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的崛起
字体: 16 + -

第一卷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三十二章 舆论是要靠轰炸的

第二日,奕詝、奕昕带着文庆、曾国藩与骆秉章、琦善一起去直隶总督署,讷尔金额设宴款待。席间大家虽然是各怀心思,但是官场之上靠的就是一张脸皮功夫混饭吃,大家心照不宣,各自把酒言欢,吃了一顿酒。席间,奕詝言及在承德诸事已毕,皇上屡次下旨要众人速速返京,故也是不敢再做停留,只待酒席散吧,便要返京而去。讷尔金额也是假惺惺的再三挽留,心中却是巴不得奕詝赶紧滚蛋。就这样,在一场丰盛热烈的欢送酒宴之后,奕詝等人终于再次踏上了返京的路程。

    罗泽南一时之间寻不到安排到沈六身边的合适人选,只见王錱行事小心,而且心思机敏,所以就叫王錱辛苦一番,继续监视沈六不提。

    就说众人收拾行装,再踏旅程。因为骆秉章、琦善是办案钦差,案子又是以这种结局收场,也只得随着奕詝一起返京。伍天豪自然也是在其中。

    就在众人回京的路上,京里也是受到李、沈二人畏罪自杀的消息。朝廷里倒是没有什么表示,只是一副默认了的态度。只是京城里却是刮起了不小的流言,说是钦差与四阿哥一起,伪造证据,逼得李、沈二人自杀顶罪。流言起初还只是三三两两的零星之态,只是见得宫里并没有什么申饬的旨意,而且诸方大佬也没有什么表示,于是乎一夜之间,流言便成了燎原之势,刹那间就是议论汹汹。

    ……

    “听说了吗?承德知府李晗思畏罪自杀了,好像是说替四阿哥顶了罪。”

    “你从哪里知道的?”

    “我七舅姥爷在步军统领衙门当差,他说给我听的,自然不会有错。”

    另一个人就说道:“步军统领衙门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我来告诉你事情的真相吧!”

    “哦,好,好,好,你来说说”

    “我三表哥是大理寺的,他说是四阿哥贪伍家掌柜的家财,与承德知府做套,只是这伍家掌柜的不堪骚扰,服毒了,事情闹大了,四阿哥丢车保帅,就把承德知府给做了!这钦差为了拍四阿哥马屁,才呈报说是自杀的。”

    “对对,我也听说了。前两天又从承德来的行商说了,直隶总督衙门都出动官军了。”

    ……

    “张员外,听说了吗?这伍掌柜被四阿哥给毒死了,没想到这个四阿哥吃相如此难看,要了钱还要人命!”

    “李员外,可不是咋地。我听人说这伍掌柜本来是送了二十万两,可这四阿哥却是狮子大开口,愣是要三百万两,伍掌柜不从,就被他活活给毒死了!”

    “是啊,没想到这个四阿哥一向自诩仁慈,没想到也是如此不堪啊!”

    ……

    “丁大人,听说了不?这李、沈二人活生生的被四阿哥给逼死了。”

    “刘大人,又是从何而知啊?”

    “前日,我去都察院送公*文,见着督察御史的案子上摆着奏折,顺眼看了一下,言官们都准备向皇上上弹劾折子呢”

    “是吧,没想到四阿哥如此等人啊,如此残暴啊,诶!”

    ……

    杜受田此时也是无计可施,防得住阴谋,可堵不住人嘴啊。尤其是在这四九城中,各个都是勋贵官僚,要想堵住他们的嘴,可比登天还难。更何况这百姓最喜欢听的就是这种朝野秘闻,于是间各种版本的流言便也甚嚣尘上,禁无可禁。无可奈何只得将这些种种统统写成简报,快马发于四阿哥处。

    就在杜受田心急如焚的时候,奕詝等人却是在听奕昕授课呢。

    “首先,我们得清楚什么是舆论?舆论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传播的呢?”奕昕坐在路石之上,侃侃而谈。

    李宜续很是好学,问道:“六阿哥,那什么是舆论呢?”

    “舆论用白话说就是一群人就一件事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以此次针对大哥的朝议而言,无非就是臣工们对大哥表达他们的看法。这就是舆论。当然舆论不是言官们的特权,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若是这些观点形成了一种共识,那边就是舆论了。舆论一旦行程便带有一种天生的观点,要么是赞成的,要么是反对的,他是一种大众意见,是对某一现象的评价。若是舆论观点的形成之初便受了错误信息的误导,那么舆论会慢慢演变成一种偏激的流言,甚至到最后会变成恶毒的攻击。”

    文庆心有感触的说道:“目前京师之中的种种流言,便是如此。在穆党等人的可以策划之下,四九城内早已是众口一词的对四阿哥的恶意批评,就连潘相都无法辩解一句,杜师傅现在也是焦头烂额啊!”

    奕昕点头道:“文尚书说道不错,如果舆论一旦形成,那么是很难对他进行直接辩解的,但是要化解舆论其实又不难。只要针对舆论本身漏洞,进行反击,形成舆论混乱场,让大众意见分成两派,再就是两派意见的矛盾点进行转移,如此便可。”

    罗泽南似乎有所领悟,便就问道:“那就此,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现在针对大哥的谣言无非集中在两点,一个是贪财,这个需要伍先生现身说法,其说法自可不攻自破;第二个就是李、沈二人之死,若是能够向大众证明此二人确实是畏罪自杀,那么对大哥的攻讦自然消弭无踪了。”

    僧格林沁说道:“六阿哥,您说的是没错。可是舆论已成,我们现在就是派上千百个人去说,也不一定会让这些人相信啊。”

    奕昕神秘的笑了笑,说道:“王兄所言在理。若是我们现在再去放风声,扭转舆论自然是不行的,但是别忘了,要扭转舆论,靠的是轰炸。”说完,便把自己的计策一一说了出来,众人听到是目瞪口呆,细细一想确实是良策,便就分头执行去了。

    ……

    京城,东直门外早集市。东直门一代历来是朝中重臣的官邸聚集的地方,所以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早市。就在今天早市开集的时候,各个店铺的门板上都贴上了一张盖着刑部衙门公章的告示。

    “东家,这门板上的告示写的是什么啊?”一个不识字的小二问着自己的东家。

    那东家将告示揭了下来,念道:“关于承德府伍从顺命案的勘破实录,今岁顺天府商人伍从顺暴毙于承德知府衙门,震动京师,圣上特命钦差勘察,经查,盖系承德知府李晗思、承德府丞沈德章见财起意,施毒谋害,现已查明,该二犯均已畏罪自杀,现附人犯供词以正视听……落款是刑部直隶司”

    “呦!东家,没想到这个承德知府还真是胆子大啊,直接在自己的衙门杀人。”

    “就你话多,还不干活去!”

    不止是东直门,北京城里比较繁华的几个市坊都被贴满了告示。

    ……

    在北京城四处窜着一群背满了纸张的小孩子,这些小孩边举着纸张跑,边喊:“承德府知府畏罪自杀,二十万两证银化为灰烬”

    一个早起的举子,听得奇怪,便拉住一个小孩问:“怎么回事?”

    那小孩塞给他一张纸,便就继续又跑又喊了。

    那举子接过纸来一看,只见上面硕大的标题写着承德府知府畏罪自杀,二十万两证银化为灰烬。里面内容简单来说就是骆秉章如何被逼着去沈府的,到时沈府书房又如何起的火,李、沈二人的供词又是如何,最后幽幽的带过一笔,那上缴的二十万两证银被讷尔金额说是一把火烧了。

    那举子看完,便道:“一看就知道是这个讷尔金额贪着二十万两银子,居然不惜谋财害命,还妄称是四阿哥谋财,真真是无耻至极!”说完便拿着纸张去自己同窗好友处去了。

    ……

    大前门的茶楼里,早就聚拢了各个来喝茶的客人,只是今天大家都没有急着叫早点,而是围着说书先生,只听得说书先生正在讲:“……刹那间,那贼人正欲砍下去,只听得四阿哥说道:‘若是奕詝有愧于天,何必殃及无辜将士!’那贼人自是不听,回道:‘奕詝,若是让你这般贤良臣子继续辅佐皇上,让我等如何乱的了大清江山’不待多说,就要砍下。就在此时,听得一声暴喝,将那贼人吓得是魂飞魄散,诸位客观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众位听客均是不满,大声叫到要听后面的事情,那说书的也是无奈,说道:“客官,我也没法说了,我只收到这些章节,下面的章节还没送来,叫我怎么说啊,我可不能瞎编对不?”

    众人只得作罢,各自散开议论去了。

    “没想到四阿哥是如此仁慈,为了救部下兵士,不惜以身犯险,真是仁慈啊!”

    “那为什么大家还说四阿哥是假仁假义呢?”

    “你蠢啊!书里不是说了嘛,那是贼人要乱我大清江山,不希望四阿哥这等贤良辅佐皇上啊。”

    “对啊!对啊!这些贼人真是可恶!就该诛灭九族!”

    ……

    杜府书房,杜受田此时早已是被这惊天逆转给弄得晕头转向了,他是在是不明白为什么六阿哥派了这么两个小家伙领着十来个人,一夜之间,就将这个看上去怎么都逆转不了的局面,给生生逆转了。

    “廷枢啊(唐廷枢现时只有12岁,还没有起字),昕伯啊!老夫着实佩服的紧,实在是想不明白你是如何做到的”杜受田也是儒雅之士,不知为不知,便就下问了起来。

    “杜师傅,不是廷枢有什么厉害的,是六阿哥厉害,六阿哥说了,这就叫做舆论轰炸。”

    有鉴于平行笔力有限,怕影响了各位大爷的观看感受,所以特地开了一个群,让各位大爷猛烈的拍砖之用,群号:429778668

    进群须回答一个问题

    答案是:平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