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武财神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初有所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是八月间。

    艳阳高照,又是一个晴好天气,晨曦中,高道乾一身白色宽松绸质衣裤,衣带飘飘从清凉的林荫道上跑来,拐过一条长满青草的绿地,远远地看到北关外自家早已竣工的宽敞院落。高道乾慢慢收住脚步,一边平复着气息,一边缓步走向家门。

    这几个月发生了许多事情,高道乾的散纸大获成功,每日售卖已经稳定在五千份以上,甚至还有一千多份的固定读者,都是要一早直接给他们送到府里或者家中。购买这散纸的,不仅有士子文人,还有商人、衙役、武夫军士、市井弹唱说书艺人。不仅文萃书局在临安城里名声鹊起,就是高道乾这个书斋东主也成了翰墨坊和这北关外广受尊敬的人物,街坊邻里认得他的人,许多甚至都称他为大官人了。要知道,大官人这个称呼,那可不是随便就叫的,是对非常有身份的人的称呼。

    散纸几个栏目中,诗词文章和楹联都是大受文人士子们喜爱,而最火的就是平话连载《三国演义》,这倒让高道乾万没想到。而直接署名是他自己的这部《三国演义》,更是让他出尽了风头,智计百出的诸葛亮,仁满天下的关羽关云长,勇冠三军的张飞张翼德早已在临安脍炙人口,现在临安的市井百姓甚至一些文人士子们,已经有传闻,说高道乾不仅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更是胸藏甲兵十万,是天降大宋的英才。

    还据说,高道乾这散纸原本被人告发成街头小报,临安府甚至已经发了签票,准备要封店抓人,衙役都已经快到翰墨坊了,不知怎么这事情就传到了省里面,不知哪个衙门里派出人来,硬是在巷口把临安府的衙役给追回去了。

    受到冷落的,则是《百工技艺》,这个倒在高道乾意料之中,在重文轻武的时代,文人士子所依赖的道学文章是最为崇高的,其它一切莫不受到轻视,在宋代,百工技艺虽还没到被列入奇巧淫技的境地,可地位也还是极低的,所以,高道乾在刊载了几期这个时期人力水车构造后,就开始悬赏五百贯征集用水力、畜力驱动的新式水车。

    记载中的水车,大约在东汉时才出现,到唐宋时期,水车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做出了人力脚踏的筒车。不过,对于水力和畜力驱动的水车,则是直到元末明初才出现。其实,对于水力畜力的水车,高道乾很清楚原理,不过他并不想直接拿出来,他要做的,是想办法如何启发这个时代的人,开起人们对于技术进步的兴趣。

    另外,高道乾也试着在《百工技艺》栏目刊载数学问题,只是不是使用大写的汉子数字,而是使用宋代还没出现的阿拉伯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来对《算经十书》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演算,他很希望他的做法能让数学这门学科能在大宋有所发展。

    散纸这些栏目中最受争议的,则是高道乾没想到的《坐而论道》,起因就是他撰写的《论语集释》。高道乾这本《论语集释》,是八百多年后程树德所编撰,程树德推崇心学,心学是理学的一个分支,虽是和程朱理学同出一脉,可学术思想上有很大不同,基本上是沿革几十年前故去的南宋大儒陆九渊一脉思想,以至于现在临安文人士子们已经分成两大阵营展开辩论。对于这些不同观点的辩论,高道乾不分亲疏,一概刊载。高道乾认为,在学术思想上出现争论是好事,他很推崇秦汉以前百家争鸣的思想氛围,那样才可开拓人们思想,甚至他还有一点不能明说的,他不反对理学,可他不愿意让理学逐渐发展出后世那些禁锢人们思想思维的东西。

    还有就是高道乾的三国演义已经刊载完,而且已经结集出版发行了,三贯钱一套,印制的非常精美,不仅每一章都有插图,字迹也极为清晰,这要得益于他制作的铅锡合金活字。

    高道乾这套风靡临安的《三国演义》,竟然卖出了惊人的八千套,而且还在刊印中,就是这样竟然还是不时脱销,买家都要提前预定。高道乾倒是提前印制了一百套精装版的,准备着自己送人,可最后他发现这一百套根本就不够,仅是赵与莒就要去十套,史宅之更是自己一人就拿走了二十套,说是要送人。还据说,卖出这么多套,是因为有人在向各地倒卖,甚至高道乾还听人说,《三国演义》已经被卖到江北金国和西夏,在那里更是达到了二十贯一套的地步,董歆劝他提高《三国演义》售价,可最后还是被高道乾拒绝了。

    虽然高道乾在《三国演义》这套书上赚的盆满钵满,可高道乾并没就此罢手,还在《大宋文萃》上征集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每有人找出一句可作为成语的语句,书局就给十贯钱,期限为一月,这一来顿时又在临安城里掀起一股《三国演义》热,大街小巷,酒肆茶楼,甚至三省六部衙门里到处都有人在探讨《三国演义》里那一句话可以作为成语使用。高道乾本准备拿出二百贯以上的钱财,只不过,最终他只发出六十贯。高道乾无奈,最后只好在《大宋文萃》上每期自己添上一句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又引来众人一阵热议。

    这还不算,高道乾又发行单行版《三国演义与三十六计》,这个时候还没有三十六计一说,高道乾这本单行本更是让他名声大振,竟然一下发行一万五千册。直到高道乾觉得已经彻底把《三国演义》吃干榨净才罢手。现在高道乾已经在刊载《西游记》了,这一次高道乾吸取教训,每期只刊载一章,就是想着多刊载一段时日。

    还有,散纸最终还成全了一个人,那就是“斯夫”这个隐士,人们发现,这个“斯夫”不仅精于“经史子集”,而且诗、词、歌、赋、楹联样样不凡,堪称大贤大能者,许多人追到书局探寻,只是不管凭谁问,高道乾都推说这个斯夫是不愿示人的隐士,他也不知其所终,许多书稿都是寄放在他这里的。

    高道乾家中的工程早已完工,各处都是按着他的意思修建的,甚至一些家具也都是按着他设计的图纸打制的,武学的架子也支起来,甚至已经开始授课,唯一有些缺欠的,就是他这个武学属于“民办”,并不被官府承认,他这里的学生毕业后是不会被官府安置到军中的,为这事,高道乾着实烦恼了一些日子,半月前赵与莒忽然跟他建议,说是如果高道乾的武学如果免费接纳各地军中遗孤入学,这件事情或许就有转机。史宅之听了,也说到时他会找人帮忙促成这件事情。

    高道乾最近发现,这个史宅之不仅经常和赵与莒腻在一起,而且只要赵与莒想要做的事情,史宅之都会很热心。

    再有,就是他的醋、酱油、腐乳、茶叶都已经搞好了,就是他的竹叶青酒也勉强可以拿出来卖了,只是还差一些小事情要解决。

    至于郑屠的肉铺那就不消说了,原本是要控制在每天三万斤左右的规模,可是郑屠多少有些贪心,竟然联络着卖出四万斤,只是如此大的量,货源现在已经出现紧张,只好雇了许多人受到外阜州县去购买,这样一来,成本又增加了许多。高道乾设计的这生肉铺赚钱的路子,走的是薄利多销,本就利薄,这成本再一增加,利润就更加微薄,这让郑屠后悔的那张黑脸都绿了,想着要推掉几个客户,可被高道乾阻止了。这降价售卖生肉,本就犯了行规大忌,现在这些人得了好处自然不会说出去,如果推掉生意,这些人自然不会再替他们隐瞒,那样一来可就犯了众怒,这生肉生意日后恐就不好做了。

    好在早有准备,高道乾几个月前就让郑屠在运河边上买下荒地建起了一个饲养场,如今那里已经养了二千来头生猪。高道乾建议郑屠把最近赚来的钱财都投到这个饲养场,扩大规模,再挺半年估计形式就会好起来。

    一路想着,高道乾踏上了门前的街道,在悬挂着高宅的黑漆大匾的家门口停了下来。

    宋代平民百姓的家只能称作家或者宅,绝对不能称作符,这是有着严格的制度的。

    高道乾和见到他毕恭毕敬站起身迎接他的门房里的两个小厮点点头,绕过门里的影壁就进了前院子,现在整个前院都属于武学的地方,右手的跨院里有六座木楼,里面有二十间大书斋和十间更大的图书阅览室,以及现在还闲置的一百多间宿舍,这些宿舍是留给日后家不在临安的学生的,虽然还没有人入住,可里面的桌椅和新式上下两层的木床柜子都是备好的。

    如果说右边的院落里有些拥挤,那么左手侧的跨院里就显得极为空荡了,里面有小半个足球场大小,除了四面院墙旁遍植垂柳,再就是修剪的整齐的绿油油的草地,唯一一处建筑,或者说可以称作建筑的东西就是西侧沿墙建有一排马厩,只不过现在里面还没有马匹,这里是武学学生们习武的地方。此时里面正传出阵阵还有些杂乱的呐喊声,透过跨院门看进去,正有几百个身穿样式和高道乾身上衣裤一样样式的少年在排着队跑步。

    走过一百多步的石板甬道就进了二进院子,二进院子和前院有三座院门,除了高道乾走进去的中间这座月亮门,两侧还各有一个宽阔的院门和前院链接,那两座门是给装运货物的人员进出的。

    这二进院子里也有一个影壁,影壁后面是高道乾居住的三进正房,两侧各有两排很宽敞的厢房,中间是一个宽阔的大庭院,两侧两排厢房的中间有过道通往厢房后面院墙围着的跨院里。这个庭院中,只在两侧厢房前种植着十几棵杨柳,正房前原来那棵老槐树也还依然保留着,平素闲杂人很少,也很清净,只不过,这清净今日却不存在了,因为高道乾惊讶地发现,巧儿姐正在几十个男女老少组成的衣衫褴褛的人群前面,正在指手画脚地教训着这些人,一边站着的刘奕,皱着眉头在想这什么心事。

    这巧儿姐平素没事就会跑过来,高道乾倒也习惯了,可今日怎么带来了一群乞丐来家,这又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