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绮台
字体: 16 + -

第八十二章驱逐鞑虏

“玉儿姑娘说得有理,末将这就严整队伍,立马杀向莱阳。” 姜楷拱手道,神态竟甚是严肃。

    葛明鉴忍不住笑出声来,戚玉莹也一改往日的忧伤,脸色变得舒展。姜楷立即率领大军开拔,经过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安营扎寨。

    次日,队伍行至距离莱阳城二十里处,遇到先期到达的于七,带来五百多人马。

    过不多时,沈迓亦带来四百多人马。队伍会合后,挖了壕沟,放置鹿角,扎下大营。附近村镇士绅听说攻打莱阳城,亦领家丁参战,这样又得到六百多人马。

    于七、沈迓及士绅们来到中军大帐,与姜楷等人商议攻城之事。

    “十一年前,孔有德登州叛乱,欠下累累血债。此次引鞑子入塞,罪上加罪。若能消灭这个大汉奸,则士民可雪心头之恨,大明幸矣!” 有个士绅愤然道。

    说起孔有德,众人均义愤填膺,纷纷咒骂不止。

    “孔有德作恶多端,人神共愤。不过这家伙有近四千人马,且很会带兵打仗。我军人马不到三千,且军士缺乏实战经验,要攻下莱阳城实是不易,各位可有何破城良策?”姜楷示意众人不要争论,大声说道。

    “我已派了十多个武艺高强的兄弟潜入城里,与董樵先生联络城中义士,在进攻时来个里应外合。”于七道。

    “多谢乐吾提前布下棋子!”姜楷拱手道:

    “既然有内应,我军不妨趁黑夜攻城,让清虏摸不清虚实。”葛明鉴道。

    “俺要打头阵,直冲至县衙,用大铁锥刺死孔有德,恭候各位进城。”沈迓大声说道。众人听罢,甚觉有趣,皆大笑。

    “消灭孔有德的四千军士几无可能,将其逐出城即可。”戚玉莹道:

    “适才各位说得皆大有道理,我打算今晚兵分三路攻城。东城和西城两路可多扎草人,敲锣打鼓,虚张声势。主力进攻南门,在内应的配合下,趁势杀入城中,逼迫清虏从北门退出。” 待众人平静下来,姜楷说道。

    “在清虏势大的情势下,如此安排确有可能出奇制胜。” 葛明鉴鼓掌道。

    众人皆无异议,又商议了细节,便分头准备攻城事宜。

    三更之时,天黑如墨。在莱阳城原县衙里,孔有德刚睡下不久,忽然被隆隆的炮声惊醒,又听到阵阵喊杀声,慌忙披衣下床。

    “王爷,明军大队人马攻城!”侍卫白云龙敲门进来,急急禀报道。

    “传令下去,集合所有战兵到城墙上防守,让辅兵整理财物,装在马车上,整装待发。”孔有德当即下令道。

    “尽管明军人马不详,可是战斗力甚差,实在是不足为虑,为何王爷要弃城?”白云龙惊问道。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送来密令,让本王放弃莱阳城,率军会师莱州,然后返回辽东。”孔有德道。

    安排妥当后,孔有德登上城墙,不由得惊惧交加。虽然天色甚暗,可是依稀能看到城下的人影,似是无边无际。战鼓声如同雷鸣,喊杀声惊天动地。明军时而向城墙上发射铳箭,时而发炮轰击。

    孔有德指挥清军还击,可是未等滚木礌石等物落地,明军即迅速撤退。如此反复数次,清军守城器械消耗甚大。孔有德遂派少数清兵监视,大队人马集中起来,放火焚烧房屋,从北门突围。

    南城门突然打开,董樵领五十多人出城迎接明军。于七、葛明鉴及沈迓率五百壮士当先冲进来,姜楷领大队人马随后进城。得知清军从北城撤退,姜楷即引军追杀。

    孔有德领军出城后,见明军追来,急令清兵列阵射箭,压住阵脚。姜楷见无法冲乱清军战阵,遂领兵撤回城内,孔有德立即率清军向莱州进发。

    各路清军在莱州汇合后,经直隶北归。清兵此次入塞,历时半年多,纵贯直隶、山东,向南打到海州,连克大明八十八城,收降六城,俘获人口三十六万,得数百万两金银,财物不可胜数。清军屠杀人口二百多万,所经城郭庐舍俱成废墟,给大明王朝造成致命的损失。

    却说姜楷领兵收复莱阳城后,扑灭城中大火,维持秩序,救助百姓,莱阳城很快安定下来。

    次日,于七、沈迓各领本部人马返回,百姓们忙为死难的亲人办理后事。

    葛明鉴、戚玉莹买来些纸钱、烧纸和祭品,披麻戴孝,随董樵来到莱阳城南的一个山岗上。戚建功的遗体被董樵葬在此处,并竖上了墓碑。

    葛明鉴、戚玉莹在碑前摆上祭品后,双双跪下磕头。戚玉莹扑到坟头上放声痛哭,哭声甚是凄切。葛明鉴垂泪不止,哭着点燃了烧纸、纸钱。董樵触景生情,想起死去的亲人,亦是悲痛不已。

    “多谢先生办理了我爹爹的后事!烦请先生领我到宋大人坟前磕个头。”过了良久,戚玉莹哭哑了嗓子,擦干眼泪,冲董樵磕头说道。

    董樵急忙扶起戚玉莹,暗赞她识大体、明事理,遂领二人来到宋应亨等义士坟前磕头。祭奠完亲人,董樵与葛明鉴、戚玉莹返回莱阳城。

    “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清虏主力虽已退回关内,可从海路攻占了成山卫的清虏赖着不走,居然还设立守备署。” 到府里客厅坐定后,董樵忧道。

    “我们赶快联络各路义勇,配合官军,收复成山卫。”葛明鉴着急道。

    “此次清虏入塞,把本已腐朽的大明王朝打得气息奄奄,再加上盗贼、流寇起事搅乱,官军自救不暇,哪能去收复山东最东端的成山卫?王绪五、阎禄超率领义士袭击清虏,只是小打小闹,成不了大事。” 董樵叹气道。

    “清虏占据成山卫,陆路可进,海路可退,确实是大明的心腹大患。”戚玉莹忧道。

    又过些时日,葛明鉴、戚玉莹扮成道士,悄悄潜回成山卫。趁黑夜来到葛家村,惊喜地发现葛昭杰一家尚好,没有受到清军伤害,急忙问了详情。

    “清虏五十艘战船从龙须岛海滩登陆,成山卫指挥使率军投降。清虏倒没有大肆杀掳,似有久据之意。”葛昭杰气愤地说道。

    葛明鉴担心连累叔叔婶婶,与戚玉莹连夜离开葛家村,向圣水观赶去。

    来到圣水观后,天色已大亮。二人进入太清宫,拜见了云霞散人。戚玉莹扑到云霞散人怀里,哭着讲了莱阳战事。

    “玉儿不要过于悲伤,戚家世代忠良,保国安民,你爹爹壮烈殉国,亦是死得其所。” 云霞散人安慰道,接着取出绿绮台,说道:“玉儿把琴带回莱阳,为你爹爹守制。成山卫虽被鞑子侵占,为师在圣水观甚是安全。”

    戚玉莹接过琴,流着泪向云霞散人磕头。

    “玉儿是个才貌双全的好姑娘,你可要好好对待玉儿。”云霞散人盯着葛明鉴,严厉地说道。

    “师父,戚叔叔把玉儿许配给我,这是我的福气,我要舍命保护好玉儿!”葛明鉴跪下磕头道。

    “玉儿,这把拂尘是防身利器,为师送给你。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云霞散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取出一把拂尘交给戚玉莹,关切地说道。

    戚玉莹接过拂尘,依依惜别云霞散人,与葛明鉴离开圣水观。

    二人来到莱阳后,姜楷已率军返回招远,城中秩序井然。在董樵的帮助下,在戚建功墓地附近村庄买了块地,建了三间正房,每人一间卧室,中间为客厅;在院子两边建了厢房,东厢房为厨房,西厢房放杂物。

    按当地风俗,父亲亡后,子女需在家守制三年,期间不能任官、应考、嫁娶等。因戚玉莹是女儿,再者正逢乱世,董樵建议守制一年,以尽孝道。

    每日,戚玉莹做饭洗衣,葛明鉴购物劈柴,空闲时读书习武,或与董樵等名士谈论时局,不觉时光匆匆而过。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