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玉门关
字体: 16 + -

第2章 金蒲之战

    放下史书,我的心依然为“十三壮士归玉门”这段历史所振奋,久久不能平静。史书上的寥寥数语,虽未详细记载整个过程,亦无法知晓其中细节,但依然可以窥见其壮烈,让人不由得去赞叹其英勇,高歌其伟大。越想越渴望能回到那个时代,看看当时的场景。于是闭上眼,在梦中穿越时空,看到了······

    -

    “我们不仅仅是在守一座城池,还是在守我们心中的国家!我们脚下是大汉的国土,身后是自己的家人。退一步,便有辱使命,有负君恩!让一分,便国破家亡,子孙皆为奴隶!你们说,能不能退?”

    “不能!不能!”

    “能不能让?”

    “不能!不能!”

    “明日匈奴将发数万狗彘而来,欲夺我城池,范我国土,杀我家人。然而他们没有可射百步的箭矢,没有强大的攻城器械,没有统一的指挥和坚定的信念。而我们,有高大坚固的城墙,有最锋利的武器,有勇猛无畏的心,还有保家卫国、永不屈服的信念!所以,我们必胜!大汉必胜!”

    “必胜!必胜!”

    耿恭站在金蒲城的城楼之上,对自己面前的士兵高声激励着。他眼神中冒着火光,坚定而无畏的英气感染着每一位将士。自从他派遣去救车师国的司马,与匈奴在途中遭遇,和所领的三百将士一同殒命的消息传来时,他就知道必将面对一场恶战。

    他身为戊己校尉,是城中最高统帅,纵然知道城中仅有不足千人,而匈奴将带来的是数万铁骑,他也不能有半分畏惧和退缩。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励将士的决心,提高士气。只有士气旺盛,不惧生死,才有可能在匈奴的铁蹄之下,争取一份生的机会。但是,他也明白,不可能只靠士气,还需要想出可行的办法来御敌。

    三月尾的天山脚下,寒风凛冽。耿恭顶着沉重的头盔,抬起高傲的头颅,深深地望了一眼城墙之外。一阵残风,尘土飞扬,太阳此刻都昏沉沉地,让人看不清远方。

    他想起了匈奴人最迷信的天神,胸中忽生一计。遂对左右令道:“石修、张封,让将士们把手中所有箭矢,全部涂上毒药。检查所有弓弩,调出强弓强弩和善射士卒。”

    “诺!”司马石修、张封得令而去。

    夜间,在最后一遍巡视之后,耿恭在回去的路上,下城楼之时,听到两个刚刚换班休息的士兵低声私语:

    “我打赌,明天一定会有大雨,你敢不敢跟我赌一把?”

    “赌就赌,你要是输了,就把我的家书拿去。”

    “好,那要是你输了,也把我的家书带走!”

    ······

    “诶,你们两个,过来!”耿恭招呼两人去他跟前。

    两位士卒循声望去,只见耿恭坐在城楼的阶梯之上,正在朝他们招手。他们整理整理铠甲,来到耿恭面前,恭敬地行礼道:“参见校尉!”

    “无须多礼!”耿恭看着他们,站起身,庄严地问道:“他们刚刚谁说的,明天有雨?”

    “校尉,我说的。”其中一人答道。

    耿恭看向他,严肃地问:“你如何知道明日会有大雨?”

    “回禀校尉,入伍之前,我是个庄稼汉。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月亮长了毛,水要淹过桥’。你看今天的月亮,不就像长了毛一样吗?所以明天必然有雨,如果白天没有下,晚上就会下大雨。”那人答道。

    耿恭抬头看了看月亮,确实朦胧如长毛了一般。顿时笑逐颜开,问道:“你叫何名?”

    “回校尉,属下范羌。”那人认真答道。

    耿恭看了看范羌,笑道:“好!明日若如你所言,等此战之后,若你还活着,就到我身边做个军吏吧。”

    “谢校尉!”范羌高兴地谢道。

    第二日,午时刚过,就见浩浩荡荡的匈奴大军,兵临城下。耿恭不顾众人反对,登上城楼。他的手死死握着腰间的佩刀,一边自信地踱步,一边对楼下的匈奴高喊:“我大汉的箭,有天神之力,被射中者会遭到天神的诅咒,将发异状,不得好死!”

    随后让军中将士,将这句话,传遍所有准备进攻的匈奴军。然后命强弩队,将昨日涂过毒药的箭,整齐划一地射向城下的匈奴人。

    那些披着兽皮,手握钝刀的匈奴,在被射中以后,伤口瞬间肿胀灼热如被煮沸一般。一时间匈奴军中哀嚎遍野,慌作一团。匈奴主帅左鹿蠡王大惊,乃命军队放弃攻城,先退回营地。

    而耿恭一刻也不敢怠慢,对司马石修命令道:“石修,命你即刻派出斥候,探查贼人军中状况,找到回城之路最近的营帐。”

    “得令!”石修接到命令后,便立刻动身而去。

    接着面向张封命令道:“张封,命你速速派人捡回方才未射中之箭矢。整顿军队,选出骁勇善骑之士三百人,食饮半饱,随时待命。”

    “张封得令!”张封随即也转身而去。

    二人皆走,剩耿恭一人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他眯着眼,看着他们的背影,听着红头缨在凛冽的朔风中发出的“嗖嗖”声。此刻耿恭的心中,只期盼着范羌所说的大雨会如期到来。他等不了了,必须要用一场主动的胜利来击溃匈奴的心理。否则这座无险可守的孤城必将被匈奴包围,到时哪怕匈奴不进攻,他们这群人也会被困死、饿死、渴死。

    傍晚时分,斥候来报,匈奴军中士气低迷,营帐内哭天抢地之声不绝于耳,并为耿恭在地图中画出了离城门最近的军营。

    夜间,忽风云变色,暴雨倾盆而下。耿恭听闻雨声,不顾整理戎装,披上战甲,冲出营房。耿恭见不远处,张封领着三百将士,骑着马,在雨中整装待发。他纵身上马,策鞭到阵前,扯缰回身,对自己的将士激励道:“大汉的勇士们,天降大雨乃天之佑,此战必胜!今夜,就让我们杀个痛快!”

    “杀!”

    “杀!”

    “杀!”

    ······

    一行三百余人,在狂风骤雨之中,跨着战马,手握利刃,疾驰而去。

    而此时的匈奴军营中,哀嚎声比暴雨声还要响。众人刚吃过晚餐,除了执勤的,都在各自帐中抱怨刚刚吃的干牛肉没有新鲜的熟牛肉香。

    这时,只见耿恭身先士卒,领着众将士,冲入匈奴营中。在执勤的匈奴士兵还未反应过来,而帐中将士未来得及上马之际,耿恭遇人就砍,见异服就杀。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在匈奴军营之中,杀了几个来回,等众将士砍杀地刀钝口缺之后,才挥鞭回城。

    回到城中,天已微亮,雨也停了。刚刚众人都在夜雨中杀红了眼,有些士兵被砍了左脚,就用右脚驭马,有些右手被砍伤,就用左手持环首刀继续砍杀。等此刻回到城中,才看到众将士已然成了“血人”,脸上、盔甲上、衣服上全都被匈奴人的血染成了红色。石修和守城的士兵一起,搀扶着受伤的将士下马,等在营房中脱去盔甲和外衣,才发现匈奴的血已经连贴身的衣服都浸染成了红色。

    此战之后,匈奴惊慌失措,等到天亮便收拾残部,迅速撤退。

    在匈奴北单于的大帐之中,左鹿蠡王面带惧色,颤抖着跪在地上,对北单于说道:“汉军真有天神护佑,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男儿何惜报国死,千秋青史引血书。

    笑看春风吹旧地,英魂万载有人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