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帝国
字体: 16 + -

当垆卖酒篇

        最后还是卓文君主动开的口“咱们这样整天吃上顿没下顿的,也不是办法。八一小≥说≧网  w≤ww.81zw.com不如回我娘家去求情,叫老爹赞助一下”

    卓文君此言一出,犹如纤纤玉指拨动了司马相如心中的那根细弦。

    事实上,他等的就是卓文君这句话!

    有投资,就得有回报。

    现在,该是准备撒另一张大网的时候了!

    于是,司马相如假装委屈的变卖一切家当,换得一些盘缠,和卓文君一起上路了。

    当司马相如再次站在临邛街头,心中感慨多多。

    然而马上就有人给他俩传话来“你老爹都气晕了,抛出话来说不认你这女儿了,你还回来干吗”

    卓文君一愣: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当然有!

    本来好好的请你吃顿饭,没想到酒足饭饱后,竟连我的女儿也拐跑了…这就叫赔了女儿又折钱。

    钱是小事、女儿也是小事。

    可问题是活了几十年,头一回当傻瓜,被算计了还要替人家数钱。

    这张老脸以后还能出去见人吗?

    卓文君只有望家兴叹了。

    跑了大老远的路,看来是白回了?

    这时,司马相如打破一贯的沉默,自信地对卓文君道“既来了,就住下吧。别多虑,没过多久,包你老爹出来认咱俩了”

    司马相如不是在吹牛。

    这一切都在他和王吉的算计之中,没什么可意外的。

    既来都来了,就得打个漂亮翻身仗才回成都。

    不然之前那一切岂非都白做了?

    司马相如已想好了度过这个生命寒冬的办法。

    那就是:将全身的盘缠都拿出来,在临邛县城开一间酒吧,自力更生。

    当然,司马相如身上这点钱,想开大点的酒吧,那是不可能的。

    为节约成本,他们俩必须少雇几个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

    但事实上,司马相如就算有余钱,也不会多雇人帮忙。

    他已想好了:卓王孙不是死要面子吗?

    那就让临邛人看看他是怎么将老脸丢光的…酒吧开张,没鞭炮声,也没剪彩的掌声。

    一间陋房、几张桌椅、一对苦命夫妻,还有几个跑腿的,就这样不声不响地上市了。

    卓文君站柜台,负责收银,当垆卖酒;司马相如穿起犊鼻裤,自当小二,忙里忙外。

    一夜之间,临邛全县又震动了。

    活了大半辈子,总算是开了眼界。

    本县第一大富豪的女儿竟自开小酒吧,还当了女服务员。

    此事迅传遍偌大的县城,当然也传入了卓王孙的耳朵。

    用气人,已很难形容卓王孙此时的情绪了。

    用气死人,似也不恰当了。

    最恰当的词应是麻木。

    既然脸皮都被剥光了,还生什么气?

    天要下雨,女要受苦,就随她去吧。

    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

    从此,卓王孙杜门不出。

    然而他想图清静,有人却偏不让他清静。

    这些人,当然就是卓家的亲戚朋友。

    他们纷纷登门替卓文君求情来了。

    这些人千嘴万舌,说的却都是一样的道理“卓兄啊,你家才有一男两女,人也不算多吧?像您这种人家,钱财又算什么天大的事?建立和谐家庭,儿女幸福,才是您最该操心的啊。现在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已生米煮成熟饭,您就认了吧。再说了:司马相如人也不赖呀。曾经他可是跟随过皇帝和梁王,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物哪。他有才华横溢,现在穷,不过是一时之困啊。还有啊,人家毕竟是咱临邛县令的贵客,您也不能不给王吉大人的面子不是?您老还是歇歇气,将女儿大大方方迎回来,赠她财物,让她回成都老家好好过日子,也免得你老天天耳根不清静”

    卓王孙沉默不语。

    良久,他摇头叹了一口气,终于无奈认了。

    他是个生意人,懂得衡量双方的筹码。

    司马相如的才华和王吉的县令身份,就算是这两件筹码吧,终于让卓王孙妥协了。

    卓王孙唤女儿回来,一家人吃了一顿饭,然后宣布同意接纳司马相如为卓家女婿。

    同时又将家僮百人、钱百万缗,当作女儿的嫁妆,悉数补上…卓王孙一出手,又让临邛全县百姓开了眼界。

    司马相如摇身一变,一飞冲天啊!

    夫妻俩回到成都后,买房置田,成为富甲一方的暴户。

    干得好,不如娶得好。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汉朝有多少人一边在暗地里骂司马相如无耻,一边又在心里暗暗的梦想:有朝一天,如我也能像司马相如娶到一富家女,那该多好啊。

    如就只有这一个梦想,可以看出:你根本和司马相如就不是一个境界。

    人生境界,不应只看手段,重点要看目标。

    如目标正确,手段无须非议。

    钓到卓文君,只是司马相如的手段,而不是他的终结目标。

    他的人生理想就是:以物质为基础,渴望再次腾跃,游说天下,笑傲江湖!

    再说了,娶富家女,司马相如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汉朝之张耳,陈平,无不都是靠富家女实现了江湖构想。

    当然,这不仅是汉朝的特产,也不全是中国的特产。

    只能说:这是全人类的心理渴求。

    司马相如并未就娶得卓文君而沾沾自喜。

    他在等待,等待远方的呼唤!

    这个最高呼唤,无疑来自汉武大帝刘彻!

    刘彻除喜欢打猎,进行野外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外,还特喜欢文学。

    一个强健的国格,必须从一个强健的皇帝开始。

    一个强健的皇帝,必须从一个强健的身体开始。

    当然还不够,还必须有一个丰富的灵魂。

    文学,正是丰富刘彻灵魂,使之强健跳跃的那一道大餐。

    有一天,刘彻读书,恰好读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读着读着,刘彻不禁摇头叹道“哎,如此天才,朕竟然不与他生在同一时代”

    刘彻以为:司马相如是个死人,自己读的也是死人的文章。

    那时,侍奉刘彻读书的是一个叫杨得意的狗监。

    狗监即管理猎犬的官员。

    杨得意恰是司马相如的老乡。

    于是,刘彻话音刚落,杨得意就接道“陛下您所读的赋,正是臣的老乡司马相如写的,他还是个大活人呢”

    刘彻又惊又喜,当即说道“快替我将他召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司马相如,你个龟儿子是不是祖坟冒烟了啊?

    我想这应是全蜀地人最想对司马相如说的一句话。

    想想也是,前有卓文君私奔,后有皇帝召见。

    如不是祖坟冒烟,凭司马相如你那点德行受宠于老天?

    鬼都不信!

    不管怎么说,司马相如终于可重出江湖了。

    数数看,他憋在成都有多久了?

    忆往昔,梁孝王刘武礼待文人之景,似仍历历在目。

    啊,这时光,竟总能给人一种梦幻感。

    但愿此出成都,不再怀碎梦而归。

    司马相如西出成都,来到长安…美丽的长安城,我司马相如又回来了。

    曾经,这座城市给我带来的只是一个无味的郎官。

    现在,就让这不愉快的往事通通消失吧。

    人生就像翻书一样,翻过了阴霾和泪水,迎来的就是阳光和鲜花!

    此次,刘彻召见司马相如,效果不错,彼此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彻认为司马相如天才难得,值得欣赏。

    司马相如认为刘彻慧眼识珠,实属不易。

    于是,刘彻当即封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也愿意留下替刘彻写赋拍马…俩人就此好上了。

    回到前面,东方朔阻拦刘彻扩建上林苑,尽管劝诫不成,但捡到了一个太中太夫和百斤黄金。

    司马相如和东方朔并肩齐名,东方升官了,司马也不能落后呀!

    于是,时为郎官的司马相如也立即抓到一要点给刘彻上书。

    被司马相如抓住的要点就是:刘彻打猎总是不要命。

    司马相如为此做了一篇《谏游猎赋》。

    千言万语总结为一句话:皇帝,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太后,请您务必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拼命。

    毕竟跟野兽搏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司马相如的《谏游猎赋》,刘彻收到了,也认真读了。

    同时也点头认可建议不错。

    但与东方朔不同的是:没有封官,也不见赏赐。

    言语夸奖一番后,转头走人。

    之后,赋照读、猎照打。

    至于建议,你们爱提就提,朕爱理不理!

    本年,一个注定要名垂史册、将站在汉武帝时代的巅峰,引领世界的人登场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你没听说过张骞,就像一个欧洲人没听说过哥伦布,那是要被笑话的。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成固县人。

    当时,来自匈奴的投降者向汉朝透露了一极重要的讯息: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有一个月氏国,曾经很强大。

    冒顿之父头曼单于在位时曾将冒顿送去做人质,一代雄主冒顿弑父继位后,东降东胡、西服月氏。

    再后来,老上单于兽性大,击斩月氏王,并将其人头扭下来当酒壶。

    于是月氏人民逃亡,从此与匈奴人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如汉朝能与月氏取得联系,联合抗匈,肯定成功。

    这年,刘彻刚满18周岁。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立志将搞定匈奴为一生最大事业的皇帝听到此消息时,内心是多么激动。

    于是他当即决定从宫中挑选使者,替他联系月氏。

    在刘彻之前的中国,从没听说过有一个叫月氏的国家。

    若真如匈奴使者所说,路途遥远且不论,还要考虑到如绕过匈奴,越境而过。

    这么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工作,让谁来承担呢?

    就在这时,张骞站出来了!

    不是只要有人站出来,都能得到刘彻青睐。

    刘彻之所以看中张骞,是因对方有两个条件让人满意:先,张骞身份为郎,是皇帝身边的侍从,这种人用出去,皇帝信得过。

    其次,张骞身体强壮,智慧够用,为人诚信可靠。

    跑路,那是要费体力的;遇事,那是要靠智慧的;落难,那得讲点节气的。

    所以经全面考核,张骞胜出,代表大汉朝出使西域!

    一个伟大的皇帝,将一伟大的外交梦想,交付给了一个伟大的男人。

    张骞随身带着一个匈奴籍导游、一百来人的随从,一行人就这样出了…想通西域,必须从匈奴偷渡过去。

    一百多号人想从匈奴眼里偷渡过境,除非当匈奴人全眼瞎了!

    果然,就在张骞准备偷渡时,便被巡逻的匈奴人现了。

    匈奴巡逻兵将张骞押到了军臣单于面前。

    这位草原头号抢劫分子听说张骞想越境往西,都快笑掉牙了。

    他半认真地戏弄张骞道“你想得好美。如我匈奴派人出使南越,你们会放我们过去吗”

    答案是:当然不能放!

    既汉人都不能放匈奴通南越,那匈奴凭什么放张骞去通西域月氏国呢?

    于是军臣单于将张骞一行人扣押,全部软禁。

    老实说,军臣单于对张骞还是不错的。

    他没像其父老上单于那样凶残,动不动就将人头扭下来当酒壶或尿壶之类的。

    相反他还挺欣赏张骞这种明知草原有狼,偏向草原行的英雄主义精神。

    于是为拉拢张骞,给他配了个匈奴妻子。

    张骞只好纳了匈奴妻,呆在了大草原。

    这么一呆,就是十多年过去…建元4年(bc137),南越王赵佗去世,从任嚣在bc2o8年临死前将这片土地交给当时只是南海郡龙川县一个县令的赵佗至今,已过去了整整71年。

    这个时间长的让赵佗的儿子们都纷纷在赵佗之前离世。

    于是南越王只能交给赵佗之孙赵胡来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