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英雄传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重大发现(上)

    sat sep 10 09:48:22 cst 2016

    第十七章:重大发现(上)

    在这几个月的研究活动中,以史学家为首的一群专家们发现了虽然野人族不会用纸也更没有发明纸张的能力,但却保留了从秦代开始在竹简上记载历史的习惯,竹简不够的时候就会用劈的厚薄不一的木板、兽皮作为记载的载体,当然了,由于野人族的文字体系是建立在以秦代小篆为基础上的,特别是野人族族群中智者的数量极为有限,仅有的除了当族群的领导者以外,还兼职了史官、教师等其他职业,这直接导致了文字体系不完整,所以在不论是竹简还是木板、兽皮上的记载都叙述模糊,言语不详,说明的不甚详细,说白了就是只写了一个大概,细节上无从考证,导致从史学的角度来说,价值不大。

    但是,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野人首领在自己的石洞内拿出来一卷用兽皮严严实实包好,重达上百公斤的竹简书提供给前来研究的专家们观看,这部书的开头部分,用秦代小篆工整有力的写着四个大字,经过翻译,居然是《吕氏春秋》!而在经过碳14的化验确定了该书的年代确实是战国时期所著,此时专家们沸腾了,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当年《吕氏春秋》的原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可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发现,不说书中内容,就说这部竹简书本身的文物价值那简直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根据野人首领所言,这部竹简书是他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每传一代都要向后代说明这份竹简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定要妥善保管,从野人首领的这段话中,就可以作为这是原版《吕氏春秋》的佐证,不过野人首领还说,这部竹简书中藏着一个非常大的秘密,但具体是什么秘密,由于没有传下来,所以自己也不知道,也许秘密就藏在这竹简书之中,但奈何我们部族能力有限,着实破解不了,你们来了,这个事情兴许还有希望。

    众专家对野人首领的这一番话表示云里雾里,这《吕氏春秋》记载的乃是吕不韦在战国末期集兵家、法家、墨家、儒家等诸子百家并以道家为主要思想主持编纂的古散文,此书著成之时吕不韦将其手抄本悬挂于咸阳城城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当即赏千金,所谓一字千金即从此来。但关于其中的含义,现代早已有大量史学及文学界的相关人员进行过逐字逐句的解读,这里面能隐藏什么大秘密?不过不论如何,这也是一项重大发现,将《吕氏春秋》的竹简书用隔氧膜包起来妥善安置好后贴上“重要文物”四个大字的标签,在一众人的护送下将竹简书带出洞穴,放进停放在洞口调来专门用于运输重要文物及其它的直升机上带走。其它发现暂且不谈,这部《吕氏春秋》被直升机运走后一路转战送到了中国文物局下属中国文物研究所的手里。

    研究所里的工作人员得知有重要文物要运来,早已做好了迎接准备,到了地方又是在一群人的簇拥和护送下放进了研究室,跟随护送《吕氏春秋》的随行专家向研究所负责古文研究的一位名叫李赫培的专家将竹简书中隐藏有重大秘密的事情交代清楚,并说明了该竹简书的来由,告知研究中心一定要保护好、尽力研究,万一真的可以发现其中奥秘,说不定对于文物界,甚至是整个考古界来说都是震动性的成果。话不多说,言简意赅的说明了情况,护送的专家辞别了研究所的同行,坐上车走了不谈,李赫培转身一边向储存竹简书的研究室走着一边琢磨这套《吕氏春秋》能有什么弯弯绕,心说先去看个大概再说。在之后的几十天里,李赫培天天泡在研究室中对着竹简书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检查的非常仔细,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可是一无所获,除了在竹简本身,又在字迹上经过化验确定此书的确是战果末期的产物以外,再无其它有价值的发现。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李赫培对于没能有什么发现显得有些失落,也心说这可能只是一个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而已吧,并不能当真来安慰自己。这一天,还是细细的把竹简书仔细翻看了一边,仍然照旧,李赫培心想手头还有这么多其他的文物有待深入研究,不能在这个东西上耗费太长时间,便找来助手把竹简书放进研究室下面的地下重要文物保管室,出于对这卷竹简书的重视,李赫培和助手并没有把竹简书像拿来的时候那样卷成一筒筒的堆在一起,而是用一个专门保存或者说是展示竹简的器械将竹简书按照写作顺序每一章每一节的固定在这个两头是导轨,中间是辅助支撑杆的器械上,这样固定好,整个竹简书就处于一种向外竖直摊开的状态,不过李赫培虽然是入行几十年,老道严谨且学识渊博的专家,可他的助手却是个生瓜蛋子,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刚刚分到研究所还不到半年,以这件文物的重要性,李赫培若不是因为竹简书太重,需要找个劳力以及研究所的其他人都各有手头的工作要忙,也不会找一个助手来办,毕竟助手经验少,容易毛躁。

    有些事就是挺邪乎,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助手搞错了两章竹简,正确的应该是第一章背对着第二章,第二章背对着第三章,依次往下里类推,结果搞错之后,把它们字对字的固定在了导轨上,弄的好似相面一样,看到此景的李赫培当即对助手好一顿数落,再赶上最近研究一直无果,心中郁闷,正要继续发作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两章面对面的竹简的中间,居然又出现了一行行颜色绯红的字体!这些字飘飘然一般悬在两章竹简的中间,不偏不倚。这一下子,李赫培以及那名助手均看傻了眼,看过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文物,只听说过传说中有秦王八镜之首之称的秦王照骨镜可以凌空投射文字,没想到这竹简也具有此功能,这是用什么神奇手法所制?目前不得而知,李赫培走到近前用手摸了摸那悬在空中的红字,光线被自己的手挡住后,那一篇红字随即消失,而把手拿开,光线重新照射上,字体又如初悬在了原处。又惊又喜之下,李赫培换下了戴在脸上度数较低的老花镜,把只有在看非常重要的资料时才用的高倍花镜换上,开始看着红字所写内容,看了半天感觉是一些只言片语,不得其中真意,便和助手一起把每一张竹简全部正反相对,挂了起来,如此一来大量的红色字体同时浮现出来,就好似那激光投影一般。李赫培从头到尾开始阅读其中文字的意思,但毕竟字体为秦代小篆,阅读起来不对照着古文字典就想当场理解明白那是相当困难的,李赫培当即叫助手把这一发现通知了研究所的其他专家,让他们快来这里,就说有重大发现,一定要速来。助手飞也似的奔走相告,时间不大,研究所的各路人马把本来空间非常宽敞的地下存放室站了个满满当当,大家刚一来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这种书写及显示手法啧啧称奇,在李赫培的提醒下,这一群人就开始翻字典的翻字典,找古籍的找古籍,依然是逐字逐句的开始翻译这文中所传达的信息,几个助手则在一旁用笔记本认真的记着,这不翻译不要紧,等翻译到中间处的时候,结合前文一看,整个地下存放室的专家们都怔在了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