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与秋月
字体: 16 + -

第二章 鬼村迷影(一)

    沿着荒漠边缘一路向南,气氛逐渐变得饶有生气起来。随处可见的灌木丛,还有盐节木、黑沙蒿等边塞地区独有的植被,像漫天星辰一样点缀着大地。不时还能瞅见几棵苍黄的老树,虽已行将枯朽,却仍在做着最后的挣扎。比起云州的燥热,这一带的天地间明显多了些湿气。

    夕阳之下,暮云四合,乌鸦的叫声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一条漫长的古道上,只见两匹快马正朝西南疾驰而去。那马背上是两名十七八岁的少年,皆身着暗黄色便衣,身姿矫捷,如风似箭。

    过不多时,两人来到一棵衰老枯黄的梧桐树下,前面先行的一名少年逐渐放慢马蹄停了下来。他头戴一顶深色的圆形斗笠,让人看不清面容。但双眼凝视着前方,目光炯炯,隔着帽檐仍然能感受到那泛着霞光的眼神,如同苍穹一般锐利而深邃。

    相比之下,与之同行的另一名少年虽然模样俊秀,却显得青涩了许多。见他忽然停下,忙上前问道:“子信,怎么了?”

    “你看前面。”这位名叫子信的少年伸手往左前方指了指,“那儿好像有一个村庄,我们正好可以去歇歇脚。”

    “可这会儿要是停下来,把人跟丢了怎么办?”另一名少年有些犹豫地说。

    子信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无奈的神情,说道:“现在已经找不到人影了,放他们去吧。”说罢便一个纵身跃下了马。

    另一名少年又盯着前方望了半晌,不由得短叹一声,只好跟着下了马来。

    “叶添,我觉得我们得把马系在这里,等会儿再来牵走。”子信有些严肃地说。

    那位名叫叶添的少年沉思片刻,也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问道:“你是担心沙摩勒他们进了村子里,怕会打草惊蛇?”

    “行走在外,还是小心些为好。”子信以一副过来人的口气说道。

    叶添笑了笑,也没和他争辩。他俩乃金兰之交,又时常一同外出游历,彼此再信任不过。这位同伴虽然年岁和他相当,办起事来却明显多了几分老成,直觉也总是出奇地好。

    他俩将马匹系在了村子外的一个小巷子里,便各自拿起佩剑,轻轻地往前面的村庄走去。

    眼下正是黄昏时分,村子里却显得格外安静,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诡异。村路两旁坐落着许多宽大的庭院,一排挨着一排,俨然一派森严庄重的气象。然而放眼四周,却没见着一个人影,只听到风刮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

    进村后,子信把帽檐压得很低,目光却在环顾着周围的一举一动。叶添则显得有些不安,心里扑通扑通地跳,压抑的氛围快让他喘不过气来了。

    “这村子是怎么回事?连一个人都见不到。”叶添沉着声音说道。

    子信眉尖微蹙,只点了点头,没有回他的话。又向前走了约四五十步,确定没有任何状况之后,才勉强松了口气。起初他还担心自己跟踪的沙摩勒一行人会先他们一步进到这村里,此刻看来倒是他多虑了。

    “不用太过紧张,放轻松些。”子信望了一眼叶添,见他两眼迷离、神情僵滞,忙劝慰着说。

    叶添知道他的感知能力一向很准,几乎从未出过差错,也就稍微宽下了心。但细看之下,又觉得这里宛如一座鬼村。道路两侧的房屋院落都带着一副暗黄的色调,显得十分古旧,众多泥土堆砌的围墙也早已变得残破不堪。远处的太阳即将落山,天色愈发昏暗,更是为整座村子增添了几丝恐怖的气息。

    “怎么办,我们还要往前走吗?”叶添细声问了问,神色还是有些不安。

    “现在天色已晚,附近又没有其他落脚之地,看来今天晚上只能在这儿歇一宿了。”子信口头如是说着,心里却也有些忐忑。

    “在这儿?”叶添一脸惊诧,但马上又平静了下来。他自幼在云州长大,父母对他管教甚严,连夜不归还是第一次。此刻心中虽然有些胆怯,但说什么也不愿在同伴面前表露出来,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他俩赶了一天的路,已是又累又渴,只盼能找着一户人家。

    “这村子实在太怪异了。且不说见不到人,单是这些房屋和道路,就让我有一种奇奇怪怪的感觉。”叶添一边走一边抱怨道。

    转过村路的一处拐角时,子信忽然眼前一亮,忙向叶添指道:“快看,那一间院子里好像有人。”但当下转念又想,偌大的村庄里就住着一户人家,反而觉得更不对劲。但无论如何,都得前去瞧个明白,一来二人早已饥肠辘辘,二来也可以打听到一些消息。

    叶添顺手瞧去,见前方路边的一座庭院里果真有人影走动,不禁喜出望外。当即没有任何犹豫,便先一步往那院子去了。

    ……

    话说那间院落虽大,却仅有一间正房,因而屋前的空地显得格外宽敞。子信与叶添走近后,才见院里那人竟是一年过半百的老妪,正在埋头清扫着地上的落叶。此间不时有阵阵风起,空气中夹杂着焦土一般枯燥的气息,让人嗤之以鼻。

    叶添见那老妪兀自扫着院子,仿佛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人前来。他回头望了望子信,两人都觉得有些诧异。

    “阿婆,我二人路过此地,不知可否进来讨碗水喝?”叶添颇为礼貌地开口问道。

    那老妪这才反应过来,忙将手中扫帚放下,用一口浑重而沧桑的口音回道:“好,好说……年轻人,快进院子里一坐吧。”

    子信与叶添俱是一怔,又互相望了一眼。他二人此刻已在院内,因而听起来倒有几分不明就里了。

    叶添客气地道:“如此便恕我二人打扰了。”说罢,便在院里的一张石桌前坐了下来。子信心下好奇,双眼一直在四处张望着,如同一只搜寻猎物的飞鹰,对任何一个角落都不愿放过。

    那老妪走进屋内,取出了两只小碗和一壶沏好的茶。叶添见她步履蹒跚,行动甚是不便,忙上前说道:“阿婆,给我来端吧。”就在抬头的一刹那,他才发现眼前这老妪双眼无神,似有失明之相。

    “阿婆,你的眼睛……”叶添轻轻将茶水放在了石桌之上,关切地问道。

    那老妪闻言一笑,不以为意地说道:“好些年了,这人一老啊,身子骨就变得不利索起来,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痛的。到头来也都习惯了。”

    叶添叹了口气,颇有几分怜悯之情,于是从腰包里取出了一些银两,说道:“阿婆,你看这样行不。我们这儿有些琐碎银子,可否拿些吃的给我们?”

    老妇人缓缓说道:“两位公子不必如此客气,我一个瞎老婆子,要这些银两也使不上用处的。既是要些吃食,就还请稍等片刻。”说罢便又转身进了屋去。过了好一会儿,才端来几碟才热好的馒头和烙饼放在桌上。

    子信摘下斗笠,拿起一块热腾腾的烙饼,一边吃一边好奇地问道:“阿婆,这儿就你一个人住吗?”

    那老妪悠悠地道:“是啊,整个村子里都没什么人了。这半个月来,你们还是第一拨到这里的呢。”说完,又重新拾起扫帚,在院子里扫了起来。

    子信眉梢一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又问道:“那这村里的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走了,都走了。”老妇人叹了口气,话音中透露着几分苍凉,“一些上了年纪的,去了东边的云间集;还有些像你们一样的年轻人,就走得更远了。只有我一个瞎老婆子,哪也去不了,只好留了下来。”

    “为什么?”叶添也深感纳闷,忙脱口问道。

    那老妪又停了下来,语重心长地说:“背井离乡,当然是为了谋求生路了。你们从外地来,不知道这儿的民风。十多年前因为连年大旱,田里没了收成,这一带偏又有许多打家劫舍的强人,官府又隔得远。老百姓留在这儿没了活路,也只能到别处去了。”

    叶添猛地拍了拍桌面,说道:“岂有此理,云州治下竟还有这种地方?”

    “云州?”老妇人摇了摇头,纠正道,“年轻人你弄错了,这儿不是云州,是朔州。”

    “什么?朔州?”叶添闻言一惊,忙放下手中茶杯,又看了子信一眼,脸上满是诧异之情。

    老妇人点头道:“是啊,此村名叫双叶村,虽然是朔州治下,却与朔州城有着三百多里地,离最近的朔方县也有五十里。何况又是在大漠边上,匪寇为患,官府是指望不上了,要活命还得靠自己啊。”

    叶添眉头紧锁,一言不发,显得心事重重。反观子信却是神色悠然,一脸淡定地吃着东西,仿佛丝毫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年轻人,你们是从哪里来?怎么会走到这双叶村呢?”老妇人忽然转口问道。

    子信笑着说道:“我二人是从并州过来,准备到云州去投亲的。因不识路,不想竟走到了朔州境内,说来实在惭愧。”

    叶添见他说起谎来没有一丝犹豫,像是早在心里酝酿好了一般,不禁暗暗称奇。如此这般心计,哪像个十七岁的少年?即便是那些久经世事的大人,多半也会自愧不如。

    “是这样。”老妇人点了点头,又缓缓说道,“既是从并州过来,就该走官路才是。想来是你二人沿途贪玩,才到了这里。”

    他俩相视一笑。子信应道:“正是这样。还请阿婆给指条去云州的路,我二人感激不尽。”

    那老妪随即用手指了指东边的山峦,说道:“从这儿一直往东走,便可到朔方县城。虽说要经些小路,不过你们年轻人走得快些,半天功夫就能到了。然后就有官路直接向北到云州去,你们沿途多多打听,错不了的。”

    子信本是无心之问,但听她这么细致地回答,反而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眼见天色将黑,遂向叶添示意离去,又道:“阿婆,多谢你的款待,现在天色已晚,我二人便不多做叨扰了。”说罢,便留了些银两在桌上,准备起身离开。

    “这就要走吗?”老妇人关切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我瞎老婆子眼力不好,看不清这天色。”

    “已是酉时了。”叶添回答道。

    “都这个时候了。”那老妪显得有些诧异,又认真地道,“也好,我一个老婆子,家里没什么好招待的。既然两位要走,我也不便强留。但有一句话,你二人须得记在心上才是。”

    “阿婆请说。”子信忽然来了兴致。

    老妇人缓缓告诫道:“这方圆十里都是荒山野岭,经常有强人出没。你二人行走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

    子信听她这么一说,才想起差点忘记一件重要的事,忙问:“说起强人,我正想向阿婆你打听一件事。今天下午,可曾有一群骑着马的人来过村内,大概有四五人的样子。”

    老妇人摇了摇头,不假思索地回道:“这村子已经半个月没人来过了。要不是碰上你们二位,老婆子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着啊。”

    他俩一早追随沙摩勒等人至此,眼下却没了着落,心中自是十分不甘。然而又别无他法,只好与那老妪告了别,匆匆忙离开了院子。

    那大院从里到外弥漫着一股焦土的气息,让叶添感到十分不适。来到外边的大路上,他才如释重负般深吸了一口气,又问子信道:“怎么办,莫非今晚真要在这儿歇一宿?”

    子信抬头看了看天色,只见太阳已接近落山,夜幕行将拉下,乃道:“没有其他办法了。这儿已经出了云州,若是真遇上什么劫匪,可就不太好办了。”说着又朝村子深处瞧了瞧,若有所思地道:“而且这村子看起来不简单,我还真想探个究竟。走吧,看能不能找到个下榻之处。”

    说起来,这还是叶添第一次离开云州,加上这村子又是如此陌生与怪异,让他不禁寒毛直竖。但细细一想,连夜赶回云州着实更加危险,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此刻黄昏时分,若是寻常村落,早已是炊烟四起。但这双叶村,虽说地方不小,却察觉不到一丝烟火气,整个村落仿佛就只住着那老妪一人。叶添从进村伊始就感到浑身别扭,却总说不上来缘由。

    走了不到半刻钟,子信忽然停了下来,他的目光被左边的一个大院给吸引住了。那院落并不算大,离他俩所在之地约有两三百步的距离。但子信一眼就能瞅见了它,似乎有某样特别醒目的东西抓住了他的眼球。

    “怎么了?”叶添话音刚落,就瞧见了那间宅院。

    “走,去看看。”子信是个好奇心十足的人,但凡碰上怪异之事总想要一探究竟,否则便会日夜惦记。叶添深知他心性,便也跟着去了。
  

  :www.sizhicn.com。_m.sizh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