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北宋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七章一对梅瓶

    赵佶身边那小太监刚出去,另一个小太监小步跑了进来:“陛下,皇城司梁初求见。”

    “宣!”赵佶咬了咬牙道。

    他此时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急切的想知道,当初亲手培养的那个天才少女如今过得怎么样。

    他是个非常爱才之人,这从他后来收王希孟为徒,放纵其行为,亲授其笔墨技法便可见一斑,而王希孟也不负众望,十八岁那年便绘出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

    赵佶常常想着,那女娃儿书画天赋非常,如若悉心教导,将来造诣或许不在他之下,只可惜他当初虽身为王爷,但把她远嫁,也是情非得已。

    另一方面,恒州是他最不愿提及的地方,他认为已经那么多年过去,许多事情就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的埋没在地下,谁再起波澜,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他登基这一年来,既想得到那边的消息,又怕得到那边的消息,很多时候只能选择性的遗忘了。

    没想到,一个小小州府捕头的冒功之举,又重新把那些往事摆到了桌面上,这倒让他有些举棋不定。

    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尤其是北宋的皇帝,远不如其他朝代帝王那么心狠手辣,不过任谁要是能危及到他的皇位,他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

    只是……他的皇位已经越坐越稳了,天下还有人能危及他的皇位么?

    如此看来,也不用那么草木皆兵了。

    这时,梁初抱着个红布包,小跑着进来,他受皇命连夜赴恒州,事情办完,也没必要那么着急往回赶了,得找个地方好好歇歇再走。

    他是挨了一刀的人,也无法体验那不可描述之场所的乐趣,所以随便找到一个刚刚致仕不久的尚书家里,据他手下密报,此人宦囊丰足,很有些钱说不清楚来历。

    那尚书一见皇城司代统领亲自登门,当即吓尿了,还以为皇帝要彻查他呢,后来发觉不像,当即把梁初当祖宗一样供了起来,好吃好喝,准备下美女又怕刺激到梁公公,也没敢上。

    梁公公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两天,临行前那人又备下一万两银子做盘缠。

    他突然想起来,赵家庄那小女孩儿说了,自己这个“先生”是好人,好人怎能收人钱财呢?所以死活不能要。

    那尚书当即跪了,过来吃吃喝喝两天,银子却分文不取,话说皇城司的人有那么清廉么?一个太监,不能好美色,又不收银子,这特么还是来暗访啊,看来自己是要凉了。

    他想了想,当即又拿出一万两,梁初才勉强收下。

    没办法,好人也要吃饭。

    所以他耽搁了两天,这才赶回来。

    那尚书当时气的差点儿背过气去,嫌少你就早说呗,害的老子吓尿了一裤子。

    梁初刚才已经把那晶莹剔透的琉璃之瓶送到梁师成房里去了,梁师成果然大为惊叹,爱不释手,直夸他会办事,有什么好东西心里都想着他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叔叔。

    梁初听着很是受用,虽然那尚书的给的两万两银子也能买到不少东西,可是能买来顶头上司的夸奖么?

    可想而知,就算把那两万两银子全都送给他,他恐怕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银子,他稀罕么?这个叔叔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啊。

    梁初此时脑海中又想起那韩小妹那古灵精怪的样子,不由得会心一笑。

    他从房里退出来,一打听,皇帝在文德殿,赶紧赶了过来,给皇帝的这一只才是大头儿啊。

    他抬头看了看,皇帝面色似乎不太好,吓得缩了缩脖子:“陛下,臣梁初前来复命。”

    赵佶冷冷的哼了一声:“恒州之事,办完了?”

    “托陛下洪福,办完了,只是……首恶童范逃脱了。”梁初低头回道。

    “废物!”赵佶又怒了:“逃脱了首恶还叫办完了?一群废物。”

    他的确恼怒,要不是那个捕头挑起事端,哪里会有这么多烦心事?如今竟然在皇城司手中逃了,这梁初还有脸回来见驾?

    梁初跪在地下哆哆嗦嗦:“臣万死,陛下,臣之所以急着赶回来,是有祥瑞要献啊?”

    “祥瑞?什么祥瑞?”赵佶眼睛一亮。

    祥瑞那是圣明天子的专有,是上天对天子的首肯。

    梁初将手中的红包袱举过头顶,旁边一个小太监接了过去。

    这时候梁师成迈步进来,他也知道,那样的宝物梁初必然有两只,先给了自己一只再来进献陛下,足见他对自己的忠心了。

    赵佶看到那个写着剑南春的玻璃瓶,眼珠子差点儿瞪出来,即使贵为帝王,哪见过如此晶莹剔透的物件?

    “这……看样子像个梅瓶,却又如此透亮,巧夺天工,还真是祥瑞啊。”

    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没法理解现代科技产出的工业用品,所以归结为天降祥瑞一点儿也不稀奇。

    赵佶身上艺术气息浓厚,他骨子里本就喜欢各种奇奇怪怪的艺术品,只不过此时他要装有道明君,还不敢下令全天下网罗。

    这下梁初当做祥瑞给献上一件宝物,正合了他心意,这就相当于他困了梁初送了个枕头啊。

    “好……你是福将,此行可谓收获颇丰。”

    梁初出了一头冷汗,总算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刚才还把自己骂了个狗血淋头,现在献上这个宝物就成福将了,要不是当初那小姑娘送给自己这件宝物,恐怕今天自己脑袋保不保的住都说不准。

    他磕头道:“这都是陛下洪福齐天。”

    赵佶点点头,默认了,眼睛始终不离开那酒瓶子,略带欣喜的说道:“你是皇城司的代统领么?以后不要这么称谓了。”

    梁初当时就不好了,这还是要治自己的罪啊,说好的福将呢?

    赵佶继续说道:“把那代字去掉吧。”

    梁初浑身一颤,瘫软在地下,皇帝说话怎么也学会大喘气了?这是让自己名正言顺的做皇城司统领了呀。

    做了这么多年的代统领,风里来雨里去的办差都没有扶正,没想到靠一个瓶子竟然就解决了,谁是福将,那小丫头才是自己福将。

    他突然觉得自己送那小丫头那块令牌做礼物有点儿轻了,至少得三块。

    皇城司本来的统领是梁师成,不过他整天待在皇宫里伴驾,只能由梁初代他行事,如今皇帝金口玉言,将梁初封为真正的统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反正都是他这一系的,只要他能待在皇帝身边,所有人还不都以他马首是瞻?

    如今皇帝连圣旨都偶尔让他来拟了,他哪在乎那一个小小的统领?

    龙书案前,赵佶轻轻叹了口气道:“如此宝物,要是能成对儿就好了。”

    华夏传统习惯都是讲究成双成对的,尤其是像梅瓶这种物件,自古应该都是成对的,只不过传世过程中丢失,才导致单只出现。

    在古董市场上,成对出现的物件价值要比单只高出数倍。

    赵佶是艺术家,觉得天降祥瑞梅瓶,难道不该给自己一对儿么?现在给了一只是几个意思,这不跟给了自己一只鞋是一个道理么?

    梁初现在害怕极了,这本来就是一对儿的呀,只不过被自己强行拆开,送了梁叔叔一只而已,这要是让皇帝知道了,自己这老命可就不保了。

    梁师成则腆着肚子,胸有成竹,另外一只在自己手里,将来可能要派上大用场了,到时候给陛下把这梅瓶配上对,那该是多大的功劳啊。

    正在此时,有个小太监跑进来跪倒,轻声道:“禀陛下,童太尉说有要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