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字体: 16 + -

第36节:第五章 "自我"的发现(1)

第五章"自我"的发现

尼采: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第五章"自我"的发现

你是一个自转的轮轴吗?你能使星辰围绕着你旋转吗?

--尼采

自从中世纪的丧钟敲响以来,西方人的精神上似乎经历了两次重大发现: 第一次是人的发现,第二次是"自我"的发现。

文艺复兴时代,当神的虚幻光芒渐渐熄灭的时候,人的太阳升起了。人们睁开眼睛,仿佛从一个漫长的梦中醒来,惊喜地端详自己,第一次发现自己有一副多么美妙强壮的躯体。抬起头来,但见拉伯雷的德廉美修道院墙上大书特书着唯一的院规:"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想做的事有多少呵,冻结了一千年的尘世生活解冻了,活动吧,创造吧,尽情地享受吧……

曾几何时,一种新的惘然若失之感在人们心中滋生。堆积的物质财富,喧闹的都市生活,钟表式的分工,忙碌而刻板的日常活动,人们感到在其中失落了一点什么。从前,人为自己的灵魂得救牺牲了尘世生活;现在,人为尘世生活又牺牲了自己的灵魂。好像经历了一次否定之否定,人们重新寻找自己的灵魂,不过不是到天国去寻找,而是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那真实的独特的"自我",那既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他人的自己的灵魂。

我们看到,在现代化都市、技术装置和大众传播媒介的迷宫之中,一支寻找"自我"的队伍出发了。在这支队伍的前列站着尼采和几个孤零零的同路人,而他们的后继者却颇有浩荡之势了。

尼采在两个方向上作战。一方面,他致力于揭露现代文明社会中的自我欺骗和个性泯灭现象,大声呼吁人们去发现自己真实的"自我"。另一方面,面对势力仍然强大的基督教道德,这种道德被庸俗市民阶层接受过来,成为压制优秀个人和独特个性的武器,尼采坚决为"自我"的价值辩护。

这是尼采的人性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尼采来说,真实的"自我"并非隐藏在个人天性中的既成之物,而是个人自我创造的产物,更确切地说,即是这自我创造过程本身。每一个自我创造过程必是独特的,创造岂有雷同之理?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赋予价值的过程,无价值的"自我"岂能赋予事物以价值?

这又是尼采的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尼采看来,每一个人必须独立地探求人生意义,而对人生意义的真实领会与真实"自我"的发现本是同一回事情。

迷失了的"自我"

人人都有一个"自我"吗?尼采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个"自我",甚至你想甩也甩不掉。即使在貌似客观的认识活动中,也仍然有着你的伦理,你的诚实,你的私心,你的疲倦,你的恐惧,有着"你们整个的可爱而又可恶的自我"。《朝霞》第539节。《尼采全集》第4卷,第345-346页。一个人的知识脱不开"自我"的界限。"无论我的知识的贪欲多么大,除了已经属于我的之外,我不能从事物中获取任何别的东西,他人之所有仍然留在事物之中。一个人做盗贼怎么可能呢!"《快乐的科学》第242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199页。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样以"自我"为界限。我对你们满怀希望,"可是倘若你们不是在自己的心灵中亲自经历过光芒、火焰和朝霞,你们从这些希望中能看到听到什么呢?我只能使人记起,再多便无能为力了!"《快乐的科学》第286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217页。

人人都有一个"自我",然而,并非人人都认识他的"自我"。人们往往自以为知道他本来想要什么,他曾经做过什么,这实在是一种"古老的错觉"。参看《尼采全集》第4卷,第116-117页。其实,认识"自我"是一件最难的事。"有多少人知道观察!而在少数知道的人中间,有多少人观察自己! '每人距自己是最远者'--凡深入检讨者都不快地发现这一点;而'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从一位神的口中说与人类,近乎是一句恶言了。"《快乐的科学》第335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254页。

认识自己之难,有认识方面的原因。尼采认为,真实的"自我"往往是隐藏在无意识之中的,而通常的认识方式,借助于语言,求之于思维,不但不能达到"自我",反而歪曲了"自我"。我们用来概括我们心理状态的语词,多半是为某些极端状态所取的名称,并不能指示出我们大部分时间内所具有的不可名状的非极端状态,然而正是这些状态织成了我们的性格和命运之网。参看《尼采全集》第4卷,第115-116页。我们还不自觉地寻找一般性的思想和判断,用来事后充当我们天性的根据。参看《尼采全集》第2卷,第392页。

社会的舆论和评价也干扰着我们的自我认识,使我们误解了自己。例如,社会以成败论英雄,"成功往往给一个行为抹上存心善良的绚丽光彩,失败则给可敬的举动投下内疚的阴影"。结果,"动机和意图很少是足够清晰单纯的,而回忆本身有时也被行为的结果弄得混乱不堪了"《尼采全集》第2卷,第83页。。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关于自己所知道和所记得的,对于我们一生的幸福并非决定性的……一旦袭来他人关于我们所知道(或自以为知道)的,这时我们就明白它是更强有力的了。"《尼采全集》第5卷,第87页。在"舆论的迷雾"中,人们把"自我"的幻影与真实的"自我"混为一谈,为这"自我"的幻影劳碌了一生。参看《朝霞》第105节。《尼采全集》第4卷,第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