的蒙恬,就是个死不要脸的商人,怎么会和韩信估计这么大误差?

    但他还是强装镇定道:“蒙太尉差矣,我军攻下壶关和洗劫时,这些百姓并不属于陛下,而是胡亥百姓,与你们何干?”

    蒙恬哈哈一笑:“无论谁在龙庭位置坐着,这个江山都是始皇帝留下的江山,这些百姓都是大秦的百姓,何言与我无关,还有,你是谁?”

    蒙恬最后三个字加重了语气,让校尉不觉一悚,感觉自己就像是被一只饿虎盯上。

    “我是韩信将军的校尉,叫张艮。”

    校尉语气没有了之前锋利,他觉得韩信之计好像失败了,现在要赶紧想法子离开。

    “唔,张艮?”蒙恬用手摸摸下巴,脸上露出诡异笑容。

    “子房先生不知为何要上面少了一点,这可是不吉利呀,哪一点说不定就是脖子上的头颅。”

    校尉闻言,目光顿时闪出惊骇,蒙恬怎么会知道他,且一下就说出了他的字。

    张良,张子房,汉初三杰,蒙恬怎么会不清楚。

    只是他没想到,本想打几条小鱼,一网下去,居然捕上一条鲨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