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秘传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安平县的商场风云

    看到花婆婆出了客厅向大门走去,夫人静娘急切地问道:“老爷,你怎么就不答应田家的提亲呢?田家也不是一般人家,正好和我们家门当会对。你要多为我们家可儿想想啊!这一年多以来都没有媒婆登门提亲,再这样下去,可儿就真的嫁不出去了。那她以后可怎么办啊?!”说着就抬起手,用丝帕擦了擦微红的眼眶。

    邓永铭叹了一口气,用手揉了揉眉心,这才说道:“夫人莫急。我又怎么会不想让可儿嫁人呢,可是这件事没你想象得那么简单。我们家与田家虽然在绸缎生意上有些龃龉,可私下里也是多有往来,我对那田家大少爷也算是知之颇深。田家大少爷颇有几分做生意的天赋,平时也确实做了几单让人称道的生意,但人品却是极差。他要是去青楼妓馆,还可以说是年少风流。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据我所知他经常流连于妇人的闺房之中,让别人家妻离子散,前两年还因为被人家丈夫告到知县那里,闹得满城风雨,不知你还有没有印象?”

    “你这样一说,我倒是记起来了。”妇人静娘的神情有些犹疑起来,可一想到这是一年多来首次有人来提亲,还是希望能促成这桩婚事。“老爷,这年轻人做事不晓得轻重,荒唐起来也属正常,成亲以后慢慢就会好起来的。而且,可儿也不是会吃亏的性子,应该能治得住他。”

    “事情如果只是这些,我也不会这么为难。其实,田家来提亲,应该还包藏祸心。”

    “啊?不会吧!”夫人静娘用手掩着口,不由地惊呼出声。

    邓永铭沉重地点点头,陷入了回忆。“可能你平时也不大关注生意场上的事情。两年之前,青平县最大的绸缎庄有三家:何家为首、我们家次之、田家第三。三家的生意重叠,有些冲突也是在所难免。而且因为青平县背倚运河,又地处安陆府与青州府交界处,过路的客人繁多,绸缎的进出量很大,所以三家平日里也还算和谐。有一天,田家绸缎庄迎来了一个大主顾,声称是来自青州府的绸缎商,要以高出市场价两成的价格采购一大批绸缎。伙计不敢擅专,赶忙去禀报了何家家主。你也知道,何家家主做了几十年生意,也是个拔根眉毛比猴都精的人物,他与青州绸缎商攀谈起来并打听了一下对方的底细。这才知道,原来青州盐商巨富冯家大老爷要过八十大寿。他的几个儿子知道父亲年老多病,就合计着给父亲娶个小妾冲冲喜。藉由冲喜的机会,还能向外面夸夸富,顺便安定一下人心。于是,他们就找城里的绸缎商订购一大批最高等的红色织金绸缎。青州本地的这种绸缎存量不够,加上他们没有门路平时也都是来安陆府进货,所以那家绸缎商就找到了冯家绸缎庄。冯家家主一听还有这等好事,也是高兴。当然,他也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先稳住绸缎商,然后派了亲信家丁去青州打听了一下情况,得到的结果也确实如其所言。于是,青州绸缎商付了三成定金,二人就立了契约,约定二十天后何家要交付价值六万两的两千匹红色织金绸缎,否则就要五倍赔偿。何家动用关系,紧急派了家里的亲信去苏州取货。十数天后,何家人陆续带货顺利返回。何家家主满以为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大赚一笔,哪想到在约定日期的前一天晚上两个运河边存放货物的仓库突然起火,所有的绸缎付之一炬。第二天,青州绸缎商上门提货,得知事情原委后立刻翻脸,要求何家马上做出赔偿。何家是青平县巨富,家底肯定不止三十万两,可大部分的钱都是用在铺面、进货和在城外购买土地上,一时竟筹借不出足够的银两。二人闹到青平县李县令那里,何家家主本以为李县令会为当地商户进行调解,宽限几日让自己筹款赔付,谁知李县令竟以何家违约在先勒令他立刻按约赔偿。何家人焦头烂额,四处借债,当时也到我们家借了一些钱。这时候,何家独子在百花楼里借酒浇愁,与人争风吃醋时竟被人捅死,凶手至今未被缉拿归案。即使在多方打点之下,青平县令还是以江洋大盗流窜作案为由草草结案。何家家主灰心丧气之下,就将四间绸缎铺子和存货折价赔给了青州商人,然后变卖土地举家迁往扬州去了。”邓永铭说完之后,也是连连摇头、唏嘘不已。

    夫人静娘在旁边听得也是目瞪口呆,她没想到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在前两年竟然发生了这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因为很少出门,她平时就是去和几个熟悉的婆娘打打叶子牌,之前倒是听她们说起过何家举家搬走的事情,还以为是因为商人逐利。转念一想,奇怪地问道:“老爷,你说的这些和田家有什么关系?”

    邓永铭也是无奈于夫人的不敏感,似乎她全部的精明都用在了打牌上,只能直白地往下讲。“这一切乍看起来似乎与田家没什么关系,当时何家家主在离开前来我们家还账的时候也只是略微提及一些奇怪的地方。不过,现在我们拐回去再看看就知道了。青州绸缎商人在拿到何家商铺后并没有自己经营,而是很快转手卖给了田家。所以,田家从那时候起一跃成为了青平县最大的绸缎商,现在大有独霸青平绸缎生意的势头。而且,更让人奇怪的是,田家新商铺开业的时候,李县令破天荒地送了一块匾额,还当众说田家是“积善之家”。种种情况联系起来,可见当时的情况并不简单,李县令和田家的关系也不清不白。那个青州府的商人到底是谁?何家大少爷究竟是被谁杀害?李县令为什么不追查杀人凶手?在何家举家搬走之后,也就没人再追查下去了。当时,田家大少爷田华英已经接管了家里的生意。所以,这些事情有可能都是他授意让人做下的。现在田家主动来我们家提亲,我怀疑他是想吞并邓家的绸缎生意。到时候,无论田家能不能够得逞,可儿的处境都不会好过。”

    夫人静娘在旁边听着,心跳得越来越快。不经由丈夫嘴里说出来,她是完全想不到商场风云也是如此诡谲,于是忍不住用手抚着心口,有点结巴地说道:“老…爷,那我们……不答应田家的提亲……会不会出问题?他们……不会也用这些手段……对付咱们家吧?”此时,她已经觉得自己的舌头有点抽筋了,不像平时那么听使唤。

    邓永铭笑了笑,冲散了刚才令人压抑的气氛。“夫人放心,咱们家也不是没有跟脚的。再说了,田家当时做的事情太过于出格,也露出了不少马脚。现在青平县的商人都很警惕,他们不敢再随便兴风作浪了。只是那田华英实在不是可儿的良配,还是找个借口推了吧。”

    夫人静娘终于舒了一口气,也把注意力转移到女儿婚事方面,接着又是愁眉苦脸。“老爷,那你说可儿的婚事究竟该怎么办啊?再过两年,可儿就成老姑娘了,那就更嫁不出去了。”

    邓永铭沉吟了一会儿,仿佛是下定了决心。“实在不行就招个赘婿吧!不求他能有多大出息,只希望他能待可儿好就行。我们家也算是有些家底,缺不了他们嚼谷。”

    夫人静娘想了想,只能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心不在焉地继续绣着鸳鸯。可是那对鸳鸯似乎不在戏水,而是在仓皇地左顾右盼。

    夫妻二人准备推掉这门亲事,自然也就没必要再和女儿说。他们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这个决定,后面才发生了一连串的乱子。

    在邓永铭和夫人说话的时候,许安平已经从后门出了邓府,朝田府走去。他抬头看了看并不温暖的阳光,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原来藏在心底的那一丝温暖和绮念也消失了。于是,他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该想什么,只是无意识地走在街上,混在人群中,顺着人流的方向一直走。“你要出嫁了!怎么就要出嫁了呢?算了,这和我也没什么关系,还是去帮你看看你未来的夫婿是什么样的吧。”回过神来,许安平看了看自己所在的地方,转身加快脚步朝田府走去。他在田府不远处的一处茶楼的临窗处坐下,要了一壶菊花茶和一小碟蚕豆居高临下地望着田府大门。就这样,一等就是两个时辰。许安平一点也不着急,作为一名优秀的刺客,耐心是最基本的一种素质。时间临近申时末,街上已经见不到几个行人了,他还是慢慢地喝着茶,偶尔抬起头朝田府看看。当天色开始转暗的时候,一个公子哥带着三五个家丁从田府大门出来。许安平双目一缩,知道这个人可能就是田家大少爷了。仔细一看,竟然是前几天在街上想要“英雄救美”富家公子,暗想这个县城还是真是小,心里不自觉的还有高兴。他喊了一声:“伙计,结账。”

    “客官,三壶茶一叠蚕豆,一共三十五文钱。”茶楼的伙计殷勤的笑着。

    许安平掏出一钱碎银子丢给伙计,在等待找钱的间隙装作无意地说道:“哟!这是哪家公子哥?挺大的气派。天色都擦黑了,估计又是去百花楼喝花酒的。”

    茶楼的伙计也是个伶俐人儿,抬头往外面看了一眼,低着头笑着说:“客官,您这就不知道了吧。这人是田家大少爷,那可是我们青平县‘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呀!有个独特的喜好……”说着停下来看了看许安平,也不作声。

    许安平接过找回的零钱,又放了五文钱到伙计手里。伙计眼睛一眯,把手缩衣袖里,低声说道:“田家大少爷的口味可不一般,他不喜欢在百花楼里面喝花酒,而是喜欢去找良家少妇。他那几个家丁也不是好东西,专门给他诱引或者威逼良家妇人就范。尤其那个田小四,就是贴得最紧,跟条土狗似的那个,以前是街上的偷儿。自从认识了田大少爷,更是坏到脚底流脓,现在眼睛恨不得长到头顶。”看来这个伙计是没少受田小四的气。

    说话间,田华英已经带着几个家丁走远。许安平从茶楼里走出来,慢腾腾地朝田华英的方向走去。过了一刻钟,许安平远远地看到田华英和家丁走进了一户小四合院。他绕到院子的后面,助跑几步一下就跃上了低矮的院墙,然后跳到院内。许安平紧贴着房间墙壁,慢慢朝前面挪动。走到拐弯处,他掏出一把用剪刀磨制的飞刀,把刀锋伸出墙外,看到几个家丁正在围着一个男人。这时,房间里突然传出来几声女子的尖叫和随之而来的哭骂。“你怎么来了?啊!你这个畜生,不要碰我!相公,快来救救我啊!”“小美人,爷今晚过来疼疼你!嘿嘿嘿,你越挣扎,爷越是兴奋,快乖乖地过来让爷疼疼。”这些话传出来的时候,还伴随着布帛的撕裂声。确认是田华英在里面作恶之后,许安平就转身准备离去,虽然那家男人挨打时发出的嚎叫声和女人的哭泣声让他犹豫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