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绮台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 我岛

葛明鉴急忙从靴筒中拔出短剑,隐身在岗楼的黑影中。待倭寇走过来,迅速冲出来,捂住倭寇的嘴,把短剑插入其心窝。倭寇挣扎了数下,便没有了动静。

    葛明鉴把倭寇拖入黑影中,收起短剑,捡起倭刀,顺着楼梯爬上岗楼。只见桌上点着灯,一个倭寇正伏在桌上酣睡,还打着呼噜。葛明鉴挥刀用力砍去,差点砍掉倭寇的头颅,倭寇倒地身亡。

    见岗楼里再没倭寇,葛明鉴立即摘下墙上挂的两支铁炮。借着灯光,发现枪管里装着火药、铅子,火绳也装入扳机的龙头夹钳内。

    他背起两支铁炮,挎上装引药的锡壶和装铅子的皮盒,抓起两把倭刀,小心走下楼梯。来到大门口,卸下门栓,拉开了大门,只见葛锦正焦急地等在门外。

    “快叫大家进来!”葛明鉴低声吩咐道。

    葛锦点了点头,急忙转身离开,过不多时,他便与戚莹玉等赶过来。

    “玉儿,我已干掉站岗的两个倭寇,咱们快些到营房去!”葛明鉴低声道。

    戚莹玉看着葛明鉴,赞许地点了点头,立即带领少年们走进门内,关上大门,插上门栓。葛明鉴把铁炮、锡壶、皮盒交给少年背着,又让两个少年换上倭刀。戚莹玉指挥少年们排成鸳鸯阵,低声说了注意事宜。葛明鉴把短剑插入铁棍前端,率领少年们向前走去。

    且说董樵、王绪五率寨丁们出了树林,毫不费力地进入营地。原来倭寇吃喝到二更,个个酩酊大醉,东倒西歪地躺下睡觉。董樵没敢过多分兵,派出四十个寨丁进入两个房间,余者在外警戒。

    寨丁们撬开门后,进入房间找准目标,刀砍枪刺,杀死十多个人。不料有个倭寇正好翻身,寨丁挥刀砍在他的后背上。这个倭寇发出惨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平静。倭寇们慌忙抓起倭刀,衣衫不整地从各个房间跑出来。

    董樵、王绪五身先士卒,带领寨丁们攻了上去,杀死了十多个倭寇,余者掉头就跑。

    一阵螺号声传来,接着一声铳响,王绪五身旁的一个寨丁倒在地上。但见伊藤保久手举铁炮,率领三十多个倭寇列成蝴蝶阵,狂叫着向寨丁们杀来。先前冲出来的倭寇立即回身,列阵跟随冲杀。

    董樵大惊,急忙率领寨丁们迎战。可是倭寇甚是凶猛,再加上阵形严密,以寡敌众竟不落下风,还砍杀了十多个寨丁。

    葛明鉴听到前方传来铳声、喊杀声,便让少年点着了火绳,快速向营房跑去。此时寨丁们被倭寇杀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溃散。

    葛明鉴从少年手中抓过一支铁炮,瞄准冲在最前的一个倭寇,扣动扳机。铳声响过,那个倭寇倒在地上。葛明鉴又抓起另一支铁炮,打伤另一个倭寇。寨丁们士气大振,稳住了阵脚。

    戚莹玉指挥少年以鸳鸯阵冲锋上前,直抵倭寇阵前。四个倭寇冲上前,挥动倭刀砍杀。

    两个身高体大的少年举起狼铣横扫过去,只听噼哩叭啦声响过,三把倭刀被狼铣上的倒勾夺掉,一把倭刀被狼铣上的倒勾锁住并折断。后面的少年们跟进抬枪,迅速刺死四个倭寇。少年们接着杀入倭寇阵中,枪刺刀砍,立即搅乱蝴蝶阵。

    董樵见机不可失,指挥寨丁们一拥而上,又杀死二十多个倭寇。

    伊藤保久见势不妙,留下十人掩护,率余众向码头跑去。

    众人消灭这十个倭寇后,便呐喊着追赶倭寇。

    却说阎禄超听到阵阵喊杀声传来,心下甚是着急,带领寨丁们全神戒备。一群黑影飞奔而来,后面还有大群人追杀。阎禄超便让人学猫叫,可是跑来的人没有回应。转眼间,这群人已跑到近前,手臂上没有缠白布条。阎禄超立即下令射箭,弓弦响过,对面倒下七八人。

    “杀倭!杀倭!”嘹亮的喊杀声响起。寨丁和少年们杀到,截住了倭寇的退路。董樵让寨丁点起火把,四下包围住倭寇。伊藤保久率领残余的倭寇拼命冲杀,可不多时便被众人乱刃分尸。

    众人又举着火把,搜遍倭岛的角角落落,再没有发现倭寇,只在黑屋里发现一个中年汉子。这人跪下不停地磕头,不住声地央求道:“好汉饶命!”

    “你本是大明子民,却委身倭寇祸害乡亲,俺这就送你上西天!”王绪五喝道,举刀作势要砍,被葛明鉴拦住。

    “冤枉啊!小人是被倭寇抓来的,请大王饶命!”这人急忙磕头道。

    “我们不是海盗,也不是土匪大王,是来打倭寇,你是谁?”葛明鉴笑道。

    汉子听后大喜,立即站起身来,傲慢地说道:“我叫钱富,是原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钱谦益大人的管家,奉主人之命从松江押运一批货物到天津,不成想在马他角被倭寇劫持,你们要把给倭寇抢走的钱财还给我。”

    王绪五有些生气,把汉子踢倒在地,怒骂道:“老子救了你的狗命,你不道谢罢了,还敢跟老子分钱财,真他妈的得寸进尺!”

    葛明鉴急忙走上前,劝住王绪五,扶起汉子。

    “看在葛明鉴小兄弟的面子上,饶了你的狗命!”王绪五喝道。

    此时,阎禄超已经领人将财物清点完毕,不但有二十多石粮米,还有丝绸、布匹等物,另有值一万多两银子的金银细软。众人看着战利品,个个喜笑颜开。

    “世上再无倭岛之名,此地以后就叫‘我岛’罢!”董樵激动地说道。

    用词谐音,意义大不相同,众人齐声叫好。

    “董先生确是才智过人,这名字改得好,此地本来就是我们的国土。”阎禄超赞道,接着分给葛明鉴九百两白银、六把倭刀,余下的钱财和武器,除拿些粮食、布匹等送给当地帮忙的百姓外,都先带回伟德山寨,再行分配。

    葛明鉴拿出六十两银子交给钱富,说道:“钱管家,这些银子给你当路费。入塞的鞑子已深入胶东,你还是早些返回江南为好。”

    钱富接过银子,眼眶变得湿润,感动道:“多谢葛公子!以后到江南用得着鄙人,定要倾力相助。听说即墨县有个青岛口港,有往来南方运货的海船,我就到那搭船回去。”说罢,深施一礼,急急地离开。

    葛明鉴、戚莹玉与董樵等人告辞,带着银两和缴获的武器,领十二个少年返回葛家村,其时天已大亮。到了村口,葛明鉴分给每个少年六十两银子,把倭刀分给了使刀的少年,分头回家。

    葛昭杰焦急地站在门口张望,远远地看见葛明鉴、葛锦和戚莹玉回来,高兴地把三人迎进屋里,亲自倒上茶水,并询问战斗经过。葛锦抢着描述了攻打倭岛的战斗过程,听得葛昭杰不住点头称赞。

    葛明鉴把自己分到的六十两银子交给葛昭杰,并对戚莹玉说道:“玉儿的银子留作盘缠,我陪你到莱阳。”

    “葛明鉴大哥,鞑子快打到莱阳了,我很是担心爹爹的安全。咱们这就到圣水观跟师父道别,马上出发吧!” 戚莹玉急切地说道。

    正说话时,葛昭杰的妻子端着水饺走进来,笑眯眯地说道:“孩子们,快趁热吃饺子!”

    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闻着鲅鱼的香味,三个少年不约而同地吞了口唾液,端起盘子便大吃起来。戚莹玉吃相较为斯文,葛明鉴、葛锦却是狼吞虎咽。

    吃完水饺,葛明鉴收拾好行李,便与戚莹玉来到圣水观,到太清宫拜见云霞散人。听罢收复倭岛经过,云霞散人赞不绝口。

    “师父,我想和葛明鉴大哥到莱阳。”戚莹玉着急道。

    “玉儿,此次到莱阳,本该让你带上月明沧海琴,可为师怕惹来麻烦。你先和明儿去看望你爹爹,多住些时日,等安定了,再回来取琴。” 云霞散人点头道,又嘱咐注意的事宜。

    戚莹玉想起云霞散人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流下了眼泪,跪下磕了数个响头,哽咽着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