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雪
字体: 16 + -

第35章 将军谋(二)

    秦兵中军大营内,一身黝黑战甲在身的一军之帅白野,侧目观书,一个高大身影静立一旁。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白野不明白丁一武那一言之意,转头侧目,直视其双目。

    丁一武面无奴意,双目内没有半分情绪流露,如老农。

    “太师之计为强秦,本帅皆以他行事。可事到如今,太师确定了变数。这变数应在那秦风身上。本帅如今只得退兵回营,那下一步又当如何?”

    白野说完,将目光重新放回手中竹卷上。

    太师掌秦国国器,诛灵。

    这一切安排都是依照太师计划行事,六国宫馆中发生一次事变,六国质子连夜出逃,得丁一武相救。再将六人送至此地,安排丁一武误闯九灵修炼洞府,以石碑下藏书为饵,让九灵毁去石碑锁龙风水局。

    那石洞内风水锁龙局,是秦太师无意间寻得。追根溯源之下,明显极有可能与一件国器有关。

    大禹得天下各地至宝,炼化九鼎,其中七鼎归大易所得。大易王朝将七鼎炼化成七器,赏赐各诸候以安天下民心,还有两鼎不知所踪。

    天下分七国,可这天下称王立国者何止七,只因七国有七件至宝。有得至宝者,可立国之根本。

    这天底下为寻另外两鼎下落者何其多,秦太师让丁一武说出一段往事,引起九灵贪念,更是让其传话,如果将来赵国国师以仙樽对付他,秦太师将挟国器诛灵,与之一战。

    可秦太师却失信了,只因他看到丁一武传回的云纹秦字玉佩秘信,并且还有秦风画像。他立刻让丁一武擒回秦风,不再理会那九灵,更是爽约失信。

    朝堂之争,就是文武之争。秦国朝堂上文弱武强,已经谈不上相争。身为掌权者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当今秦大王并非明雄才大略之主,他一心求安。只是一味关注民生发展,欲得上祖之能,让其余六国望而生畏,不敢对秦兴兵。

    武将当朝,文官势弱,秦王自然有削武之责。何况武人掌权,如果有变,那可是改朝换代的大事。

    七国发家历来都是靠刀兵,正统一说,因大易王朝败散而止。

    为此,文以不敌武,唯有再扶持武将,两虎相争之势。身为秦王,自然可以坐山观虎斗。

    可他忘了,能为一军之将者,看上去都是粗野汉子,更是不像文人士代夫那般工于心计,可哪个不懂这些弯弯肠子。

    在咸阳城里,三姓将军各成党宇,朝堂私下都是以敌对姿态相处,可谁人不是关上门就换上另一幅面孔。

    如此下去并非长久之计,当掌国器的秦太师找上三位将军之外的白野时,他犹豫片刻就答应了。

    另谋出路,咸阳太小,容不下第四位将门。

    与虎谋皮的下场,不会太好。

    白野为一军之帅,对校尉之职的丁一武以平辈相交,更是对他行动一事放任不管。只因他是秦太师派来的人。

    丁一武自然也明白白野所求,武人看似粗野鲁莽,能穿上一身活灵甲,能上朝堂的,哪一个不是心机深沉的老怪物。

    白野能为一军主帅,对赵出征。这自然是他已将全部身家都押在这一局上,不然三家独大的咸阳城里,抬头走十步就能遇到一个身穿战甲将帅,哪能轮到他。

    白野所求,是成为咸阳城里第四位将门。这是秦太师许诺他的,可当兵打仗的,哪一个不是贪心之辈。将脑袋挂在脖子上的买卖,不贪心些,都对不住自家爹娘,职权到了军将一级更是如此。

    国器,乃立国之根本。

    丁一武都眼热,何况赌上全家性命的白野。可在未见到国器之前,他们都是同一战线的朋友,至少都是听令于秦太师,这一点自然可以放心。

    对于突然出现的秦风,秦太师口中的变数,两人则都大感不满。

    丁一武对于将秦风送去咸阳一事,有所芥蒂。

    如果当初不是自己多事,违令一次,将秦风出现一事瞒下,不上报太师,也不会多出这些事。

    九灵上仙被赵国国师收走时,秦太师会挟诛灵而来,到时只会按照计划进行。

    如今黄龙起舞,地龙翻身,正是国器出现之兆。这一切原本都应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可如今他们必须停下。将秦风送回咸阳为首要军务,不得抗令。

    丁一武没有将秦太师的下一步命令告诉白野,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升起。

    当兵吃粮,是拿命在赌的买卖。命都敢赌,还有什么不敢赌的。

    咸阳十里赌坊,名传天下。

    “太师让白帅按兵不动,如今黄龙起舞,地龙翻身已止。正是国器显世之兆,静待太师至军中。”

    闻此言,白野脸上一喜。

    正如他所想,一个秦国少年,就让进行了大半年的计划停止,他不甘心。如果这样回咸阳,他将输得身无分文。

    出师伐赵,未得寸功,以何归秦。

    丁一武走到白野身旁,在他耳边轻语道:“可想出一计,如果事有败露,将所有起因都置于秦阳君。”

    白野听了先是一怔,而后咬牙点头。

    秦国以武立国,能为将帅者,心智谋略皆是大才。唯独对诡计嫁祸一事不耻为之,武人自当有武人的骨气,正如文人自当有其志气。

    可听到丁一武如此说话,世代为军的白野,这一刻竟然同意。

    在父辈军伍之中,没有丁一武这样的人,军功爵位,皆是一刀一箭冲阵杀敌得来。

    可如今却变了,丁一武敢说,白野敢听,竟然还同意了。

    一想到自己所处位置,如今处境,那咸阳城里三姓将门。出征之前一切所经历的,白野只是片刻后就同意。

    世道变了,人心自然也会变。

    “黄龙起舞,地龙翻身,再加上诸多征兆。想必不少能都断定长河有异,秦国举兵犯赵,却驻兵静守同样也会给有心人带来猜想。禹帝九鼎,唯七器,还有两鼎不知所踪,这一切都会让天下人注意。

    丁某与九灵上仙相处两月有余,又见那少年竟然懂得上古之字。他与九灵虽交流很少,可丁某还是明白,那少年不同寻常之处。

    丁某带回其体魄,却招来一个和尚,这和尚在山洞之中能张嘴佛光满天,梵音入耳,同样非常人。

    在咸阳,丁某可是听过禅门行僧一说。”

    白野点头,他同样听过,可如今他们力量有限,根本无法左右天下大势。

    “和尚是否是禅门行僧,暂且不论,可黄龙起舞定与他有关,这点丁某敢以身家性命担保。

    他既然同样是为那具失魂少年体魄而来,不如我们顺水推舟,让秦阳君助其唤魂。在将他们擒下,让他们帮忙找出长河禹鼎。

    如果失败,自然将所有过错推进秦阳君身上,他违抗军令在先,这官司打到咸阳都不怕。

    如果成功,他们凡胎肉体,又如何挡得了我大秦连珠强弩。”

    丁一武如同在读书念经,一字一句,不带半分感情色彩。

    白野听完,思索片刻后点头,木纳如同老僧。

    他们两人心中都明白一个道理,这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秦太师,真正的幕后人。

    当他们两人将所有的前因后果在心里推衍一番后,两人都将目光放在纬账上,那后面就是秦风身体。

    秦风身体盘膝在地,呼吸如常,如一老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