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妖录
字体: 16 + -

第4章 避水珠

    “别再发呆了,准备一下,到泰和殿领事那里领些避水珠,去潜时节湖吧。”鲁正看到东方川突然开始发呆,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东方川回过神来,扬了扬眉头:“哦,是,弟子失礼,这就去。”说完,挺了挺腰背,转身向殿外走去。

    “慢着。”已经到殿门口的东方川有些疑惑的停了下来,转身对着殿内深处已经看不清面容的师傅。

    “要小心。”苍老的声音中透出些许忧虑,东方川听闻,身体微颤,捏紧了拳头,对着鲁正深深一躬,转身出了大殿。

    天空灰蒙蒙的,凌冽的山风温柔了许多,也许是带着春意的缘故。

    泰和殿在崇吾山主峰,离狱法殿有几十里的距离。

    主峰和各山峰之间被真如观前人大能用三十条千年藤蔓相连,平时各殿应天境以下修为的弟子通过这些粗壮的藤蔓下的软桥往来各峰,即方便也磨练心志。

    泰和殿同样是沿山而建,经过千年无数真如观弟子的修整,几乎将整个主峰的三面都变成了高十三层、每层三丈高低、各式宫殿共有九百间的泰和殿,最顶层是环山开凿的宽阔广场,屹着在最后一面山体上雕刻的巨大的崇圆真人石像,有近百丈之高,人立石像前,不及石像一脚趾。

    三十条藤蔓错落有序的连着泰和殿最底层正堂周围的三十根巨大石柱,远远望去像是由高至低的被藤蔓拴在云雾空中的飞来之峰,极是震撼。

    粗壮的巨大藤蔓一年中的大多数时候都附着一层冰霜,唯有炎夏的几日才裸露出深褐色的躯干。

    下面吊着软桥,直入云雾深处,根本看不到一丈外的景色,走在上面如踩云端,只有狂风来,云雾散,才能见到那难得一见的如从云端落在藤蔓之上的泰和殿。

    只是就算无风,踩在吊桥上面那紧紧绷着的感觉,微一落脚就听到的那冰裂声,不够坚硬的神经怕是寸步难行,何况那空中的风即使微小,也足以使那吊桥晃啊晃的像是走高空软绳,东方川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若是一失足,就如同从云端掉落,定是尸骨无存。

    此时一轮金日突然自东峰跳出,照出云雾深处泰和殿朦胧的轮廓,反射成一片霞光,似能穿透环绕主峰的云雾,时明时暗的映在东方川的眼中,明艳绚丽。

    近半炷香的功夫,东方川走出了被云雾深锁的吊桥中段,已经清楚的看到越来越巨大的泰和殿,山顶的崇圆真人石像在云朵中时隐时现,像是穿了一身会缓缓流动的灰白色道袍,头部微微抬起,望向东方。

    东方川每次看到崇圆祖师的石像,总觉得祖师的神情是在向天询着一个得不到回应的问题。

    下了软桥,沿着泰和殿周围巨大的石柱上的旋梯步入泰和殿正堂。正是这环山而凿的三十根巨大石柱,撑起了泰和殿的主体,庄严的泰和殿正堂高而阔,正**奉着祖师画像,画像前有一石台,观中重大事项都是通过这个不起眼的石台向众弟子宣布的。

    石台旁是正堂领事所在的偏殿,此处领事为姜水逸,是当代观主景阳真人的大弟子,已是应天境的修为,平日里代景阳真人掌管正堂诸般事宜。

    东方川见到姜水逸,双手抱拳行礼:“狱法殿东方川见过水逸师兄!”

    姜水逸身材修长,眉目清秀,鼻头略尖,嘴角总挂着微微的笑容,就算对着东方川也是温润有礼:“是东方师弟啊,鲁正师伯可好?师弟来此何事?”

    东方川微微颔首道:“师傅安好,多谢师兄问候。此次前来是为了领些避水珠。”

    “哦?”姜水逸眼睛一亮:“师弟是要潜那时节湖了?”

    “是,让师兄见笑了。”

    “哎,怎么会笑你?师弟年纪轻轻就要潜那时节湖,实为我观才俊啊,比师兄我也只是十四岁渡那归零劫。只是那湖可千万小心,喂鱼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姜水逸说完,转身走入灵库,取了九枚避水珠出来,交给东方川,叮嘱道:“避水珠在水中有一定的增幅灵力作用,可是万万不能全部依赖此珠,毕竟龟菱玉在那湖内极深处,好多同门都是后续灵力不够这才再也没能上岸。”

    说完,又掏出巴掌大小的一面嵌着五色灵珠的玉质五角灵盘,此盘乃门下弟子中州通行之身份标示,也能检测门下弟子本命灵力及修为境界。

    东方川将灵力注入灵盘后,五色灵珠依次亮起三枚,分别是火灵珠、土灵珠、金灵珠。其色淡薄微暗,为纳魄境初期,若色泽饱满浓艳,则为纳魄中通之境界,若是灵力在灵珠表面外溢成气团,则为纳魄大成。

    圆通真妙诀其出彩之处在于纳魄境成,就能使用与本命灵力相生的三种灵力,随境界的提升乃至能通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灵力,只可惜境界提升易,掌握灵力难,多少真如大能终其一生,卡在此三种灵力中不得寸进。

    东方川有些意外,平时同门中与姜水逸也不算熟悉,更谈不上交好,况且姜水逸在真如观年轻一辈中享有盛名,二十二岁就步入了应天境,可称的上是天纵奇才,竟然对自己如此关怀,直勾勾的眼神不由柔弱了几分,盯着姜水逸认真道:“多谢师兄提醒,我一定全力而行。”

    看着东方川带着避水珠走出偏殿,姜水逸摇头笑道:“师弟啊师弟,不是全力而行就能过了那归灵劫,有的时候,需要的是虚无飘渺的运气啊。”

    灵珠乃中州大陆修行者的常用之物,大多是根据使用者的属性决定其使用效力,未修至应天境界用其作为引导天地灵力的媒介,自身灵力的深厚,决定灵珠的使用次数和灵力的运用时间、作用范围,不过随着驱使次数的增加,灵珠威力逐渐递减。

    其材质取自轩辕丘上一种奇特的玉石,被称为轩辕玉,此玉石打磨成珠后,能存储被灌输的天地灵力,其品质分为下中上品,据闻最高品质灵珠还能自行主动吸收灵力。

    灵力越浓郁,玉石的色泽越是浓艳,传闻中此玉品质极佳者,自身就具有相对应天地灵力的色泽,并且色泽越浓郁,越通透,含有的天地灵力越充沛,能看到灵力外溢的气团在其表面缓缓流动,不使用都能引起天地灵力的互应。

    此种灵珠乃是天赐灵宝,为造器宗师的最爱,将其用在后天打造的灵宝器物上,能大幅增强法器的品质。

    千年前轩辕丘为妖族圣地,种族大战后被轩辕一族主宰,虽说灵珠能反复使用,可次数多了也是会损耗,加上千年来不断的开采,轩辕玉出产越来越少,每年给中洲各族固定的配给也是越来越少,品质也越来越差,即使如真如观这样的中洲大教,一次性给门下弟子拿出九枚避水珠,也就是在闯归灵劫时。

    真如观不重灵宝,少有拿的出手的灵宝法器,始终认为修行者自身对天地灵力的感悟运用才是道之根本,借助灵宝是可以大幅度增强实力,但自身与天地间的交流互通已是穷尽一生不能详解,何况去倚重了外物,岂不是舍近求远?

    日常弟子除了用灵珠增加对天地灵力的运用感悟外,也就是聚魂境大成的弟子使用的飞剑了。

    且将飞剑的主要功能定义为赶路的工具,只有骄傲的真如观门下弟子了。

    避水珠是真如观为门下弟子渡过归灵劫特制的灵宝,以水灵大师及阵列大师携手对水灵珠精心改造,并将固定的水灵空间封印在其中,在水中妙用无穷。

    对无法使用水灵力的弟子来说如同护身符一般,且对能够运用水灵力的弟子有增幅作用,其运用之法乃是灵珠最简单的使用方法:激发。

    只需将自身灵力注入其内便能根据使用者灵力的深厚开辟一个小型的空间,维持这个小型空间只需要很少一部分的灵力,即可阻挡水及其它物体与身体的接触,让使用者在水下自由呼吸行动。

    同时在其中静休,能缓慢回复灵力,可惜静休时不能受到外力影响,一旦外力超过了使用者开辟空间的灵力,轻则遭受反噬之力受伤,重则身死。

    是以,避水珠的品质好坏、自身灵力的深厚及神识的运用,决定了在水下坚持时间的长短,对水灵力的增幅作用的大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