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之国
字体: 16 + -

2.将远游临行再叮咛 见不平孤身涉险地

    mon may 16 12:14:01 cst 2016

    中山国北部,代郡。

    在土路修成的官道旁,有一个草篷搭起的简易小店,里面一个老人和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围着火炉烤手。

    “今年的冬天好冷啊,往年的雪从来都没有这么大过。”

    “是啊,老天爷好像打算把一冬天的雪都在这几天下完一样。 爷爷,估计今天不会有客人来了,咱们收拾收拾准备关门休息吧。”

    “再等等,一会还没人来咱们就收摊。”

    爷孙俩正说着,有人走进了店里。

    “店家,有什么吃的没有?”

    “客官,这雪太大,什么也运不进来,现在只有面条咸菜,您看给您来一碗?”

    “行,能吃饱就行。”

    “您稍等,马上就好。小虎,您赶快给客人下碗面去。”老人热情地招呼着。

    “客官,您是要往哪赶路啊?再往前走就进入楼烦了,路上有狼群和土匪,这么大的雪,前面的路可不好走啊。”

    “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受人所托到北面办些事情。”客人含糊地回答。

    不一会,一大碗捞面冒着热气端了上来。客人狼吞虎咽吃了起来。祖孙两人也不再说话,围着火炉烤起火来。

    这位客人正是要赶往匈奴的萧远志。

    师徒五人离开汴梁城后,其他三人即各奔目标,只有萧远志和周隐松结伴向北又走了几天。一路上,周隐松心事重重,萧远志看在心里,却也不好问,直到太行山脚下临分手时,才忍不住问了出来。

    “你此去一路凶险,为师实在是担心你啊。”

    “师父,去匈奴的道路您也带我们走过,虽说路途遥远,弟子也能应付来的。”

    “我不是担心你路上的安危,而是担心你到了匈奴以后。虽说你是匈奴人,但毕竟你在中原生活了这么多年,从行为习惯到生活方式,你都汉化了很多,到了那里你要尽快适应才好。匈奴现在首领是格尔勒单于,他生情残暴,为人疑心又重。当年为了夺取单于位置,先是毒杀了自己的父亲,又杀了自己的哥哥。匈奴内部派系重重,格尔勒三个儿子各怀心思,朝中大臣既有格尔勒的心腹,也有前单于的死党。同时,匈奴各个部落也是心怀鬼胎,只是慑于格尔勒的威势才不敢造次。所以匈奴内部现在是危机四伏,你到了匈奴,想要施展拳脚并不容易。况且……”说到这里,周隐松顿了一下。“你到了匈奴以后,可以想办法投靠左贤王。左贤王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声望较高,有他的提携,你未来的路会好走些。”

    说到这里,周隐松拿出一封信,“为师和左贤王有一面之交,这里有一封信,你可以拿着它找左贤王试试看。”

    萧远志恭敬地接过信装入怀中。

    周隐松接着说到:“为师能做到只有这些了。为师老了,其他人也许还有再见的时候,唯独你我二人,不知还能不能再见了。希望你不要忘了前几天为师的话,有朝一日你主政匈奴时,能多想想天下的苍生百姓。”

    萧远志盯着老师,心中如波涛翻滚,哽咽着说不出话。

    这些天,萧远志一边赶路,一边思考着老师的话,总觉得老师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交待,但有想不出个所以然,索性顺其自然不再想了。加之一路上风雪不断,就这样又走了二十天才来到中山国北境,出了代郡就是楼烦,经常有匈奴人的部落到此活动,也就离匈奴国境不远了。

    萧远志正专心吃着面,店外又进来了四男一女五个人,这个草蓬搭起来的小店一下子显得拥挤不堪。五人当中,年轻的男女像是夫妻,大概都是二十出头,女子手中还抱着一个婴儿。其余三人也都是二三十岁,身强力壮,粗布打扮,腰间挂着弯刀。五个人叫过饭后,一个汉子粗声精气地说到:“这破天气,下起来没完没了,照这样走下去,不知道还能不能赶上酋长的生日了。”

    “必须赶上阿爸的生日,我们这次探到的消息阿爸一定高兴。”年轻人兴奋地说道。

    “就是,大酋长早就想南下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这次有赵国大将石景作内应,一定可以顺利进入关内,到时,这中原的花花世界就是我们的了!

    “而且阿爸也没见过他的小孙子,这次他老人家见了小孙子一定会乐坏的。”女人插话道。

    “大酋长这次可是双喜临门啊!”另一个汉子激动地说道。

    一旁的萧远志听到这句,注意力不由被吸引过去。正想继续听下去,五个人的面就端了上来,他们也不再说话,狼吞虎咽起来。吃完面,五个人也不停留,冒着雪匆匆离去,不一会消失在风雪中。

    萧远志看着五人远去的背景,思索着他们刚才的话,越发觉得五个人不同寻常,却也判断不出他们的背景,心下起疑,匆匆吃完饭,沿着五个人的脚印悄悄跟了上去。

    就这样跟着走出了不到十里地,萧远志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立即翻身藏入路边树后,只见二十几匹快马从身后疾驰而去,马上武士头蒙面罩,个个手持马刀、背挎长弓,其中一匹马上还绑着刚才饭庄的少年。前面五个人显然也发现了这些武士,三个男子迅速拔刀将年轻夫妇围在当中。武士靠近五人后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拔刀将五人团团围住。领头的一人叫道:“乌克撒,大酋长有令,你私通赵国,要我们抓你回去复命,赶快束手就擒。”

    年轻人毫无惧色大声回答:“我此次正是受大酋长命令出使赵国,你们肯定是假传命令,是谁主使你们来的?”

    领头的武士不再答话,马刀一挥,其余武士立即下马冲了过去,霎时厮杀在一起。这三个汉子虽然武艺高强,但对方人多势众,立时处于下风,不多时身上都挂了彩。年轻的丈夫手握钢刀紧紧站在女人身旁,护卫着女人不受伤害,却也无力参加战斗。一时间,双方的喊杀声、兵刃的碰撞声、孩子的哭叫声混杂在一起响彻山谷。

    一旁的萧远志不明白双方是什么问题,但是看到中间的几个人即将葬身于此,尤其是孩子的哭喊声令他动起了恻隐之心。萧远志暗暗打定了主意,不管双方是什么身份,但是对于女人孩子都能下去杀手,那帮武士绝不是善辈,自己既然遇到了就必然要出手相助。只是现在敌强我弱,自己又手无寸铁,上去只能是白送性命。萧远志仔细观察了一下形势,心想擒贼先擒王,能出其不意抓住这个头领也许就有机会。想到这里,萧远志猫着腰向头领靠了过去。头领一个人骑在马上指挥,注意力全集中在双方激斗上,场上巨大的优势让他十分放松,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人正向自己走来。

    离着头领还有三步的距离,萧远志一个跨步猛然跃起身子扑了上去,右手抱住头领、左手抢过头领手中的马刀,两人双双从马上滚了下来。落地之后萧远志迅速起身,一脚踩在头领胸口,刀尖指向咽喉,大喝道:“都住手,不然我杀了他!”

    听到吼声双方都是一惊。但这些武士竟是训练有素,发现萧远志只有一个人,于是除了四名武士跳出圈外围向萧远志,其他人竟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围攻,并且攻势更加猛烈。饶是圈内的四个人勇猛,杀死了七八个人,但己方也都是身负重伤,眼看是支撑不了多久了。显然这帮武士是想先解决里面的人,再合力围攻萧远志。地下的头领也着实是一名勇士,口中大叫招呼着自己人继续猛攻,丝毫没有求饶的意思。萧远志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局面,自己不但没有解围,反而把自己也陷入了重围之中,索性豁了出去,一刀结束了头领性命,然后冲了上去。

    现在,场上的局势已经十分被动,武士还有十五六人,而这一方加上萧远志能打的也才四个人,还要分精力保护中间的女人和孩子,胜负已然分明。萧远志不禁心中暗暗懊恼,刚才自己实在是太冲动,看来今天是要命丧于这荒山野岭了。

    武士们眼看胜利唾手可得,倒也不急于进攻,而是逐步将四人分割开来,看来是想将几人生擒活捉。四个武士专门进攻萧远志,其他几人也是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另外七八个武士则将年轻夫妇围在当中。突然,一个武士挥刀砍向年轻人,年轻人抽刀迎向相挡,另一个武士则从身后砍向年轻人,年轻人再想躲已然来不及了,就在这时,女人从男人身旁冲了出来,用背硬生生的挡住了这刀,大叫一声倒在了男人怀中。

    男人看着倒在怀中的女人,仰天长啸,抱起女人怀中的孩子,就像疯了一样提刀冲进武士当中,对方的进攻毫不躲闪,而是迎刀而上,仿佛要与他们同归于尽一样。武士们显然也没有料到他会这样,顿时攻势弱了下来,几个人又重新围在了一起。纵然如此,四个人也是毫无胜算,萧远志感到体力上渐渐不支,挥刀的手也像不听使唤,每一刀都要使出平生力气才行。

    突然武士身后传来一声马叫,接着一匹战马直冲了过来,双方具是一惊。武士急忙向两旁躲闪。原来是刚才那被绑在马上的少年,趁乱偷偷解开了绳索,骑着战马冲向了战团。萧远志一看机不可失,立即对年轻人说:“赶快上马,跑!” 年轻人本想再战,萧远志毫不迟疑,借着武士躲闪之际,立即拉着年轻人奔向附近的两匹战马一跃而上,三人急驰而去。

    匈奴武士马上反应过来,刚想上马追赶,留下的两人竟像商量好一样,不要命似的挥刀砍向马腿,顿时倒下了七八匹马,其余的马匹也受到惊吓四散奔逃。场上的战局突然逆转,武士们简直怒不可遏,发疯一样向二人砍去,发泄着满腔怨恨。二人本已身负重伤,这会看到三人顺利脱险也放下了心,干脆不再抵抗,被武士乱刀杀害,倒在了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