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是一个兵
字体: 16 + -

第2章 观后感

    2012年初,这年的冬天没有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甚至我都记不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牵强附会些什么的话,这一年的七月,我要高考了。平时的生活一如前文描述的一样,家、学校和网吧三点一线。当找不到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我就窝在家里看电视,边看电视边默念着整点就去学习,就这样循环往复着。直到有一天,虽然记不得准确的日子,但这样的周而复始却有了目标,没错,简单地说就是我看一部电视剧看入迷了,我沉浸在这部电视剧中无法自拔,我看不出剧情漏洞,也欣赏不出演技好坏,但它却是我在《亮剑》之后最痴迷的电视剧。看《亮剑》看的是民族情怀,看电视剧中说着热血的台词杀小日本就一阵暗爽,耳熟能详就属“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李云龙,你开炮啊!”和“骑兵连,进攻!!”,心里暗暗佩服李云龙的用兵如神和敢爱敢恨。而看这部电视剧却让我对一个群体有了最初的认识,对他们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开始试着去深入,我暗暗思忖着:这个群体的工作不就可以让我心里的那种东西可以外化于形吗?我心里的那团火始终燃烧着,然而我的心里却没有干柴,他们只是这样悄无声息的,然而现在,这团火被彻底点燃了,它肆虐在我心里这片荒芜的土地中,它嘶吼着,烧得我胸口发烫,我知道,我该醒醒了,心中如果有目标了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常言道:人活七十古来稀,十年少小,十年老弱,留给我们的时间本就不多。我这样混吃等死下去是根本配不上这样的群体的,我必须改变,是的,现在,马上!当你觉的一切都太迟的时候,其实才刚刚好。说到这,大家也许会疑惑,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视剧呢?答案就是《我是特种兵》。我错过了《士兵突击》,却等来了《我是特种兵》。在这之前,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概念是模糊的,碎片化的。它只存在于我的课本中,我知道南昌起义之后人民军队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不断的发展壮大,可我对它的印象还仅存于李云龙的独立团。但《我是特种兵》让我认识到这支军队的军魂和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为什么会战必胜、攻必取?历史为什么会选择他们?这些是值得思考的。

    这场燎原之火烧了整整一个冬天,记得小时候会被逼着写各种各样的观后感,假期作业里会有读一本好书的观后感,学校组织看电影会有电影的观后感。然而这次,我没有观后感。***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政治课本也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说有,我想那就是现在吧。当现在静下心来时,我想留下属于我自己的一份记念。这不是错别字,记录,怀念。在当时,虽然我的认识仅仅是九牛一毛,心里却已经暗暗发誓:“中国人民解放军,我誓要成为其中一员,并为之不懈奋斗,至死方休!”

    说到底,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情感,想用文字形容的话,我也是词穷的。我说不好这是哪种情感,我不是个容易动情的人,我只会热泪盈眶。不管一个人的能力如何,我想谁都会有个英雄梦吧,我自是不例外。我会看到赛场上运动员们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热泪盈眶,当我读到“得胜为国士,战死为国殇”的句子时会热泪盈眶。一个人之于这个国家是十分渺小的,但当有那么一瞬间你是代表你的国家时,我觉得这是无上光荣的。我年已十八,对于需要从娃娃抓起的体育事业来说我已经错过了,况且我自认为也的确缺乏运动天赋。但当我看到代号西伯利亚狼的小庄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会把国旗粘在胸前这一举动的时候,我被深深触动了。我想他们这一刻不再是谁的孩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是国家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这一刻,他们不代表自己,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他们是第一个进入战斗,最后撤出战斗的人。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他们的誓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消灭一切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敌的人,让他们下辈子再不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敌!我想这也正是最想对祖国母亲做的承诺。如果有一天,当我回顾我的一生时,它不需要多光彩,但我能堂堂正正的跟我的子孙说,我就算脱了这身军装,这颗心永远都是绿的!假如战争爆发,不论我身处何位,定当冲锋在前!生而为人,我总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来回报养育我的这片土地。我想有一天,我有能力保护所有我爱和爱我的人。我想我在那一刻终于找到了实现的途径,对!去参军!

    然而,立志容易,想要完成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想要当兵对我来说最简便的途径就是考军校。我开始了一系列与懒癌抗争的战斗。这时,我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段爱恨纠葛就此开始。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成为一辈子追逐的目标,仅仅是因为一部电视剧,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我不断地与外界的一切阻碍抗争着,这当中有输有赢,都是后话。现在的我,依然是那个少不更事的高中生,只是现在的我和以前的我不太一样了,我不想再浑浑噩噩的度日。尽管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依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实现理想坚实地迈出每一步。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