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联邦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英日互助条约

1895年12月26日,在英日联盟商谈进行如火如荼时,查尔斯·路易斯向英国政府提议,于明年在伦敦邀请和召集各国,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来讨论此次中日战争和英日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确立专门的国际法规加以限制,并设立一个永久的国际仲裁法庭。

    1895年12月28日,英国政府在经过商讨后,同意了查尔斯·路易斯的提议,向欧、亚及美各独立国家发出邀请,于1896年下半年在与伦敦召开一次国际会议。

    各国在得到消息后,在吃惊之余,更多的是对英国的和平倡议感到不解,毕竟哪怕英国的确希望世界和平,但那也只能是在英国掌控下的和平。

    现今,英国在邀请了诸多国家的情况下,还能掌控会议的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但各国或威慑于英国展现的实力,或为了实现各自的外交目的,自然都没有表示拒绝。

    1896年1月24日,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伯爵和日本驻英大使青藏,在英国伦敦签订了《英日互助条约》,条约签订后立即生效,有效期为十年。

    《英日互助条约》主要内容,有:英日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1本在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若日1本方面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英国应予以经济的、政治的援助,而英国方面若也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日1本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互助。

    而且,英国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日1本海军应配合英国海军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

    1896年年2月7日,英日互助关系正式对外宣布。面对这个所谓的英日联盟,各国虽然有所准备,但在得到关于《英日互助条约》的内容后,各国不镇定了。

    其中以俄美两国反应最为激烈;德法中三国则以提议和遣责为主;意奥等国则是在得到英日两国联盟的准确消息后,发表声明表示它们对英日联盟关系的不予赞同,侵害各国在远东的利益。

    《英日互助条约》全文:

    一、英国在中国,日1本在朝鲜拥有特殊的利益,各自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英日双方为了保护以上的利益而和第三国开战的时候,另一国将保持中立。

    三、在上述情况下,如果在交战中,第三国和其他一国或数国结成同盟进行参战的话,交战国若为日1本,英国应给予日1本经济上的、政治上的援助;若交战国为英国,日1本应对英国提供军事援助,即协同互助;此外,媾和也将根据同盟国相互间的协议进行。

    四、日英两国不缔结有害于前记利益的其他条约。

    五、在危及两国利益的时候,要相互通报。

    六、条约的有效期为十年。另外,根据同时交换的公文,双方约定,英日两国海军平时要加强协作,在入坞修船、补给煤炭等方面相互提供方便;并且明确表示,在远东水域日本应配合英国,努力保持优于第三国的海军力量。

    可以说,这样的条约完全是将日1本与英国的远东战略绑在一起,难怪各国在闻讯后反应激烈,俄美两国更是强烈地反对英日联盟。

    在远东格局上,中国自中日之战战败后,它的远东三大国地位便被日本接手,与英国、俄国在远东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关于太平洋利益的诉求上,英国、俄国、美国和日本则为四大主要国。其中,英俄两国强,美日两国弱。而这也是美日两国关系,较之与其他两国更为友好的原因所在。

    而这一切,可以说因为查尔斯·路易斯都发生了改变。其中,俄国因为日1本对它在远东的利益诉求形成阻碍,以李鸿章遇刺为契机,继位俄皇不久的小年青尼古拉二世自然是借题发挥,采取强硬姿态对日本施压。

    而美国方面,自日1本在英日战争中不断失利,其对日1本的态度也越来越暧昧,毕竟美国此时也在寻求与英国的和解,打破与英国原有的僵硬关系。虽然因为查尔斯·路易斯这两年的举动,让不管是保守党政府,还是自由党政府都无睱他顾与美国关系的和解,因为他们不是忙于大选,就是忙于让自己的议案在议会上通过,哪怕是对于这场英日战争的具体情况,也大都交由海军作战部处理。

    而且,哪怕英国的态度不明朗,美国也要释放出想要和解的态度。

    至于日1本,其无疑是诸国最为被动的。日1本的海军力量在英日战争中几乎损失殆尽,此时的日1本对于俄美两国来说太弱了,弱得都不足以充当盟友,去抗衡别国。而日1本在中国夺取的利益,对它们来说却由如孩童抱金行于闹市。这对于日1本来说,如何不让它揪心与害怕。

    这时,英国愿意与它改善关系,并与其结盟,而日1本纵然知晓英国别有目的,又能如何?日1本现在的问题是,找到愿意与它一起分担来自俄美两国的压力,保证它有时间吞下,并消化从中国夺取来的利益的国家。

    而且,从条约内容来看,日1本似乎吃亏不少。但在现阶段来说,英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援助,比起军事援助来说,对日1本更为有利。自英日战争后,日1本国内,不管是执政者还是普通国民,对于拥有自己的潜艇部队,都有别样的执着。只要英国能在经济上提供援助,在政治方面缓解俄美两国对日诉诸武力的时间,只要日本发展出自己的潜艇,便可不惧俄美任何一国。毕竟,现在的潜艇虽然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但在近岸海防上依旧拥有现在的水面舰艇无可比拟的优势。

    甚至,日1本为了让自己与英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得到英国更多的援助,为此将大多数的黄金储备存在伦敦,其中有一半投资在英国国债,或提供伦敦存款银行借贷。

    英国对此自然是更加高兴,毕竟在这个波涛汹涌的1895年,英国无疑是获利最多的国家:日1本对英国的三百四十万英磅的赔款;英国在远东真正拥有了一个制衡俄中日三国的军事基地;英国也不用在像前世那样去迫压中国,中国便将一亿两白银,共计一千六百万英磅的贷款交于英国;英国与日1本结成互助条约,让英国在远东得以制衡俄国在中国的扩张,在太平洋上获利更多。

    此外,还有日1本对于英国造船厂的赊账的偿还,因为原先的“富士”号与“八岛”号战列舰,每一艘的价格都在千万日元左右,日1本的财政是负担不起的。而建造“富士”号和“八岛”号的英国造船厂看在日1本是接盘侠的份上,还有在中日战争中的节节胜利,便允许日1本先赊欠一艘战舰的欠款。

    况且,“富士”号和“八岛”号战列舰被太平洋潜水艇舰队击沉后,日1本自然又要向英国订购战舰,这一前一后,获利也是颇盛的。并且,更有各国向合作者潜水艇公司订购潜艇,或者购买潜艇的专利权,合作者潜水艇公司的收益,仅此便是以百万英磅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