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却之阵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归途,风起云涌

清晨,杭州的街上是静谧的,当第一缕晨光射穿薄雾,街上便迎来了一个温馨的晨。

    而这个清晨,却是有很多人黑着一对眼眶。

    县衙后院,凉风轻起,几片落叶飘舞,落在了古风的头顶。

    “呼……”

    成马步站立的古风收回点出的手指,闭上眼睛深深吐出肺中淤积的浊气,缓了一会儿后睁开眼睛道“方丈大师给我的那本澄静指真是用意颇深啊!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指法的奥妙尽在这一静一动之间,同时还形象的把这人生的道理告诫于我。”

    澄静指,当初离开岱庙时,方丈送了古风两本书。一本是修炼内息,强化体质的木桩功,另一本则是这澄静指。

    原本,古风还以为方丈小器,不肯送自己高深武学,才拿了这么一本佛门中有些大众化的澄静指。

    现在看来,原来是另有用意。

    毕竟武学的境界到高处是不局限于招式的,而且这些所谓的招式很容易得到。就如自己之前得到的青莲剑决一样。

    古风心里思索了一会儿,转身准备回去。

    刚刚侧过头,却是突然瞟见了黑眼圈极其严重的包拯。不由得轻“咦”一声,走到包拯面前关切道“包大哥,你这是怎么啦?脸色这么差。”

    此时的包拯刚刚从房间里出来,一夜未眠的他脸上苍白,眼眶下陷,黑眼圈明显,就连走路都有一些摇晃。

    包拯用一双暗淡的眼睛看了古风一眼,嘶声道“昨夜没睡好。”

    “哦!”

    闻言,古风心里才了然。

    猜想包拯昨夜估计如自己一样在猜测刘承珪可能采取的动作吧!

    不过以包拯的才智,一夜时间他应该想出来了吧!甚至可能连应对之策也想出来了。

    正要询问,却听包拯道“古风!我要回去一趟。”

    嗯?

    回去?

    古风虽然不知道包拯为什么回去,但听他声音中那么忧愁。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包拯如此忧愁,之前的他总是嬉皮笑脸,非常活泼的。

    而这次,他却如此忧愁,如此沧桑。

    一定是有什么大事!

    古风想,大家都是好兄弟,兄弟有事,做兄弟的怎能不帮?

    于是道“好!我们一起回去,或许还可以帮得上忙。”

    一起回去?

    听到古风这话,包拯忍不住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昨晚,我躺在床上总是辗转难眠,不知为何,心里总是有种不好的感觉,特别是想起我母亲的时候,那种不好的感觉极为明显。”

    “所以,我猜测我母亲可能要出事。”

    “正所谓母子连心,既然你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极有可能是真的。即便没事,回去看看萱堂大人也好。毕竟这么久了,我们还一直没去拜访过萱堂大人。”听完,古风也担忧道。

    “什么萱堂大人?你们要回去拜访包兄的母亲吗?”

    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从两人身后传来,打断了古风和包拯两人的谈话,也吸引了两人的注意。

    两人转身一看,

    是李安安。

    也难怪,只有她说话的声音才会如此清脆。

    “你们要回杭州?”李安安走近几步,问道。

    “没错!包兄的母亲有事,包兄需要回去一趟,所以我想我们一起回去看看,顺便拜访拜访包母。”古风看了李安安一眼,轻声道。

    “包拯母亲有事?那我们赶紧回去啊!”听到古风这话,李安安赶紧道。

    早晨,古风等人和范仲淹一起用膳时古风趁机将回庐州的决定提了出来,李清清和李剑苍还有公孙策只是疑惑了一会儿,因为他们是一个团体,一个以古风为中心的团体,所以古风提出下一步做什么他们即便疑惑也不会反对,除非是极为不合理的决定,但这个回庐州的决定明显没什么特别不合理的地方。

    不过范仲淹并非这个团体的人,故而,他疑惑道“你们之前才从庐州过来,怎么又要回去?莫非我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说着,有些紧张起来,毕竟自己是真心想结交古风等人的,而且他们还是太子殿下的朋友,若是真的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那实在是自己的罪过了。

    “不,范兄这几日对我等招待的无微不至,没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我们要离开其实是因为包兄想自己的母亲了,而我们这么久了也没有去拜访过包兄的母亲,所以便想着一起回去看看。”古风听出了范仲淹话中的紧张,明白他为何会这样,于是轻声笑道。

    “那好吧!”范仲淹无奈道。明白不是因为自己招待不周,范仲淹不由得松了口气,但是一想到他们昨天刚来而现在又要走,心里不由有些无奈。

    上午,古风一行人终于再度出发,却是踏上了来路,走向了回庐州的方向。

    杭州县衙,范仲淹静静的站在正堂门口,一双没有焦距的眼睛望着前方,心里有些忧伤,有些惆怅,有些担心,有些……

    “唉……”

    良久,无数思绪尽数化作了一声叹息。

    刘承珪的小院里,从来没有人知道这个小院里其实别有洞天,当然,某些人除外。

    书房,地下,有一个密室,其布局和王宰相府的那个密室一样,两个门,一个通往书房旁边的卧室,而另一个却是不知道通往何方。或许是通往城外吧!

    “现在正是动手的好时机,你……快去吧!希望不要让我失望。”刘承珪坐在书桌后淡淡道。

    然而整个密室里除了他并无他人,在他说完之后密室便恢复之前的寂静。莫非他疯了?在自言自语?

    “是”

    良久,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这个密室的死寂。

    京城城郊,一身黑衣的王刑冷着脸骑着一匹黑色骏马疾驰在官道上。

    身后,同样一身黑衣的十余人骑着同样黑色的骏马紧紧跟着,从他们平缓的气息中可以看出这些人竟然都是好手。

    同样,在这一天,同样是京城,南城门口送出了一位浑身散发着冰冷气息的怪人,其身后亦步跟随着十名中年男子。

    而在一个时辰之后,同样是南城门口,送出了一名戴着织锦镶毛斗篷身穿苏绣月华锦衫的江湖女子。

    凉意乘着秋风,吹过京城,吹过杭州,吹过庐州,吹过大宋江山。

    凋谢的苍凉覆盖天地。

    古风一行人快马加鞭疾驰在官道上,两边的景色不停后退,无视了带着凉意的秋风,无视了落叶的苍凉,一心赶路。

    日暮西山,昏暗的风越来越寒,古风一行人终于不再赶路,在树林里搭起了帐篷,燃起了火堆,架起了野味。

    众人围坐在火堆周围,熊熊燃烧的烈火驱走了秋夜的寒意,只感觉温暖。

    “你们说如果包母真的出事,最大的可能会是什么?”李安安左右事,想起自己等人踏上回路的原因,忍不住向众人问道。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露出了一脸深思。

    是啊!

    会是怎么了?

    莫非包母病犯了?身体撑不住了?

    想及此,有人问了出来。

    “不会,我清楚我娘的身体状况,她的身体经过这几年的修养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因为以前操劳过度留下的体虚,一般是不会有什么的”包拯断然反驳道。

    “那也是有可能的?”古风闻言,疑惑道。

    “不,可能非常小,基本可以不用想,因为如果真的只是身体问题,那就是我娘又做了什么重活,但是即便如此,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至少对身体没什么影响,更何况家里还有下人。”包拯再次反驳道。

    “那……莫非是有人要对伯母不利?”公孙策适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神色一凛。

    对包母不利?

    这个可能性太大了。

    但是,会是谁呢?

    众人细细一回想,才悚然惊觉,可能的人太多了。

    而且都是位高权重之人。

    想及此,众人的心头不由得蒙上了一层阴影。

    特别是王钦若此人,心狠手辣,而且双方还是因为刘有德那里的那几本账本和和氏璧结下的仇怨。那些账本也就算了,但和氏璧实在是太重要,因为和氏璧,实在是难以让人相信王钦若不会对自己等人下毒手。

    因为这个可能,众人的脸色都有些沉重,即便是李安安,也没有露出笑容。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众人继续上路。