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辕门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岂为妻子谋

日出东方,清晨风光正好。尽管暮夏已过,秋分将至,森林依然郁郁葱葱,虫鸟还是嘀嘀咕咕,新鲜的空气让人闻来便觉得心里清凉。可惜的是凤鸾昨晚睡得并不大好,她本期盼能和丈夫晚上尽述相思,可惜的是戎昱、杜甫两人昨晚晚宴因为和诸喽啰志趣不合并不尽兴,所以在灯残人散后他们重新秉烛,倒茶为饮,然后谈论自己心中的江山国事。凤鸾虽然想相陪丈夫身边,但是果儿两眼迷离,困倦十足,闹着要睡,凤鸾拗不过,只好带着孩子回了房间。

    孩子睡了,她却拿起丈夫刚换下的衣服帮他缝补,心里期盼着他们男人的大事早点结束。没想到衣服缝完了,灯油也烧干了,还是不见丈夫回房间,她迷迷糊糊就倒在床沿睡着了。等阳光刺醒了她的眼,发现丈夫吴还是没回来,于是马上赶到大堂,但是大堂人去楼空,即使戎昱、杜甫等也是不再。这时恰有喽啰前来打扫,她问:“我家相公你可看到?”

    喽啰回道:“一早我看见岑大人和杜大人、戎大人骑马出去了。”

    听闻此话,凤鸾立刻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她疾跑到大门望着蜿蜒在在密林中的小径,虽看不到自己相公的背影,眼中却满满是相公的身形。她知道,这一别又是多少年的空相思。

    此时凤鸾背后有一张一张疑惑的眼,那边是陈乞儿。他内心五味杂陈,从相州到襄州再到荆州,他一路上见过太多谈吐非凡、壮志满怀的文豪,他们将国事视如家事,鞠躬尽瘁,敢为趋命;也看过不少藩镇坐大,将军狂妄,武人猖狂;但是无论是文人的天下大计,还是武人的剑指乾坤,都没改变的是他一路的流浪,一路所见的黎民受苦,四处受辱的命运。所以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怎样发展,也不知道六爷讲过曾经飞百姓殷实、万邦来朝到底是怎样一个状况。他亲眼所见的是一个女人得不到他男人的爱,一个孩子看不到父亲的关怀。

    乞儿默默走到凤鸾身边,将信塞在她的手上然后一言不发的离开了。他知道此时此刻无论怎样的安慰也无法抚平凤鸾姐心中的孤苦伤悲。

    凤鸾颤抖的手将信纸从信封抽去,她忐忑的翻开信纸,只是一首诗: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

    好绝情的诗。

    凤鸾手中的信纸飘落在地。一滴苦涩的泪瞬间滴落在信纸的诗上,将墨泽饱满的字化成了一朵寒梅。

    不过此时大家却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想凤鸾的伤悲,因为聚义堂中另一场正在进行一场事关生死议事。

    可以说杜甫、岑参和戎昱的离开的确堪称伟大,不过他们却让野岭寨陷入更深的困境。首先是野岭寨的该怎么办,虽说他们留下计谋:屯田。可怎么去让卫伯玉答应屯田一事却是一个大问题,杜甫等的出走实际上极大的欺骗了卫伯玉,这是否会激怒卫伯玉将怒火转向野岭寨则不得而知。另外一个问题是陈乞儿的去留。陈乞儿作为卫伯玉制衡襄州的法宝,如今他出了江陵,并带走了制衡乞儿的娇娘,对此,卫伯玉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聚义堂一片沉寂,窦桂娘、郑大胖子还有一干小头目等平常小打小杀还可以,真到谋略前途则一窍不通,六爷和乞儿虽说见过点世面,但是此时六爷却一言不发,似乎也没什么计策,而自从上次献计反中计后,乞儿爷不敢随意乱说。所以明说是要议事,反倒是一个个想听别人高论。乞儿开始心想,要是义父来瑱在就好了,以他勇气和谋略,此时肯定不许思考就有了知道该如何办。想起当初衣服来瑱鲁山布兵,应变自若,于人前慷慨豪迈,于敌前笑谈风云,真枭雄也,可如今却只能仰人鼻息,蝼蚁求活,甚是可怜。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凤鸾走进大堂突然道:“既然大家无计可施,那就不要多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还不信上天不能给我们活路。”

    乞儿惊讶凤鸾刚还梨花带雨,此时就已经豁达爽朗,但他哪知,凤鸾和岑参向来是聚少离多,所以她已经习惯了别离的生活,对生活也看得更开了些。不过想法的一瞬间却被凤鸾身边的一个人转移了焦点。

    不但是乞儿,几乎所有人也都被凤鸾边上的人给吸引过去啦。眼前一人千姿百媚,虽只豆蔻年华,却是一切打扮高贵却恰到好处。宽袖长衣,颜色多彩而不腻;珠翠铺头,装饰华贵却不庸俗。加上眉目含情,亭亭玉立,举止投足都能把人魂给钩了,这活似妖女下凡专钩人魂。

    乞儿一眼就认出是娇娘。

    凤鸾牵着娇娘的手,呲道:“瞧你们这伙臭男人,就是不能见美人。”然后拉着娇娘的手走到桌前座位坐下,转向娇娘说:“他们就是这德行,好在心眼不坏。”

    娇娘掩袖而笑,笑脸如嫣道:“乞儿是我的恩人,你们是乞儿的朋友自然是好人,哪有德行不好的道理。”

    赵大胖子插嘴道:“你一个小娘子难道不怕我们是山匪吗?”

    娇娘脸一沉,不说话了。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她脸色沉郁,心有不快。不过乞儿很清楚她在想什么,娇娘在开元观的时候就很自卑自己歌妓出身,如今谈到身世问题当然重新唤起她的愁绪。

    窦桂娘见状,责怪赵大胖子道:“就知道欺负人家小女生。快出去喂马。”

    赵大胖子一脸无辜,正欲出去。娇娘劝道:“想必这是大王吧,乞儿长提起你,说你巾帼风范,今日一见果然令小女佩服。不过这不关大哥的事,只是想起我们都是苦命人不免有些伤感罢了。”

    六爷赶紧把话题岔开:“我们还是先讨论出该如何解决卫节度使一事吧。”

    “是该解决了。”一阵粗犷的声音传来,紧接着是列兵行进夹金属撞击的铿锵声。霎时整个聚义堂被士兵团团围住。

    赵大胖子首先尖叫道:“羽林军。”

    窦桂娘、六爷和乞儿则大叫道:“卫伯玉?”

    果然是卫伯玉。卫伯玉轻声道:“你们该叫大人吧?”

    一伙人马上意识到自己失误,纷纷称:“大人。”

    卫伯玉走到首座,此时窦桂娘早已让位。马上有喽啰巴结道:“大人,喝茶。”大堂于是再次陷入宁静。

    乞儿率先发问道:“不知道大人前来野岭寨有何指示?”

    卫伯玉饮了口茶不紧不慢地道:“在我的辖境不知乞儿为何此问。你以为你们可以轻易逃出我的手心?杜甫满口苍生百姓,又是陛下近臣,我防他上朝廷派过来的奸细。岑参没事就劝我调回西北,去死守封常清曾经的军魂,简直是一个木呆子,这可能吧。还有那个戎昱,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妄我视他为名士,还招他做幕僚,可是他却怎么对我呢?动不动就耍性子,与我唱反调。如果不是他们杜甫是朝廷人,岑参念及同袍,戎昱名声在外恐怕我早就一个不留啦。”

    乞儿道:“所以你故意放他们走?”

    卫伯玉道:“他们是一丘之貉,不是都想去北方嘛。我干脆就创造机会让他们一起走,不过也想不到他们这样绝情,扔下你们就不管了。”

    六爷很诚恳道:“草民都是小人物,大人想剿灭我们易如反掌,就算我们如何向折子也逃不出大人的神机妙算。”

    卫伯玉顿了一顿,“早听乞儿说六爷有点小聪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不用激我。你们的确不用我发什么心思。因为你根本不值得我花什么功夫去剿灭。不错,乞儿是我故意放出来,娇娘也是我示意清虚道长放出来的。你们可能很奇怪为什么我这样做。”

    大家都望向卫伯玉。

    “你可知道红拂女?”卫伯玉很郑重的问道。

    六爷一听两眼亮起来,“你说的可是被誉为‘红尘三侠’的红拂,本名张出尘。”

    卫伯玉略有不屑道:“老头还是有点见识。那你可知道他的身份。”

    六爷脸色变暗轻声道:“她本为隋朝名妓,后慧眼识得我朝开国功勋卫国公李靖,并倾心协助,助李绩建成伟业。自然两人也是情比金坚,堪称假话。”

    “但是还有你们不知道的。”卫伯玉顿了一下。“我刚说的是红拂女,而不单是红拂。这里面的差异可大着呢。”

    “卫国公的确是我朝最伟大的将军,即使在德宗时期,享誉天下的名将如关外的封常清,关内的来瑱恐怕也难及其万一。南平岭南,西灭吐谷浑,北平突厥,平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未逢败绩,何等功业。如不是年迈能参与太宗高句丽的东伐,恐怕他一生就圆满了。不过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如此功劳,卫国公却能够安度晚年,要知道杀伐决断得得罪多少人,封常清、来瑱不得好死就是明证。”

    乞儿听卫伯玉当面辱骂他的义父,心中怒火难平,幸亏有六爷拉着才勉强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