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考举结束

    thu nov 03 00:42:30 cst 2016

    自第二轮考试结束后,考举也就基本完成了,因为十个名额基本都已经被内定了,所以最后的殿试也就是刘彻让他们以孝为中心写篇文章,然后就是宴请这些士子们,开了个大派对。刘彻喝了两杯酒就走了。

    几天以后殿试的结果就张贴出来了。这天晚上刘彻于是在画堂的正殿,设下宴席,招待这些他的臣子。除了刘彻自己外,其他人,人人面前都摆满了美酒佳肴。但,此时,即使是最贪吃的吃货的心思也完全不在酒菜之上。一个个全部伸长了脖子,看着刘彻,等着刘彻说话。每一个人都知道,此刻,太子找他们来是要做什么。简而易之,赏官,每一个人都屏息凝神,在心中思索着,自己能分到一个什么样的蛋糕。即使是素来以淡泊自居的颜异,此刻,手心里竟已全部是汗。主父偃则感觉自己的心脏砰砰砰的剧烈的跳动着。张汤更是大口大口的吞着口水。实在是,今天晚上的这次分封太重要了!毫不夸张的说,今天晚上的赏功,决定了日后各人的前途与命运。

    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詹事,在太子宫的地位大概相当于丞相的三公。剩下的如太子卫率,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中盾等大概就相当于朝廷的九卿,基本上太子可以推荐人选,再由天子任命,因为这些职位,按照制度和法令,享受一千石的待遇。余者什么谒者啊庶子啊,就是一些打酱油的底层官僚,基本上都是服务于上面的太子三卿九臣的臣僚。因此,汲黯从来没把心思放在那些职位上。他本身就是太子冼马了。

    现在,汲黯最想要的官职,毫无疑问就是太子家令!太子九卿中分量最重的一个!因为,按照制度,太子建宫之后享受与诸侯王一样的待遇。只不过诸侯王是裂土封国,而太子纯领食邑。即使只是比照今上潜邸之时的待遇,即将要划拨给太子的食邑也是关中十个县的食邑。而太子家令恰恰就是掌管这十个县的食邑收入和太子宫各项开支的臣子。一般来说,能为太子家令者,一旦太子登基,立刻就是九卿!这让汲黯如何不心动?如何不紧张?他抬头四顾,往昔的同僚们,亦是同样紧张的侧目注视着坐于上首的太子。太子宫九位佐官,秩比从六百石到一千石不等。这些佐官还各有副手辅佐,都是重要的位置。而且,论功行赏,也是其中应有之意,不然,下面的人谁还肯卖命?

    因此,权衡了一下,刘彻站起身来,朝着在坐诸臣一拜,道:“孤与列卿,相识于微末,特别是张汤、原涉、汲黯三卿,长久以来,悉心辅佐,指正孤之得失,请受孤一拜!”

    “不敢!”张汤、原涉、汲黯,三人连忙出列顿首拜道:“为家上效死,乃臣等的本份……”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一般而言,在闲暇的场合,汉室的太子可以被称呼为‘殿下’什么的,但是,在这样正式的场合或者朝仪之上,就必须按照古制,称为家上。

    刘彻从自己怀中摸出老爹给他盖了印的两张任命文书。

    他站起来,走到张汤面前,道:“赏功罚过,古之圣王遗德也,孤亦效之!”

    张汤连忙将额头贴在地面上,激动的等待着刘彻的赏赐。

    刘彻顿了顿,道:“卿数月以来夙兴夜寐,辅佐考举,筛选贤能,实孤之肱骨大臣也!孤特意为卿请了天子旨,升卿为廷尉刑曹令吏!刑曹令吏,掌天下刑狱,号为獬豸,望卿上任后,以中正平和之心,明辨是非忠奸。赏善罚恶,德主刑辅,此古圣贤之所望,卿其戒之!”

    说着,刘彻就将那封任命文书交给张汤。

    张汤接过,拿在手中,叩首道:“臣汤谨记家上教诲,不敢或忘!”

    他的身子却是忍不住的此刻颤抖了起来,眼睛更在这刹那湿润了。刑曹令吏秩比一千石,是廷尉衙门最有前途的职位,基本上,迄今为止的汉室廷尉有一半是刑曹令吏出身的。在去年,他曾在大街上看到刑曹令吏赵禹威风八面的乘车巡视,当时,羡慕不已,却不想此刻,他居然奇迹般的成为了刑曹令吏,成了那个他过去羡慕和憧憬的朝廷大臣!而且,秩比一下子就超过了他父亲在世之时的级别,一跃成了一千石级别的大臣。要知道,就算彻侯子弟,也不可能在二十岁不到之时,成为一千石的大臣。而从一个甚至连官身都没有的小吏到一千石大臣,他总共之用了四个月!

    “果然还是投效储君,收益巨大!”张汤此刻也不得不庆幸自己少年时审老鼠的举动,错非如此,他实在想不到,他怎么可能进入皇室的视线之中,那样就算再怎么有才华,也会被湮灭。

    刘彻继续前行,走到原涉身前,道:“卿不远千里,投效于孤,整理长安市井,安顿游侠,建立秩序,有功朝廷,孤亦为卿请了天子旨,其升卿为备盗贼都尉,执掌京畿捕盗之责,望卿继续勤勉王事,努力发奋,还长安百姓以太平!”

    “诺!”原涉重重的顿首拜道:“臣谨记之,愿为家上效死!”

    原涉接过任命文书,心中却是比张汤的感慨还要大。

    这两个官职虽然分量很重,但与太子九缭一比就无足轻重了。即使是太子九缭中最没分量的太子中盾,下面也管着十几二十个佐缭,更可安排和举荐同乡、同族、同学为佐缭,罗织势力。若是太子家令、率更令这些重要位置,更是让人眼红的肥差。尤其是太子家令,前任太子家令叫晁错,他在职之时,罗织了庞大的佐官集团,因此,他一上位,马上就能完全掌握内史衙门,如今迁为御史大夫,也是靠着他当家令时建立的班底来掌握大权。有了晁错这么一个榜样在,傻瓜都知道,太子家令的好处和前途到底有多么光明。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和汲黯无比紧张心情中,刘彻走到汲黯面前,道:“卿乃中正君子,自辅佐孤以来,拾遗补缺,进言劝诫,令孤受益匪浅!孤以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卿,孤之明镜也,望卿继续辅佐,直言敢谏,其令,卿为孤之家令,掌衣食起居!”

    “臣……”汲黯听着刘彻的话,本来以为,他会是跟张汤、原涉一般会被任命为某个衙门的属曹另吏。

    根本没有想到,太子居然一下子就没有任何预警的忽然任命他为家令,一时间,汲黯激动的有些说不话来了!

    耳畔只听到太子的声音继续说着:“家令责任重大,是以,卿就不要再兼外职了,专心辅佐孤,匡正孤之得失!”

    “诺!”汲黯重重叩首。

    师门长辈与家族长者的言语与期许,在此刻在他脑海中一一闪现。

    “长孺……太子家令,事关重大,我等黄老学能否继续显耀世间,就看你的了!”只是老师对他的慰勉之话。

    “振兴门楣,光宗耀祖,汲黯,你的责任重大!”只是祖母和母亲对他的教训。

    想着这些汲黯热泪盈眶,叩首道:“家上授臣以家令之责,臣必鞠躬尽瘁,为家上效死!”

    其他人,包括张汤,原涉,纷纷用着无比羡慕的眼神看着汲黯。尤其是张汤,在心中感慨了一声。看似他坐上了前途无量的刑曹令吏的职位,但,实际上,跟太子家令一比,别说实权的刑曹令吏,就是给个廷尉监,也不换啊!太子家令!自从晁错崛起后,这个太子属官就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成了张汤很久以前就觊觎的目标。

    “可惜了啊……”张汤在心中摇摇头。

    不过,也只是可惜而已。在太子九缭之中,还有着分量并不下于家令的职位。

    刘彻重新走到原涉和公孙贺身前,道:“孤请卿二人为孤太子宫之左右卫率,执掌宫禁,为孤羽翼!”

    为什么选择原涉为卫率?因为卫率其实就是缩小版的卫尉!执掌太子卫队和宫门安全,而且,这个职位属官挺多的,足够原涉拿来安插他的游侠小弟。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再过几个月,等局势稳定了,刘彻就会进行调整,开始为培养一支类似羽林卫的精锐卫队准备。公孙贺是平曲候公孙浑邪的儿子,将候之家。现在,手头没有知兵和懂的练兵的人,暂时给原涉占坑。

    “诺!”原涉和公孙贺深深一拜,他们虽然不知道刘彻心里的想法,但对这个职位他很满意,因为,卫率乃是太子九缭之一,这意味着,他们在太子面前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依然在核心圈子中。这就够了!这些日子以来,原涉与其他同僚相处之时,心中是非常害怕的。因为,其他的同僚,每一个都是满腹诗书,饱览群书的知识分子,就他一个大老粗,他一直提心吊胆,担心跟不上太子的脚步,被淘汰出局。这不奇怪,游侠们一直就有尊重和仰慕知识分子的传统,大多数游侠在知识分子面前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早年的大侠朱家,一生都尊崇知识分子。可惜,游侠们尊崇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们却没几个喜欢游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