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
字体: 16 + -

第35章 乱世靖康 名将宗泽

    sun jul 13 08:05:52 cst 2014

    靖康元年(1126)初,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推荐下,朝廷召宗泽进京,出任台谏。宗泽一接招书,不顾六十八岁高龄,立即日夜兼程驰赴京师,抵京后即向钦宗“奏对三策”,力主抗金,反对求和,此后又多次上书陈述抗金主张。

    金兵第二次大举南下时,钦宗把宗泽派往战争前沿的磁州任知府。同年九月初,宗泽带了十几个老弱士兵,匆匆北上赴任。他一到磁州,就大力发动群从修缮城墙,疏浚护城河,招募士卒,组织义兵,施行兵民合一、边耕边战的办法,“应者云集”:又尽府库所有库银,还捐出自己的俸银,高价购买粮食数万斤,备足军粮。在宗泽的感召下,百姓纷纷“争献金谷”,支持抗金斗争。

    同年十月,金兵围攻北方门户真定,钦宗不派援兵,仅授宗泽一个“河北义兵总管”的空头衔,命他率部前往救援。真定陷落后,金兵分路南下,分遣数千骑兵进攻磁州。宗泽披甲操戈登城指挥战登城指挥战头斗,命士兵以神臂弩射之,粉碎金兵的攻势后,打开城门,乘势纵兵追击,斩敌数百,缴获大量战利品。这是宋军首次击败金兵,极大地鼓舞了河朔各地宋军的斗志。

    正在滹沱河一带担任防守任务的韩世忠被金兵数万追逼退入赵州城内。敌兵围城数重。城中兵少粮乏,军心不稳,有人主张弃城而遁。韩世忠传令下去,有敢言弃城者斩。当天夜里,天降大雪,韩世忠选精壮士卒三百人,悄悄出城,偷偷摸进金兵围城主帅营帐,杀死主帅,后偷袭金兵驻地,挑起金兵内部误相攻杀。一夜大战,金兵死伤过半,当得知主将被杀,看到遍地都是自家兄弟的尸体,流出的血把雪都染成了红色的,金兵无心再战,溃散退去。

    同年十一月,金兵分东西两路先后抵达开封,再次包围了宋都。钦宗任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命他们尽起河北兵马赴京勤王。

    十二月初,赵构传檄各地勤王军赴大名府集合。宗泽接到命令后,即率二千士兵从磁州出发,顶风冒雪,率先赶到大名,一见赵构便提出:“京师受困日久,入援之策不可缓”,要求尽快确定出师日期。赵构无意出师救援,对宗泽的建议置若罔闻,不久开封失陷。宗泽又一再要求出师救援,赵构只得拨出一部分军阶交宗泽,命他率先前往开德府。

    靖康元年冬,康王赵构到相州,于腊月初一日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刘浩为元帅府前军统制,赵构命他南趋濬州、滑州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自己则率领元帅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岳飞奉刘浩的命令,带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小队前往魏县李固渡进行侦察。忽与金兵遭遇。飞一马当先,冲杀过去,轻取敌将首级,宋骑随后掩杀,金兵逃窜。初次小战,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

    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不料被金军骑兵截断,前军兵力单薄,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这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转移,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

    靖康二年(1127)一月,宗泽率部队从大名向开德进发,一路上与金兵连打十三仗,屡战屡胜,进驻开德。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二月,宗泽率部继续向开封推进,击溃拦截的金兵,接连攻克南华、卫南、韦城,距开封已不远。这时,赵构却辗转后撤至东平、济州,拥兵观望,坐视宗泽孤军苦战。宗岳飞随军转战曹州,他挥动双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飞因功迁武翼郎。刘浩的二千兵马进驻广济军定陶县的柏林镇后,元帅府又命他改隶黄潜善,不再让宗泽指挥此军。这时黄潜善掌握着三万六千人马,却只知保存实力,按兵不动,使只有二万五千人的宗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泽率军与金兵浴血奋战,虽取得了一连串胜利,但毕竟兵力有限,难以打破金兵对开封的重重包围,队伍却也有不少损耗,难以伤及金军元气。

    四月,金军从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满载着金帛、珍宝北上,徽宗、钦宗二帝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都做了俘虏。北宋至此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是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高宗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加职延康殿学士。赵构虽起用了抗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

    时年二十五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数千言”,其略云: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六月十七日,宗泽到达开封,从整顿社会秩序、安定民心入手。他下令逮捕勾结金兵、为虎作伥者,就地正法,以清除金兵的内应;同时严禁盗窃,严惩奸商,采取限价政策;并发动群众疏通汴河、五丈河,使各地货物源源不断运到开封;同时恢复“税盐制”。由于宗泽理财有方,开封很快重现了商旅云集、货物充盈、物价平稳、人心安定的繁荣景象。

    与此同时,宗泽加紧重建开封防务。他发动群众修复楼橹,加固城墙,开浚濠河,修造守御之具。并把散在开封内外的宋军组织起来,与正规军协同作战。为了对付金国的骑兵,他制造了“决胜战车”一千两百辆。宗泽在加强城防的同时,极力扩大防守范围,在城郊选险要这地,建了二十四座坚固的堡垒,派兵数万驻防;沿黄河修筑纵横相联的连珠寨,分兵把守;同时把开封府濒河七十二里,平摊府属十六县负责防卫,令挖掘深阔各丈余的壕沟,沟外密植鹿砦,以防金国骑兵的冲击。这样,从开封至黄河南岸建立起纵深的防御体系,这是有宋以来开封最强固的防卫设施。

    宗泽治军严明,体恤将士,有功必赏,有才必举,对各路宋军一视同仁,流散在河朔各地的宋军残兵溃迅速团聚到宗泽的旗下,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将帅。岳飞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

    八月,岳飞渡河北上,投入当时“声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营中。张所知悉飞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便留他在“帐前使唤”。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高超武艺,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

    然而高宗、黄、汪等为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贬途。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等地的王彦、岳飞一军,也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

    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为集结金军所包围,因此谨慎出战。岳飞有些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

    岳飞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新乡县。金军误以为王彦、岳飞军是宋军主力,于是抽调各路人马,云集新乡,准备与宋军决战。王、岳军仅七千人,被金军围困,在突围中溃散了。飞与彦不和,自率部转战太行山区,其间曾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拔乌耶,刺死敌酋黑风大王,迫使金人暂时退却。

    李纲罢相后,东京开封府的留守宗泽就事实上成为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泽和北方的民间自发抗金武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收编了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泽委任王彦为“制置两河军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飞和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飞的违反军纪(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

    十二月初,金兵分三路南下,企图先攻占开封,进而一举推毁南宋王朝。宗泽调兵遣将驰援郑州、滑州,以分金兵来攻开封之势;然后在开封近郊设伏,诱敌深入,以歼灭来犯之敌。金军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汜水关。宗泽即派岳飞为踏白使,告诫他:“汝罪当死,吾释不问,今当为我立功。往视敌势,毋得轻斗!”

    宗泽让岳飞率领五百骑兵前往侦察。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凯旋后,即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

    建炎二年(1128)一月,粘罕率大队人马从郑州方面进袭开封,进至开封城西七里的板桥,完全进入了宗泽部署的伏击圈。埋伏的宋军同时出击,四面围攻,金兵溃不成军,宋军乘胜追击,收复了延津、胙城、河阴等地,一直追到滑州,并捣毁了滑州城西二十里的金兵囤积粮草辎重的营寨。

    二月,粘罕卷土重来,宗泽再次大败金兵于滑州,残余的金兵狼狈逃过黄河,从此不敢再向开封发动大规模进攻,确保了南宋王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