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档案之唐僧之死
字体: 16 + -

第34章 第六幕 师徒三进五庄观

    唐三藏踮起脚尖眺望远方,天已经完全明了,伸了一个懒腰。说:“好困,要不睡一会罢。”看着他如此放松的姿态,沙僧三人都很无语。

    这个时候,孙悟空突然打个寒噤道:“不好了!”唐三藏问道:“怎么说?”行者道:“我将四颗柳树变作我师徒四众,我只说他昨日打了我两顿,今日想不打了。却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收了法罢。”

    “是吗?那更好了,看来镇元大仙要追来了。好了,那就摸清了游戏规则。看来每一难都要解决了因果才能走,就算我受了磨难,逃避也没有用,那就直面面对每一个磨难吧!”

    唐三藏伸了一个懒腰,对着刚刚升起的太阳露出跃跃欲试的姿态,说:“想想以后的生活一定会充实,一定会有趣,要是每一难都像这一难那么精彩就好了!”

    唐三藏对孙悟空说:“镇元子马上就追来,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证明我说的话真假的机会。很简单,当我们再次被抓到之后,他谴责你推到树的时候,你以去找救树的方子为借口,镇元大仙一定立刻放你走,不会多问一句,因为他正巴不得你出去寻方,告诉全天下人参果树已经断根的消息。”

    “然后仔细观察对比镇元大仙自己的态度,和对我们的姿态前后的变化,镇元子会自己给我们——答案!”

    “另外,一定要和追来的镇元子大战一场,掩盖我们出逃的目的。如果我们任由他们抓回去而不反抗,镇元子这个人一定会有所怀疑!那时候,试探的效果会受到影响!”唐三藏最后叮嘱道。

    果然,镇元子片刻之后就追上来了。霹雳乓啷一番打斗之后,众人又被抓回了五庄观,镇元子还要把他们炸油锅,孙悟空和猪八戒和镇元大仙又是一番虚与委蛇之后。孙悟空开始试探镇元子。

    孙悟空道:“你解了我师父,我还你一颗活树如何?”只见镇元大仙喜不自胜,仿佛怕孙悟空下一秒后悔,也不问问孙悟空有什么办法救活这开天劈天以来就存在的洪荒五大灵根之一,立刻就回答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孙悟空心里不禁在想师父真是神机妙算!镇元大仙的几乎每一步都被他算在手里。

    孙悟空掌握镇元子的痛点,知道镇元子有求于他,即说:“不打紧,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只见大仙二话没说,一点迟疑都没有立即命解放了三藏、八戒、沙僧。

    孙悟空又佯装和师傅对话,故意让镇元大仙听到。

    三藏道:“你往何处去求方?”孙悟空道:“古人云,方从海上来。我今要上东洋大海,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求一个起死回生之法,管教医得他树活。”

    孙悟空正准备离去,唐僧突然叫住了他:“悟空。”

    孙悟空停住离开的脚步,不知道师父还有说什么,问:“师父,怎么了?”

    唐三藏看了孙悟空一眼,似乎在思考,眼光闪动,停顿了一会才开口,徐徐问道:“此去几时可回?”

    孙悟空想了想,不知师父这话是什么意思,直接说道:“只消三日。”

    唐三藏目光不再闪动,平静地望向孙悟空,用一种十分冷静的语气说:“既然如此,就依你说,与你三日之限。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

    那话儿经就是紧箍咒。

    孙悟空听完这话,浑身打一个机灵,蓦地抬头望向唐三藏,唐三藏还是平静的望向孙悟空的姿态。这种平静的态度,很难让人想像他除了理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人的一些思维,譬如感情,譬如信任……

    猴头心中刚刚因唐三藏的智慧而产生的钦佩之情,瞬间像浇了一瓶冷水一样,消失地无形无踪。

    孙悟空声音嘶哑,慢慢地贴近唐三藏的面孔,盯着唐三藏的眼神,缓缓地说:“你们智者,是不是天生就不信任任何人?”

    说完头也不会的就走了。

    唐三藏却似乎没有感受到一点孙悟空情绪的变化,又喊道孙悟空说:“且慢。”

    孙悟空停住脚步却没有回头,说:“还有什么?”

    唐三藏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话:“乌巢禅师传授我的《多心经》很是玄奥,你要多多参悟。”说完停顿了一下,补充说:“对你领悟佛法有帮助。”

    话说完的时候,孙悟空已经飞身纵上云头而去,也不知道唐三藏的话有没有听完。

    猴子站在云头,对镇元大仙留下一句挑刺的话,说:“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不出门。”那大仙望向孙悟空渐渐远去的背影,道:“你去,你去,定不教他忍饿。”

    孙悟空在云头上疾驰,眨眼间就到了东海地界,望向无边的大海,心旷神怡。

    他从出生算起,已经是七百多岁了,当年也是经历过一次生死。但在成仙之后,获得了极其悠长的寿命,仿佛重生一样,又拥有了一颗年轻人的心。所以猴子有时理智,有时又感情用事。是一个理智和冲动的矛盾结合体。

    猴子回忆着,上一次尝到这种被人不信任的感觉,还是在当年在天庭当齐天大圣时三界游历时经历的那件事。

    猴子摇了摇头,把悠长的记忆从脑袋里面甩出去,真是活得太久了,脑海里面记忆太多,有时候都陷在回忆中不能自拔。

    记忆越多,经验也越多,他常常感觉到自我感觉到,今天的猴子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猴子了。

    他心中想,要把消息传遍三界,一个人一张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不过三洲十岛恰好是三界消息传播最快的地方,随随便便就是几百张嘴。特别是瀛洲九老那九个老顽童,天性就是喜欢八卦,喜欢到处听,到处说。

    思考完目前的处境,孙悟空暗暗下决心,之后一定要去观世音菩萨或者如来老儿那里看出这个唐三藏有什么猫腻。

    转眼之间,就到了传说中的蓬莱仙境,操纵云头避开了阵法,猴子顺利地到了蓬莱岛的上空。故地重游,看着下方海面密密麻麻,星罗密布的岛屿,心中格外欣喜。当年第一次来这里还是天庭的齐天大圣,这个时候却已经成了西方佛门的取经队伍的马前卒。

    猴子随便的找一个岛屿下落,岛屿中央的仙城人来人往,和人间繁华的大城市没什么两样,在南赡部洲难得一见的仙人,在这里却每一人都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因为这里是——蓬莱仙境。

    这里是所有修仙之人心中的圣地。

    这里包含了每一个仙人心中的偶像——福禄寿三仙。

    这里是天庭鞭长莫及的地方,自由,无拘无束,呼吸自由自在的空气,没有天庭的等级森严,规矩众多。

    这里没有地仙界那些愚钝,不可以与之交流的凡人,这里有无数志同道合的仙人,你在为心中的理想狂奔不已的时候,没有人会向你投向他们异样的眼光。

    这个的每一个人都为同一个信仰奋斗,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同一个梦想而奔跑——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长生不死,万寿无疆。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见一见自己心中的偶像,因为钦慕或者梦想和偶像交流交流。所以福禄寿三仙不会轻易被一般人找到的地方。

    而猴子不是一般人,所以他很轻易找到了他们。

    他们正在一个地方悠闲的下棋,完全无视蓬莱仙境里面无数想请教他们修炼经验的仙人。因为成功不可以复制,如果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那么满天下都是长生不死的仙人,很明显,并不是。

    况且长生不死的生涯并不是一直那么欢乐,为了度过近乎无限的时光,他们每个人都沉迷在自己的爱好之中,这三个人的爱好都是下棋。

    他们两个人在对弈,一个人在看棋,三个人都在打呵欠。

    因为这一局下了很长时间,因为他们三个人之间下棋都已经下了几千年,因为彼此对各自的套路都熟悉无比,所以有时候棋局很无趣。

    他们正希望有一个人来打破僵局,正好孙悟空来了。

    他一把掀翻了棋局。

    他们三个人不但没有恼怒,反而很高兴地和孙悟空打招呼。

    寿星道:“我闻大圣弃道从释,脱性命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遂日奔波山路,那些儿得闲,却来耍子?”

    寒暄一阵,猴子突然说道:“灵根!灵根!我弄了人参果断根哩!”

    福禄寿脸色大变,三张脸上上一脸掩饰不住的惊慌之色,三张嘴一起说:“怎的断根,怎的断根?”

    猴子看着三个人突然大变的脸色,嘿嘿一笑,问道:“三位老仙怎么如此惊慌?”

    三老顿时恢复了脸色,对视几眼,咳咳几声,正色说:“你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偶尔我们有缘得到一颗人参果,便是可以偷偷懒,少一段辛苦的修炼!”

    停顿了一会,三位都没有开口,似乎在掩饰什么,一会这个摸摸自己的胡须,一会那个咳嗽几声。突然,三位有一起开口,作不经意状,又问道:“怎的断根?”

    孙悟空又是嘿嘿一笑,三位看孙悟空的样子,也不知道孙悟空知道多少。孙悟空心知肚明,看三位的样子一定和人参果有些猫腻,那就更好了,这不就是自己的目的吗。

    于是孙悟空十分配合的把事情的始末告诉了他们。

    孙悟空道:“我们前日在他观里,那大仙不在家,只有两个小童,接待了我师父,却将两个人参果奉与我师。我师不认得,只说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再三不吃。那童子就拿去吃了,不曾让得我们。是老孙就去偷了他三个,我三兄弟吃了。那童子不知高低,贼前贼后的骂个不住。是老孙恼了,把他树打了一棍,推倒在地,树上果子全无,桠开叶落,根出枝伤,已枯死了。不想那童子关住我们,又被老孙扭开锁走了。次日清晨,那先生回家赶来,问答间,语言不和,遂与他赌斗,被他闪一闪,把袍袖展开,一袖子都笼去了。绳缠索绑,拷问鞭敲,就打了一日。是夜又逃了,他又赶上,依旧笼去。他身无寸铁,只是把个塵尾遮架,我兄弟这等三般兵器,莫想打得着他。这一番仍旧摆布,将布裹滚了我师父与两师弟,却将我下油锅。我又做了个脱身本事走了,把他锅都打破。他见拿我不住,尽有几分醋我。是我又与他好讲,教他放了我师父、师弟,我与他医树管活,两家才得安宁。我想着方从海上来,故此特游仙境,访三位老弟,有甚医树的方儿,传我一个,急救唐僧脱苦。”

    知道事情始末后,只见那三仙根本不想和孙悟空纠缠,急忙打发他去道:“你这猴儿,全不识人。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你怎么脱得他手?若是大圣打杀了走兽飞禽,蜾虫鳞长,只用我黍米之丹,可以救活。那人参果乃仙木之根,如何医治?没方,没方。”

    孙悟空听说无方,虽然眉头紧锁,心里却很欣喜,知道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转瞬之间,心中又闪过一个念头,从三星的表现来看和这件事应该关系,如果唐三藏见到三星应该能推测出更多的东西。虽然这个觉醒后的和尚不惹人喜爱,但是他心中的智慧却是浩瀚如天上星空,一定能从三星嘴里或者行为里推测到更多的东西。

    孙悟空说:“无方别访,果然容易,就是游遍海角天涯,转透三十六天亦是小可;只是我那唐长老法严量窄,止与了我三日期限。三日以外不到,他就要念那《紧箍儿咒》哩。”

    此举也正中三星下怀,三星正好想把孙悟空打发走以后商量商量对策,再去五庄观一行,看看事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这个孙悟空把借口都给我们了,怎么能不顺他的意去看看,只要禄仙感觉好像有一些不对,眉头稍微皱了一下。

    但是寿星这个时候已经应承下来了:“大圣放心,不须烦恼。那大仙虽称上辈,却也与我等有识。一则久别,不曾拜望;二来是大圣的人情。如今我三人同去望他一望,就与你道达此情,教那唐和尚莫念《紧箍儿咒》,休说三日五日,只等你求得方来,我们才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