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的崛起
字体: 16 + -

第一卷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十四章 坤宁宫的哭声

他们会军机处又是一番明争暗斗暂且不提。单说这道光帝在养心殿内呆的烦闷,想去后宫走走,本来向往储秀宫琳贵妃处去,奈何琳贵妃刚刚生养,身体孱弱,所以转念就到了坤宁宫。

    他是九五之尊,所到之处自是不用通禀,加上今日心情不好,各个太监宫女更是不敢多言,一个个静若寒蝉,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道光帝刚入坤宁宫,就听得有人在低低哭泣,听声音好像是静妃,所以,也是被勾起了好奇心,径直入内,果然见到静皇贵妃在抱着一物哭泣。当时自有皇贵妃身边的宫女太监提醒皇贵妃,皇贵妃连忙将手中的东西放下,向道光行叩拜大礼。

    道光帝把皇贵妃搀扶起来,问道:“爱妃,发生了何事?为何哭泣?”

    皇贵妃:“回皇上,没什么事情,只是过几日便是皇后姐姐的忌辰,臣妾念及皇后姐姐的恩情,又想到臣妾照顾詝儿不周,累他遭逢大难,赖天之幸,性命无碍,前儿个沁儿(僧格林沁)派人来说詝儿伤势严重还需静养,臣妾难过,若是再出个好歹,叫臣妾如何向姐姐交代啊!皇上!”

    道光帝此时才发现静妃手中所抱之物竟然是孝全成皇后的牌位。睹物思情,一时间道光帝被这个牌位勾起了之前与全成皇后的过往种种。此时我么不得不提一提这个全成皇后。

    全成皇后道光元年以13岁年纪参加了道光帝即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她立刻就被道光帝看中,留在了宫中,随即被暂定为贵人(实际册封时直接为嫔),因才、智、貌样样都全,特赐徽号“全”字。入宫仅一年多,就晋封为“全嫔”,年方14岁。三个月后,又晋为“全妃”。行册封礼时,道光帝更是命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为正使,内阁学士奕经为副使,持节赍册,时年15岁。入宫不到两年,就从贵人晋升为嫔再晋升为妃,名位得到如此迅速的提升,也足以证明她几乎已经得到了道光帝的专宠。道光十一年六月,全贵妃生下儿子、皇四子奕詝,也是道光帝当时实际的长子(皇长子已于此前去世),母以子贵,地位日隆。道光十三年四月皇后佟佳氏去世,六宫无主,作为理所当然的继后人选,当年中秋节道光帝以孝和皇太后的名义晋升全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代行皇后权力),实为后宫之主。道光十四年十月,道光帝升御太和殿,宣制册立皇后。

    如此快速的成长经历,除去本身的才华样貌之外,道光帝与全成皇后之间的感情更是可见一斑。

    道光念及全成皇后,心中对于奕詝的愤怒便就又减轻了不少,只是自己还未从愤怒中完全脱离,脸色仍是难看。静妃本就知道乾清宫所发生的一切,只是此刻装作不知,假意惊讶道:“臣妾该死!惹得圣上神伤,还请圣上降罪!”

    道光听她如此一说,知静妃是误以为她惹得自己不高兴,所以也是安慰与她,说道:“此事与你无干。”便就将乾清宫所发生的事情再说了一遍。

    听完,皇贵妃不听还好,一听又是雨打梨花,哭泣不止了。道光帝反倒没了主张,连连安慰道:“爱妃!爱妃!朕说过了,此事与你无关!莫要再哭了,莫要再哭了!”

    静妃知道皇上此时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于是便也止住了哭声,哽咽道:“臣妾非是为了自己,若是旁人看来,詝儿若是在皇上心目中失了宠,反倒是我与䜣儿得利,可臣妾不这么想,臣妾想的是詝儿虽非臣妾亲生,可臣妾视詝儿如同己出,所以臣妾实为詝儿哭。皇上你想想,我那詝儿打小就没了亲娘,皇上日理万机,相处的时辰又不多,说他孤苦伶仃也不为过,在此一节上,皇上就已经对不起了姐姐了,再说当日姐姐暴毙宫中,至今还没有个说法,让姐姐冤魂无处安息,现时又有人想要谋害我詝儿,皇上,非是臣妾无礼,就是拼着要被祖宗家法杖毙,臣妾也要干一回这个政,臣妾决不能让既让姐姐含恨九泉,又让詝儿含冤受屈。”

    道光听得静妃一番言语之后,早就把对奕詝的愤怒抛到九霄云外了,赶忙说道:“爱妃,没有人要害他,没有人要害他。只是奕詝年少轻狂,做事不谨慎,这也是想磨练磨练,没有别的意思,别想岔了啊~!”

    静妃此时已是知道道光帝对奕詝没有怨恨之情了,只是对于奕詝所作所为还是心有梗塞,所以她便依着之前杜受田的传授,为道光打消这个梗塞,说道:“皇上,怎么会是没有人要害他,皇上,您明察秋毫。要知道詝儿此番遇刺,起因还是䜣儿不懂事,强要行猎所致,非是詝儿,再说您自己都说此是歹人潜心谋划,与詝儿何干?!说詝儿结党更是笑话,天下谁不知道皇上您是把詝儿当做太子来培养的,当太子的结交一些重臣咨询国事,哪里有错了?!再者说那番言论是没有先对皇上陈述,但是皇上也要替詝儿想想,他要是想要向君父进言也是要思虑周全的,找一两个大臣来参详一二,有何可以指责的?!再说直隶总督署的折子已经让穆相给驳回去了,他周培胜一个从四品的御史是从何处得到一品大员的折子的,若是没人暗中策划此事,臣妾是不信那周培胜有这个通天的本事。”

    道光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错怪了奕詝,可是在早朝之上自己的表现却被天下臣工看见了,此时值不得已是天下议论汹汹,若是自己又替奕詝开脱,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主张。一时间也是难办。

    静皇贵妃见道光难办,便就说出了杜受田的计策,一是明发旨意让四阿哥就第一条、第二条上个抗辩的折子,你有原告诉状,你也得让被告申诉嘛,到时候一来一往,舆论消弱,到时候再圣心独裁,便也无事了。二是选一个精明能干的干吏,赴承德府办差,让随心的刑部侍郎曾国藩协助办差。

    说到这里,道光帝毕竟是几十年的皇帝,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真谛,于是统统准了,就等军机处报人选上来了。

    就在道光帝在坤宁宫安慰静妃之时,就听得门口有太监禀报,说军机首辅穆彰阿求见陛下。道光帝只道是军机处议好了人选,正要报与自己,就要宣见,可是刚要开口,门外太监有进来禀报说潘老大人,也在门外候旨觐见,且与穆相似有争执。此时道光帝才明白这二人是分别来打小报告的了,正欲不见时,静妃这时却又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