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义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种识理论:

    原人理论点出人类本质与原人同一,但未涉及人类意识如何产生。另一吠陀哲学家对这问题作了重要的补充,说明人类的意识产生于最初的一念。最初一念也是最初的意识,或称“种识”。《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曲《有转神颂》,第4颂说:

    初萌欲念,进入彼内,

    斯乃末那,第一种识。

    ……

    吠陀哲学家在这首颂中肯定人类意识产生于精神因素。“欲念”是精神,“彼内”意指胎藏之内,“末那”即意识,“第一种识”谓此意识是识的种子。

    种子识者即主观世界的基础,一切意识活动或精神现象依之而起。这一观点后来被引伸到极端的唯识论,认为客观世界亦是依之而现,并把“欲念”发展为“无明”。原始佛教哲学的十二因缘,大乘佛教的八识系统、数论的二十五谛、吠檀多的无明幻现、四位说和五我说,都是这一理论的发展和系统。

    原素理论:

    《梨俱吠陀》认为宇宙源于5种物质原素,即地、水、火、风、空。有的吠陀哲学家持“原水说”,即认为宇宙起源于水;有的吠陀哲学家认为水、火等多种原素组合而生万有,水与自然精力交配形成宇宙“胎藏”,胎在水中经过长期热力的培养,时至成熟,宇宙万有便脱胎而出。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意味。在第129曲第6颂中,明确地说:“世界先有,诸天后起”。意指世界是物质,诸天是精神;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些朴素唯物论思想是吠陀以后的唯物论哲学的滥觞。

    辩证思维:

    在探索宇宙本原的过程中,吠陀哲学家还观察到事物时有时无、时生时灭的矛盾现象,看到事物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事物不仅有矛盾的一面,而且还有统一的一面。吠陀哲学家提出一个“有无统一”的模式:“无既非有,有亦非有”。

    这个模式可有两种解释:①按逻辑,“有、无”是矛盾;“非有、非无”是对矛盾的否定,从而达到二者的统一。②按本体论,“有、无”是现象,“非有、非无”是本体;“有、无”非实在,在它们复归于本体时,只有唯一同一,别无二致。这个模式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

    此外,印度哲学的其他重要理论,如业行、轮回、解脱、法等,在《梨俱吠陀》中虽然尚未具体形成,但都可以从中找到它们各自的渊源。

    梨俱吠陀时代共经历1120年,bc4120--3000年。

    ---------------------------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摇篮之一,灌溉农业为其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曾出现过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

    希腊语“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意为“河流之间的土地”,是古代希腊人及其继承人罗马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地区的称呼。这一地区包括现代伊拉克的全境和叙利亚、土耳其与其相连的部分。我国学术界一般意译为“两河流域”,或音译为美索不达米亚。

    发源于土耳其境内亚美尼亚高原的幼发拉底河(全长2600公里)和底格里斯河(全长1850公里),由西北流向东南的波斯湾(古时分别流入海,现汇合为阿拉伯河入海)。在古代西亚,两河流经的狭长平原河谷地带成为西亚新月形文明地带的东翼(西翼是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它的西面斜边和叙利亚及阿拉伯沙漠为邻,东面斜边以札格罗斯山脉为屏障分隔伊朗高原,北面的陶鲁斯山脉和亚美尼亚高原形成它与小亚细亚细亚半岛的天然边境,南面濒临波斯湾。

    两河流域的中下游是平坦的冲积土地,巴格达与波斯湾沿岸两河入海口的海拔高度仅相差10米。缓慢流动的河水带来大量的沉淀使河床升高,河水经常漫过河堤甚至改变河道。

    在犹太人和希腊人的笔下,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天堂,《圣经》中的伊甸园就在这里。

    不过,在今天的美索不达米亚,气候和自然条件显然已经和犹太人和希腊人的描述大相径庭。这里气候干燥,土壤裸露,沙丘遍野,而且像所有的荒漠地区一样,降水稀少且温差较大。绝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地区在200毫米以下)。土壤干而坚硬,一年中有8个月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比如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全年降水量为156毫米,六月至九月为零;夏季气温高达摄氏49度,而冬季气温可下降到摄氏零下9度。即使到传说中的“伊甸园”库尔拉去,你也一定会大失所望。如今这里是一个孤零零的地带,离河岸不到一公里,除了一种结节荆棘(据说是传说中的“善恶知识树”)还存在,映入眼帘的只是荒凉和沙砾。我们似乎很难想象这种比较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几千年前会成为人类高级文明的摇篮。

    地质学以及环境变迁的研究者们提出了创见性的论断:在bc4000--2000年时,美索不达米亚存在着湿润而不是干旱的气候。地理学家拉姆认为,在冰河后期最暖的时段,地中海附近大部分地区是气候干旱的,但是,由于这一时期西南季风的扩张和季风雨的滋润,在北纬34度到35度的美索不达米亚却存在着湿润的气候。

    考古学家在这一地区的发掘工作也证实了这一论断。考古发掘表明,bc4000--2000年间,由于几次洪水的泛滥,造成了土层层理上的间断现象。而且从这些遗址出土的泥版文献中有关大洪水的记载以及苏美尔人如何建筑堤坝的描述,也是这一时期气候特别滋润的有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