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北宋
字体: 16 + -

第六十七章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你疯了吧?”馨儿瞪大眼睛,惊奇的看着小莲。

    水调歌头自苏轼填了那首“明月几时有”之后,早已变成了烂大街的词曲,哪个青楼女子不会唱此曲,都不好意思说在青楼待过。

    自然,每个资深piao客这首曲子都已经熟的不能再熟,再是好听也听腻了。

    如今她们这一十八名女子上台争艳,人人都巴不得有新词演唱,小莲却要翻出来这么一首诗老词,她要唱出来,别人不往台上扔臭鸡蛋就不错了,还怎能得缠头银?

    “小莲,虽然咱没抢到词作,可是咱们宁愿再唱一遍她们唱过的也无妨啊,比如那位赵公子的《一剪梅》,如今虽被容蔓抢走了,但是这么好的词听一遍怎么听得过瘾?我就准备再唱一次,要不你也再唱一次吧,反正我瞅着赵公子对你那么好,你要再唱一遍他的词,他一定给你缠头的。”

    曲都是古人早就谱好的,没人能在这上面动心思,所能给后人发挥的只有填词而已,她们若抢得一首新作好词,唱出来自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得的缠头银也比较多。

    而且,如若词作者听到有人唱自己的填词,也会对她大生好感,一般都会给她缠头,对女子来说这就算最低保障了。

    所以有新作出来她们都是要抢的,今晚最好的词作非那首《一剪梅》莫属,容蔓在这帮女子里面是大姐头,自然没人敢跟她抢。

    就连杜鹃选出来的那剩下的那十四五首,也被她分给了肯拍她马屁的姐妹们,而馨儿小莲等三四个平常不肯对她低头的小姐妹自然干瞪眼,眼睁睁看着她们瓜分光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她们是弱势群体呢?

    小莲见自己最好的姐妹这么关心自己,心里暖洋洋的,当初她被拐子卖到松江府的时候刚刚八岁,一个小女孩儿突然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然不习惯,馨儿比她早去两年,在以后的日子里对她多有照顾,要不是这个好姐姐,她真的怀疑自己能不能挺过来。

    “馨儿姐,你放心吧,我反正也得不了花魁,随便唱唱好了。”

    “随便唱唱?即使得不了花魁,能多得缠头这里的妈妈也会另眼相看,你拿一首《水调歌头》来应付怎么行?”

    “我也不是应付,哎呀!我的好姐姐,你先别管我了,趁着这会儿功夫还不赶紧记记词?你本来就是第二遍唱,到时候再忘词了,更得不到缠头了。”

    馨儿无奈的扭了扭小莲的鼻头,躲到一旁记歌词去了。

    小莲心里却在默默吟唱赵凡教给她的新版水调歌头,她觉得很好听,只不过不知道到时候唱出来大家能不能接受。

    此时,舞台中央已经有个红衣少女捧着琵琶自弹自唱,她唱的是一首秀才公的新作《青玉案》,在赵凡看来歌词平平无奇,不过这种表演形式倒是很令人心醉。

    现场连个麦克风都没有,绝对不可能修音,更不可能假唱,那少女的声音很娇脆,弹琵琶的指法也很娴熟,看来下过不少苦功。

    在赵凡以后世的评判标准看来,她可以有音乐梦想了。

    周围的看客都静静的听着他歌唱,没人说话。

    一曲歌罢,那少女站起身来,冲大家躬身施礼。

    这相当于现场版的演唱会,赵凡激动的热烈鼓掌,大声叫道:“好……”

    现场只有他一个人的鼓掌叫好,这就比较尴尬了。

    所有人都鄙视的看着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家伙,连身边的渣渣们都无语了,流露出一副“我不认识他”的样子。

    在赵凡看来,这种现场版演唱,又没那么多乐器伴奏,几乎全考较唱功,很难的。

    但是生活在封建王朝的人却是天天听这样的歌唱,在他们看来,这女孩儿相貌平平,唱功一般,词作普通,实在没什么可取之处。

    倒是对面有书生随便一招手,赏了半银子,他是这首词的填词者,既然唱自己的词,即使唱的再烂也要打赏一下,否则面子上实在过意不去,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的词写的烂呢。

    虽然……的确很烂。

    少女们一一上台表演,水平诗作都跟第一个差不多,连赵凡都有点儿审美疲劳,关键是这些在初高中课文中大名鼎鼎的词牌,曲调竟然这么单一,跟后世曲作者谱的曲简直天差地别。

    例如其中一首《菩萨蛮》,赵凡脑海中想起的是《甄嬛传》版的“小山重叠金明灭”,可是现场演奏的琵琶曲几乎就那几个音,跟后世的相比……没法比。

    这些女子每人得到的缠头并不多,少则一二两,多则三五两,场面一度沉闷的要命,老鸨子站在后面脸色更是难看。

    莉香院已经许久没有入新人了,本想趁着江南蝗灾,采买这批教坊女子过来,今天晚上闪亮登场,能将灵源娱乐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没想到第一炮就是哑炮,苦练半个月的舞蹈被搞砸了,本来该掀起高潮的花魁争夺战,却变得平静似水,跟她想象中“灵源少年争缠头”的盛况相去甚远。

    如今只能寄希望于那个身材最高挑的容蔓了,听说她选取的也是今晚最好的一首词《一剪梅》,如若她再不行,今晚上就彻底熄火了。

    这时台上的是容蔓身边的一个女子,她唱的是刘青版本的《一剪梅》,一曲歌罢,西边的秀才公们纷纷鼓掌叫好,这毕竟是本方今晚最好的一首词,每个人都一两半两的表示了一下。

    归纳起来,她已经得了十七八两银子,这已经是今晚最高的了,老鸨子的脸色才稍微舒展了一下。

    到她为止,今晚上的新诗作仅剩最后一首《一剪梅》,容蔓微笑着,后面跟了两个小丫鬟抬着琴桌上来,她与众不同,要抚琴而唱。

    赵凡在那儿东张西望,他等了半天想听听小莲的歌喉怎样,却迟迟没等到。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伴随着悠扬的琴声,容蔓那清丽的声音传出来,不得不说,她的嗓音要比前面众女子出色的多。

    而且容蔓身材高挑,皮肤细腻,身上透着江南女子的灵气,再加上她唱的这首又是千古第一才女的经典之作,所有人所有看客除刘青外都有了一丝陶醉。

    老鸨子脸上终于露出了喜色,看样子这个丫头一会儿缠头或许超过三十两,虽然也不是太多,但今晚的花魁非她莫属了。

    这帮女子虽然年轻貌美,但是唱功技法还是太嫩,才这么点缠头银子就得花魁的名号,实在名不副实,跟自己手下的芍药姑娘没法比啊,芍药姑娘一首曲子,哪次缠头银少于一百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