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侠败王
字体: 16 + -

第50章 称帝

    并州边界,一黑一红两个身影缓缓前行,正是从冀州而来的向辰风与向红花。二人穿过冀州关卡,来到并州已经一日有余,一路上还未发现汉军身影,想来边界偏远之地,汉军还未伸过手来。不过一路上传闻倒是听了不少,越是打听,向辰风的脸色就愈加难看一些。

    找到一处茶摊,二人坐下,向辰风大口喝下一碗茶水,又倒了一碗,向红花担忧道:“大哥,那孝王明日就要在西河城登基,然后就要回晋阳了,爹关在晋阳城内,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向辰风脸色阴沉,思索道:“孝王登基,想必最快也要一日功夫,此人准备如此长的时间,应该对此事极为重视,西河到晋阳,最快也要五日,你我直奔晋阳,联络那里的内应,尽早救爹出来。”向红花点点头,二人也不多罗嗦,留下几个铜钱便继续赶路,这时身后一声大喝:“站住,不付钱你二人就想走是不是。”向辰风回头望去,一个粗壮汉子坦胸露乳,摇着一把蒲扇,正是他发出声音,旁桌坐着的两个大汉也站起身来,凶神恶煞的看向向辰风二人。刚刚还和颜悦色的倒茶小厮此时也叉着腰,面色不善。

    向辰风笑道:“我二人已经留下茶钱,喏,桌子上呢。”小厮不屑的看了那几个铜钱一眼,嚣张道:“这几个铜钱,打发要饭的呢。”向辰风又摸出一串铜钱,足有几十枚,放在桌子上,“这些总够了吧,买下你这一锅新茶都够了。”那粗壮汉子见向辰风出手大方,毫不计较,冷笑道:“我这里的茶,都是上贡给洛阳皇宫里的贡茶,一杯就要五两白银,你刚才那一大碗,呃,二十两白银。”向辰风满脸笑意,向红花却是娇喝道:“混帐东西,你那破茶那么难喝,还有脸面要钱。”粗壮汉子看向向红花,心中一时惊为天人,方才只顾着看钱,不想这红衣小姑娘生得如此漂亮,一旁那两个大汉也是垂涎三尺,满目淫邪之色。向辰风冷哼一声,翻身上马,二人正欲离去,粗壮汉子与那两个大汉却是拦住去路,向辰风面色一冷,一双眸子冷冷看着那粗壮汉子,壮汉被他看得心中微凉,缓退一步,但嘴上却是说道:“我告诉你,这里可是大汉孝王治下地盘,老老实实交了钱,不然你可就走不了了。”向辰风见其色厉内荏,也不说话,与向红花骑着马直直的冲撞出去,惊得那粗壮汉子一屁股坐在地上,二人冲出去好一段路,还能听到后面的叫骂声。

    走出数里路,向红花才问道:“大哥,方才那人说话,可有可信之处。”向辰风皱眉道:“此人应该只是一个泼皮无赖,平日扯出一面虎皮大旗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是刚刚所言,我认为应该不是假的。”向红花也蹙眉道:“按常理说,在并州提出公输家名号和徐翊大侠名号都是方便做事的,但是这人居然能举出汉国王爷名号,着实奇怪。”向辰风细细思量,一个危险的想法在脑海中被层层放大。

    西河城。

    城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路旁商贩叫卖,来往客商驻足打听买入,一派繁华之景。更为醒目的是城墙上都张灯结彩,鲜艳显眼,路上不时走过一大队车马,绫罗绸缎,珠宝金银,护卫随从皆是春风满面,皆是为了孝王称帝一事而来。西河城中有一小型行宫,是多年前此地郡守大兴土木修建的,如今装饰一番,便成为了孝王登基之所。行宫外,等候的马车随从排出数里长队,仅维持秩序的城卫军便有数百人之多,其中来回搬运,统计,护卫之数更是数倍于此。宫内,李达身着明蓝锦袍,站在大殿内侃侃而谈,将孝王称帝后要给予的好处说的头头是道,殿内近百张椅子,座无虚席。却是不见孝王身影,李达见众人急于见到孝王,不禁笑着解释道:“孝王殿下正在斋戒,再有数个时辰,大家就会与孝王殿下见面了,到时候可不要忘记改口,要尊称夏宣帝了。”

    众人恍然大悟,皆是心中默记,孝王定国号为夏,始称宣帝,若是开疆拓土,与那汉国达成对立之势,日后国史编成,那就是夏宣祖皇帝了,想到这里,不禁有人懊恼为何不多送些金银财宝表示自己忠心,还有人在盘算着家中还有哪位面容较好的族女送来,他日若登上后位,也可令家族富贵,若是能开枝散叶,诞下皇子,那就更了不得了。

    各怀心事,众人思绪万千,李达口干舌燥讲解着的诸多好处听的也有些模糊了。这里坐着的,有富甲一方的商贾巨子,有称霸一地的豪强英杰,能坐在这里,就证明了孝王对这些人能力与势力的肯定,这些人似乎对孝王充满了信心,甚至心中一点都没有如果孝王失败会如何如何的念头,也不怪这些人如此盲目的相信孝王,如今拥兵二十余万,有凉并两州为后盾,更有这些地方豪强支援,再加上诸多武林高手,譬如郑元,徐翊,公输迟这一类顶尖的高手,个个以一敌百,换做是谁,都会全心投入辅佐孝王。

    孝王称帝已成定局,李达数日前便以放出信鸽,十三州内主要人物都已经知道孝王即将称帝,只有幽州消息闭塞,对此事也不甚了解,不过即便如此,梁国国君还是派出了使者,带上礼物前来祝贺,不为别的,只因为若是能与新兴的夏国结盟,对牵制汉国实在是好处太多。

    行宫最末处,一处矮小的庙宇内。身着宽大白袍,扎着发髻的孝王跪在一个蒲团上,身前一张矮桌,上面一个香炉,孝王缓缓上前上了香,转过身去,推开那道矮小的木门。此时已近黄昏,但阳光依然刺眼,孝王遮住眼睛,又缓缓放下衣袖,门口早已等候数名侍应,为孝王披上外衣,孝王看着渐沉的黄昏,嘴角微微上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