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烟雨时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 老当益壮

京城的巍峨,凡人不可臆测,英国公府的深渊,谁都不能探明。

    杜小川来到英国公府门口,望着静谧的英国公府,不由一阵赞叹,在他的记忆中,在这京城之中,最大,最宏伟的府邸恐怕就是他老爹杜泽还在时,朝廷赏的。

    不过杜小川也没有想到,与英国公府的朴实无华相比较,他们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老先生,烦劳您给里面知会一声,就说英国公有贵人来访。”

    门房中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先生听到有人说话,仿佛才反应过来,只见他缓缓地站起来,语气舒缓而又坚决,“公子,你回去吧,老爷早已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的!”

    杜小川一怔,旋即接过老先生的话,“老先生,在下乃是奉信王之命,前来拜会英国公他老人家。”

    那老先生显然世故的多,在这英国公府之中的地位看来并不低,他的眉毛一挑,皱纹刻画在额头上,愈发深沉,“什么信王?年轻人切莫胡说,可有凭证?”

    凭证?

    对了,杜小川忽然想起朱由检交给自己的那封信,连忙拿出来,递给老先生,老先生接过后,仔仔细细的将信封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又岂是那封口之处,待检查完毕后,老先生忽地悄声说道,“公子稍候,老朽去去就来。”

    “好的,老先生麻烦了。”

    杜小川不知为何,来到张府后,竟是多了一份心悸,好似在这座府邸内,有着吸引他去求证的一件事一般。

    半个时辰后,迟迟未归的老先生方才悠悠而来,只见他满头大汗,脚下蹒跚而急促,眼中却充满了光芒。

    “公子,老朽有罪,老爷有命,公子请!”

    老先生双手一引,在前面为杜小川带路,杜小川倒是没有说什么,紧跟着老先生,迈步进了这威名远播的英国公府!

    真个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勾心斗角,假山遍地,荷花无穷,一股芬芳弥漫在了整个府中,穿梭而过的丫鬟家丁们各个笑声盈盈,一时间,忙的是不亦乐乎,来欢迎他们久违的客人。

    杜小川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养生小道上,两边的绿树时至秋日,依旧旺盛的紧,没有任何颓败的迹象,使得一夜无眠的杜小川,想要此刻即躺下,美美的睡上一觉。

    突然,杜小川的眉头一皱,目光冷冷的掠过远处的一个角落,忽然又恢复此前的淡定,盯着眼前那个佝偻的老者,不带一丝波动,继续向前走去。

    “到了。”

    老先生一句淡淡的提醒声,将杜小川拉回了现实,杜小川恍然,这是一个异常明亮的大堂,中央竟也是一个假山,上面点缀着花花草草,另一边的架子上拜访着琳琅满目的古董花瓶,好不诗意。

    老先生对着杜小川躬身行礼道,“公子稍候,老爷身体微恙,老朽去后堂请老爷过来。”

    杜小川点点头,老先生则是摇摇晃晃的往门外走去,他那苍老的背影,更加佝偻了起来。

    “后学末进杜小川,拜见英国公!”

    杜小川忽然一声大呼,并弯下腰恭敬的向着那老先生行了一礼,杜小川眼睛紧紧盯着地面,而他的内心,则是无比的肯定。

    这老先生,赫然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英国公张维贤。

    老先生缓缓转过身来,右手扶着门框,眼神中却是充满了欣慰与满意,谈笑自若间,老先生的气势却是丝毫未变,依旧如守门的老者一般和蔼,他微笑着问道,“年轻人,你如何得知老朽的身份?”

    杜小川抬起头来,双手垂下,目光对视张维贤,“小可初见老先生时,尚不能确定老先生身份,后来老先生右手拇指上的玉扳指,以及那些家丁遇见老先生时发自内心的恭敬,因而在下肯定,老先生定是英国公张大人!”

    “呵呵,老朽倒是没想到小家伙眼光这么好,这扳指带习惯了,倒是给疏忽了。”

    张维贤仰头大笑,笑声爽朗,将这座明亮的大堂都是微微震颤了起来,刹那之间,一扫此前的颓势,腰板如青松一般挺直,当年国家柱石的豪气,又重新复活了过来。

    张维贤立即与杜小川分宾主坐下,大喝一声,“上茶!”

    顷刻之间,房间里一个个俏丽丫鬟鱼贯而入,为张维贤和杜小川倒上香茶,并将旁边的一个香炉点燃,顿时,香烟袅袅,大家之气无处不在。

    “小友,寒舍可否让你有惊喜?”

    张维贤抿着茶,一边问着杜小川。

    “张国公,贵府乃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一朝国老,竟然屈尊为一守门老者,喜的是在下一无名布衣,所带之信定非小事,而国公竟以礼相待,果然德高望重。”杜小川不卑不亢。

    张维贤眼中笑意更浓,“那你来此,意欲何为?”

    “为国,为家!”

    “何为国?何为家?”

    “天下百姓同心乃为国,百姓生养乃为家!”

    “说的好,好一个百姓为国,为家!”

    张维贤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甚至还有留在嘴中的茶叶,他猛然站起,多年以来所积攒的阴郁,顿时轻松了许多。

    “小友,老朽问你,当今天下豺狼当道,百姓也是民风彪悍,乱民四起,又是缘何?”

    杜小川思索良久,忽然斩钉截铁的说道,“当今天下,阉狗专政,北边满洲鞑子对我大明朝虎视眈眈,倭寇也未曾尽出,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国将不国!

    若为我大明,则须诛阉党,清君侧!”

    张维贤几个跨步便从座位上走了下来,亲自为杜小川倒了一杯茶,“小友,老夫苟活这么多年,竟不如一青年才俊远见,小友,实乃我大明救国之臣!”

    杜小川很是纠结的接过张维贤的茶,其实在他的心底,还有另一种答案,择明君!只是张维贤乃是几世公爵,定不会同意这等不忠做法!

    杜小川自然不会忘记自己此行来的目的,当下施了一礼,“国公,在下此来,乃是有一件私事相求!”

    张维贤,手摆了摆,将杜小川接下来的话堵回,说道,“你的事情,信王在来信中已经提过了,这是小事一桩,过几日,我就可给你办好,你切勿担心。

    你回去转告信王,他的心事老夫知道,此事急不得!”

    杜小川大喜,当下重重谢过张维贤,正想告辞回去,却被张维贤一句话给生生的拉了回去。

    “老夫没记错的话,小友也姓杜?那可曾见过杜泽?”

    杜小川脑海中一声炸响,彻底懵在了原地,多少年了,这还是第一次有外人在杜小川的面前,提起他父亲的名字,可杜小川也深深的知道,杜泽的事,当时牵涉的实在太广,太深!

    杜小川一转身,躬身对着张维贤行礼,“国公,敢问您老说的是哪一个杜泽?”

    张维贤眼睛一瞪,语气中多了一丝伤感,“还能有哪个杜泽?自然是十年前京城中最为耀眼的奇才,新科状元杜泽了,别人他也配叫这个名字么!唉……说起来,杜泽也是老夫的门生,可惜……”

    原来杜泽竟然还和张维贤有着这样一层关系,这反而更能说明,他爹当年那件案子,究竟有多么蹊跷,连这举足轻重的英国公,竟也无计可施。

    杜小川多少次,多少次想要往前一步,激动的向张维贤承认自己就是杜泽之子,可却犹豫再三,一则,朱由检显然是知道自己的身份的,但并未告诉张维贤,二则,杜小川想起方才在院中看到的那一缕骚动!

    那儿,飘来一丝极淡的血腥味……

    杜小川心中有了主意,顿时上前一步,回答道,“原来国公说的乃是当年大明第一才子杜泽!那可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小生自然也在其列,只是无缘见面罢了,国公缘何提起此人?”

    张维贤有些失望,摆摆手不经意的说道,“老夫只是一时兴起,罢了,罢了,过去的始终过去了,老夫老了,你先回去吧!”

    杜小川弯腰而退出,留下依旧称病不朝的英国公,此时正午的阳光渐至头顶,很是燥热,杜小川一甩脑袋,突然一股疲惫感涌来,杜小川苦涩一叹:

    “阴谋,真的是开始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