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背锅王
字体: 16 + -

第二章 长安第一夜

    若说唐笑这些年读过些什么书,那可真没几本。陈寿的《三国志》,班固编撰的《汉书》,司马迁的《史记》,若是让他背默一段,那肯定抓瞎。难道真要让他来一段孙猴子大闹天宫,林黛玉葬花,武松怒杀西门庆?或者是杨过、黄蓉、小龙女,北乔峰、绿帽一灯?

    开什么玩笑!他要是敢讲这些,那肯定比一问三不知更悲惨。

    见唐笑闷着头不说话,萧太后倒也没逼着他回答。一旁的唐煜反倒有些不悦了,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怎么说也是个王爷,若大字不识几个非得被人笑话死。

    ‘知识改变命运’这可是唐氏先祖的祖训,也是天下士子的座右铭。如今天下富饶,寒门子弟都想着多读些书,想着改变命运,那些世家贵族更不用说了。早就听说这小子厌文喜武,练武都练傻了。此刻看他这副模样,莫非真的目不识丁?

    想到这里,唐煜放下手中的筷子问道:“无忧,你以前在家中可读过书?”

    听到如此鄙夷的语气,唐笑顿时没法忍了。他虽然读书不精、过目便忘,但也能偶拾佳句、出口成诗。作为一个伪文青,前世的那些唐诗宋词倒是记下不少,随便抄几首也能让你惊掉眼珠子,竟然敢说我没读过书!

    “皇叔,侄儿当然读过书!只是不知皇叔问的是哪些书?”

    闻言,唐煜一下子提起了兴趣,问道:“可读过经史?”

    唐笑点头,答道:“都有涉猎。”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后面几句是何?”

    “敏于事而慎于言……”唐笑抓耳挠腮,愣是没想起来,只好说道:“皇叔,我忘了。”

    “仁则荣,不仁则辱。其后者何?”

    唐笑彻底傻了,厚着脸皮笑道:“听着熟悉,一时记不清了。皇叔能不能再提醒两句?”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此刻,唐笑总算是想到些什么,也不管是否正确,张口便来:“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闻言,唐煜顿时乐了,笑骂道:“你这混小子,朕让你诵后面的句子,可没让你只诵最后一句。”

    唐笑不以为然,撇嘴说道:“侄儿这叫养其精华,明其意、知其理。”

    “你这叫诡辩,非君子所为。”

    “皇叔,侄儿又不想当什么君子,能识得几个大字侄儿便知足了。”

    所谓知儿莫若母,萧太后见儿子唐煜转动着手中的一串木珠,便知道他这是生气了。于是笑着敲了一下唐笑的脑袋,道:“你这混小子,休要胡言乱语。”

    “奶奶,孙儿知错了。”

    唐煜心中虽然有些气闷,但对这个侄儿愈加感兴趣了。心中想着,我们唐氏子孙哪一个不是从小就学君子之道,你这混小子也不能例外。

    于是,唐煜转过头,问道:“君子不器,何解?”

    “这个我知道,休想拿老子当枪使!”

    看到唐煜脸色难看,唐笑懊悔不已。一时激动说话说秃噜了,当着皇帝的面自称老子,可真是老寿星上吊啊!

    “那个……皇叔。”唐笑转着眼珠子,着急地解释道:“侄儿不是那个意思,侄儿的意思是……是……”

    唐笑憋着脑袋是了半天,也没是出个所以然来。一旁的唐煜瞧他这副模样,又气又笑。不过唐煜倒是有些欣慰,这个侄儿并不像传言中那般不堪,自幼习武难免染上一些江湖气,根本不像是愚笨之人。读书不精就不精吧,难道还指望他能去考状元?如今他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以后多加管教约束便好。

    萧太后在一旁看着,此刻见孙儿为难,皇帝儿子不松口,便帮腔道:“煜儿,无忧有这般见解也算不错了,明日将他送到文渊阁请房先生多费心一些,总会好的。”

    “母后放心,朕一定让房先生多关照这混小子。”

    闻言,唐笑顿时觉得刚出虎口又入狼窝,可怜兮兮地问道:“能不能不去?”

    “不行!”

    看着奶奶严肃的表情,唐笑欲哭无泪。

    夜已经很深了,萧太后问了些唐笑的喜好,以及这些年的趣闻,便叮嘱他往后多来看看她这个老太婆。尽管问了这么多,但是关于唐笑父母的死却绝口不提。或许是怕孙儿伤心,又或许是怕自己伤怀,总之这一夜的谈话并没有那么多伤感的气氛。

    亥时过半,萧太后显得有些困乏,便让人送唐笑出宫。尽管她想留孙儿在永安殿住一宿,却不得不顾忌宫中的规矩,颇感无奈。

    唐笑跟着唐煜一起离开,一路无语。到了太极宫前,眼看就要分别,唐笑犹豫片刻却还是将心中困扰说了出来。

    “皇叔,我父王和母妃的死,可有头绪?”

    闻言,唐煜驻足回头,表情明显僵了一下。他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唐笑的肩膀,叹道:“无忧,你父王和母妃的死,朕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你要相信朕,你的父王也是朕的兄长,朕绝不会让他死的不明不白。”

    唐笑深深看了唐煜一眼,跪在雪地里三叩首,然后起身离去。无多言语,就如此踏雪离去。

    太极宫距离朱雀门足有六七里,出了宫门已经快到子时。有马车早已等候在宫门外,见唐笑出来,马车上下来一个黑衣少年,立于车旁。

    “属下拜见小王爷。”

    “莫要多礼,上车说。”

    两人先后上了马车,没过多久,马车便消失在浓浓夜色之中。

    “属下无能,辜负了小王爷的期望。”

    “星尘,快快起来。你们查不到便是无能,那本王岂不是无能到家了。”

    “小王爷,我……”

    “别再说了,王府失火之事先暂且放下,让大家全都来长安城。本王初到帝都,很多事情都需要人手。我父王的事有陛下去查,你们先在城外找地方落脚。”

    “小王爷,王府需不需要安排些人手?”

    “沈星尘,你是不是傻啊!这里可是长安城,本王的皇叔是皇帝,本王的奶奶是太后,你觉得他们为本王安排的住处会不安全?”

    黑衣少年沈星尘垂着脑袋,一脸生无可恋。这样愚蠢的问题,他绝不会问第二遍。

    “星尘,咱们的人如今来了多少?”

    听到询问,沈星尘赶忙拿出一个小册子,递了过去:“小王爷,咱们唐门的人来了十个,主要任务是沿途护送那些工匠。小王爷这些年养的工匠们倒是全来了,同家眷一起足足有三百多人,如今全都分散在长安城外的几个村庄。”

    看着小册子上的记录,唐笑皱了皱眉头。他这些年养的这些工匠可全都是宝贝,得快点弄到一个农庄,最好是依山傍水的。无论是农庄还是重新建设,这些都需要银子。离开荆州封地,他如今可是穷的叮当响,得想办法搞些银子。

    “银子啊银子……”

    嘴里念叨着银子,这时间竟过得奇快。安乐王府就在眼前,那块金字牌匾显得很气派,是皇叔亲笔所书。灯笼的微光之中,崭新的大门一抹的赤红,阶下两旁石鼓打磨雕刻的极好。青砖琉璃瓦,一看便有些年头了,不过被人精心打扫修整过。

    这座安乐王府从十四年前就空下来了,一直闲置至今。若不是萧太后一道懿旨将唐笑接回来,这么一座位置极好的宅子不知道将会落在谁的头上。

    大门口有人候着,是老太监王大海的外甥,名叫李二锤。这李二锤的长相倒是和他的名字如出一辙,站在那里活脱脱一只金刚大猩猩。唐笑以前听王大海提起过他的这个外甥,说长相憨厚、待人实诚。如今总算见到真人了,唐笑只觉得滚滚天雷东边响,劈完南边劈北边。

    这哪里是憨厚啊!这长相要是算憨厚,那我岂不是玉树临风赛潘安了?

    唐笑一阵腹诽,果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以后出门带着这么一个人,自己立刻高富帅,忒舒心。

    打量着眼前的李二锤,以前对自己憨厚长相极度不自信的唐笑,瞬间自信感爆棚。那副笑眯眯的样子,让一旁的李二锤一阵心惊胆战,不由自主捂住菊花。

    菊花残,满身伤……

    还好唐笑不知道李二锤的想法,否则李二锤就真的要变成锤子了。

    “你就是王大爷的外甥李二锤?”

    听到王爷问话,李二锤赶忙点点头。早在十天前他接到舅舅的来信,让他来安乐王府当差,也算对他死去的娘有个交代。

    “王爷,舅舅让我一直在此等着您。”

    “听说你对长安城很熟悉?”

    “草民这些年在城中混口饭吃,还算熟悉。”

    “王大爷年纪大了,这府上的事情以后你得多帮他分担。你是王大爷的外甥,也算是自己人了,本王自然不会亏待你。”

    “谢王爷赏识,我一定好好干。”

    唐笑点了点头,对这个二锤还是相当满意。人看着傻,却并不傻,还透着几分精明。这样的人用着最放心,也适合自己扮猪吃虎的风格。

    “你这些天将长安城中的权贵世家、纨绔公子调查清楚,做一份详细的名单给我。记住,越详细越好。”

    一路车马劳顿,又在宫中呆到半夜。刚一进屋,唐笑便觉得困意袭来,连连打着哈欠。明亮的玻璃窗外,隐约可见枝头的积雪。屋内虽有炭火,却还是觉得冷。这长安城比荆州冷多了,看来得在屋中盘一个土炕,免得不小心煤气中毒。

    将窗户留出一道缝隙,唐笑便钻进厚厚的棉被中。来到长安城的第一个夜晚,是这一个月来睡得最安稳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