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医生
字体: 16 + -

第五十七章,不讲理

    tue aug 16 18:51:57 cst 2016

    张理军虽然心虚,嘴却不软。他平时接诊时普通话说的不错,但此时却有意用湖北口音讲理,有意让陶丽华听不懂。陶丽华眼睛盯着他的嘴,全神贯注地听他说什么,听了半天不知所云,便大声讲自己的理,他也根本不听陶丽华说什么,依旧自说自话,两个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说的一塌糊涂。

    这种事,讲不清楚,但必须得讲,不能示弱。

    张理军说肖医生是谁?他是权威吗?怎么能这样说话?肖医生这样说很不负责任,他说的这么简单,当初你怎么不到肖医生那儿去治,干嘛到我这儿来?你的病是我治好的,现在病治好了,又说这些,这不是恩将仇报,好了疮疤忘了疼嘛?

    张理军想让陶丽华听懂时就说普通话,想让她听不懂时就用湖北方言,前一句还是普通话,后一句就变成了湖北方言,有时上半句是普通话,下半句是湖北言。听得陶丽华一头雾水,端着枪找不到目标。

    张理军感觉自己的策略有效果,陶丽华一脸的迷茫,便继续振振有词地说:淋病和淋病不一样,虽然病名是一样的,病是一样的,人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治疗方案不一样,费用当然也不一样。你老伴这岁数了,是老年人嘛,老年人和年青人能一样吗?年青人身体跟老年人能比吗?年青人高血压,糖尿病很少见,但是老年人却是常见病,多发病,这能比吗?怎么比呀。这比得了吗?

    陶丽华脸色涨红,插不上话。张理军更来了劲头,继续说:再说,肖医生虽说也是外科大夫,外科和外科不一样,还得分很多专业呢。有普外,骨外,脑外,胸外,泌尿外科,男科属于泌尿外科,他是搞男科的嘛?既然不是搞泌尿科的,怎么能乱说话哟?隔行如隔山呀!当大夫怎么能这样当呀!

    陶丽华虽然听得懵头转向,但也不示弱,指着张理军的鼻子说:你别胡说八道了,这种病打几天针,消消炎就好了,你们的微波,短波,腔道介入,这些物理治疗是不必要的,就是为了多收钱。你还强词夺理,明明骗了人,真好意思强词夺理。你们怎么能这样,什么人呢?白穿了这一身白服。

    张理军不接陶丽华的话头,自说自话:你这样说不对,现在的细菌都有抗药性了,单纯用药根本没有疗效,治疗上必须配合这些设备。你说这些设备没有用,有什么依据?你拿文件来,你拿法规来,你拿出来我信你。

    陶丽华语塞,她拿不出依据。

    张理军觉得自己占了理儿,提高音量说:你说没用不可以,这些设备又不是医院造的,是国家批准生产和使用的,至于病应该怎么治,我们比肖医生专业的多,都是大夫,但不是每个大夫都为自己的病人负责任。我这样治是为你老伴负责任,治疗方案也是你老伴同意的,治疗不彻底,将来留下病根儿怎么办?以后传染给别人怎么办?再引起别的问题怎么办?听说过《传染病法》吗?我是在依法办事儿,依法医疗。

    陶丽华没词了,她发现医学专业性太强,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太匮乏了,张理军像个专家,自己连个小学生都不如,自己一肚子的理讲不出来。可是,他们明明是骗人,怎么还这么有理呢?这理怎么越讲越不是理了?

    张理军和陶丽华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先是各说各的理,越说越冲突,声音越来越大。陶丽华热血上涌,连哭带叫,大喊大吵起来。

    陶丽华的吵声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伸着鸭脖子往里张望。这一招管用,张理军怕这样吵下去影响到别的病人,走一个病人就流失几千块的业绩,就主动推诿说,我说你也不明白,跟你说不清楚,你上楼吧,去找领导说去吧。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还得工作,你干扰了医疗秩序,你要负法律责任的。

    陶丽华看跟张理军也说不出个理儿,跺跺脚,发声狠,转身出了诊室,她只好去找院长。

    据说,法治国家有事找律师,只要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法律会主持公道;我们正在努力建设法治国家,法律也越来越健全,但就目前,我们的法律没有领导管用,依法应该办的事儿,就是不给你办你也没招儿;依法不能办的事儿,领导说话了,肯定就能办。无论什么事儿,领导批示了,就是圣上旨意下,再难办的事儿也能办的干净利索;所以,有事儿找领导是平民百姓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

    中华文明几千年,大至国家兴衰,小至平民疾苦,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如果领导是包拯一样的包青天,主持公道,为你做主,你就幸运了,山呼万岁,感激渧零;如果领导是庙里不吭不呵,笑口常开的泥菩萨,看着笑容可掬,实际是事儿不管,那就只好自认倒霉吧。因为包青天几千年才出那么一个,中国人这么多,事儿这么多,就是一年出个十个八个的包青天也是杯水车薪,管不过来。

    其实领导也是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前,没有这么多法律,大事小情也是领导说了算,但那时领导管事,管事是因为讲政治,讲为人民服务,那时伤风败俗,坑蒙拐骗的事儿领导一句话,该抓就抓,该判就判了,该毙就毙了。那时的老百姓没这么多窝心的事儿。现在法多了,法再多也只是白纸黑字,需要有人去执法。执法的人比法本身重要的多。遗憾的是,某些执法的人开始收钱了,猫和耗子联手了,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有了这层关系,法律这张网有时难免漏洞百出。所以,有钱人腰杆硬,啥也不怕,信奉没有钱办不成的事儿。所以,虽然现在法律条款多了,遇到贪赃枉法的人,法律也只是看上去很美,很美的事儿落不到老百姓头上。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做人必须学会宽容,忍耐,要练成忍耐的功夫,要相信法律是公平,公证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的,相信了这些真理,有利于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不相信这些真理,最后倒霉的是自己。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遇事还是得找领导,不然,找谁去?

    陶丽华跟张理军讲了半天理,争论不出个谁对谁错,心理正要去找院长,听了张理军的话就说,好,我去找你们领导,这正中张理军下怀,这一关可算过去了。

    保安主动带路,把陶丽华和常哲领上了五楼院长室。

    陶丽华走进院长室时,屋里已经有三个来访的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正哭得两眼通红,鼻头通红,手里握着的手帕已经湿淋淋的。

    这个女人叫李玉春,一看衣装打扮就是个家庭妇女,李玉春也是来投诉的。另外还有两个年龄稍大的女人,是陪伴她的,三个人都一脸冰霜,怒气未消的样子。

    陶丽华一看这阵势就知道,她们是跟自己一样,都是来告状的。进得屋来也不用客气,自己找了把椅子先坐下了,常哲随后进来,看看周围,已经没有坐位了,就立在陶丽华一旁,低头不语,好像自己是受审来的。

    一个六十多岁的胖老头热情地站起来跟陶丽华打招呼。这就是北方专科医院的张院长,张院长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个笑面弥勒佛,张院长一头白发,人胖胖的,脸圆圆的,大眼睛,大嘴,大耳朵,张院长未语先笑,很有亲和力。

    张院长态度很和气,先问陶丽华有什么事,陶丽华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张院长笑呵呵地说:“好,好,别急,您先到隔壁等一会儿,这边有事儿。这边的事儿完了我们再谈。”

    陶丽华只好跟着保安到隔壁房间等候。陶丽华走进房间,毫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了,常哲也坐了,保持两米远的距离。他对老婆的畏惧是不由自主的。

    保安把他们俩送进屋并没走,一直守在门口,像监狱的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