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妖录
字体: 16 + -

第3章 纳魄境

    一场稀拉的小雨,淋湿了干燥的大地,空气中开始有了青涩的草香味,仔细闻,才能察觉到那稚嫩的清爽气息。

    闷了一冬天的山林,有了叽叽喳喳的鸟儿叫声,林间的小道开始泥泞,抓住了大多数动物的足印。

    崇吾山正在醒来,就是懒的让人捉急,绷了绷身子,露了丁点儿绿,又余下大片的灰黑山体,倒是那整个山体的素雪银装越来越薄,褪出了新净的小片灰黑。

    崇吾山共有四座山峰,主峰高耸入云,峰顶一年四季都被冰雪覆盖,其余三峰环卫着主峰,由南至北依次成扇形排开。沿着南峰和西峰山顶,有一狭长的湖泊将三座山峰和主峰隔开,不知道深其几何,方圆十几里,湖面总是平静无波,可内里却是别有天地。

    当年真如观开山立派之祖崇圆真人初创圆通真妙诀,遇一关隘,始终难以克服。

    云游至崇吾山登顶后见到此湖,其境至幽,大为叹服。

    于是潜入湖中一游,没想到历经风险,得一玉石,竟然对圆通功法大有裨益。

    之后在此观湖悟道,将圆通真妙诀功法完善圆满,始得开宗立派,创立真如观。

    自此立下规矩,凡是真如观门下弟子,在内息初成、将七魄合一之后,均需潜入此湖取得湖中的玉石。

    玉石的大小、色泽、光润等品相,直接影响到圆通真妙诀修至聚魂、应天境界的成败。

    因此玉石外形似龟甲上的菱形图案,故后人称其为龟菱玉。

    此湖还有一奇特的地方,是湖水的温度变化十分剧烈,且毫无规律可言。

    初入温如春夏,眨眼间或许就寒如秋冬,如同快速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温差,被称为时节湖。

    入湖取玉的过程十分凶险,同时也是对修行的极端考验,真如门下不知有多少弟子葬身此湖喂了鱼腹,是以真如观门下弟子谈湖变色,将取龟菱玉下时节湖一事取其谐音,称为:“归灵劫”。

    意指成则脱离凡尘从此新生,败则回归天地万事皆休。

    从观主到各掌殿,均经历过此生死大劫的考验,对归灵劫的称呼十分认同,并将参加观***校考教”大比的人选,定为经历过归灵劫考验的弟子。

    此举为真如观塑造了无数英杰,也葬送了无数少年才俊,却是真如观长久不衰的根本所在。

    “百会生元神,意念起天冲,主眉间灵慧,引灵气入喉,守心下绛宫,通肚脐中枢,练丹田精魄,育英魄骨骼,以气养神,七魄混一,绵绵密密;存元神,守元气,久久坐忘,渐渐化机,结成胎息。胎息定,则呼吸住,内息生,而命魂醒矣。”

    “不错,难得你还记得。你被弃山门已过了十六年了,在你七岁那年,师傅教给你了圆通真妙诀纳魄之法,此后执掌观内狱法殿,便将照看你的责任交给了你师兄柳遂,对你维护不够,这些年,难为你了。”

    “弟子从小不知道父母是谁,幸亏师傅收留我、教导我,传我大道,感悟苍生,怎么会怪罪师傅?”

    一座殿堂嵌在崇吾山北峰山腰中,只余正门朝阳,像是山体的延伸,继承了崇吾山的意志,威严、庄重,却又孤傲的耸立。殿堂内正中央,坐着一位学究模样的道士,双眉斜飞入鬓,眉间宽有两指,脸颊消瘦,鼻梁直挺,口如弯弓,双唇宽厚,脸型方正,衬的眼睛越发的细长。

    右手边立着一位少年,身形挺拔匀称,面容无波,看上去有些呆滞,一双眼睛倒是黑的发亮,给平平的相貌添了不少灵气儿,可惜目光直冷,愣愣的盯着坐着的老道。

    老道熟知此子生冷的脾性,也不以为意,捋了捋胡须,双目精光一闪:“如今你命魂已醒,内校考教大比已近,是到了该入时节湖的时候了。”

    少年神情微动,目光中罕见的有了些温情,垂首抱拳应道:“弟子必将全力以赴,不让师傅失望。此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望师傅保重身体,待弟子归来后再侍奉左右。”说完抬头,又是直愣愣的看着老道,看着看着,目光就飘忽了起来,竟是回忆起了九年前。

    “师傅,什么是命魂啊?七魄又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到?”

    “呵呵,傻孩子。”皎月当空,柔和的为山中小院披了一层银纱,梧桐,老道,石凳,鸣蝉,悠悠然的沐浴在这月光下。老道端正的面容浮现出难得的慈祥的笑容,轻柔的抚摸着孩子的头:“世间万物分有形之实与无形之虚,有无互为生始,虚实变换无方,实则皆由道统。人身形体,乃道化之有,精神魂魄,是道生之虚。一如炬烛,形如烛身,神如烛火,烛无火,则不明,火无烛,则不继。我等修道之人,不过是那茫然世间,追寻形神不灭、烛火永生之法的可怜人罢了。”

    孩子坐在长出地面的梧桐树根上,仰头看着坐在石凳上的老道,眨巴眨巴黑而明亮的眼睛,微微低头,不自觉的将右手食指放进嘴巴,轻轻咬着,低声道:“嗯......可是,我还是不明白什么是命魂。”

    “嗯?”老道突然有了刹那间的失落,正在缓缓的沉下去,却被孩童含糊的疑惑唤醒:“哦,命魂啊,就是虚无的自己。不要担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那个明媚的夜晚和慈祥的老道最后说的坚定的话语,深深的刻在了孩子的心里,和他一起慢慢生长,竟然成了一种生来就是如此的执念。

    当年的鲁正,脸上还是能够看到轻柔的。这个有些执拗的孩子,就是他在崇吾山东门拾回的婴儿。

    婴儿身上唯一能标示身份的就是那手帕上弯曲的三竖,形似人类文字“川”字,又是在东门发现,鲁正以此赐名婴儿东方川。

    鲁正执掌真如观狱法殿后,专司真如观所有弟子戒律赏罚,事务繁杂,待其门下弟子越加严厉,对东方川也慢慢的减少了生活上的关心,可每一月总是抽出些时间来指点东方川,虽然大多都是严厉的指正他修行中走了弯路的地方。

    东方川的天资并不出众,每次见到师傅因自己的懈怠、懒惰、愚钝而目光暗淡时,内心便不由的一紧,生怕师傅对他不再理会,于是多了些坚韧的狠劲,孤独沉默的慢步向前,狼狈跌撞,不曾后退一步。

    渐渐的,鲁正的目光中有了越来越多的期许。

    同门师兄弟大多年龄相近,本应和睦融洽,但此子自小时候知事起对谁都是一副直愣愣的神情,看待同门像是看一件儿事物,月月年年,任谁也坚持不下来与他的亲近。

    东方川本就是一孤儿,同门的疏远让他更加孤单,不由的暗生自卑怨恨之心,言行举止反透出凌人傲气。

    浑身上下目空自大的气息让同门看不透他哪里来的底气,也就越发鄙夷,与其距离,越行越远。

    此时终于要去潜时节湖了,那是所有真如观弟子内心的梦,也是所有弟子内心的结。

    鲁正的大弟子柳遂是其门下修为最高者,已达命魂能抵挡天地游魂对命魂的影响操控天地灵力的聚魂大成之境,代师传授日常修行本来够用,可柳遂也是不喜东方川的品行,传艺也就漫不经心,除了照本宣科,就算是东方川发问,顶多在宣一遍,然后像是苦口婆心:“修行何其远,贪多冒进忌,静悟道心明。”打发了事。

    亏得东方川坚韧,执拗的练习鲁正传授的纳魄之法,终于在十四岁的时候将七魄之力合而为一,内息生发,滋养命魂化形,引导天地灵气为己所用。

    纳魄境是修行的门槛,纳魄成功才算是入了道门,自虚无中产生意识的命魂,本就是从自身精神中分离而出的神识,匀入七魄后与天地灵气不断的分离融合达到微妙的平衡,至此,就会像是襁褓中的婴儿,懵懵懂懂的意识无时无刻都在生长、认知,不停的将天地灵力化为新生命魂的一部分,如此才能与天地灵力互生感应微微引导身边的天地灵力。

    此时东方川的命魂还只是游荡在身体内部的一小团气,可悲的是,每当这一小团气壮大到一朵云时,总是在不经意间,莫名奇妙的消失,也许睡了一觉起来,没了,或是洗了个澡之后,没了。

    极度惊恐的东方川总以为是自己误入歧途,根本不敢开口问鲁正,如此煎熬两年,命魂才慢慢的不再消失小有气候,才敢让鲁正体察其纳魄境成。

    殊不知其身上发生的事,为真如史上前所未见,命魂越发强大,消散时越容易身亡,最少也落个神识俱灭,此生修行无望,东方川就这样若无其事的过了两年本应崩溃的人生,简直不可思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