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背锅王
字体: 16 + -

第一章 雪满长安道

    大夏历宣仁十四年,十月朔日,送寒衣。士庶皆出城飨坟,宗室车马皆往攒宫行朝陵礼。

    辰时刚过,一场雨让整个长安城又添了几分悲戚。不到两个时辰,冷雨渐渐变成晶白的雪花漫天飘舞。对于长安城的百姓而言,这是一个好兆头。

    傍晚,一辆马车压雪而来,车夫身上的蓑衣满是落雪。这辆再寻常不过的马车混在那些归城的车马中,一点也不起眼,若非马车上有皇族宗室的标志,任何人都不会多看一眼。

    长安城明德门前,一名腰挎长刀的黑衣小将牵马而立,身后十余名侍卫整齐地站成两排,手中长枪寒光闪烁。进城的人们知道这是皇宫的侍卫,皆绕道而行。

    小将远远看见马车驰来,上前几步拦住去路。马车停在路边,车帘掀开,跳下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这少年身材魁梧,面相憨厚,一身孝服白的晃眼。

    小将赶忙上前,行礼道:“末将程昭,奉陛下之命,特在此迎小王爷进宫。”

    少年不耐地挥了挥手,眼睛却盯着程远身后的黑马,赞叹道:“程将军真是幸运,竟能得到如此宝驹!”

    此刻,少年双眼放光地围着马转,程昭见状一阵心悸。这匹乌云踏雪可是西域进贡的绝世宝驹,整个天下也找不出十匹。三年前祖父大寿,陛下将此宝驹送给祖父,前些天在成年礼上祖父才将这匹宝驹赠给自己。

    见少年欲要上马,程昭赶忙拦下,尴尬地笑道:“小王爷,这匹马性子烈,这下雪天路面湿滑,小王爷万一摔着末将可担待不起。陛下和太后还在宫中等着您呢,您看……”

    少年脸上闪过一抹不悦,摸了摸马头,道:“程将军莫非是在小瞧本王?本王四岁习武,十岁弓马娴熟,你说本王会摔着?”

    程昭赶忙迎着笑脸哈腰道:“小王爷勇武,自然不会摔着。末将只是担心陛下和太后等得着急,还请小王爷上车速随末将进宫。”

    “程将军说得对,不能让奶奶和皇叔等着。”说着,少年扶着马鞍一跃跳上马背,黑马一声嘶鸣前蹄跃起,随之重重踩在雪地上。

    “小王爷,这马……我……”

    不等程昭开口,少年在马上拱手道:“多谢程将军点醒我,奶奶和皇叔等了我一天肯定着急了,我得立刻进宫。也多谢程兄赠宝驹相助,改日我唐笑必有重谢。”

    看着骑马而去的唐笑,程昭欲哭无泪,嘴角直抽抽:我什么时候说过赠马了?强盗!不行,一定得想个办法要回踏雪,实在不行就去御前告他!

    看到身后侍卫偷笑,程昭正好找到了宣泄口,抬脚朝一名侍卫踹去,怒道:“还不快跟上!若跟丢了全给老子滚蛋!”

    马车旁边站着一名老太监和一个小丫鬟,两人见状赶忙低下头。自己家的这位小王爷自幼淘气,这些年在荆州就没消停过,更别说满怀一腔悲戚来到京城。看着纵马进城的小王爷,两个家仆低着头抹眼泪。

    天色渐暗,通往皇宫的大街上一马疾奔而过,行人纷纷避让,留下了一地纸钱。今天是寒衣节,祭祖送寒衣。再看马上之人一身孝衣,便暗骂两句不再追究。

    风雪如刀,马背上的唐笑忍着一刀刀剜心之痛,冷冷地看着不远处的宫墙。这红墙彩瓦和十四年前离开时一模一样,他没想过这辈子还能再看到。

    他叫唐笑,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个名字都伴随着他。十四年前他刚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这段红墙彩瓦,还有母亲的泪水和父亲的释然。唐笑的父亲安乐王本就无心争夺皇位,如今尘埃落定,便带着妻儿远赴荆州封地,从此远离朝堂。

    接下来的几年里,唐笑发现这个世界的历史在西晋之后全都变了个样子。没有了五胡乱华,没有了隋唐,却出现了这个大夏朝,建国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这个世界里,小麦早已普及,乘法口诀已诞生了三百多年,家家户户的窗户都是用玻璃做的,甚至有蔬菜大棚和高炉炼钢。朝廷的科举不仅要考文章诗赋,还要考数学之类的杂学,有很多科举无望的人会选择经商或参军。整个国家国力强盛,武风盛行。

    了解到这一切,唐笑瞬间郁闷了。他觉得和他一样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唐家先祖一定是一个理工男,完全没给他这个伪文青留一点发挥的余地。于是,他便让父亲请来师傅授之武艺,整日舞刀弄枪,希望有朝一日能带着心爱的姑娘仗剑天涯、锄强扶弱。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一切都在一个月前发生了剧变,让他始料未及。

    看着眼前漫天大雪之下的朱雀门,唐笑轻声道:“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父亲,无忧终究还是回来了。”

    朱雀门的守卫看到有人在宫门前策马,四五人拔刀而来,将唐笑围住。唐笑端坐马上,根本没有下马的意思。

    “小子,你胆子够肥啊!竟敢在皇宫前纵马!”

    唐笑看了一眼说话的守卫,慢悠悠道:“小爷我喜欢,你管得着吗?”

    “你!”说着便要挥刀去砍,却被另一个守卫拦下。

    “你傻啊,也不看看这匹马!这可是程统领的踏雪,你想想程统领今天出城干嘛去了?”

    闻言,守卫赶忙收起刀,战战兢兢站在一旁。

    “您,您可是安乐王?”

    唐笑扫了一眼几个守卫,没再为难他们:“本王不懂规矩,还望几位大哥多多包涵。”

    几人不过是朱雀门的守卫,听见唐笑喊他们大哥,连忙拱手说着不敢、不敢。此刻,程昭不知从哪弄来一匹马,也随后赶到了朱雀门前。看到守卫们将唐笑拦下,总算松了一口气。刚才他向那个小丫鬟询问这位小王爷的脾性,问的越多越觉得头皮发麻。看来从今往后,这长安城中又多了一位小魔王。

    程昭牵着马,一路小跑来到唐笑面前,讪讪笑道:“小王爷,您也不等等末将。末将这就领您入宫。”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有两个宫人掌灯在前,唐笑跟在程昭身后,不时看一眼周围的亭阁水榭。大雪中的这些建筑好像都是一个样子,朦朦胧胧一片白。

    穿过太极宫和西内苑用了半个多时辰,拐个弯就能看到远处大明宫的宫墙了。不过此时夜幕完全落下,沿着那一排灯笼没走多久,便看到永安殿前数名宫女迎雪等候。

    将唐笑送到了这里,程昭总算完成了使命。正要转身离开,却听到唐笑说道:“程兄,那匹马是叫踏雪吧?忘了告诉你,我已让人领走了,再次多谢程兄赠马之情。”

    闻言,程昭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滑倒。他斜着眼看了看唐笑,神色中闪过一抹愤懑。

    永安殿内烛火通明,看着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富丽堂皇。唐笑跟在一个宫女身后进入内殿,一眼便看到了主位上的两人,他的奶奶萧太后和皇叔唐煜。

    萧太后虽已年过七旬,却保养得极好,看上去只有六十出头的样子,一身青褐色凤纹襢衣,白发高梳,简单的插着两只凤钗。皇帝唐煜一身黑色龙纹常服,折上头巾,腰上是九环带,脚上蹬一双六合靴。

    看见宫女领着一身孝服的唐笑进来,萧太后顿时泪眼朦胧,拿手帕擦着眼泪,一阵哽咽。

    “孙儿唐笑给皇祖母磕头,见过皇叔。”

    唐笑分别向两人叩拜,不等起身便有一双手扶在他的手臂上。抬起头便看见了奶奶笑中含泪的脸,他赶忙起身扶住奶奶。

    萧太后轻轻地抚摸着唐笑的脸颊,一时悲从心涌:“乖孙儿,这些年你受苦了。来,随奶奶过来坐。”

    唐笑就这样被拉着坐在了萧太后身边,侧着脑袋偷偷打量着一旁的皇帝陛下,心中嘀咕道:这位皇叔倒是与父亲有六七分相似。

    “无忧,朕脸上可有东西?”唐煜笑着打趣道。

    偷瞄被抓,唐笑顿时尴尬了,摸着脑袋笑道:“无忧未曾见过皇叔,一时好奇多看两眼,还请皇叔勿怪。”

    “你这孩子,想看几眼就看几眼,皇叔又不是老虎,还能吃了你不成?”

    唐笑翻个白眼,低头小声道:“天子一怒血流漂橹,可比老虎厉害多了。”

    虽然声小,萧太后和唐煜却听得清楚。两人一个被逗得哈哈大笑,一个则是尴尬不已。还好暖房的洗澡水已烧好,有宫女前来禀报,否则唐笑还真得用上屎遁大法。

    躺在大澡池子里,不知不觉睡着了,等宫女进来叫醒他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了。等他换上干净的新衣服回到内殿,圆桌上已摆满了美食,奶奶和皇叔正坐着闲聊。

    “无忧,怎么不多睡一会儿?”萧太后温和地问道。

    唐笑看着满桌食物,肚子早已抗议了。听到奶奶问话,讪讪笑道:“不敢让奶奶和皇叔久等。”

    “你这孩子,早饿坏了吧?快过来坐。”说着,萧太后将一根鸡腿夹到一旁的碗里。

    唐笑也没客气,抓着鸡腿就往嘴里塞。他今年十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加上常年习武,仿佛吃再多也不够似的。

    没过多久,桌上的饭菜所剩无几,有一大半全都进了唐笑的肚子。萧太后基本没吃,笑呵呵地看着孙儿狼吞虎咽。早先听到从荆州传来的消息,说这个孙儿不喜读书、练武成痴,有些傻。如今亲眼看到,觉得是个实诚的孩子,哪里像传闻那般不堪?如今这孩子父母罹难,她不顾朝臣反对也要接孙儿回到长安。以后在她身边,得让孙儿多读些书,免得让人笑话。

    想到这里,萧太后侧首问道:“无忧,这些年你都读过什么书?”

    闻言,唐笑嘴里的肉丸子‘吧嗒’一声掉进碗里,整个人瞬间不好了。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