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
字体: 16 + -

第132章 二十年前 易安姑姑

    wed apr 01 21:17:15 cst 2015

    赵昚没有在意乌也可塔的反问,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都不想给对方一个出师的理由。赵昚笑着点了点头说:“一个放牧的人你说他们能够轻易离开他们的牛羊吗?”

    乌也可塔微微有些疑惑,他没有想到赵昚会如此回答。乌也可塔轻笑说:“太子这话如果放在大唐以前,那可能不行。我们都知道从唐朝开始中原地区,特别是江南的商业发展如何?太子殿下不必我这个北方人清楚吧?”

    赵昚轻轻地点了点头说:“嗯,原来使臣大人是说我们大宋人喜欢经商。从唐朝后中原地区贩夫走卒多了起来,他们想要搬家也很容易。比那些固守着田地的农夫要容易。”

    乌也可塔拍了拍手说:“看到中原丝绸的华丽,天天穿着羊皮袄,貂皮大衣也会羡慕你们的。喝惯了马奶酒,偶尔我们也想学你们喝一下上好的西湖龙井茶、碧螺春等等。”

    赵昚心中微微有些冷哼心中想到金军初次南下,靖康耻带给大宋子民的伤痛。赵昚笑了笑说:“使臣大人说笑哪里话,如今宋金两国也算友好之邦,大人说是不?”

    乌也可塔点了点头说:“是,没错呀!算是!”

    赵昚也听出乌也可塔话中的嘲讽之意,最后的算是两个字让赵昚更是无奈。如果说从靖康耻到襄阳六郡的回归,大宋赵氏没有能力抵抗外敌。或者更加恰当的说是没有信心去抵抗。襄阳六郡回归到风波恨之间,宋高宗赵构担心的就是同室操戈,怕有苗刘兵变发生在他不希望看到的人身上,岳家军一次次渡过黄河,宋高宗赵构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风波恨到先是金国猛将完颜宗弼之死,宋高宗赵构心中对金国的害怕也就减少几分。不过他此时最怕的就是他的皇兄宋钦宗赵桓。

    从完颜宗弼之死到秦桧之死,宋高宗赵构、秦桧、宋钦宗赵桓三人的对弈也就结束。宋高宗赵构心中的任务就是不要让秦桧逃离他掌控中。

    秦桧之死到万俟卨之死,宋高宗赵构心中也有几分想着准备好好的与金国打一场考验赛,也就是人们说的军事演习吧。等待和守候宋钦宗赵桓死讯的宋高宗赵构是寂寞的。

    当家宴的时候宋高宗赵构常会对赵昚等人说:“不知道朕的好皇兄在北国住的可安心乎?”

    韦后还在的时候只能摇头叹息,因为她明白她的儿子是舍不得让出自己的帝位的。一个可以掌控别人生死的帝位,宋高宗赵构明白康王过河时的无奈和无助。

    赵昚更加明白是他虽然是太子,不过他父皇也正在他后宫努力着呢?谁也说不定哪一天,宋高宗赵构对他说:“孩子,你可以到黄河边看看牛羊成群是什么样子。”

    可能被宋高宗赵构流放边疆的命运,身为临时太子的赵昚又岂会不懂呢?

    一个算是道尽太子赵昚从靖康耻到万俟卨之死的苦楚。赵昚看着乌也可塔突然一笑,乌也可塔感觉浑身有点发冷。他不知道赵昚为什么会对他起杀意,乌也可塔侧身看着窗外说:“在江南看的地方就是不远,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看到只是我们的牛羊和马匹。”

    赵昚在心中冷笑说:“哼,怎么怕本王不让你回去了吗?江南是本王的地方,草原虽然是你们的地方,但是能够看到牛羊就奇怪了吗?”

    赵昚随着乌也可塔的目光看着窗外说:“在江南看到地方不远吗?更上一层楼的道理应该不用本王说了吧!”

    乌也可塔突然笑着说:“更上一层楼?不到南方来,我可能明白为什么人们喜欢登塔了。这也是人们喜欢登泰山的原因之一吧?”

    赵昚微微摇了摇头说:“登泰山?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的,不如本王天天要帮着父皇处理朝政。登泰山的空闲哪有呢?不如有人家乡都没有出过,他们会想有一天到泰山之巅吗?”

    乌也可塔微微点了点头说:“太子殿下真是英明睿智!按照我大金的要求希望牛的价格比上次提升百分之二十。羊子的价格给你们降低百分之十五。不知道太子殿下觉得我大金国公道吗?”

    赵昚微微一愣没有想到乌也可塔突然将他们的要求提出来了。如果牛价按照十文到三十文钱一头,羊价五文到十五文一只。

    赵昚看着乌也可塔笑着说:“公道价吗?那本王就要说具体一点了,如果是精神好的牛羊的话,我们可以给你们多出五成的价格;如果是精神不好的牛羊就按照三成的价格怎么样?”

    乌也可塔听到多出五成的价格,他心中一时高兴倒是忘记后面赵昚提出的条件。他以为说降低三成的价格。乌也可塔将面前的茶一饮而尽说:“好,宋国太子说的好!那就按照你说的办。”

    赵昚微微点了点头说:“好,两天后!本王就和使臣大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怎么样?”

    乌也可塔拍了一下赵昚的肩膀说:“太子殿下倒是我见过的豪爽人之一了。我们送来的牛羊,我们随时欢迎你们前去观看。反正都是你们的了,只不过我们是在做买卖。”

    乌也可塔省去迟早两个,他只是在给赵昚提醒一下。与有些地方分家的时候分田地差不多,他们可不会管土地的肥沃与贫乏。

    赵昚之所以会提出看牛羊的精神状态,只要是看是不是有些牛羊水土服不服。如果水土不服的,或者南下生了病的牛羊那是要及时处理。不然霍去病的悲剧就会让南宋更加不堪的。

    赵昚笑着说:“不错,不错!买卖讲的就是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乌也可塔心中倒是有些关心他派去黄天荡手下的情况说:“好,若无异议的话。我们就按照我们说的办吧!”

    赵昚假装打了一个哈欠说:“哎,不知道怎么回事本王最近感觉有些精神不佳。看使臣大人好像也有事要办,本王就不做挽留了!要不本王送送大人呢?”

    乌也可塔摇了摇头说:“既然太子殿下最近没有休息好,下官有怎么好意思再多打扰呢?太子殿下好生安歇,下官告退了。”

    留守府,李广才和家丁忙着修建和划分牛圈和羊圈,有人来报说:“老爷,右仆射汤思退汤相爷到了。他已经在大厅等候你了。”

    李广才微微一愣汤思退的大名,他还有有所耳闻的。李广才看着另一个家丁说:“你去叫夫人准备一下。我去换换衣服吧!”

    留守府大厅,汤思退站在大厅中间看着门口方向。他心中说:“不知道这个李广才是真的知道皇上现在很重用他,还不知道呢?”

    沈岚看着一直站着没有找地方做的右仆射汤思退说:“大人是汤相吧?”

    汤思退笑着摇了摇头说:“汤相,汤某倒是不敢当了。若是不嫌弃,弟妹可叫我们一声汤大哥如何?”

    沈岚微微摇了摇头说:“汤相言重了!夫家只是一个留守,汤相深恩唯恐福浅,望汤相见谅。”

    汤思退苦笑的摇了摇头说:“弟妹可能见笑了。宦海沉浮,谁有没有旦夕祸福呢?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我只是想多一个朋友而已。”

    李广才大笑走进大厅说:“哈哈哈!原来是贵客啊!汤相!汤大人贵临!真的寒舍生辉啦!汤相请随便做啦!”

    汤思退微微有些发愣,随便坐?他到底是被李广才一家奉为上宾还是下客呢?汤思退微微摇了摇头说:“坐还是算了!本官还有急事。今天算是给李大人道贺来的!”

    李广才和沈岚都吃惊的看着汤思退说:“道贺?汤大人,汤相?我们没有听错吗?”

    汤思退摇了摇头说:“没有!两位没有听错!皇上念李大人忠心可嘉,今升杭州留守李广才为杭州府尹。两位你们说本官该不该道贺呢?”

    沈岚和李广才眼睛睁得大大的说:“这是真的吗?难道这也是宦海沉浮?”

    汤思退笑着摇了摇头说:“两位是真的!看了你们又有的忙了!本官就不打扰两位了,改日空闲。本官再拜会李大人了。”

    汤思退看着身上冒着热气的李广才夫妇,他真的没有勇气留下去喝一碗李广才为他准备的茶水了。沈岚拉着李广才的手说:“那我们好好地送送汤相。谢谢汤相的捷报。”

    汤思退刚刚跨出大门的腿一停说:“捷报?哈哈哈!看来李大人的娘子也是有才学的。不知道李清照与李大人,你们是什么关系呢?”

    李广才看着沈岚笑着说:“李清照,易安姑姑!”

    汤思退点了点头说:“听说李清照刚刚去世。哎,一代才女可惜了!”

    李广才微微摇了摇头说:“谁说不是呢?汴京城破后,全家上下都忙着逃命。谁又会想着我们还有活着的亲人在其他地方呢?”

    李广才之所以叫李清照易安姑姑,也是按照两人之间的年龄吧!至于是不是亲的姑姑,李广才也给汤思退答案了。

    汴京城破,宋人大量南逃,金军又南下。能够活着亦是不易,能够相见能够相聚更加不易了。对于李清照是不是真的去世,李广才和沈岚还是不很确定的,关于李清照百日夫妻的传闻,李广才和沈岚倒是听到很多传闻。

    不过词家三李的故事倒是挺说书说过,诗仙李白、唐后主李煜、两宋李清照。可以说他们都是生活一个由盛到衰的时代。李白经历安史之乱马嵬之变,李煜经历南唐国破天堂地狱,李清照经历汴京城破北宋变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