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71章 论道(二)

    蒙恬称赞的眼神看视郝刚,孺子可教也。

    那日他轻轻点拨一番,郝刚便能心领神会,不古板死守古训,是个人才。

    墨家的机关术蒙恬一向看重,这个时代,也许没有办法早出枪炮,毕竟科技实在有限。

    他也不是学化学的人,虽然知道火药用的是硝石、硫磺等物组成,但却不知如何提炼,比列多少,只能慢慢摸索。

    不过连弩这些还是可以生产,只需把箭夹弹簧原理告诉郝刚等人,相信不用多久便可制出。

    他上前拍拍郝刚肩膀。

    “墨家在汝手中,必会发扬光大,好好努力。”

    郝刚等墨家学子神情激昂,墨家终于要迎来辉煌的时代了,他们一脸激动望向蒙恬,等待他宣布结果。

    不过,蒙恬又坐回位置,对众人道。

    “墨家虽好,却偏于一格,格局不够宏大,太重手艺而轻思想,也不适合治国。”

    呃!?

    郝刚等人如受雷击,在场之人也是一头懵圈,蒙恬把所有学派几乎都评论一番,没有一家满意。

    难道是杂家、农家等不入流之学?

    很快又否定了,这些学派根本不可能治国。

    连在座的农家等学子都清楚,他们也不会自讨其辱与几大家去争。

    “蒙大人,您摒弃了所有学派,难道是要自创一派,用于治国之道?”

    儒家学子忍不住站起来道,自春秋时到起,治国之道无不是从这些学派中挑选,蒙恬全部放弃,只有建立新的学派思想。

    儒门之人一言惊醒梦中人,所有人都瞩目望向蒙恬。

    今夜论道,蒙恬将天下圣学都贬了一遍,难道就是为了给他的新学派立威?

    “哈哈哈哈。”蒙恬仰天豪笑道。

    “蒙某何德何能,哪里敢与列代圣人巨子相比,法、儒、道、兵、墨等,无不是历经百年,由数代甚至数十代先辈所创,思想论证几乎完美,又岂是吾一朝一夕所能超越。”

    蒙恬之话更是让人听不明白,刚刚才贬了一顿,现在又说完美,且又不用这些学派。

    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蒙恬环视众人,见个个都睁大双眼看向自己,等他继续说下去。

    “蒙某不才,自比不上列代圣人,不过吾有幸,见证了数百年各学派实践情况,可将各学派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合为一体,用于治国之道。”

    啊——

    诸人再一次如被雷所击,电得头皮炸起。

    片刻冷静下来后,顿时人人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周朝八百年,诸侯国最多时出现四百多个,从没有哪个国家试过将两个学派合用于治国,蒙恬居然打算将所有学派合作一体,就不怕朝堂上天天争论?

    那时,谁还有心思处理政务,每个学派都觉得自己的方法正确,每件事都顾得扯皮,能不打架就算好了。

    只怕到时,非但不能治国,还会将朝堂弄成一锅粥。

    “诸位稍安勿躁,听蒙某说来。”

    蒙恬挥手压下众人嗡嗡议论声音,对他们说道。

    “天下学派有百家,人间行业有百行,若能将每个学派所长,对号而事,岂不完美。”

    列代不能将学派相容,只是行政机构没有把细分,一个国家只分成军事与政事,统筹政事的学派当然容不得别的学派插足,所以用法家、儒家管理军事,农事,本就外行指导内行,不出问题才怪。

    若能用儒教心,用法制官,用道化民,用兵理军,用墨研发,用农生产,兼百家之长,整个制度就会无懈可击。

    “大人,可否明示?”

    蒙恬新怡的想法众学子听得似懂非懂,他们哪能一句话便领悟到蒙恬的精髓,连周术与唐秉也是听蒙恬说了半天才完全明白过来。

    “然。”

    蒙恬重重点头,站出台中间道。

    “农家兴于许行,奉神农为师祖,理应是下层农夫代言人,然而农家却又分成言农和政农两派,实乃错误。”

    “吾用农家,立一农部,负责所有农业生产,农家学子,不需懂政治,却要观察气候,研究种植,良化谷种,旱涝调配,为民请命,不让种植之人有一个饿死。”

    农家代表闻言大喜,农家一直受制于各大学派当政,言语根本上不了朝堂,一些有利于民,却损害官员利益的谏言,自然进不到君皇耳中,半道就被各级官员堵住。

    若像蒙恬所言,他们就可以专心一志负责农事,对君主直言,而不需理会政事。

    说完农家,蒙恬又看向墨家,道。

    “墨家机关之术天下无双,手艺巧夺天工,吾也可立一工部,负责天下工匠,政府所有建筑,器具打造,都由工部负责,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吾每年会拨下巨资,给墨家研制开发,新的民生战事器具,以确保大秦国力领先世界。”

    虽然这些人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也不清楚西域更西边还有欧洲,蒙恬还是情不自禁讲了出来。

    “郝刚,汝可愿领工部为吾分忧?”

    郝刚站起,一脸决然道:“吾愿意,愿将毕身所学,献给大人。”

    “好,我等共勉。”

    “杂家兴于吕不韦,虽被曾乱过朝堂,经始皇帝打压多年,却也并非无可取之处。”

    论完墨家,蒙恬将脸转向杂家桌上。

    “杂家重眼前利益,也懂奇货可居,乃是买卖最高境界,尔等可愿为吾负责天下商人,货卖九州之地,河套属地所有税银,政府用度,一并由杂家统筹,可好?”

    杂家代表宁衡慌忙站起,躬身道:“属下愿意。”

    至秦始皇亲征,将吕不韦斩首弃市,杂家就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学派,各派学子恐避之不及,这次来九原也是抱着查看商机的心思,并没想与众家争鸣。

    没想到蒙恬居然直言用他们治商,管理政府财政,天上突然掉下馅饼,宁衡怎会不马上答应。

    蒙恬朝宁衡微笑点头,转身看向道家代表。

    “道家乃老子所创,也是吾最敬重的人之一,提倡无争,安天命,是可取,也颇有不足。”

    道家之人脸色紧绷,虽然蒙恬说了老子祖师乃他敬重的人,但敢于批评道家不足,已是不可原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