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与秋月
字体: 16 + -

第一章 开幕之时

    深秋时节,中原一带的天色渐渐转凉。各处山林间老树将枯、落叶满地,一派肃杀气象。

    早晨,洛阳郊外官道旁的一间茶舍内,两名不知是何门派的青年人正喝着小酒,私下谈论着最近江湖中发生的新事。

    “听说了吗?九月初三云州的金兰花会上,将会有一件稀世珍宝在霄云楼展出拍卖。”其中一位稍微年长些的青衣人沉沉地说道。他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外人听了去。

    “霄云楼那种地方,不是经常都会有所谓的稀世珍宝出现吗,这又有何稀奇?”坐在其对侧的年轻人兀自吃着小菜,不以为然地说。

    青衣人摇了摇头,回道:“没那么简单。这次展出的,乃是一件消失多年、为天下人趋之若鹜的宝物。”

    “哦?什么东西说来听听?”年轻人有些来了兴趣。

    “《大漠沙行图》。”青衣人细声说道,“你可曾听说过?”

    年轻人闻之一惊,忙问道:“《大漠沙行图》?那不是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从江湖中消失了吗?怎么会出现在霄云楼?”

    “这么说,你是真的不知道。”青衣人轻轻放下酒杯,转而又问,“一个多月前,长安天牢里发生了一起越狱,你可知那人是谁?”

    年轻人想了想,说道:“盗圣冯欢?”

    青衣人点头道:“不错,盗圣当初就是因为从襄阳王府盗走了那幅《大漠沙行图》,才被朝廷通缉,最后关入天牢的。他入狱的这七年里,《大漠沙行图》也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了,我想这绝不是巧合。”

    “你的意思是,那幅图现在还在盗圣的手里?还是说,已经被他卖给霄云楼了?”年轻人忽然停下了手中竹筷,两眼发亮地望着青衣人。

    “这就说不准了。”青衣人耸了耸肩,“不过,此事已经在江湖中传开,许多有意之人都准备到云州去看个究竟呢。”

    年轻人眉头一皱,略显疑惑地问道:“那画到底有什么稀罕之处?我听说数十年前,江湖中有许多门派处心积虑地想要得到它,为之不惜明争暗夺、用尽手段,最后连官府都参合了进来。就算是名家真迹,终归也只是一幅画而已,至于如此吗?”

    茶舍的一个角落里,一名身着白色衣衫的少年正静静地望着窗外的林子。那林中草木萧疏,地面满是凋零的枫叶,仿佛披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装。霎时间一阵微风吹过,落叶卷地而起,飘向那暗暗的天边。正应了那“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景象。少年心生感伤,一时竟望得出神。

    这边又听那青衣人说道:“具体的门道咱也不清楚,只是听闻这幅画似乎和一份传说中的宝藏有关。”

    “宝藏?”年轻人顿时睁大了眼睛,又笑了笑说,“莫非这世间还真有这种东西?我不太相信,不会是道听途说的吧?”

    “谁知道呢?不过传闻终究只是传闻。虽然那《大漠沙行图》曾在江湖中辗转流传多年,但却无一人能解开其中的谜团。”说到这,青衣人脸上忽然露出一丝怪异的笑容,“黑白两道的人为它争得头破血流,结果到头来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张废纸,想想都觉得讽刺。”

    年轻人冷哼了一声,说道:“依我看,不过是有人在故弄玄虚罢了。盗圣冯欢和霄云楼的人料到这世上还有些白痴相信那宝藏的传说,才打算在金兰花会上卖个好价钱。要真是什么藏宝图,他们又岂会如此声张?”

    “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反正和咱们是没多大关系。不过,消失多年的《大漠沙行图》重现江湖,只怕是又会有一场腥风血雨了。”说罢,青衣人猛地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

    临近正午,西京长安,长老院正心堂内,象征着皇室家族内部最高职权的五长老议事会正在进行。大堂正位之上端坐着的老者,乃是大魏皇族元氏一族的族长,又被尊称为元君。堂内其余四位长老也都是皇族内部的德高望重之人。从这里发布出去的诏令,几乎每一件都关乎着大魏皇室的切身利益与社稷安危。如果把天下之局比作一张棋盘,他们就是幕后真正的博弈者。

    正心堂内的氛围庄重而肃穆,只见元君气定神闲地端坐在正位之上,四名长老脸色各异,却都显得心事重重。

    “我听洛阳传来的消息说,皇帝的病情是越来越重了,能不能撑过这个冬天都是问题,我们须得早做打算。”沉默良久之后,司礼长老终于开口说道。

    宣武长老揣着一副冷峻的面孔,冷笑道:“洛阳那边的事情,只怕我们还蒙在鼓里,有些人却早已按捺不住了。”

    他话里有话,顿时引起了另外三位长老的好奇之心。只听一旁的传文长老沉沉地问道:“此话意指何人?”

    宣武长老随即从袖中拿出了一份折子,高举在手说道:“我今早收到影卫府呈上来的文牒,是关于一个月前大盗冯欢从天牢中逃出一事的,诸位长老请过目吧。”

    几位长老依次阅毕,脸上都显出了几分惊诧与犹疑的神色。对于早已历经世事的他们而言,能够令其感到如此吃惊的消息着实不多见。

    元君从堂上走下,接过折子瞧了半晌。他的目光中透着一股寒意,不怒而自威。

    “我当时就觉得奇怪,天牢里重重设防,机关遍布。那冯欢纵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绝不可能逃得出来。原来是有奸细帮他引路。”执法长老捋了捋胡须说。

    传文长老眉头紧锁,迟疑着问道:“那依各位之见,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苍影卫打探的消息,自然是不会有假。”宣武长老朗声说道,“如此便坐实了元宕有不臣之心。而今皇帝病重,若不趁早先发制人,怕是要出大乱。”

    另外三位长老互相望了一眼,一时都拿不定主意。

    元君合上折子,面不改色地问道:“这件事皇上知道吗?”

    “当然不知,这是苍影卫最新查到的消息。皇帝要是知道,只怕早就派人前去问话了。”宣武长老道。

    “想当初永兴政变之时,长老们选择拥立燕王继承大统,南安太子一脉对此肯定耿耿于怀。”执法长老一脸严肃地说,“现如今元宕肯定是想从冯欢的口中打听出那件宝藏的所在,然后起兵发难。”

    传文长老摇了摇头,说道:“不,我还是不太相信。要说晋王有野心,这固然不假;但仅凭他的势力,想起兵反叛谈何容易?”

    “可这折子上写得明明白白,难道苍影卫会凭空诬陷他不成?”宣武长老毫不客气地嚷道。

    “好了,各位暂且稍安勿躁。”元君劝告着说,随即迈着步子走向门口,叫了一声:“来人!”

    话音刚落,便有一兵士走上前来。

    “去影卫府,让江振林来见我。”元君吩咐道。

    那兵士领命而去。元君回过头来,向众长老问道:“我先前有听说,那盗贼冯欢前段时间在云州露面,而且还对外扬言说,九月初三会在什么霄云楼公然拍卖那幅画。此事可准确否?”

    “确有此事。”执法长老点头说,“天下几乎已经人尽皆知了。”

    “如此说来,冯欢并没有把那画交给元宕。我看还是谨慎些好,不要贸然行事。”一向稳重的司礼长老从旁劝道。

    元君挥手说道:“且不管此事与晋王有无关系,既然冯欢出现在了云州,那就不能坐视不管。我们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打探一下他的虚实。”

    ……

    下马川,一望无垠的大漠,滚滚黄沙浩瀚无际。从北方高原之地吹来的阵阵冷风,时而滚卷着漫天沙尘呼啸而至,使得方圆十里寸草不生,行人过客望而却步。眼下已过秋分,长城内外寒意渐浓。但此刻的下马川,天空依旧骄阳似火,热气一浪接着一浪。

    看似平静的午后,却隐约能听见零零碎碎的马蹄声从大漠深处传来,甚至还夹杂着阵阵绝望的呼喊……

    下马川这个地方,从来就不太平。

    那是一支约有十来人的西域商队,正由五只骆驼运着货物往云州方向赶去,不料在据云州城仅二十里的下马川遇上了一伙劫匪。这伙劫匪虽不过七八人,却个个骑着快马,手舞弯刀,口中喊声连连,很快便冲上前将商队围了起来。

    这支商队的成员大都是些年轻小伙,在两地间往返不多,何曾见过这种阵仗?他们虽然早就听闻大漠之中各种劫匪的传说,却从未亲自遭遇过,一时竟愣在了原地,不知如何应对。

    为首的匪头乃一虬髯大汉,面相凶狠,只听他厉声喝道:“听着,把行李和货物全都留下,我可以放你们走人,否则可别怪大爷手上的刀快。”

    “是……”一名年长些的客商支支吾吾地应道,随即转身示意众人从骆驼背上下来。他在商海中打拼多年,早已摸透了这些劫匪的本性,只要老老实实将钱财交出,他们一般是不会加害人命的。

    然而商队中有一年轻气盛的小伙,初次走商便遭此劫难,心中颇有不甘。只见他咬紧牙关,正欲从包裹中拔出一柄匕首。

    为首的匪头目光一斜,叫骂道:“小子,你找死!”不及话落,一把亮闪闪的弯刀便直接向小伙身前砍去。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粒飞石“砰!”地一声打在那人的手背,顿时有如火烧一般,手中弯刀瞬间被甩飞数丈之远。众人大惊失色,未等那为首之人反应过来,又见一粒飞石直击眉心,他整个人眼前一暗,便应声从马上跌了下去。

    身边两名小匪见状,赶忙下马将他扶起身来。只见那人满面沙尘,右手背仍是剧痛难忍,模样甚是狼狈。

    众人往飞石来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沙丘之上,一支约六七人的马队正往这边赶来。那数道身影皆是一袭红衫,在日光之下飘忽奔腾,形如鬼魅。

    “大哥,是红衣会!”一名劫匪咽了咽唾沫,战战兢兢地喊道。

    红衣会在云州一带声名显赫,被匪寇们视为大敌。为首的匪头自知不敌,忙重新跨上马背,向众匪叫道:“今日运气不顺,撤!”遂拉转马头,带着一行人往北去了。

    眼前的情况实在来得太过突然,那些商人们面面相觑,仍旧惊魂未定。但劫匪既走,终归是稍稍放下了心。

    “吁!”马队中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率先勒马停住,向商人们问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商队?看你们的穿着,莫不是从西域过来的吧?”

    先前那年长之人长舒一口气,缓缓回道:“我等是北凉国的商旅,正准备前往云州。适才多谢各位壮士搭救。”说罢,其余商人也纷纷道了谢。

    马背上的年轻人挥了挥手,不以为意地说道:“保护这一带过往的商旅是我等的职责,诸位不必言谢。不过我倒有件事想向你们打听一下。”

    “壮士请说。”

    “你们从西边过来,可曾有见过两位十七八岁的少年?他们穿着便衣,应该还骑着两匹马。”年轻人手语并动地问。

    众商客彼此相望了一番,都摇了摇头。

    “我等出发至今,已有将近五天,但途中并没有见到如壮士所说的两名骑马的少年。”年长的商人说道。

    几名红衫人不免感到一丝遗憾,又四下里环顾了一圈:极目望去,一片黄沙蔼蔼,哪有什么人影?

    中间的年轻人显得有些焦虑,于是叹了一口气道:“各位请继续前行吧,此处离云州不过十几里地,日落之前应该能赶到。”又扭头朝另些红衫人吩咐道:“你们三个护送他们到云州去,其余的跟我往南边去找找看吧。”

    话毕,便领着四人掉转马头向南而去。众商客又道了谢,一行人便加快步伐赶往云州去了。
  

  :www.sizhicn.com。_m.sizh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