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乱
字体: 16 + -

第九十二章 黄巾兵为谁而战

    一顿饭,可能是掺杂着难嚼的决策,张瑜吃得不算很香,即便是自家娘亲的手艺。

    屋子里的温暖暂时融化不了他心中的疙瘩,填饱了生理上的饥饿,心中关于抉择的难题再一次吊起了他的胃口。

    三两句冷漠地拒绝了小玲儿外出游玩放纸鸢的撒娇,唤来了徐晃,匆忙道别离府去,孤骑去无影,二人练武去。

    勤能补拙,亦是找一事忙活,暂且搁置下心中的隔膜。

    小小树林里,午后暖阳,冷不丁的,张瑜刺出了柔弱无比的一剑,没有一点气势,娇弱地连女子都不如。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时候的张瑜心有所思,没有一点儿练武的状态,更别提眼尖的徐晃。

    犹豫了一会,徐晃还是开口相问,

    “公子,今日为何心不在焉?可是有难处,与晃一谈,属下必尽心竭力,为主分忧。”

    张瑜无有言语,像木头人一样,僵硬地收回手中的剑,手臂弯曲得很不正常,蓄力一会,再次刺出,依旧那般无力。

    徐晃凝眉,不是因自己受少主冷落而担忧,而是为张瑜的个人状态而担忧,很少见公子这般模样,难不成受了谁的欺负?想着,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娇小而令人发指的小阎王的英姿。

    真是难为少主了。

    徐晃摇头晃脑,以为自己已经想得透彻。

    忽嗅危险气息,回过神来,只见张瑜一剑袭来,弱不禁风,却令徐晃大为吃惊,非肉身上的惧怕,而是心理上的恐慌。

    少主通灵,可听人心,自己所思所想难道惹少主不快,才会引剑袭来?又惑是少主疑晃不忠,欲予某惩戒?

    一瞬间,徐晃的脑袋里跳出了各个无稽之谈,不过都是自己吓唬自己而已。

    他怎么会知道,是那不走心的迷糊少主沉溺于自己的思索,连练武之事,舞剑之习,早忘乎九宵云外,差点一剑伤了这位救过自己性命的猛将。

    徐晃慌乱地避开了这一剑,单膝下跪,抱拳为礼,声大如雷,却在颤抖,

    “徐晃不知因何惹少主动怒,属下死不足惜,然亦要死得明白,请少主告知徐晃何罪之有!”

    张瑜可被徐晃这番话惊醒回魂,怎么突然说起这样的话,直到看到自己手中长剑所指,才知自己闯事。

    自己举剑刺徐晃,若徐晃不是死忠,四下无人,深山老林,壮士少年,动起怒来,自己怕早已凉透了。

    连忙扔掉手中长剑,上前扶起那人,

    “徐将军,请起身来,方才无礼之举,只因瑜心不在焉,心有琐事。将军非但无罪,且有大恩于瑜,瑜断不是忘恩负义之徒!”

    “公子之言可真?”

    “吾可以黄天之名起誓!”

    张瑜真真慌了神了,好不容易得此良将,自己差点亲手毁掉这一份忠诚,实在不该。

    徐晃见公子慌乱神态,听之同情之辞,心中早有定论,安心下来,主不负忠,便是晃一生之愿。

    “晃信公子之言!只是。。。”

    “只是什么?”

    “公子有何烦心之事,能否说与晃听。兴许晃可为公子排忧解难。”

    徐晃有心,张瑜也不好拒绝,毕竟徐晃至少可以代表半数洛阳黄巾。

    再者,心中的问题憋久了实在不好受,找个人倾诉吐槽一番也未尝不可。

    于是张瑜踮起脚,凑上前去,谨慎而小声地把汉帝的计划道与徐晃听。

    听着听着,徐晃越觉不对,有点儿火气上头。

    等到张瑜把故事讲完,徐晃早已火冒三丈,气从口出,

    “亡国之君,何颜驱使我黄巾为其平乱,公子,勿忘已故天公遗言与期望!”

    说到底还是怪那个从未见过一面的挑起乱世的老爹,没事起什么义,挑什么乱世。

    这是张瑜听到徐晃的话之后,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句话。

    “可先父之意,亦为还天下清明,可如今天下大乱,亦不符其夙愿。”

    “那少主可是欲战?”

    徐晃难得强硬的反问,让张瑜有些无所适从,战与不战,自己还真没能有个定论。

    张瑜不答,徐晃见状,再一次毫无征兆地跪下,再发肺腑之言,

    “少主,你若要战,一声令下,城中城外,万千黄巾皆为少主之兵,扫平天下,席卷八荒,吾等定死战到底,无有二话,可若为那汉室而战,徐晃第一个不应。”

    “。。。”

    不是张瑜不想说话,而是实在说不出话来,既然徐晃都这样说了,更不要再提其他将领。

    躬身而下,想要扶起徐晃,又听徐晃再言,

    “公子,需谨记,吾等名为黄巾!”

    天公适时地响起雷鸣,聚起乌云,大片的雨云聚在天际,等着又一声雷声下令,准备着拼命地洗濯这片混乱的大地。

    黄巾么?就是黄巾吧。

    “瑜谨记,将军莫再跪,如此不起,可是要瑜陪将军同跪?”

    “徐晃不敢。”

    “那便还不快些起身来?”

    这个八尺大汉才缓缓站起身来,没有一丝卑微的气息,满是英雄的气概。

    这便是黄巾?这便是黄巾,吾亦是黄巾。

    “将军,可否带我去往四角的营地,瑜好久不见那些人了。”

    林间春风里,马蹄乱浅草。

    一骑两黄巾,洛阳四处寻。

    寻得牢固营寨几许,小而坚牢,默默地守护着洛阳,守护着洛阳里的黄巾和自己。

    寻得高耸哨楼数十,破而稳固,默默地注视着洛阳,监视着所有要到往洛阳的人。

    寻得黄巾兵卒千万,意气风发,训练从未停歇,岗哨从未失责,战斗的心从未泯灭。

    寻得将领渠帅几何,受宠若惊,忠诚从未削减,誓言从未忘却,黄巾的心从未离开。

    此皆黄巾也。

    雷声不断,终会引来雨水,春雨滂沱,风雨里,张瑜依然要求徐晃不要停歇,他想要看遍黄巾的全貌。

    雨不停下,马不停歇,身后已然跟了好几个将领,李乐,杨奉,韩忠,还有许多黄巾的头领,风雨中一路相随,不曾离去。

    雨滴滴答,嘈嘈切切,有些凌乱。

    给不了张瑜是否应该主动出战的答案。

    不过让他意外地得到了另外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