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69章 纸的面世

    正午,比试已经过了二十七场,败者下了擂台,立即有雾中楼中人与之交谈,而得胜者分到一个号码,用作第二轮抽签之用。

    看牌子上歪歪扭扭的阿拉伯数字,他们好奇相互询问,没有一人知道是什么意思。

    午后,比赛继续,不过蒙恬没有出现在主席位上,他还要处理政务和准备今晚的事,擂台比赛,交给王离与唐秉就可以了。

    “主公,白恒将军捷报来传,临戎关鸿愿降,不过他另要求。”

    周术把手中一张纸递给蒙恬,经过九原工匠一番实验,古代的纸终于制出,虽没有21世纪那般柔软光滑,但写字却是没有问题。

    “什么要求?”

    蒙恬一边接过纸张一边问道。

    周术道:“其一,他要求继续镇守临戎,防范匈奴,兵力不受主公节制。其二,要求直属白恒将军统领。其三,他乃大秦之将,若主公有一日改换大秦旗帜,必反。”

    蒙恬一笑,这个关鸿还真是可爱,如果自己真的要改朝换代,就不怕先把他杀了。

    幸好自己只是反李,并不反秦。

    大秦的皇帝位,必然是扶苏的儿子嬴子婴的。

    “关鸿三个条件,吾都答应,虽然可以让他继续镇守临戎,但民生内政,必须按我军统筹,汝安排一个郡令,到临戎接替民生工作。”

    蒙恬除了要管辖民生,推行新政,还有一个重要意思。

    郡守粮草钱银开支,都要经过郡令调拨,只要控制了粮草,也不怕关鸿会翻起什么大浪。

    “主公,并州现只剩下晋阳一郡未入我军版图,是否要考虑晋阳了?”

    蒙恬摆摆手,笑道。

    “刘雄比我等更着急,新政还在进行,还是先等半年,新政都上了轨道,并州百姓对我军都有了归属感再做打算。”

    “可是,主公的新政已经伤害了士族利益,晋阳内士族纷纷联合,将弟子、家仆送去募兵处,时间越长,只怕刘雄兵力会越多。”

    蒙恬不屑一顾,道:“士族再多,能多得过天下百姓?吩咐各郡,加快分田制运作,百姓受益,才是民心所向,士族若敢阻扰,杀无赦。”

    他这话说得极为霸道,改革必然会损害某些人利益,从古至今每场改革,都是用人头铺路,想阻扰之人,他必不手软。

    与此同时,咸阳宫内,李斯眼睛布满红丝。

    看着手中情报,他已经两日未眠,蒙恬连下几郡,在并州已成气候,晋阳被破,是迟早的事。

    想到胡亥不听他所言,让刘雄那个草包来主导战局,坏了罗斌的战略部署,李斯将手中竹简狠狠摔在桌面。

    若按罗斌的部署,就可灭掉蒙恬,李斯后悔自己为何一下心软,让胡亥胡闹一场,错过良机。

    想起始皇帝临终之言,他又深深叹了一口气。

    罗斌是条狼,只能关着养,不到秦国欲灭,不得放出,否则,咬敌亦伤主。

    这是秦始皇临终前交代李斯之事,不到万不得已,罗斌不得统兵。

    李斯自持能快速平定并州,再收回罗斌军权,可现在还能吗?

    蒙恬坐大,罗斌军权不能收回,李斯烦不胜烦。

    他突然觉得,一直抓在手中的秦国失去了控制,未来不知会走向何方。

    九原城。

    第一天比武选拔结束,共有五十名武者进阶第二轮。

    晚上,整个城市张灯结彩,如同是九州大地,镶嵌在最北方的一颗明珠,夜空下亮如白昼。

    白天擂台上的狂暴之气已然全无,换之是文人墨客携笔带墨,坐于月下,等候文比开始。

    文人第一轮比试,还是蒙恬亲自主持。

    “今夜是中秋佳节,就以‘月’为题,请诸位才子书写一篇诗文。”

    随后,侍卫上台,发给每个学子一张薄纸。

    在众人惊愕脸神中,蒙恬拿起纸张道。

    “此乃河套最新研制出来的东西,称作‘纸’,以后就能用它替代笨重的竹简,将千古文章流传于世。”

    纸?

    学子顾不得挥墨写文,惊奇拿起纸研究起来。

    好轻呀!

    众人第一感觉就是轻如鸿毛,一张纸能书写百字,若字体小点,写三百字也能容下。

    三百字,如果用竹简,要几斤重吧,现在用一张鹅毛的重量就能替代。

    学子同时想起一词——神物。

    此乃神物。

    比如道家学子,去哪里都要携带老子的《道德经》,全文只有五千多字,却要用数卷竹简来写,起码要二十斤,携带极其不便。

    《诗经》、《论语》、《左传》、《春秋》等就更不用说,少则万字,多则十几万字,要带往别地,只能用一辆牛车来拉。

    如果纸张普及,岂不是半两的纸就可以替代几百斤竹简。

    这些人还不知道,‘纸’的成本不但要比竹简低,也更容易制成,一天便可生产千张出来,还是作坊规模不大的情况下。

    不过蒙恬也不打算大规模生产。

    第一,是物以稀为贵,纸不但是垄断行业,也是战略资源,只有少量才能卖起价格。

    其二,作坊太大,人员就会杂乱,作坊小,不易被探子发现,也容易保护。

    所以,蒙恬打算,保持自己够用的情况下,拿出一些来卖,以换军饷开支。

    在纸全面流通之前,所有造纸人员蒙恬都与他们签订协议,夫妻二人一直要住在作坊,吃喝用品,全部由士卒送进去。

    作坊外面,则用三千人团团围住,不但外面之人不能随意进去,里面的人也甭想出来。

    造纸工匠或许二三十年不能见天日,但蒙恬也没有办法。

    纸的制作流程太过简单,很容易被他人复制,不得不防。

    当年华夏制造原子弹的工程师,也是到七老八十才出现在世人面前,总要有人为国家付出牺牲。

    作坊这些人,除了自由之外,别的安排都十分之好。

    餐餐有肉食,儿子或亲属由蒙恬免费抚养,送入学堂重点栽培。

    这样,他们也不会有怨言,本来就是差不多饿死之人,有此待遇,足矣。

    场外,不少人将脖子伸得老长,希望能见识一下‘纸’是何物。

    蒙恬示意,侍卫将‘纸’发给并未上场的学者和商旅。

    人群中,哗然声立即响起,所有人心中泛起涟漪,老学者是从‘纸’上看到政治,看到蒙恬带领的河套军未来,而商旅则是看到商机,黄澄澄的金子。

    若‘纸’能带到中原大地,豪门贵族恐一掷千金也会购买。

    不少商人动起心思,要如何接触蒙恬,或是河套中能话事之人。

    一个白须苍苍的老者从人群走出,跪地道:“大人造纸,为华夏文人立下不世之功,定会流芳百世,不知纸可否能让老朽买一些回去,抄写书文,以便教导世人。”

    蒙恬摸摸洁白无须的下巴,故意露出难色。

    “老丈此言有理,但‘纸’制作极为不易,今日用的纸,乃是河套三月生产,这样吧,若大家想购‘纸’,明日到郡府与唐秉先生联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