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
字体: 16 + -

第七十章 永乐大典 大郎的底牌

朱祁镇和王振对视了一眼,武直的声音虽然像太监的,但是却让朱祁镇和王振感到了陌生。

    朱祁镇轻轻的点了点头,王振对门栓弹了一下。武直微微抬头有用余光看了一下两人的模样说:“皇上,大人。小人的领事今晚吃坏东西了。他特意吩咐小人前来,希望皇上和大人不要怪罪?”

    武直说到特意两个字时,他假意害怕的打抖着,而盘子上的糕点也想像地震般的摇晃起来。

    王振冷笑说:“你是怕咱家还是你的领事呢?你叫什么名字?”

    武直假装镇静的深吸一口气将盘子举过头顶说:“小人仰望大人和皇上,我只是大明的小卒子。大人不用记住小人的贱名。想必皇上为国操劳已经饥肠辘辘,大人?皇上。”

    在王振刚刚将糕点放到桌子上,朱祁镇拿起一个准备吃的一刹那。武直动了,朱祁镇和王振看着已经准备关门离开的武直,他们两人的心也在那一刹那有些松懈了。

    朱祁镇有些愤怒的看着满脸笑意武直说:“你应该不是宫里人吧?”

    武直微微一笑说:“不错。皇上不怕我是刺客吗?”

    朱祁镇点了点头说:“不怕,知道朕为什么会放松警惕吗?”

    武直看着朱祁镇手中的糕点说:“无利不起早。我是与陛下谈交易的,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听一下呢?”

    王振瞪了一眼武直说:“我们除了可以说话,又不能做其他的。你不是瞧不起咱家和皇上吗?”

    武直摇了摇头说:“王总管要这么想的话,我不解释了。也先即将南下的事,大明何人不知吧。我与陛下交换的条件是皇上御驾亲征的胜利。我需要的是原本的《永乐大典》。不知道陛下考虑一下如何,我只是看一遍,一天就够了。”

    朱祁镇怒笑说:“你作为大明子民和,居然说朕与也先之战的胜算不大。该当何罪,不怕诛九族吗?”

    武直轻笑说:“大汉司马迁为《史记》,我只为完成《武穆遗书》,第一部是《清明上河图》和《岳阳楼记》为首尾,即天下在士之忧也。第二部是《郑和下西洋》和《永乐大典》,即民、囯之兴在士之路也。”

    朱祁镇微微轻笑说:“你好独特的见解,《清明上河图》的忧患意识和《岳阳楼记》的心怀天下之忧。朕深感惭愧,你说的都是历史的东西了。《永乐大典》在民间与原本应该相差不多吧。原本被祖上收藏,朕一时难找到吧。”

    武直微微摇了摇头说:“皇上,你还是不相信我。如果那一天你相信我就将蜈蚣风筝向向东南飞吧。”

    武直有些奇怪的看着朱祁镇,朱祁镇微笑说:“不是朕不相信你,而是朕是一言九鼎。百姓的话说就是实话。朕希望能够看到你编写的《武穆遗书》。”

    武直点头说:“陛下等到你将原本的《永乐大典》给我看一遍后。我就不会让陛下失望的。我在心中相信那一天回到来的。”

    朱祁镇在心中说:“原本《永乐大典》那是我们朱家的镇国之宝之一,朕有怎么有心去打扰先祖呢?”

    朱祁镇笑看着武直说:“人生在世就随缘吧。壮士应该要走了吧?”

    武直轻笑拱手说:“陛下,我们后会有期!王总管,希望米你做什么要看到你身后的主子吧。他若落难,你的日子你会明白的,你是聪明人,希望不是小聪明。别生气,穴位还有一刻恢复。哈哈哈!”

    京城南郊武宅,潘美莲独自站在大门口。她时而徘徊着,他她不知道武直是否带她回家了。

    可是潘美莲的爹潘山云却让管家潘才催自己回去住。

    在武直离开后不久,潘才就急匆匆的跑来叫门说:“三小姐,老爷说府上还是住都下多一两个人的。今天你不回去以后也就别回去了。你躲多想才过上好日子的夫人吧。老奴希望三小姐慎重考虑一下,老奴回府等候了。”

    在潘山云的府上,他是大房有一夫两妾。他有一个弟弟叫潘海云。潘海云在南京做漕运生意,他有一夫一妾。

    潘家长女是潘山云的夫人所生叫潘美荷,次女是潘海云的妾生叫潘美香。

    让潘府上奇怪的是大房的每一任妻的第一个孩子都是女孩。

    潘山云有两子长子潘西征,次子潘西战。潘海云有一子潘南商,次女潘美佳。

    而潘西征在太原做副总兵,潘西战在京城是锦衣卫副指挥使,潘南商为杭州知府。潘美荷是朱祁镇的贵人,潘美香是河西总兵之妻。潘美佳即将出嫁,潘山云和潘海云商议是比武招亲,不过要等潘海云不忙才开始筹办。

    潘山云在潘美荷从宫中给出消息说,武松迎战也先先锋。让也先后退十里。

    潘山云之前也只是听儿子潘西征说武松是将才,在太原城驻军中有勇二郎之称。

    在得到潘贵人的肯定,潘山云觉得潘家建功立业的时机真的来临了。

    朱祁镇看着战报,大笑说:“朕已经做好出战准备,也先你是来送千里良驹的吗?”

    武直看着蹲坐在大门口不停点头的妻子潘美莲,他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轻步上前将外衣给她盖上,当她进入他的怀中的时候,她口中呢喃说:“娘,您别哭。莲儿虽然没有学姐姐进入皇宫成为贵人,但是莲儿想娘的时候会回家看您的。爹,您好好待娘,呜呜呜!我怎么敢这样跟爹说话。一定是做梦啦!大郎在哪里呢?我要不要找找看呢?他应该会找我得吧。”

    当武直抱着潘美莲轻步走到他们的房间将潘美莲放下的时候,潘美莲突然抱着武直眼角闪现着泪花说:“相公,大郎!我们明天再回潘府好吗?”

    武直看着潘美莲眼角即将出来的泪花说:“没有问题。我们好好休息,明天就见你娘,你怎么饿了吗?”

    潘美莲突然摸着肚子说:“我们好像有喜,我娘难道不是你娘吗?让她(他)姓潘,你也不许说什么吧。”

    武直在潘美莲的额头轻轻地亲了一下说:“为夫错了,娘子好好休息。我可没有欺负过你,希望岳父大人别让我冲锋陷阵做什么先锋官吧。晚安了娘子!”

    清晨,武直和潘美莲辞别了孙秀芳再次来到潘府。

    管家潘才笑呵呵的看着远方,他心中已经料定三小姐夫妇会回来的。

    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武直拉着上好的丝绸和从孙秀芳那里拿的天山雪奶酒昂首挺胸走到潘府。

    潘才笑着说了两个字,欢迎!

    潘府大厅,潘美荷的丫鬟潘春正在与潘山云低语着什么。

    潘春见武直和潘美莲进来向潘山云道了一声,老爷保重!

    潘春却是笑着对潘美莲夫妇说:“三小姐、三姑爷,真是不巧。春儿回宫了,小姐等着。三姑爷要努力哟!”

    潘春慢步跑出了大厅,荷香院。潘美荷看着有些气喘的春儿说:“能够让王振也忌惮本宫的时候就只能依靠族人们的努力了。爹你们明白,本宫的荣辱与潘家的兴衰吗?弟弟的副指挥使,如果不是我的一阵风,他又机会吗?”

    潘府客厅,潘山云看着武直说:“我们怎么说也是一家人。不能不吃不喝就走,这叫我潘伯爵如何做人呢?”

    武直浅饮酒说:“岳父大人,你真的误会了。二郎的家小不是也在京城,做为兄长我能不去看望弟媳吗?”

    潘山云看了一眼潘美莲说:“我们大明男儿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从太原你们兄长潘西征传回消息,令弟武松出现告捷。美荷传回消息,皇上深受鼓舞!”

    武直看了一眼坐在潘美莲身边潘美莲的娘亲沈霜不停的给女儿和女媳夹菜。

    武直心中多少有些感动,他笑着说:“岳父大人有事吩咐,只要我力所能及。”

    潘山云点了点头说:“我知道做前军先锋,你肯定不行。我需要的是你为我潘家军筹集粮草,对你来说不难吧?”

    武直故作迟疑的点了点头说:“既然是岳父大人交待的事,小婿尽力完成。”

    潘山云摇了摇头说:“你答应了,这可就是立了军令状。希望你不要让我们潘家上下其他人看不起哟!”

    武直连喝三杯说:“如此甚好,作为山东儿郎怎么没有豪气呢?”

    潘山云摇头叹息说:“陛下相信王振,他让王振筹集三军粮草。这是我们大明的一劫,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生死交给我们相信的人就是我潘家军,武直你值得我们潘家军信赖吗?”

    武直拍了拍胸脯说:“以二叔的财力,我的库存也是没有问题的。我不会让娘子恨我一辈子的,这点请在座放心。”

    潘山云轻笑说:“听闻在去往丝绸之路上,西门家开的孙二娘店也有你的股份那吗?好像有近百家都到了罗马古城,这是传说吗?”

    武直心中暗惊,潘美莲的二叔潘海云打开的可是海上丝绸之路,这可是沿着郑和的足迹在一步一个脚印得发展着。

    而北海道武藤家和西门家也在潘海云的后面跟着,他们也曾邀请潘海云到北海道去做客。

    可是潘海云总是委婉的拒绝了,潘海云说:“如果有一条东洋的大船速度比我大明快的时候,我会去徐福走过的地方看看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