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
字体: 16 + -

第六十九章 永乐大典 情谊酒楼

在武直准备出战的时候,天山作为韩月昌的后人韩福莱看着沈霸万说:“我们这次的试炼,家主真的准备好了。这可是一场实战,不怕那些曾经一直支持天山的家族吗?”

    沈霸万冷哼的看着韩福莱说:“一个没有自保能力的家族有必要存在吗?当人们只看重利益,战争的洗礼必将到来。”

    韩来福有些明白当年沈家若不是天山相助,他们可能会真的消失了。

    简单的说,大明刚刚开国,而只有沈家富可敌国,这让身为皇家的朱家何颜面对呢?

    而韩月昌和韩月兴的后人选择朱棣和朱允文的这场角逐,让曾经亲如兄弟的族人变成天地之别了。

    为什么不说生死之别呢?

    在朱允文战败后,韩月兴的后人跟着郑和的船队或沿着丝绸之路西行。有人沿着蒙军西征之路,相对来说韩月兴的后人多为商旅,同时他们也加速西方对火药的运用,也就是说冷兵时代已经在逐步画圆了。

    两人各怀心事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沉默良久。韩福莱起身抱拳说:“家主,我韩家从那次分道扬镳后,郑和带回大明的东西。家主应该知道它们的意义,这就是祖上韩杨梦杨再强说的商道。”

    沈霸万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郑和与商道的关系,应该不是你说的重点吧!那位创立天山杨家将的先主,一直将武道与商道相结合。也先攻入京城并不是我们是大明人不爱大明,而我们天山隐世杨家将传人应该知道居安思危,不能在太平年代只是知道发展商道富国,而不是武商强国!”

    韩福莱后退一步,此时的沈霸万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沉压抑的臣服。

    更让韩福莱想起了小时候与父亲韩源流一起去京城见见世面的那一次遇到上代家主杨士奇。

    在宣宗回宫的时候,在前面开路的锦衣卫挥舞着马鞭。正在摊边吃烤羊腿的韩福莱却是被一下抽中。

    而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韩福莱被带到了大路中间。锦衣卫队长疾驰的马就快要踏在他身上的时候,韩源流抓着穿羊腿的铁棒就飞掷向那马。

    在马倒地的一刹那,那名队长却是嚎叫:“有刺客,抓住刺客保护皇上!”

    心中关心儿子韩福莱伤势的却是没有理会快速将自己围住的锦衣卫,他看着儿子背上触目惊心的伤痕,他心中的怒火在升腾。人们都说如今的皇上是仁君,如今的皇上是明君。

    可是这些作为皇家的内卫却如此欺负他的儿子,传言看来是不可信的。

    那名从马上摔下来的队长玩味的看着韩源流和韩福莱父子说:“你们是乖乖的跟我们走,还是我们请你喝酒呢?”

    韩源流冷哼一生声说:“你们请我,还是你请我喝酒呢?”

    那名队长轻哼说:“这有分别吗?我是他们的头,老小子跟我们走吧!”

    韩源流一挥手中长剑,此剑却有些似枪似剑说:“想留下我们就看你们这些,哼的本事了!哈哈哈!”

    在后面不远处的朱瞻基却是皱了皱眉头,他问不远处的大学士杨士奇说:“爱卿,前面是怎么了?”

    大学士杨士奇还没开口,却有人抢先说:“一两个小蟊贼,陛下不必担心。”

    大学士杨士奇冷哼看着王振说:“王公公,这是你的人办事执法吗?”

    朱瞻基看着王振,他心中有些明白,大学士其实在指责自己。王振不过只是自己随行的内使,总管都不是。

    朱瞻基笑了笑说:“若是我的人不是,爱卿说出来。朕会让他们改的。”

    大学士杨士奇指着正在雨锦衣卫激战的韩源流说:“陛下那位不过救自己的儿子将锦衣卫队长的马杀了。陛下心中臣民重要还是战马重要呢?”

    朱瞻基看着自己有些信赖的锦衣卫却是半数被韩源流重伤,不是韩源流不下杀手。而是他心中不想把事情弄大了。

    可是与他激战的锦衣卫众人就不是他想的那样了,他们的主子就在他们身后。他们可不能轻易退缩的,而救驾之功也是很容易升迁的。

    其实激战的双方都是有自己的想法,都不想拼命的。而韩源流却是在一边战斗一边寻找思退路。

    不过在朱瞻基出轿的一刹那,他想到了,或者说脑中出现擒贼先擒王的想法。

    如果说与锦衣卫战斗是剑法,那么在接近朱瞻基的一刹那就是枪法了。

    在朱瞻基还没有将自己腰间的软剑拔出迎战,韩源流的枪上已经有他的血。

    韩源流冰冷的声音让在场的人心中都做颤抖着,他幽幽的说:“陛下的人就是如此欺负弱小的臣民的吗?若不是在下有些本领今天我们父子就会在京城含冤而死了。”

    朱瞻基轻笑说:“阁下应该不是京城人士吧?”

    韩源流看着已经儿子已经被那些人押解着向自己走来说:“在下杨子云,陛下不放我们离开吗?”

    朱瞻基笑了笑说:“可以,我相信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韩源流被朱瞻基的我字弄得有些惊讶,因为他自己也感觉有些快要体力不支,不过看到儿子的安危,他必须坚持下去。

    韩源流把剑收回说:“希望陛下不计前嫌,他日当厚报。”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朕期待我们的再次见面,卿走好了。”

    韩福莱不明白的是自己父亲杨荣,那次居然在试探朱瞻基值不值得自己继续辅佐。他不想自己成为刘伯温一样的结局。

    眼前的沈霸万却不能与朱瞻基相比,他们之间得差距是什么。韩福莱却说不上什么来。

    而韩福莱找沈霸万不过是商议八月十五开业的事,当然也是为了迎接远在罗马定居的韩福星,在英格兰定居的韩福兴,在东洋定居的韩福辉。

    如果谁的野心更大,韩福莱认为肯定是远在东洋的韩福辉。韩福辉的梦想要从忽必烈东征说起,而韩福辉的梦想就是成为东洋的东道主。

    距离八月十五也只有两个月不到了,那些参加也先和朱祁镇决战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回来参加。

    不过韩氏一族的争夺战中秋节将拉开序幕。

    京城西潘府。潘山云看着潘美莲送给自己的家书说,她和武直即将回京,希望潘府多少能够迎接他一下。

    潘山云却是看不到武直的诚意,也就没有将潘美莲的家书当作一回事。

    五日后,武直带着潘美莲来到潘府。

    不过看到武直带着山东土特产的潘山云心中很是不快说:“贤婿,此次到京城要停留几日呢?”

    武直感到岳父心中有逐客的意味说:“岳父大人,将军百战死,你应该明白吧?”

    潘山云冷笑的站起来摔碎摔碎手中茶杯说:“贤婿何异?你说老夫上战场只有送死的份吗?还是觉得老夫现在老了,可你要知道身为热血男儿,为国难而出,生死何惧。”

    武直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没用,因为他也想将自己手中的《永乐大典》与原版的相比较完善一下。而想到的可能也就是朱祁镇能够帮助自己了,不过不知道朱祁镇会不会答应自己。

    如果答应自己的话,两个月后的天山之约,他武直就能安心参加了。当然他是不会将此那制约杨家将传人的试炼之战的。

    不过自己岳父虽然不喜欢自己,自己的妻子又不是嫡女,而是庶女的情况下让武直全心全意帮助自己的岳父,武直有些做不到。东洋的战乱多少与北海道的隐世家族有关,若是让那些战败之人再来中原,他就没有理由不出战。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越早就越对武直不利,他不是一个轻易放弃自己亲人的男人。

    武直和潘美莲出了潘府就来到武松在京城南郊的小宅。或许是到过西南的原因,武松偶然认识了孙秀清的一个族妹孙二娘孙秀芳。

    孙秀芳也就一个人在京城开了一家面馆,主要以牛羊肉为主。

    武直看着弟媳给他们送上的牛肉面,他心中很是高兴。

    他知道弟弟是个粗人,孙秀芳这样贤惠的妻子是他福气。在孙秀芳和潘美莲都入睡后,武直一人来到皇宫。

    御书房朱祁镇看着手中的奏折,王振时不时给自己添茶水。他心中有些欣慰,王振在自己心中还是中心的。

    可是看到一封匿名的奏折是朱祁镇愤怒站起来看着王振说:“王振,朕待你不薄吧?”

    王振轻轻地拍了拍朱祁镇的后背,像哄孩子一样说:“陛下夜深你又熬夜操劳国事,千万注意龙体,有什么可以交奴才去办。”

    朱祁镇将匿名奏折交给王振看,王振心中很是震惊。他没有想到朱祁玉的人居然要自己死了。

    王振跪在地上说:“主子,老奴也是为你和那些娘娘考虑。我大明虽然富裕,但身为瓦刺的也先可也是老虎呀!老奴不想陛下看到我们拿着自己百姓血汗钱,也先反过来用它打我们。这样下去他们曾经在中原生活过,主子知道他们战力下降的原因吗?中原是块福地呀!”

    朱祁镇摇了摇头想着王振跟随自己,他对自己的忠心自己是真的心知肚明的。

    武直轻轻地敲了一下门捏住喉咙说:“陛下需要晚膳吗?太后娘娘吩咐奴才送过来的。请陛下开门吃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