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觉醒
字体: 16 + -

田盼现世;卫鞅受命

    sat jul 16 22:34:24 cst 2016

    田因影回到府中已是深夜,随即以身体疲惫为由打发走了所有家奴。神色匆匆的他将头颅伸出门外张望一会儿,确认没有人后立刻将房门关上,毕竟今天得罪了大王,自己得小心行事,避免落人口实。

    待田因影把房间里所有的蜡烛吹灭以后,开始慢悠悠的跪坐在茶桌旁一旁。倒下一杯茶饮下:“出来吧!”

    “是,主公!”从黑暗里走出一个刺客装扮得人穿着夜行衣。这个人便是暗影卫的首领,暗影卫是田午留给自己儿子的神秘组织,就连田因齐都无法了解组织里的人是谁。除了田午,田因影,恐怕没有任何人有权知道他们的身份,也许他们平时会是朝中大臣,也许是军中精英,也许只是异国他乡的商贩。他们的面孔很神秘,黑夜才是他们的保护衣。

    “最近,各国有什么动向?”田因影又给另一个杯子倒下茶,示意面前的黑衣人坐下。

    “公子,我没有权利坐下,我还是站着向您汇报吧!”那黑衣人作揖道。他明白自己的身份,虽然前几日露过一次面,但是也不敢太放肆。十几年前他的身家性命已经被田午买断了。

    “呵呵,我是你主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哪那么多废话。”田因影看他不领情故作生气道。

    “诺!”黑衣人跪坐在田因影对面说:“最近韩国好像受到重创,自从韩哀侯在十几年前把郑国灭掉以后,大部分臣吏都流落到了韩国。要知道郑国此前可是大国,后来竟落得被吞并的下场,那么韩国所获人财必然不少,国力大升,不过如今又被魏国削弱了。韩哀侯死后,韩武继位(后世称为韩昭侯),韩武差不多是个长舌妇不足为惧,不过近来好像谦虚很多,貌似是有个叫堂溪(xi)公的人拿玉器和瓦罐给他讲了一个典故,之后便很少向大臣透漏国家机密,而韩国还有个叫申不害的人好像挺厉害。”

    黑衣人接过了田因影递过来的茶杯一饮而尽,继续说道:“主公前些时日让我打听卫鞅下落,最近他好像如愿以偿,已经接近秦国权力核心了,其余的我查不到,不过秦国近来成立一个间谍组织好像很厉害。”接着说道:“至于魏国,现在是魏婴继位(后世称为魏惠王),前几年,本来魏婴被赵韩联军包围于浊泽,可是最终赵韩外交发生问题,赵国主张换君,韩国却不想杀魏婴,主张将魏国一分为二。结果一言不合韩国就撤军,魏婴得以保持力量收拾残军,近些年来可谓屡战屡胜,差不多已经将失地全部夺回,唉!韩国是后悔不已啊!至于其他的国家状况,我都一一写在竹简上,放在公子的书房了!”

    “你辛苦了!”田因影点头示意,拿起一个茶杯把玩道。心里想到:“果然是这样,历史还是无法扭转啊!”

    “谈不上辛苦,尽自己职责而已!”那黑衣人立身准备告辞离开。

    “先别走,我有个事给你商量。”田因影狡诈的笑道。

    “哦!那个叫鬼谷子的没查到,不过有个叫王诩(后世称为鬼谷子)的听说很有才能,博学多才,精通战术。如今好像去了魏国的邺城,到鬼谷山一带隐居了,要不要我去把他请来?”那黑衣人扭头说道。:“还有,公子,我的钱不够了,你是时候给我发钱了吧!”

    田因影思索片刻:“鬼谷山,真是傻瓜,那不就是鬼谷子吗?”

    不过他赶紧转移话题道:“不用不用,咱今天商量点正事,这都小事以后再说。”田因影这句话可谓一石二鸟,是给钱不用啊,还是不用找人才啊!听这语气明显是前者。

    黑衣人正欲询问个究竟,心想:“这主公不会又欺负我老实,让我自立更生吧!”

    田因影露出一副商人应有的面孔:“我说小盼啊,你想不想去掉面纱,重新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啊!”

    “得来!看来又得自立更生了!好歹是王室后裔,怎么就那么小气呢!”那黑衣人很无奈的想着。:“不过他刚才说什么?去掉面纱,如果这样,也值了啊,毕竟重见天日了啊!”

    “田盼,问你话呢?不想就算了!”田因影挥挥手。

    “主公,我还是要钱吧!”田盼眼睛微缩,撇了撇嘴。

    田因影拿起已经拟好的竹简契约拍了下田盼的脸,老生常谈到:“你咋就这么没出息呢,天天就知道钱啊钱的,那都是身外之物,懂不懂?你看看人家田忌,好歹和你岁数差不多,人家都当上将军了;你再看看你,如今是一事无成,连个脸都露不了,连个成家的资格都没有,可悲可叹啊.......”

    “唉,主公,你别说了行不,您许诺我的黄金我不要了!”那叫田盼的人无奈说道,毕竟被戳到了痛处。

    “此话当真?”田因影的双眼闪亮,在黑夜里仿佛发出了金色的光芒。叹息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勉强你了,是时候给你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了。唉,我就勉为其难吃亏一下,你把这个契约签了吧!”

    田盼无语:“这家伙把契约都准备好了,看来是早有预谋啊,就等着我掉下他的陷阱呢!”可那毕竟是二百区(齐:1钟 = 10釜,1釜 = 4区,1区 = 4豆,1豆 = 4升)黄金啊!田因影看他正犹豫间,忽然抓住他的一只手染上红色颜料,重重的按在契约上。

    田因影小心翼翼的收起竹简契约放在怀里,不给他喘息的机会便对田盼说道:“田盼听令。”

    田盼单膝跪地:“公子吩咐!”

    田因影交给他自己的亲笔竹简信,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此后便以田盼为名示众,不必再带什么面纱。你即刻赶往唐邑,唐邑军队由你指挥,暗影卫由你调遣。绝对不能让赵国,卫国军队过黄河,齐国西边局势就看你的了,此行任重道远,如果失败,齐国会丢弃大片疆土,而你会被杀!明白吗?”

    田盼正准备走时,田因影拉住了他,把自己从田因齐家中拿的青铜宝剑交给了他。顺便说道:“你死了我不管,但是这剑得拿回来!”

    话虽如此,田盼感到自己被器重,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是夜,田盼离开临淄,急速赶往唐邑。可田因影却是无眠,一直在想:“哥哥不管这江山,难道我真的忍心看这国不成国吗?”

    西方秦国,卫鞅可谓激动不已,因为他终于有机会和秦王见面了。卫鞅跪坐在秦王帐前,准备拿自己已准备好的理论说服秦王,从此走上秦国的官途。

    秦王打量着卫鞅,仪表堂堂,像是接受过学问的人,你问他为什么知道,那是废话,因为和自己完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秦王床前却有纱帐,卫鞅只能听得声音,而辩术之道在于观其脸色,探究内心,才能将自己理论施展开来。

    卫鞅深吸一口气,心里想道:“看来如今只能试探了。”

    “你有什么话说吧,让寡人看看你的才能。”秦王直接深入主题,并没有太多的询问。因为此前已经下令旨意,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卫鞅也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今天我来给大王讲讲尧舜禹的故事,此乃帝道(帝道:即是以上古圣王(尧舜禹汤)的方式治理天下)。帝道讲的就是,身为君王,要效法先祖明君,用帝道的方式治理天下,感化天下之人,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国力才能强盛,百姓才不会去犯罪......“卫鞅讲的头头是道之时被不远处传来的打鼾声打断了。心想:“这秦王,这么不懂得礼遇贤客,看来他没看过多少书,这么讲不行啊!”于是卫鞅怕弄醒秦王惹得杀神之祸,于是转身离开了。

    可那景监却在门外一直守着,过了许久,秦王喊道:“景监,你给我过来!”

    景监推门而入,慌忙下跪道:“大王恕罪!”

    秦王看他慌张的模样,也不打算惩罚他,对他摆手道:“算了算了,这次饶了你了,找的什么人啊,也就是个满嘴大义没点实际才能的书呆子。下次在这样,我砍你的头。”

    景监回到府上,怒斥卫鞅到:“你不是挺能说吗?连大王都能说睡着了,你可真厉害啊!我差点小命不保你知道吗?”

    卫鞅忍着喷飞而来的口水,缓缓说道:“还请景大人再给一次机会。”

    “还给,我给你机会,人家不给我留头的机会啊!”景监阴阳怪气的哼哼道。

    卫鞅摘下脖颈处的玉麒麟,递给景监道:“此乃家传宝物,请景大人笑纳,刚才是我失误,请大人再给我一次机会。”

    那景监也不是傻子,他要收了这玉麒麟,那卫鞅以后如果功成名就了,自己不得吃不了兜着走啊!景监用眼睛撇了撇,强忍着自己的冲动说道:“东西你留下吧,我景监也不是贪财之人,几天后我再试试就是了!”景监能够从一名小官吏到如今的宠臣,可见他的审时度势能力非凡。

    五日过后,景监再次向秦王推荐卫鞅。

    秦王奈何求贤若渴,于是叹道:“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卫鞅见秦王,席地而坐,心里想道:“上次面见所讲帝道,可见这嬴渠梁并未开悟,那这次试试王道吧!”于是卫鞅开始谈到:“今日我向大王所讲为王道(王道: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此乃儒家主张,为君者,必须要摒弃重刑重法,要以仁义治理国家,百姓自然学会礼节,国家便安定和谐.......?”

    “寡人今天累了,你先回去吧!”嬴渠梁打了个瞌睡道。

    “诺!”于是商鞅和景监离开了。回去后景监又将卫鞅吵骂一顿:“你给我讲的东西不会给大王讲吗?大王本来就看书少,你讲得这东西我都听不懂,别说大王了!”

    卫鞅突然明白了,心里叹道:“原来这嬴渠梁不爱读书啊!”

    又过五日,嬴渠梁还是没找到什么人才。忽然间他捂着头想道:“这卫鞅讲的东西挺深奥,是不是我睡着了,没听到关键?万一人家真是人才呢?”

    嬴渠梁于是对宫人说道:“召卫鞅。”

    卫鞅听后大喜,本来还想让景监推荐的,结果人家秦王给机会了。景监一边给他拿着帽子一边说道:“一会你见大王啊,那东西都讲的浅些,把你给我讲的那东西搬出来就行,听明白了没?”

    卫鞅点头示意,再次跪坐在嬴渠梁帐前:“大王!”

    嬴渠梁说道:“寡人前些时日比较疲惫,未听清楚先生所讲,今日召鞅君来,寡人会与鞅军仔细探讨。”

    卫鞅心里叹道:“什么没仔细听,压根是没学问吧!”

    卫鞅容面肃然的说道:“大王,今日鞅来所讲为霸道(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也就是说,我们秦国如今必须严峻刑罚,变法易古,才能称霸于诸侯。大王可知齐桓公,晋王为何能够称霸?楚王阖闾与越王勾践结局为何如此反差?宋襄公主张仁义为何最后身死国灭?您的先祖秦穆公又是如何让秦国达到势力巅峰?......

    嬴渠梁一听这故事分外精彩,原来自己老祖宗这么厉害啊!自己称霸的雄心此时此刻被激发了起来,不知不觉自己便从床上跳下跪坐在了卫鞅面前。经过几日几夜的畅谈,嬴渠梁下令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