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之国
字体: 16 + -

4.入草原似蛟龙归海 一行千里终见贤王

    wed may 18 12:07:52 cst 2016

    尽管刚刚开春,北部草原还没有从冬天的残酷中恢复过来,草原上到处都可见到积雪,积雪融化的地方露出的也只是发黄的草梗和黑黝黝的泥土,但有些倔强的绿芽已经耐不住寂寞,探出脑袋提前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匈奴人是游牧民族,不像汉人有固定的居所,常常是随着水草迁徙,哪里土壤肥沃、水草茂盛就迁徙到哪里,因此匈奴人对于草原有着发自本能的热爱,这也造就了匈奴人豪放、粗犷的民族性格。可以说,草原就是匈奴人的母亲,看到草原的匈奴人就像归家见到母亲的孩子,有再多拘束也可以放下不管了。

    萧远志就像是这个归家的游子。

    一出雁门关,毛小虎就感到萧远志的变化,说话的声音更加洪亮,笑声更加爽朗,话也多了起来,见到有牧民经过,就会高声用匈奴话问候一下,偶尔还会随着天上飞过孤零零的大雁纵马狂奔,就好像在水潭中封印了千年的蛟龙,突然被人揭去了封条,狠不得把所有的力气都拿来翻江倒海一样。毛小虎毕竟是个孩子,受到萧远志的感染,很快也从亲人逝去的悲伤中摆脱出来。

    “大哥,自从我们到了草原后,你每天好像都特别开心一样,为什么啊?”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小虎和萧远志已经非常熟悉,把他当做大哥一样看待。

    “离家十几年了,现在终于算是要回家了,你说我开不开心!”

    “那大哥以前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你在草原里还有没有什么亲人啊?”

    “我在草原上已经没什么亲人了。从小我就是被一对草原上的夫妻养大的,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牧民,对我也很好。当时家里除了我还有三个孩子,生活过得挺辛苦,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愿望了。在我五岁那年,师父路过我养父母的穹庐,一眼就看中了我,要收我为徒。养父母觉得我跟着师父走了,家里能减轻点负担,我也能生活得好一点,就同意了。后来我就跟着师父到了中原,一学就是十五年。”

    “那你有没有见过你的父母啊?你想他们吗?”

    “我从出生就没有见过他们,就算想也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父母留给我唯一的纪念就是这个玉佩。”说着,萧远志摸了摸腰间的玉佩。

    “大哥,咱们俩挺像的,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抓走当兵去了,一走就再没有音讯,有说是死在战场了,有说是战败被俘了,总之就再也没见过他。妈妈等了两年,一直等不到爸爸,就丢下我和爷爷改嫁了。我就一直和爷爷在一起生活……”说到这,小虎又想起了伤心事,说不下去了。

    “看来咱们都是苦命人啊,难怪咱们这么投缘。”萧远志逗着小虎,故意岔开话题。“都说宁做治世草,不做乱世人,真希望这天下大乱的日子早点结束,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嗯,等到天下太平的一天,我就打算回家买几亩地,养几头牛,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

    “还要再给你娶个媳妇,生一堆大胖小子。”萧远志打趣道。

    “我可不想娶媳妇,万一她跑了,再把我的牛拐跑了,我不就赔了!”

    “哈哈,好好,不娶媳妇,不娶媳妇。”萧远志被小虎的话逗得哈哈大笑。小虎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让萧远志这么开心,只是跟着傻笑起来。俩人越笑越开心,在这苍茫的原野上纵马狂奔起来。

    跑出了约摸十几里地,俩人才勒住缰绳。

    “大哥,咱们到了匈奴后怎么办啊?”

    “咱们去找匈奴的左贤王去,见到他后再做打算。”

    “左贤王是很大的官吗?”小虎从小在乡野长大,对于这些官职是一窍不通。

    “匈奴国不像中原的国家,中原的君主是国家最大的官,其他人都是他的下属。因为匈奴没有固定的领地,匈奴人都是随着水草而迁徙,生活在一片地域的人就组成了一个部落。匈奴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联合在一起的,部落里面实力最强的就是匈奴王,叫做单于,对于那些臣服于他的部落,单于就会对他们进行册封,分别是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等等。这些人既是他的大臣,也都是各自部落的头领。我们这次要去拜访的左贤王,就是单于的大臣,也是匈奴国里实力第二强的部落头领。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当今单于的叔叔。当年,格尔勒单于就是杀了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左贤王的哥哥,才当上单于的。”

    “那这位左贤王脾气怎么样,我们见了他,他能不能信任我们呢?”

    “都说左贤王为人坦荡,胸怀宽广,是一个喜欢招揽人才的头领。只是咱们谁也没见过,也不知道传言准不准,只有见过之后才知道。匈奴各个部落每年都会举行三次例行聚会,正月里一次,主要是祭祀上天,祈求护佑,同时商讨国家大事,因此这次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五月里一次,主要是祭奠祖先。九月还有一次,这是草原里庆祝丰收、感谢上苍保佑的祭祀,匈奴人储备好了过冬的食物,在漫长冬季到来前尽情享受,所以这次聚会也是一年中规模最大、最热闹的一次。因为匈奴有五个主要的部落,所以这三次聚会也被叫做五单于会龙庭。现在他们正好进行正月聚会,我们现在去正好可以赶上。”萧远志若有所思地说到。

    “大哥,不管怎样,我都听你的,就算前面是龙潭虎穴,兄弟也追随大哥。”

    “好兄弟,反正也离单于庭不远了,管他前面是什么,咱们兄弟都要去会他一会。”说罢,二人再次策马扬鞭,向单于庭奔去。

    匈奴虽然是游牧民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活动区域。尤其是单于活动的场所,占据了相对面积最大、自然环境最好的区域,再加上护卫、随从和家眷较多,逐渐形成了匈奴的政治、经济中心,类似于中原国家的都城,叫做单于庭。尽管单于庭和中原国家的都城有很大差距,却也有自己特色。

    萧远志和毛小虎几经跋涉,不远千里,总算是来到了匈奴的中心,单于庭。

    远远望去,单于庭就是一大片穹庐连在一起,各个穹庐之间布设有近有远,近得挨在一起,远的相隔数里,所有的穹庐方圆能有数十里之广,远远望去就像是散在草原上一片一片的野花。这些穹庐样子类似于中原军队居住的帐篷,但匈奴没有织布,所有的穹庐都是用动物的皮革制成,既耐磨又保暖,特别适合匈奴人迁徙居住。

    尽管不如中原的城市繁华,但是单于庭也热闹非凡,除了匈奴本地人,还有东胡、月氏和汉人,这些人来这里主要是进行商品交换,其中最多的还是汉人。匈奴没有自己的货币,所有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进行,匈奴人多的是牛羊、皮革,需要的是中原的茶叶、布匹、首饰等,在这里一只羊甚至还换不了一块茶饼,可是到了中原一转手就是几十倍的利润,因此吸引了不少商人来这里做生意。

    最近刚刚有一批中原商人来到这里,因此今天的单于庭格外热闹,有中原商人叫卖兜售茶叶、织布和各种金银首饰的,有匈奴人赶牛羊来交换商品的,还有摔跤比试的,有比赛驯服野马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动物的嘶叫声,让这个塞外部落有了几分中原都城的感觉。尽管还不能与中原城市集会相提并论,但二人在草原上跑了十多天,人影的都没看到几个,一下子见到这个场景,也是兴奋不已。因为每年来这里做生意的汉人有很多,因此二人的到来并未引起当地人的怀疑。萧远志一边走着,一边用熟练的匈奴话询问着左贤王的住处,毛小虎则忙不迭东瞅西看,对什么都感到好奇。

    就这样东打听西询问,两人终于找到了左贤王的穹庐。

    左贤王的穹庐位于单于庭的最东边,离着单于庭中心还有约十里地,十几顶穹庐紧挨在一起,中间最大的一顶就是左贤王的住处,其它的都是他的护卫、随从的住所。二人朝着左贤王住处徐徐驶去,还有二里地时,就见从住处有十几匹骏马朝二人飞奔而来,马上的骑手个个手搭长弓,腰跨马刀。这些骑手离二人约有三十步时停了下来,其中一人高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不要再往前走了,前面是左贤王住处,再走我们就不客气了。”

    萧远志也用匈奴话答道:“我叫萧远志,特地来拜访左贤王大人,这里有一封书信,麻烦您转交左贤王大人。”说着,萧远志从怀里掏出书信扔了过去。

    对面的一名青年骑手驾马飞快驶了过来,到了书信处也不减速,两腿一夹马背一夹马腹,身体倾斜贴着地面,一手抓起地上书信,而后迅速起身在马背上坐好,掉转马头驶回队伍。整个过程干净利索,一气呵成,萧远志不觉喝彩:“好身手!”。

    那个青年也自觉得意,扬了扬手中的信件向左贤王住处驶去。其他人则依旧搭箭盯着二人。不多时,又见那个青年驶了回来,在刚才说话的骑手旁边耳语几句,那个骑手向众人挥了挥手,说道:“左贤王要见你们,跟我来。”就这样,在十几名骑手的包围之下,二人向左贤王的住处缓缓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