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游击队
字体: 16 + -

3 上义村

来到了上义村,小三将那支驳壳枪,还有陈九给他的子弹都交给了沈芳。到了这里,他们就算安全了。而且小三不太喜欢这种驳壳枪。

    陈九心情很压抑,村子里看到的惨景让陈九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尤其是看到村子里死去的人中还有几岁的孩子的时候。这种怒火差点让陈九失去理智,还好,陈九来到上义村后就知道了,沈芳手下的游击队员一共仅有这十几个。

    陈九开始琢磨,怎么能帮沈芳多招些人来。

    二人就住在沈芳住的院子里。这间院子是上义村的村长的。上义村的村长名叫葛万里,他的儿子葛千里是沈芳这个游击队的副队长,小三这支驳壳枪就是葛千里原来用的。

    陈九找到沈芳,提出要帮沈芳多招些人。

    沈芳告诉了陈九游击队的实际情况。沈芳的能力,并不愁招不来人,但是武器不好弄。沈芳愁的是没有武器,找到人也没用。

    陈九给沈芳出了两个主意。第一个是陈九看到日本兵屠村,得出的感触。陈九建议沈芳让上义村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准备好逃难的行礼。平常派村民到村子周围放哨。一旦发现日本兵来了,所有村民一起撤退。撤退的速度要快,平常一定要反复练习。争取三五分钟,全村人都能撤走。第二个就是打冷枪。

    村子里仅有十几个游击队员,目前最适合他们的就是打冷枪。让游击队员们勤奋练习,枪法一定要准。争取二百米内一枪毙命。而且尽量不要暴露自己。如果有合适的环境,打死敌人后还要争取将敌人的武器捡回来。

    打冷枪的经验,陈九不在行。她大学学的是经济管理,是在香港读的大学,可没在特种部队的狙击手训练班。不过射击方面,陈九对小三有足够的信心。

    陈九看着沈芳,轻描淡写的说:“二百米的距离,小三打麻雀未必能打中,打人是一定没问题的。”

    沈芳有些不信。

    陈九微笑:“不信,借一发子弹。”

    沈芳站起身走出院子,没多一会儿喊来一个上义村的游击队员,手上还拿着这个游击队员的步枪:“仅能借给你们一发。”

    小三走过去,从沈芳手上接过这支步枪,抬头看了看天空。恰好有几只麻雀在天上飞过。小三迅速的拉了下枪栓,端起枪扣动扳机。整个速度快捷之极。一声枪响,一只麻雀落下来。

    沈芳和这个上义村的游击队员都惊讶之极,沈芳说:“好枪法。”

    小三将步枪递给了沈芳,沈芳接过来,微笑道:“小三,你什么时候能教教我们游击队的队员?”

    陈九走过来:“这个简单。给小三挑一支最好的步枪,再给他五十发子弹。这里地形你们比较熟,由你亲自带队,带小三去打冷枪。”

    沈芳说:“游击队子弹不多,五十发太多了。二十发吧。”

    陈九说:“行。”

    沈芳说:“走,我现在就带你们去。”

    沈芳没带小三接近鬼子的炮楼,因为那样的地方打死了鬼子不容易捡到武器。沈芳带着小三、陈九来到一条通向附近县城的公路上。在这里偶尔会有鬼子的巡逻队或是摩托车经过。

    三个人趴在公路边的山顶上,离公路足有二百米的距离。

    等了一整天,快到晚上的时候才等到一队伪军。伪军能有十几个人,排成一列在公路上走过。

    小三瞄准了走在旁边的伪军军官,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那名军官中弹倒地。剩下的伪军全都卧倒了。

    沈芳欣喜道:“太好了。”

    小三说:“咱们的子弹太少了。如果不是这里离县城太近,真相撂倒这队伪军。”

    沈芳说:“没关系,子弹咱们另想办法。”

    三个人悄悄的后退,伪军们虽然听到了枪声传来的方向,可是根本没找到人。

    沈芳、小三、陈九沿着另外一个方向下山,虽然等了一整天,但是打死了一名伪军的军官,三个人都很高兴。

    陈九对沈芳说:“咱们现在就是积小胜为大胜。多挑点神枪手,一发子弹打死一个敌人。用不上一个月就能消灭一二百个鬼子和伪军。”

    沈芳说:“可惜,小三这样的枪法,现在游击队里仅有他一个。”

    小三说:“可以慢慢练习,让游击队的队员每天练瞄准。瞄稻草、瞄树枝,只要是远距离的,瞄什么都可以。”

    沈芳说:“小三,你和陈九参加游击队吧?游击队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陈九笑道:“是需要小三这样的才人吧?我和小三不愿意参军,等给村里的村民们报了仇,我们就走。”

    沈芳说:“好吧,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聊。现在游击队缺少弹药,你们有什么建议么?”

    陈九想了想:“兆阳城正在打仗,我们不如去兆阳城。进城之后就算中央军不给我们补给,战场上打死了日本兵,我们把日本兵的武器捡起来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沈芳沉吟了片刻:“以现在的情况,鬼子四面围城,我们很难找到机会。何况凭我们现在的实力,人家也未必肯重视。”

    陈九抬起右手食指,来回摇晃着:“没必要重视。哪怕将我们分给一个班当帮手也可以。只要有机会上战场,就是借中央军的战壕打仗,捡我们自己的武器。人多了,伤亡过大,反到不易以后招兵。”

    沈芳说:“有道理。我们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就出发。”

    陈九问沈芳:“沈队长,你这个游击队是归谁领导的?”

    沈芳说:“我原本在国民革命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卫生队,为了响应党中央全民抗战的号召,我自己向上级申请,来兆阳城一带发展组织敌后武装。未经批准,是我找一个独立团的连长借了一支枪,私自离开卫生队来到上义村,组织了上义村游击队。目前,和上义村游击队有关的事情,我还没向党组织汇报。准备等游击队发展壮大以后,再向上级汇报。”

    陈九说:“原来是这样。这么说,这次我们去兆阳城,还有些不方便。万一那里有咱们别的部队,你遇见了不算逃兵么?”

    沈芳微微笑了笑:“没关系,就算见到了,我如实汇报我的事情,也顶多背上一个处分。反正游击队已经建立起来了,这叫先斩后奏。”

    陈九笑了笑,沈芳的性格跟幺妹冷月亭到是很像。不过换了幺妹,这时候恐怕早忘了向上级汇报,将这个游击队当成自己的武装了。

    守卫兆阳城的中央军有两个团。经过了几昼夜的激战,沈芳带着上义村游击队和小三、陈九来到兆阳城外时,日军对兆阳城的进攻暂时被打退了。

    他们恰好赶上了日本兵撤退的时候,十几个人挑了个空子,顺利的来到了兆阳城下。顺路还捡了几支中央军打扫战场时漏掉的步枪。清一色都是日本兵的三八式步枪,另外还有许多子弹。上义村游击队的队员高兴之极。

    其中一支三八式步枪,沈芳分配给了小三。

    沈芳站在城下,朝城墙上守卫的中央军喊话,说自己是八路军上义村游击队的,来这里协助中央军守城。过了一会儿,一位中央军的团长来到城墙上。

    城门缓缓的打开了,两队国民党兵冲出来守住了城门口两侧。沈芳带着上义村游击队的队员、小三、陈九进城后那些国民党兵立刻撤回来将城门关闭。

    沈芳带着大家走上城墙,来到那位中央军的团长面前。

    这个团长看上去挺年轻,二十几岁的样子,体格挺魁梧。见到了沈芳,年轻的团长微笑道:“欢迎你们。你们能在这种危难的时候来这兆阳城,这份情谊,我苏绍英永远不会忘记。”

    沈芳没见过苏绍英,但是她认识国民党的军装,知道站在面前的人是团长:“言重。守土卫国,人人有责。我是上义村游击队队长沈芳,我带来了十一个游击队的队员,还有两个朋友,加上我一共十四人。苏团长看看,安排给我们什么任务?”

    苏绍英说:“你们的部队全在北门,我这就派人送你们去北门。”

    陈九朝沈芳看了眼。看来沈芳这个处分是背定了。

    沈芳没想到这里真有八路军的部队。她自从组建上义村游击队,因为一直也没跟部队联系,消息其实本闭塞,对兆阳城的实际战况也不太了解。仅知道这里被日本兵围困了。她一个游击队一共二十几个人,哪儿敢来兆阳城。

    沈芳说:“好,那么有劳苏团长。”

    苏团长叫来一个士兵:“你带这些人去北门。”

    那名国民党兵立正道:“是。”

    陈九、小三跟着沈芳来到了兆阳城的北门。果然,守在这里的除了中央军,还有八路军。那名国民党兵对一个在城下站岗的八路军说:“上报你们的长官,说有上义村的游击队来兆阳城增援。”

    那名八路军挺诧异,很显然是揣了一肚子的怀疑走上城墙。没多一会儿一个穿着八路军军装,四十多岁的八路军军官跟着那名战士走下城墙:“哪位是上义村游击队队长?”

    沈芳立刻经历:“我是国民革命军一一五师独立团沈芳。”这里还有很多上义村游击队的队员,沈芳虽然跟陈九说了自己私自组建游击队的事情,但这件事上义村游击队的队员并不清楚。因此沈芳也没提自己原来是在卫生队的身份,索性在独立团后面将自己的身份略去了。

    那名八路军的军官朝沈芳看了眼,好奇道:“一一五师独立团?”

    沈芳说:“是的。具体的事情,现在还不方便向你汇报。我一共带来了十一个战士,还有两个是我的朋友。他们也是来协助我们守城的。”

    那名八路军的军官说:“好吧。你们都辛苦了。让你带来的人先去休息,现在鬼子已经退了,暂时还用不到你们。”

    沈芳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