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
字体: 16 + -

第131章 二十年前 长久之计

    mon mar 30 01:30:38 cst 2015

    东宫太子赵昚打了一个哈欠看着还站在自己身边东宫总管赵安福说:“安福,你没有去休息吗?”

    赵安福摸了摸一下自己有些酸痛的腰笑着说:“主子,你都还没有休息。这不还早着嘛!”

    赵昚笑着摇了摇头看着地上的黯淡的月光说:“今天是残月还是新月呢?这月亮今晚起来的倒是挺早的,安福你说呢?”

    赵安福忙着给赵昚捶捶肩膀说:“主子,今天是残月。不过新月倒是也可能只有两三天的事了。不过主子,奴才觉得新月和残月只是我们的心态问题。您不是喜欢苏东坡老学士的诗词吗?主子,我们又何必对月伤怀呢?”

    赵昚摇了摇头说:“看来李广才这几天是要忙一阵子了。本王也不希望他不情愿的帮助我,可能还在生本王的气。哎,本王只是把留守做他的客栈。”

    赵昚心中说:“安福是不可能知道了。可能他还因为我心中很是期待父皇的皇位呢?新月者,新友也;残月者,友之殇。”

    赵安福看了看一眼赵昚说:“主子,皇上不是给李大人的升职诏书还在您这里吗?”

    赵昚微微一笑说:“哈哈哈!本宫不是想要他到东宫来做一下客。没有想到人家是真的很忙还是心中幽怨呢?你也知道本王可是到过留守府他家去找他,还等了三炷香的时间。我赵昚有什么错吗?”

    感到赵昚的怒气的赵安福微微打了一个寒颤,他知道他家的主子他的王爷他的太子是很少去等人的。曾经是等过秦桧,不过那都是皇上太信任秦桧了。

    对能够进金銮殿的文武百官来说,一个府尹能不能与他们同朝上殿,他们是不会关心的。作为曾经的开封府尹,宋人能够知道第一个就是包青天包拯,第二个就是他们的先皇宋真宗赵恒。这两个人有没有资格进金銮殿就不说了,至于其他历任府尹都被人们淡忘了吧。

    而赵昚可能会忽视的是李广才一家是看到天黑还在他家门口睡着的赵安福,至于李广才知不知道太子赵昚是不是去看过他,还等过他。这对李广才来说没有明升暗降让人心忧的。

    赵安福脑海中突然回忆起他在留守府喝的一杯奶茶,而他隐隐约约听到牛羊的叫声让他有些猜到李广才可能做好辞官的准备。

    赵安福没有想到是他这一念的想法也正是李广才想到的后路之一。不过赵安福没有告诉赵昚他自己的猜测。而在驿馆金国使节团只有乌也可塔还在临安,而其他人都被乌也可塔派到黄天荡去证实他在茶馆听到消息的真假了。

    有一个自称是东坡后人写了一首诗:

    浪淘沙黄天荡

    兀术北归,恐当归。

    一代巾帼红颜,岸上红玉鼓如雷,船内金将心似麻。

    追山逐海,满载归。

    黄天无路,心如焚。

    君问归期,四十八日始归去。

    乌也可塔初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说:“无知儒生,我大金四王爷其实恐当归者。”

    一个时节转身偷笑说:“大人,追山逐海,满载归与恐当归是不是有一点矛盾呢?”

    啪!乌也可塔拍了那人的脑袋一下说:“乖乖,恐当归,满载归。我大金四王爷怕宋人打劫吗?好像不怕吧!”

    那人后退了两步看着乌也可塔说:“大人,我们是不是要找宋皇理论一下呢?”

    乌也可塔点了点头说:“嗯,明天也是我与宋国太子赵昚约定的三日之期了。不知道那个宋国太子赵昚考虑的怎么。我可不介意多给他们一个难题,你回去休息吧!”

    清晨,宋高宗赵构听着御花园的鸟叫心中有些高兴,春风般的笑容一直持续到金銮殿。在向殿下一望发现没有李广才的身影却多了几个让他忧心,让他烦心的金国使节团的身影。

    宋高宗赵构像是没有看到乌也可塔等人说:“各位爱卿可有事上奏?”

    丞相沈该看了一眼太子赵昚说:“启奏皇上,杭州府尹一直空缺。臣请陛下三思。”

    赵昚狠狠的瞪了沈该一眼心中说:“这个沈老头是不是没有睡醒呢?”

    宋高宗疑惑的看着太子赵昚说:“太子,朕不是怕你去给李广才传旨了吗?杭州府尹一职空缺是怎么回事?”

    沈该听到宋高宗赵构说的一职不是他说的一直说:“陛下臣有本奏!”

    宋高宗赵构看了看内侍一眼,内侍将奏章递上。宋高宗赵构看了看一下沈该的奏章说:“哈哈哈!沈爱卿,昨日汴京。今朝临安,卿可知朕意?”

    沈该微微摇了摇头说:“吾皇圣意,臣不敢臆测!”

    不过很多忠臣良将心中不免有些感伤,今朝临安,难道我大宋只是临安吗?贪一时之安,为之临安者乎?文人的答案是心酸的。可是他们有人打不过金国,有人没有机会与金国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还有怕别人能够立功,自己只能望洋兴叹了。

    宋高宗赵构看着赵昚说:“皇儿!现在李广才在哪里?”

    司马常在低着头小声的说:“杭州留守府!”

    沈该无视赵昚的眼神大声说:“回禀皇上,户部员外郎好像知道。”

    宋高宗赵构轻声一笑说:“户部员外郎司马常在,你知道吗?”

    司马常在幽怨的看了一眼参知政事沈该说:“微臣出游时在留守府附近曾经见过。”

    宋高宗赵构微微皱了皱眉头说:“嗯,曾经见过?”

    司马常在的余光看到宋高宗赵构的不悦,他有些胆颤的说:“是两天前,微臣看见李大人带着家丁在市集购买家具。微臣也算与他相识一番,就上前寒暄一番。”

    司马常在心中有些羡慕的看着沈该,秦桧死了,沈该为参知政事,又这么快进左仆射、同平章事。

    尚书右仆射汤思退上前说:“回禀皇上,微臣愿往!”

    宋高宗赵构看了看汤思退和赵昚说:“太子,朕已经交代你与金国使节商议牛羊之事。关于杭州府尹一职,朕不想闲空太久,尚书汤卿愿往那就有劳了。”

    赵昚有些不悦看了看汤思退和沈该,他心中说:“与秦桧和万俟卨合作过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人吗?”

    赵昚低头回道说:“是父皇!”

    汤思退却笑着说:“谢陛下隆恩!微臣这就去办!”

    宋高宗赵构看了看其他人说:“众位爱卿可有其他事上奏?”

    乌也可塔上前一步笑着说:“不知道宋帝陛下可曾听过最近临安城大街小市流行的一首诗。好像那人自称苏东坡后人,听人说好像叫苏望东。”

    宋高宗赵构看了看文武百官说:“众卿可知何事?”

    文武百官都低着头,完颜宗弼追山逐海的事那可是宋高宗赵构心中的永远忘不去的伤痛和耻辱,虽然金兀术已经死了。可是如今金国使节团在大殿上谁敢提呢?

    宋高宗赵构愤怒的站起来说:“汤思退听旨,朕命你马上去办杭州府尹一职。杭州发生这么大事,朕居然不知,尔等可知罪!”

    文武百官惶恐的跪下说:“恳请皇上恕罪,臣等知罪!”

    宋高宗赵构冷哼一声说:“退朝!”

    宋高宗赵构看着乌也可塔先是惊喜后是失望的表情,他心中很是高兴。宋高宗赵构心中说:“哼,想让朕在朕的文武百官面前丢脸是吗?他们敢吗?自称苏东坡后人的苏望东之诗,朕岂会没有耳闻呢?”

    文武百官心中虽然有点冤,不过他们不得不佩服宋高宗赵构有些睿智了。有道是不能在自家人面前灭自己的威风。殿外左仆射沈该看着尚书右仆射汤思退说:“汤大人,你今天真会为皇上办事啊!”

    汤思退拍了一下沈该的肩膀说:“沈大人,你这不是说笑吗?我们这些老臣可不是要为陛下分忧,百姓解忧是不?”

    左仆射沈该点了点头说:“汤大人说的事啊!可是汤大人不觉得某人太积极了吗?”

    尚书右仆射汤思退摇了摇头说:“沈大人,沈家哥哥说笑了!打铁要趁早,这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难道沈大人觉得老祖宗说错了吗?”

    沈该摇了摇头说:“沈某岂敢说老祖宗说的话是错的呢?不过沈某家中有事就不打扰汤大人的好事了。”

    东宫,乌也可塔喝着西湖龙井茶看着太子赵昚说:“宋国太子,下官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下官还等着早日北归呢?”

    赵昚微微皱了皱眉头心中说:“北归,苏望东的诗不是说兀术北归吗?哼,你们又想从我大好江南带走什么呢?”

    赵昚和赵构不知道金帝完颜亮没有给南宋加岁币那是给李广才面子。不过乌也可塔要不要给宋高宗赵构和太子赵昚面子,那就看乌也可塔的心情了。

    战国七雄的关系,金宋夏何尝有不是一样的,谁都想着一统九州。

    乌也可塔看见皱着眉头的太子赵昚,他心中有些高兴说:“怎么堂堂大宋国太子殿下有些为难吗?”

    赵昚摇了摇头说:“哪里,哪里!本宫又岂会呢?宋金两国的邦交问题,这是一个长久之计。不知道乌也可塔大人你觉得呢?”

    乌也可塔点了点头说:“嗯,贵国太子殿下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可言。长久之计?”

    乌也可塔心中说:“你认为我们大金国很傻吗?现在你们可能很弱不会主动攻打我们大金。可是谁敢保证哪一天你们会打到黄河的对面。我们到时候找谁哭去。”

    长久之计,在太子赵昚和乌也可塔看来这不过都是宋金两国之间的缓兵之计和权宜之计吧。谁又会甘心让对方长久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