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绮台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驱狼

    sun sep 25 19:57:15 cst 2016

    这日,葛明鉴骑马进入一片树林时,天色已近黄昏。林间道路狭窄曲折,还时常被树枝挡住。

    葛明鉴跳下马,拨开树枝,牵马小心向前走去。

    傍晚的蝉鸣亦是疲倦,时断时续,有气无力,如同没吃饱饭的人在吹唢呐。行走林间小路,不时惊起鸟雀,倏地扇动翅膀飞走,留下抖动的枝叶。

    淡淡的花香飘来,夹杂着微润的草香,还有泥土的芳香。一群群蚊虫在面前飞来飞去,不时朝脸上叮咬一口。

    葛明鉴折下一根树枝,挥动着驱赶蚊虫,思量着尽快走出树林,到前方找个村镇住下。

    马忽然惊恐焦躁,鬃毛竖了起来,不停地打着喷鼻,用蹄子刨着地。

    葛明鉴立即取下铁棍,把短剑插在棍的前端,牵马小心向前走去。

    “嗷呜……”一阵狼嚎声从前方传来,马全身打着哆嗦,不肯前行。

    葛明鉴抚摸了几下马的脖子,握紧铁棍,拉着马的缰绳,又向前走约三里多路,来到树林边缘。

    只见前方是一片宽敞的草地,五头灰狼嚎叫着,正与一位中年书生对峙。

    书生身高八尺,身穿儒衫,背着包袱,手持一柄宝剑,不时挥剑驱赶着灰狼。

    五头灰狼甚是狡猾,围着书生转圈,交替进攻,见书生挥剑便即跳开。

    书生被动应付,移东补西,左支右绌,渐渐气力不支。一头灰狼跳起来,迅速扑向书生。

    葛明鉴已拴好马,握紧装好短剑的铁棍冲上前,挥棍打中这头灰狼的腰部,灰狼唉鸣着倒地而亡。葛明鉴挺棍直刺,把短剑刺入另一头灰狼的腹部,然后双臂较力,用铁棍挑起灰狼,猛然用力甩出去。

    这头灰狼摔在地上,呜咽着抽搐几下,便不再动弹。其余三只灰狼吓得胆颤心惊,夹起尾巴逃入树林。

    书生把宝剑插入剑鞘中,惊魂未定,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从包袱里取出葫芦,喝了几口酒,这才有些心安。

    “多谢小兄弟仗义相救!你也喝口酒!”书生递来酒葫芦。

    “先生不必客气!我去把马牵来。”葛明鉴摇了摇头,便转身离开。

    “前方有个客栈,我请你吃饭。”书生待葛明鉴牵马过来,站起身淡淡地说道,大踏步向前走去。

    葛明鉴正要找地方住宿,听说有客栈,当即牵马跟了上去。二人默默行走了五六里路,来到一个十字路口。

    左侧路边有座两层楼房,西边有一个池塘,楼后有一个大院。楼门两边挂着灯笼,楼上悬着牌匾,上书 “阳关客栈”四个隶书大字。

    酒保站在门口张望,见到二人走来,立即迎上前热情地招揽。葛明鉴把马交给酒保,吩咐喂上草料,便随书生进入客栈。

    一楼大厅里空荡无人,只是中间摆着九张方桌。靠近北墙供着一尊弥勒佛像,前方摆着一张供桌,上面放有三杯清茶和一个香炉。香炉里插着三炷香,正冒出袅袅青烟。一个酒保正在擦拭桌椅,抬头看见二人,便小跑着过来。

    “客官要住宿吗?楼上有上好的客房?”酒保问道。

    “速备些上好的酒菜!” 书生掏出一锭银子扔给酒保。

    “客官放心!小人这就让厨子准备特色菜肴,保您吃得满意!” 酒保接过银子,请二人坐下,倒上茶水后,急忙去了厨房。

    书生见酒保走开,取出一根银针放入茶水杯中,取出来详加审视。

    “水里没有毒药,尽管放心喝!”书生收起银针,仰脖喝干杯中茶水,又倒上一杯,慢慢啜饮。

    “书生如此谨慎,看来是个老江湖。这个客栈处于荒郊野外,确是要小心为好。”葛明鉴思道。

    过了片刻,门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隐隐听到酒保打招呼,似乎有些人走向后院。随后,外面传来更响的杂乱脚步声,似乎又有人到来,如此这般,过来约有十拨人。

    酒保端来饭菜,倒上酒,便转到厅后。何振先用银针试过酒菜,招呼葛明鉴吃喝。酒有些辛辣,菜却甚是清淡,只有青菜豆腐。

    “小兄弟,客栈的主人信佛,故只提供些素菜,你将就着吃!” 书生歉意道。

    “我急着赶路,时常吃些干粮,有热饭菜就很知足了。”葛明鉴道。

    二人不再说话,只是闷头吃喝。

    这时,屋外传来丝竹之声和说话声,乐器节奏单调,回音悠长,音调低沉压抑。接着又传来一片嗡嗡的诵经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阴森可怕。

    葛明鉴听到屋外的声音,神色甚是紧张,竟有些坐立不安。书生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吃菜饮酒。

    “我叫何振先,是德州城里不第的秀才,今日差点被狼吃掉,真是霉运连连。”书生吃罢饭食,用袖子擦了擦嘴,低声说道。

    “难道何先生不知道那片树林有狼出没?”葛明鉴问道。

    “只因朋友有急事相邀,故此冒险赶路。小兄弟身手敏捷,侠义心肠,令人佩服。”何振先道。

    “先生过奖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葛明鉴道。

    “阿弥陀佛!”一个胖大和尚走过来。

    “贫僧惠岸听闻施主所言深含佛理,看来施主天生慧根,与佛有缘。若能皈依我佛,普度众生,功德无量啊!”他合掌施礼道。

    “多谢大师厚爱,我却并不想出家为僧啊!”葛明鉴道。

    “只要心中有佛,在家出家皆是修行。”惠岸说罢,从袖中取出一本经书,脸呈神秘之色。

    “众生将遭末劫之年,如溺海中。今有大罗仙下界,送此一本《弥勒古佛尊经》。若虔诚抄写传送,写经之人大吉大利,抄写一本即免灾难。若是不诚心向佛,必然受灾受难。”惠岸郑重地说道。

    “多谢大师点化!我今年诸事不顺,且抄写经文供奉,图个消灾灭祸。”何振先接过经书。

    “善哉!施主乃上等之智慧君子,虔心抄写,日日念诵尊经,可免末劫之难,又免一生疾病瘟蝗之苦。”惠岸合掌道。

    “爷,弟子们都来了,请您过去传经。”酒保过来说道,便引惠岸离开。

    “小兄弟,这个和尚要讲佛经,我们过去瞧瞧。”何振先压低声音说道。

    葛明鉴本不想去听经,见何振先甚是镇静,不觉放下心来,便随他来到后院。

    只见后院地面平坦,西边靠墙处有一高台,墙正中挂着弥勒古佛图像,台子两边竖起木杆,挂着灯笼,随风摇曳。

    惠岸站在高台上讲经,旁有三人奏乐。台前有一个大香炉,点着三束粗香,燃起的青烟弥漫在台前,增添一股神秘的气氛。

    台下有八九十人,站成十排,老年、青壮及妇女兼而有之。从穿着打扮来看,大多是贫苦的庄户人家。每人站着的姿势与练武的马步有些相似,双腿微蹲,双手平伸,随着讲经声、奏乐声,不停晃动着身体。

    葛明鉴好奇心甚重,欲走到前方观看,何振先急忙拉住他。

    过了一炷香时间,台下有个中年人发出一声尖叫,随后在地上滚来滚去。

    惠岸低眉垂目,左手单掌竖立,右手敲着木鱼,念经节奏突然加快。

    众人顿时神态失常,既有人放声大哭,捶胸墩足;还有人大笑不止,手舞足蹈。

    见此情景,葛明鉴顿觉毛骨悚然,脸色变得苍白,身体竟微微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