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水浒
字体: 16 + -

张清复归梁山,燕青再遇故交

第一百十五章张清复归梁山,燕青再遇故交

    宋江班师回朝,兵至陈桥。宋江将征剿河北的情况写成奏章,不敢直接交皇帝,更不敢转到蔡京、高俅等人手中。而是先找宿元景将奏章呈给徽宗皇帝。

    徽宗见了奏章,一下摔在地上,怒发冲冠:“宋江算什么东西,费朕钱粮无数,征田虎收复山西,却为什么答应免除山西十年税赋?这免税的事是他宋江能决定的吗?还有,既然收复了山西,为什么朝廷不派官员前往,却偏让那些乱民自己选官员?这和没有平叛乱党有什么两样?不行,决定不行!”

    蔡京:“启禀皇上,微臣已经打听清楚,这山西乱党根本不是宋江所平,而是梁山贼人所平。宋江兵进山西,消极进军,梁山贼人攻占陵川盖州后他才进军,兵至壶关被阻一月有余,寸土未得,梁山贼人却攻城夺寨,山西尽归梁山!更有甚者,宋江竟然让其手下和田虎的女儿婚配!这宋江不但无功,而且有罪!臣以为该严惩宋江!”

    宿元景赶紧拦住:“皇上,微臣以为应该先将此事调查清楚,恳请皇上允许,前往宋江军前调查。”

    徽宗沉思良久:“那就请宿卿家前往调查清楚。”

    宿太尉来到陈桥找宋江,将朝堂上蔡京所言如实告诉宋江,宋江无言以对。

    宿元景吃惊地问:“难道这都是真的?”

    王伦:“宿太尉呀,你们这个鸟朝廷,我该说什么好呢?招安宋江,却处处排挤打压,搞得宋江没办法,只能去讨伐田虎,争取为朝廷立攻,也好名正言顺收朝廷册封,现在倒好,我好不容易帮宋江打败田虎,你们却又说田虎之乱没有平息,那什么叫平息?难道非要让你们朝廷派贪官污吏去鱼肉百姓才叫平息?你回去跟那老皇帝说,如果没有宋江,田虎早打到东京来了,这不就结了吗?还有,我是帮宋江平田虎,没有帮你的朝廷平田虎,那是宋江人缘好,别搞错了对象。宋先生也真是的,自己的军队里偏偏有蔡京高俅的监军,什么事都被两老贼知道的得一清二楚,再大的功劳,人家也能找出理由给抹了。”

    宿元景一文人,口才文才好着呢,可秀才遇到王伦这个兵有理讲不清,只得回去和徽宗汇报。徽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蔡京进谗言:“皇上,既然王伦公然对抗朝廷,可让宋江将王伦解押来东京。”

    宿元景劈口大骂:“蔡京老贼,还在这里蛊惑皇上!如果宋江能拿了王伦,梁山之乱早平息了,还用朝廷招安?皇上,宋江招安已经半年,咱一直拖这不给封赏,已经有失朝廷颜面,请皇上尽快给个明确的答复,别冷了众义士的心哪。”

    皇帝:“容朕考虑。你们都退下吧。”

    徽宗皇帝考虑,一考虑就是半个月,然后不了了之了。

    李逵憋屈在军营里,天天叫嚷:“哥哥,这皇帝到底啥意思,将咱招安来,就这么耗着?我看不如咱杀进城去,将拉皇帝老儿咔擦了,哥哥您来做皇帝得了!”众人大笑。

    宋江呵斥:“就你这黑鬼乱叫,如果再说出这大逆不道的话,我宰了你。”

    王伦:“宋先锋,现在你没有战事,该考虑张清的问题了吧。说句实在话,张清在你军中,安全很难保证,而且会严重影响到你的仕途!毕竟琼英是田虎的义女。”

    王伦为什么要在众人面前说这话,其目的就是看看宋江是为兄弟两肋插刀还是为了前途不要兄弟,从而动摇宋江在众人心中的形象。

    宋江权衡再三,无奈地说:“王义士,宋江答应就是。张清兄弟,琼英妹子,宋江有一言相劝,跟着皇上才是正途,招安才是唯一出路。如果你再屈身事贼,将永无出头只日。”

    王伦哈哈大笑:“宋先生,你说我是贼,我没有意见,不过我还是劝你醒醒吧!这朝廷本身就没有前途,归附这样的朝廷才永无出头之日!宋先生回朝半个月了,有结果了吗?这下没话了吧!”

    宋江:“宋江还是想挽留,王兄弟,能否宽限几日?”

    王伦:“宋先生,该放手就放手吧,为了你,也为了众兄弟。”

    宋江:“也罢,张清兄弟,你可要考虑好了。”

    张清跪下给宋江磕了三个头:“对不起,哥哥,张清不想这样昏昏浩浩过一身。即使颐养天年,也该找一个安乐祥和的去处。朝廷让我失望了。”

    王伦:“好,还有哪位兄弟愿意跟我走的,请一起来。”

    丁得孙龚旺立即应和,燕青看着卢俊义,意思是求卢俊义作主。卢俊义说:“小乙,你去哪里自己决定,我决定站在朝廷这边。”

    燕青:“员外,说实在的,小乙真想跟王义士走,但小乙誓死追随员外的誓言不变。”

    燕青这句话,使很多本来要更王伦走了人又不走了。河北降将刚刚归降,不敢随意得罪宋江,也没有跟来。

    王伦:“宋先锋,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你们还要在这里干耗一段时间,直到朝廷有战斗任务才想到你们。我还要回梁山发展经济,就不在这里陪你耗了。另外,我们答应参加小师弟岳飞的母亲六十寿诞,到时候大师兄卢俊义一定要去,你可不能找理由扣着啊。”

    宋江:“只要朝廷没有战事,宋某一定让卢员外前往。”

    王伦:“那我就告辞了。”

    宋江:“宋某送送王义士。”还是快点送走吧,要不墙角挖光了,墙可就塌了!

    王伦领了张清夫妇及丁得孙、龚旺、裴宣、索超、单廷珪、魏定国、孔明、孔亮等十位原梁山兄弟回到太原,潘金莲立即飞了过来:“王伦哥哥,东京这么好玩的地方这么不带我去?我都快闷死了。”

    王伦捏了捏潘金莲的鼻子:“你就知道玩,我们那是公干,又跑到皇帝的鼻子底下,你武艺太差,去了还要人照顾,不合适的,四妹不也没去吗?”

    潘金莲嘴一噘,吊这武松的膀子:“二郎,下次一定要带我去。”

    武松:“行,下次一定带你去,但是你得练好本领。”

    潘金莲:“王伦哥哥,我现在本领可大了,一百米远的目标百发百中,你下次一定好带我去!”

    王伦:“那你得试试自己的枪法,我不放心。”

    “行。”潘金莲爽快地答应,然后抬头看了看,见天上有只小鸟,抬左手就是一枪,将小鸟打落尘埃。扈真琼英两眼发直,这潘金莲手也太快了,如果在战场上,被轰了还不知道被谁轰的呢。

    王伦:“不错,考试合格。我们很快有战事,那时一定带你出阵。”大家一路说说笑笑回到议事厅。

    吴用见王伦带了众多将领回来,立即安排欢迎仪式,并安排好生活起居。

    隔日,吴用王伦回梁山,请裴总理召集全体议事员和将领来议事厅开会。王伦说:“诸位,淮西王庆做乱,朝廷一定会派宋江前往。可我们的探马得到消息,大辽由热河进关,缕犯我根据地,如果不是罗师伯率弟子们在蓟州(天津)一带机动阻击,只怕大名城早丢了。可别忘了,大名府(北京)、蓟州(天津)是咱梁山根据地,我们可不愿意让大辽糟蹋!请大家讨论,我们该不该出兵伐辽?”

    这还要讨论?人家打上门来了,还不反击?人民委员会还没讨论就一致通过决议:出兵伐辽!

    王伦:“我们现在还不到出兵时机,如果我们现在出兵,朝廷一定会派宋江来抄我们的后路,所以一定要等宋江出兵讨伐王庆以后我们才能动!最近我们占领了山西,获得了一项宝贵资源,那就是煤炭,我们现在有了能源优势,该进行一番经济建设。汤隆的工厂要开足马力,我们需要更多的枪炮和战车,孟康,请加紧制造大型机动战船,为伐辽做准备!”大家分头领任务去了。

    王伦又教汤隆做飞弹。飞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弹头,后面接一个活动的弹体,弹体上有一个垂直翼和两个水平翼,火药在弹体里燃烧,推动整体前飞,能飞两三公里,和前苏联的喀秋莎差不多,比迫击炮射程远了好多,威力也大了好多,而且可以平射,缺点是火药消耗也大!汤隆的兵工厂现在生产能力虽大了不少,可生产技术还很落后,全手工制作,而且钢铁质量不稳定,供应也严重不足,一共只生产了七八条飞弹。试验就射掉了两颗!现在有了煤炭,炼铁技术有所改进,但八十号钢制武器占用了很多资源,而且主要钢铁要供给海军造铁甲舰船。哎,这落后的生产力呀!

    武松潘金莲张青孙二娘等人得到王伦的指示,带了琼英和张清回东昌见公婆,又在梁山游玩了两天,琼英算彻底知道什么是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了。老百姓见了官只打个招呼,官见了老百姓也客客气气。男男女女都从事生产和生意,生活水平比山西那是天壤之别!特别是官员和人民委员会代表公开演说争取民众选票这条,官员为了能捧公务员的饭碗,竭尽所能为老百姓服务,这和其他任何地方官员欺压百姓为所欲为截然相反。

    张清琼英二人被武松等人带着玩了一圈回太原,已经快腊月了,根据王伦当时和岳飞的约定,腊月十八必须参加这位小师弟的婚礼。孙二娘、潘金莲、扈真仨女人张罗着购买礼物,林冲、武松等准备行程,一行人在腊月初六浩浩荡荡从太原出发,赶往岳飞的家乡河南省汤阴县永和庄。

    宋江回朝后,卢俊义见朝廷只将梁山人马圈养着,便来向宋江告假:“先锋哥哥,我曾答应前往汤阴县参加小师弟岳飞的母亲六十寿诞,眼看佳期快到了,请先锋批个假,我们年前一定赶回来。”

    宋江:“没问题,卢员外安心去就是,另外,宋江略备薄礼,也请员外一起带去,以表宋江对岳母她老人家敬重之意。如有急事,宋江请戴宗传信。”

    卢俊义告别,带燕青上路。汤阴县距离开封府不远,两人走了一日,来到一个小镇,镇上居民,及近村几个农夫,都来镇上置办年货。燕青在左边人群里看见一人,立即下马,拉着人家的手叫道:“兄长,你怎么在这里?”

    卢俊义马到近前,看浪子燕青和一个人说话。

    燕青拱了拱手说:“许兄,此位是家主卢俊义卢员外。家主,这位是我的好友许贯忠。”

    卢俊义见那人生得:目炯双瞳,眉分八字。七尺长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须。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穿一领沿边褐布道服。系一条杂色吕公绦,着一双方头青布履。必非碌碌庸人,定是山林逸士。忙下马来,躬身施礼道:“敢问高士大名?”

    那人望卢俊义躬了躬身:“小可许贯忠。河北玉麒麟,闻名久矣!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燕贤弟有如此家主,此生无憾矣。”

    卢俊义赶忙客气:“小可卢俊义只知冲锋陷阵,许先生如此谬赞,卢某受不起。”

    那人:“小子祖籍大名府人氏,因厌世骇俗,故移居山野。与燕将军是故交,一别快十年了,听说小乙哥在将军麾下,今日去汤阴县,正好路过寒舍附近,小子特来相守,想和燕将军会个面,约燕将军到寒舍喝杯小酒,不知将军肯放否?”

    燕青说:“小弟与许兄多年不见,不想在此相遇。许兄雅意,小弟想请假去一遭。家主,可否一同前行?”

    卢俊义:“燕青常称赞先生品格,卢俊义仰慕已久,有缘得遇,又承垂爱,敢邀同往。”

    许贯忠谦虚地说:“卢将军慷慨忠义,许某久欲相侍左右,因老母年过七旬,不敢远离。”

    卢俊义:“哎,说句实在话,卢某很想许兄弟能施展雄才大略,但卢某现在这个状况,只怕会埋没了许兄。”又对燕青说:“小乙,你只管去,我在镇上打尖,后日一早出发,不要耽误了师弟佳期。”

    燕青:“一定,一定。”

    燕青另租了一匹马,把自己的骏马给许贯忠乘坐。到前面酒店里,脱下戎装冠带,穿了随身便服。两人各上了马,离了双林镇,过了些村舍林岗,前面是山僻曲折的路。两个一路上说些旧日交情,胸中肝胆。约走了三十余里,许贯忠用手指道:“那高峻的山中,就是小弟的家。”又走了十多里,才到山中。燕青看山景,山峰峦秀拔,溪涧澄清,落日带辉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令人流连忘返,不觉天色已晚。

    许贯忠带着燕青又转过几个山嘴,来到一个山凹里,有三四里方圆平旷的所在。树木丛中,闪着两三处草舍。内中有几间向南傍溪的茅舍。门外竹篱围绕,柴扉半掩,修竹苍松,丹枫翠柏,森密前后。许贯忠指着说道:“这个便是蜗居。”

    燕青看那竹篱内,一个黄发村童,穿一领布衲袄,向地上收拾些晒乾的松枝,堆积於茅屋之下。小孩听得马啼响,立起身往外看了说:“奇怪,这里怎么会有马经过!”再仔细看看,马上坐的却是主人。慌忙跑出门外,叉手立着,呆呆地看。原来,许贯忠怕打扰山中清静,摘了銮铃。

    二人下了马,走进竹篱,入得草堂,燕青先去去拜见了许贯忠的老母。贯忠携着燕青,同到靠东向西的草庐内用茶。后窗,临着一溪清水,两人靠窗坐下喝茶聊天。

    贯忠:“敝庐窄陋,兄长休要笑话!”

    燕青答:“山明水秀,令小弟应接不暇,实是难得。”

    贯忠又问些征田虎的事。临晚,童子点上灯来,闭了窗格,掇张桌子,铺下五六碟菜蔬,又搬出一盘鸡,一盘鱼,以及家中藏下的两样山果,放了一壶热酒。贯忠倒了一杯,递给燕青:“特地邀兄到此,村醪野菜,岂堪待客?”

    燕青称谢:“多有打扰了。”数杯酒后,窗外月光如昼。燕青推窗看时,又是一般清致:云轻风静,月白溪清,水影山光,相映一室。燕青夸奖不已道:“昔日在江湖漂泊,与兄长最为莫逆。自从兄长应武举后,再没见过面。想不到找了这么个幽雅所在!像劣弟恁地东征西逐,怎得一日清闲?”

    贯忠笑道:“将军跟随卢员外迟骋沙场,威服强虏。像许某蜗伏荒山,那里有分毫及得兄等。俺又有几分儿不合时宜处,每每见奸党专权,蒙蔽朝廷,故不想问世事,只求安享天年。”说罢大笑,洗盏更酌。

    燕青取白银二十两,送与贯忠道:“来的仓促,没备薄礼,只少许银两,算我孝敬伯母的。”贯忠坚辞不受。

    燕青又劝贯忠:“兄长才华出众,谋略过人,跟小弟一起到京师讨个出身如何。”

    贯忠叹口气说:“今奸邪当道,妒贤嫉能,如鬼如魅的,都是峨冠博带;忠良正直的,尽被牢笼陷害。小弟的念头久灰。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自古道:‘飞鸟尽,良弓藏。’”

    燕青:“实不相瞒,我不想为朝廷卖命,只是为了报答员外的恩情,不离不弃,才跟随宋先锋接受朝廷招安。我看当今世上,梁山王伦的改革主张颇有新意,深得民心,天下最后一定会归王伦,如果大可去梁山一展才华!兄长,人生在世,饱读诗书,为的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隐居山野,并非最好的,像公孙先生那样,最终还是来了梁山。那里自由、平等,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也是个发挥才干的好地方。”两个说至半夜,方才歇息。

    次早吃完早饭,许贯忠邀燕青去山前山后游玩,燕青登高眺望,只见重峦叠嶂,四面皆山,惟有禽声上下,却无人迹往来。山中居住的人家,颠倒数过,只有二十余家。燕青道:“这里赛过桃源。”燕青贪看山景,当日天晚,又歇了一宵。

    第三日,燕青辞别贯忠道:“出来得太久了,恐卢员外挂念,这就告辞。兄长,梁山真的是个好地方,您可先去了解一番。”

    许贯忠:“哎,梁山终非正道,许某不敢轻身。”

    两个不忍分手,又同行了一二里。燕青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后会有期。”

    燕青望许贯忠回去,才上马赶到镇上,会合卢员外一同往汤阴县岳家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