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二狗的革命生涯
字体: 16 + -

第42章 下山请大夫

    mon jan 25 19:46:44 cst 2016

    第42章 下山请大夫

    在回到山寨的第二天,老董就着急忙慌地下山了。山上有这么多伤号,虽然都经过了处理,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有些人的伤口都有发炎化脓的趋势,影响着恢复,所以早点找到一个大夫是迫在眉睫。

    临走时,成文森跟他说了下要做的旗子的样式:用长方形的红绸子布做底子,正中央用金色线绣上镰刀斧头像,一边镶上半米宽的白边,上面用黑线绣上“桐柏农民赤卫军”六个大字,边上再缝上一个套子,好套在旗杆上。

    怕说不清楚,成文森拿来花名册的本子,在上面撕下一页纸下来,用水笔大致勾画了一下,特别是镰刀斧头画得特别仔细。这多亏当初王树声在介绍他入党时,是面对着一面简陋的党旗宣誓的,上面就有镰刀斧头像。所以他记得很清楚,现在就把它借用过来了。

    接过这张图,老董把它塞到怀里,然后带上钱和干粮,就要下山了。临走时,成文森再三叮嘱道:“老董,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能躲就躲。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可不能再有什么闪失了。”

    老董用轻松的语气说道:“放心吧,队长,我有分寸的。你就在山上安心养伤,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哦,对了,你说的这旗子要做多少面?”

    成文森想了想,回到道:“先暂时做两面吧,留一面备用就行。”

    老董点点头说道:“行,队长,我知道了。那我这就走了啊,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说完,背上东西就下山了,后面依稀传来“早去早回!”的喊声。

    因为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加上老董丝毫不敢耽搁,所以这次老董比以前少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到了玉皇庄。他汗流浃背地来到村长家,连喝了村长老婆张宋氏递过来的几碗冷茶才缓过来。

    村长熟络地问道:“老董,你这像从水里捞起来的一样,好像是谁把你撵到我这里的似的,出什么事了?”

    老董笑着回答道:“让老哥看笑话了,我这次来确实是有几件事。第一,你能不能帮我们找个大夫,能治枪伤的大夫;第二,找几个针线活比较好的大嫂小媳妇帮我们做两面旗子;第三,上次不是有几个人要跟着我们上山嘛,我这次就顺便带过去,也把这个月做的棉被带走。”

    村长听他说完了,放下手上的烟袋,在桌沿上磕了磕,然后说道:“不着急,咱一件一件来掰扯。你想要找会治枪伤的大夫,我还真能找到。他就住在离这不远的小王庄,和我算是故交,等会吃了饭我亲自去一趟,把他请过来,随你们上趟山。”

    老董高兴地说道:“太好了,山上一半的弟兄受了枪伤,还真耽误不得啊!”

    村长连忙放低声音说道:“怎么,你们搞了一次大行动?”

    还没等老董回答呢,刚刚走进来的一个小伙子凑了过来问道:“叔,前两天是你们大闹了县城的?”

    老董疑惑地问道:“老哥,这是你家公子,怎么以前没见过啊?”

    村长朝小伙子训斥了一声:“去,见了客人不会打招呼啊,一点礼数都没有!”然后笑着对老董说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侄子张锁柱,从小就父母双亡,所以村里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狗剩子’。前年他吵着要去县城找找事干,说要自己养活自己。现在在城里的一家酒楼做跑堂的,虽说工钱没多少,但好歹能混个肚儿圆。”

    张锁柱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又问道:“叔,前两天真是你们大闹了警察局,打得那帮警察和民团哭爹喊娘的?”听他再一次这样问,村长也感兴趣起来。

    老董也没想着隐瞒,便把当晚和第二天发生的事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听他说完,张锁柱感慨地说道:“你们这次闹得动静挺大的!又是‘噼里啪啦’炒豆子般的枪声,又是‘轰轰隆隆’打雷般的炮声,听说第二天抬到城外的尸体都有好几十,整个县城都快被你们闹翻了天。第二天全城封锁,到处是警察和民团的团丁,见着陌生人就盘问。街上都没什么人,很多店铺都关门歇业。”

    老董叹了口气说道:“这次是我们福大命大,只是一半的弟兄挂彩,没有丢人命。但现在这天气,对伤口愈合实在不利,山上又没什么药了,县城一时半会我们是不敢再去了,就只好来找大哥你求助了。”

    村长毫不在意地说道:“咱们谁跟谁啊,当初你们队长带人从土匪手里救下我们这全村上百口子人,又给我们找了些事做,让我们能挣点轻松钱,咱们感激都感激不过来呢,你们有难处了就应该来找我们。”

    老董转过脸来问道:“锁柱,城里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张锁柱回答道:“这两天恢复了一些平静,警察局在重修,还和民团在城里四处张贴告示招人呢。商会和一些乡绅出了不少的钱,有些人还把家里的护院家丁交了出来。”

    说完停顿了一会儿,歇了口气接着说道:“我想着在酒楼里跑堂,终归是个伺候人的,成不了大气候,便也想报名做警察,好歹是个公家人,每月还能有点饷银。拿不定注意,这不跑回来跟我伯伯商量呢?”

    村长看了看老董,心中有了主意,便对他说道:“做什么警察,城里那帮警察就会做些欺压良善的缺德事情,要不然怎么都叫他们‘黑皮狗’。你要真听大伯的话,你还不如跟着你董叔他们干。他们可是给咱穷苦人撑腰的,跟着他们我们也放心。前段时间墩子他们就已经上山了,每个人家里可是给了十个大洋的安家费。”

    张锁柱听了高兴地问道:“真的吗,董叔,你们愿意收我吗?说真的,我也不想做什么警察和民团。在县城里,他们的名声可不好听,早被人在背后骂了祖宗十八代了。”

    老董高兴地说道:“只要你肯吃苦,能受得了管,加入我们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我丑话可说在前头,跟着我们搞不好会没命的,你怕不怕?”

    张锁柱拍着胸脯说道:“这有什么好怕的,咱烂命一条,不值钱。再说了,墩子可是我小时候的跟屁虫,他都加入了,我更得加入了,不然以后还怎么混啊。”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老董拍了拍张锁柱的肩膀,说道:“好,当着你伯伯的面,我代表我们队长收下你了。”说完,从包袱里拿出十个大洋,递给村长,说道:“这是按惯例的安家费,就由大哥替他保管吧。”

    村长也不矫情,接过大洋说道:“好,我替他存着,将来好给他说媳妇。”说完,从柜子里找了个小木匣,拧开锁把大洋放了进去,然后原样锁好放回柜子里。

    这时,厨房里传来喊声:“当家的,吃饭了。”村长便拉着老董说道:“先吃饭,吃完饭好办正事。”

    在饭桌上,老董提到了做旗子的事,他把成文森给他画的图给村长看了。村长接过来看了看,对着厨房喊道:“娃他娘,来一下。”

    张宋氏从厨房里走了过来,先笑着招呼了一下老董吃菜,然后问道:“当家的,叫我什么事?”

    村长把图递给她,说道:“成队长他们要做两面旗子,要用到红绸子布、白布,还有黄、黑两色的线,你看能不能找几个针线活好的、嘴巴严的,把这个事担起来?”

    张宋氏接过图,看了看,说道:“等吃了饭我去找几个老嫂子商量一下,应该没问题,快的话天黑应该就可以弄出来了。”

    老董一听,高兴地说道:“那太谢谢嫂子了,到时我再给你们算工钱。”

    张宋氏爽朗地说道:“大兄弟,你甭客气,什么工钱不工钱的,就是手上一点活儿,这可是我们最拿手的,你就瞧好吧。”

    吃完饭,村长便要去请那位大夫,老董说道:“大哥,我和你一起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还能显出我们的诚意。”

    村长说道:“那好吧,咱这就走。”说完,跟张宋氏叮嘱道:“我要去趟小王庄,你下午也抓紧把事干了。老董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别让他来回折腾了。”

    张宋氏说道:“放心吧,当家的,在你们回来之前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村长又和张锁柱交代了几句,这才带着老董往小王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